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无性繁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小华 李文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分别采用RAPD和ISSR标记对来自福建莆田、江苏连云港、山东荣成3个不同地理位置和连云港2个不同栽培年份的龙须菜无性繁育种群进行DNA多态性分析,讨论无性繁育及生长对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菜无性繁育形成的群体遗... 分别采用RAPD和ISSR标记对来自福建莆田、江苏连云港、山东荣成3个不同地理位置和连云港2个不同栽培年份的龙须菜无性繁育种群进行DNA多态性分析,讨论无性繁育及生长对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菜无性繁育形成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低,不同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无性繁育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无性繁育种群 龙须菜 RAPD ISSR
下载PDF
人工繁育花绒寄甲种群的越冬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尚坤 孙玉江 +2 位作者 孙东兴 单冬肖 周成刚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8-71,共4页
花绒寄甲Dar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其在松褐天牛适生区的越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翌年的种群基数和防治效果。本研究在山东威海和青岛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内设... 花绒寄甲Darstarcus helophoroides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其在松褐天牛适生区的越冬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翌年的种群基数和防治效果。本研究在山东威海和青岛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内设置笼罩,释放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种群,翌年调查其越冬存活率和越冬场所。结果表明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在青岛和威海均能够成功越冬,平均存活率在50%以上,主要以单头成虫在树皮下和树皮缝内越冬。本次调查结果为明确花绒寄甲在山东省内人工移殖或引进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人工繁育种群 越冬场所 生物防治 松褐天牛
下载PDF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以行政法与刑法之协调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夏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56,共12页
除养殖水产品和畜禽外,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在法律上属于野生动物。刑法主要以资源保护、财产保护、市场秩序保护及公共卫生保护等模式对此类动物进行保护。从行刑协调角度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受刑法保护,既受收购、运输、利用等... 除养殖水产品和畜禽外,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在法律上属于野生动物。刑法主要以资源保护、财产保护、市场秩序保护及公共卫生保护等模式对此类动物进行保护。从行刑协调角度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种群受刑法保护,既受收购、运输、利用等相关前置行政管制规范制约,也受到双轨制管理模式及名录制度的深刻影响。现行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刑法保护制度与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法存在一定的抵触,应做调整。陆生和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制度在两栖爬行类动物人工种群保护方面可能发生竞合,使同一行为受到截然不同的刑法评价。建议最高立法及司法机关对此类人工繁育动物的刑法保护制度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人工繁育种群 刑法保护 行政犯罪 野生动物保护法
下载PDF
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良 谢德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236-238,244,共4页
介绍了普通棉耳狨猴饲养管理和繁育技术,具体包括笼舍的环境设施建设、日粮结构与饲喂方法、繁育管理、疾病防治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普通棉耳狨猴的饲养和繁育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普通棉耳狨猴 饲养管理 种群繁育
下载PDF
兰州市动物园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及种群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鹏 雷青海 +6 位作者 王辉太 周晓雯 尚志峰 张育红 吴俊峰 薛子钰 柳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9-884,共6页
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为了进一步保护金丝猴物种资源,我国主要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选择)和迁地保护(人工选择)等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迁地保护主要以动物园笼养模式为主,由于动物园笼养模式限制了金丝猴的自由采食和随... 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为了进一步保护金丝猴物种资源,我国主要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选择)和迁地保护(人工选择)等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迁地保护主要以动物园笼养模式为主,由于动物园笼养模式限制了金丝猴的自由采食和随机交配,对金丝猴营养状况及种群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致使金丝猴营养过剩,同时也使金丝猴种群近交系数增大,对金丝猴的种群繁育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对兰州市动物园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及种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不同年龄段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及种群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饲养管理 近交 种群繁育
下载PDF
安格斯牛杂交繁育技术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翟志勇 肖宇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3期68-69,共2页
为在我区发展以安格斯牛为主要品种的高端肉牛养殖产业,提高安格斯肉牛繁育生产效率,扩大群体规模,培养地方优质肉牛品种,笔者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之间,开展了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安格斯种公牛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技术,对区... 为在我区发展以安格斯牛为主要品种的高端肉牛养殖产业,提高安格斯肉牛繁育生产效率,扩大群体规模,培养地方优质肉牛品种,笔者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之间,开展了引进国外优质高产安格斯种公牛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技术,对区内部分优质荷斯坦奶牛实施配种的试验工作,经过科学饲养,提升了我区杂交安格斯牛繁育生产效率,解决了安格斯肉牛种源稀缺、生产速度慢的难题。本次试验共筛选荷斯坦奶牛母本100头,其中情期配种成功率达到78%,产犊率达到96%,杂交一代犊牛成活率100%。此次试验共获得杂交一代安格斯牛75头,犊牛平均初生重32 kg,6月龄断奶体重198 kg,平均出栏体重550 kg(20月龄),达到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的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荷斯坦牛 种群繁育 杂交改良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实验小鼠种群管理(英文)
7
作者 Sonja T. Chou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11,共7页
2009年11月份在西安举行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发起的实验动物医药技术培训研讨会上,本人做了关于实验小鼠种群管理的演讲。其主题涵盖了小鼠繁殖性能的维护和基因工程种群的管理。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其所涵盖的材料并为进一步研究提... 2009年11月份在西安举行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发起的实验动物医药技术培训研讨会上,本人做了关于实验小鼠种群管理的演讲。其主题涵盖了小鼠繁殖性能的维护和基因工程种群的管理。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其所涵盖的材料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如若对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希望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资料值得进一步的阅读。另外本文未涉及远交系小鼠的繁殖培育和基因管理,但如有需要可以联系本文作者,可推荐需阅读的材料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种群繁育 管理 产量
下载PDF
论公共健康视野下《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德红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117,共9页
重新审视以保护野生动物、保障公共健康为宗旨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认为其尚存在一定缺陷:立法目标单一,缺乏公共健康理念;界定是否为野生动物仅依靠名录;人工繁育种群分类缺失;对疫源疫病重监测轻防控。建议《野生动物保护法》做... 重新审视以保护野生动物、保障公共健康为宗旨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认为其尚存在一定缺陷:立法目标单一,缺乏公共健康理念;界定是否为野生动物仅依靠名录;人工繁育种群分类缺失;对疫源疫病重监测轻防控。建议《野生动物保护法》做如下修改:将公共健康目标融入法律条文;依据生存状态来界定是否为野生动物;将人工繁育种群视为野生动物,分为濒危型、保种型、科研型、公益型、经济型五种类型,分类规范与保护;肯定已有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的法律地位,并赋予其检疫检验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野生动物保护法》 野生动物 疫源疫病 生态系统 人工繁育种群
下载PDF
扎龙自然保护区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的保护实践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庆明 王文峰 +4 位作者 徐铁林 许宽 王学成 徐秀娟 邹红菲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2-716,共5页
就地保护中实施迁地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较为有效的形式。扎龙保护区自1976年筹建以来,就计划并开展了以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为平台的孵化、训飞、放飞工作,本文通过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扎龙保护区自建区以来的... 就地保护中实施迁地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较为有效的形式。扎龙保护区自1976年筹建以来,就计划并开展了以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为平台的孵化、训飞、放飞工作,本文通过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扎龙保护区自建区以来的丹顶鹤孵化、训飞、放飞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建区至今,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种群的年均孵化成功率为77.41%(1981年最高,为100%);孵化成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约为27只(2003年最高,为52只),近10年来基本维持在30~50只之间;训飞规模在逐年提高,近年来基本维持在100~120只之间;放飞规模与训飞规模同步也在逐年提高,年均放飞8只,2009年以来维持在10只以上;放飞野化的丹顶鹤已记录于中国的江苏盐城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韩国铁原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扎龙保护区在丹顶鹤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 训飞 放飞 人工孵化繁育种群 丹顶鹤 扎龙保护区
原文传递
植物物种、模式产地种群调查与iFlora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伟 刘恩德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2-686,共5页
澄清植物种类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iFlora编研的前提,而植物物种调查则为其提供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研究素材。传统的植物物种调查,或以植物区系调查为目的,或是专类植物资源搜集,往往较为忽视种群层面的调查。iFlora计划中,... 澄清植物种类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iFlora编研的前提,而植物物种调查则为其提供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研究素材。传统的植物物种调查,或以植物区系调查为目的,或是专类植物资源搜集,往往较为忽视种群层面的调查。iFlora计划中,基于地方种群的植物物种调查应予以重视和贯彻实施。系统的植物物种调查将以"个体(标本)—(地方繁育)种群—物种"为核心展开,其中地方繁育种群是调查的中心环节。调查内容将兼顾种群的形态学、生态学和遗传学三方面的学科需求,以期获得全面详实的物种数据,并藉此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物种"档案"。在整个植物物种调查中,"模式产地种群"是关注的重点,需制定缜密的调查方案并优先实施。由于模式标本的残缺、原始描述的简略,在未来的物种分类研究中,植物分类学者必须认真考虑"产地模式标本"和"模式产地种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群体,"模式产地种群"不仅仅是模式标本的注脚和补充,它犹如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将为研究者提供最为权威和充分的形态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研究信息,从而真正将物种分类研究从"故纸堆"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调查 iFlora 地方繁育种群 产地模式 模式产地种群
原文传递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BEMISIA TABACI B BIOTYPE (HOMOPTERA:ALEYRODIDAE)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宝利 任顺祥 +1 位作者 Mandour N.S. 林莉 《Entomologia Sinica》 CSCD 2003年第1期43-49,共7页
The development, survivorship and reproduction of Bemisia tabaci B bi otype on eggplant at seven constant temperatures (17, 20, 23, 26, 29, 32 and 35℃) wer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s from egg to adult varied... The development, survivorship and reproduction of Bemisia tabaci B bi otype on eggplant at seven constant temperatures (17, 20, 23, 26, 29, 32 and 35℃) wer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s from egg to adult varied from 48.7 days at 17℃ to 13.9 days at 29℃ and the develo pmental threshold estimated for a generation by linear regression was 12.4℃.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B. tabaci population growth was 26℃, both extremely low (<17℃) and high temperature (>32℃) delayed the de velopment. Survivorships from egg to adult was 67.3 % at 26℃, 27.6 % and 29.0 % at 35℃ and 17℃ resp ectively. 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females ranged from 39.6 days at 20℃ to 12.8 days at 35℃. Ovipo sition per female varied from 164.8 eggs at 20℃ to 78.5 eggs at 32℃. Both the longevity and oviposition of B. tabaci fema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P < 0.05), and the intrinsic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 r m ) for B. tabaci at 29℃ was the high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misia tabaci B-biotype temperature SURVIVORSHIP REPROD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