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群趋势指数的方差近似估计式及其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陶方玲 闵嗣璠 +1 位作者 梁广文 曾玲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根据吴惠龙等(1986)发表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生命表及Watt种群趋势指数数学模型,在delta-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趋势指数方差的近似估计法,并应用于评价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及化学... 根据吴惠龙等(1986)发表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生命表及Watt种群趋势指数数学模型,在delta-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种群趋势指数方差的近似估计法,并应用于评价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及化学杀虫剂(甲六粉)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根据中心极限定律,当样本足够大时,种群趋势指数近似于正态分布。根据近似方差估计量以及Z-检验方法,取得以下结论:放蜂区明显优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取值较小,相应的P值为0.0111,该区也明显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区,相应的P值为0.0036。杀虫剂处理区差于对照区,因其种群趋势指数值较大(0.3035),但这种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值为0.2236。虽然本文的结论近似于吴惠龙等(1986)单纯依据种群趋势指数所得到的结果,但本文的结论更具统计意义,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方差估计式 种群趋势指数 生命表 稻纵卷叶螟 delta-方法
下载PDF
温度对短额负蝗生长发育及种群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文博 高宇 +1 位作者 崔娟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明确温度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I.Bolivar)种群生长发育、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16℃、20℃、24℃、28℃和32℃等5个恒温梯度,在实验室条件下(H:D=16:8,RH 70%±5%),以大豆叶片为食物饲养,系统观测短额... 为明确温度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I.Bolivar)种群生长发育、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的影响。本试验设置16℃、20℃、24℃、28℃和32℃等5个恒温梯度,在实验室条件下(H:D=16:8,RH 70%±5%),以大豆叶片为食物饲养,系统观测短额负蝗实验种群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及繁殖等情况,测算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趋势。结果表明,短额负蝗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短额负蝗卵、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8℃、10.55℃、11.40℃,有效积温依次为449.80、540.03、430.94日·度。在试验条件下,短额负蝗单雌产卵量28℃时最高,为66.12粒,24℃时次之,为60.30粒,16℃时最低,为28粒;各试验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均>1,其中24℃时最大,为18.97。该结果为短额负蝗的田间预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额负蝗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大豆荚饲养点蜂缘蝽实验种群生殖力及其种群趋势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英露 田鑫月 +4 位作者 陈蕾 丁宁 李晓凤 高宇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66,共7页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结荚期大豆对点蜂缘蝽生殖力及种群发育的影响,为了解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及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24±1℃恒温下,采用离体豆荚饲养法,系统观测点蜂缘蝽...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结荚期大豆对点蜂缘蝽生殖力及种群发育的影响,为了解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及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24±1℃恒温下,采用离体豆荚饲养法,系统观测点蜂缘蝽存活和生殖等生物学指标,通过种群生命表分析,进一步探讨其种群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结果表明,大豆鼓粒期鲜豆荚饲养点蜂缘蝽世代历期为54.69 d;成虫平均寿命为49.18 d,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46.26 d、52.75 d;点蜂缘蝽平均产卵前期为6.60 d,平均产卵历期为36.97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16.62粒;日产卵动态符合逻辑斯蒂回归和指数函数模型,逐日累积产卵进度动态符合指数函数、三项式回归,雌成虫产卵日产卵动态为偏态分布,50%的卵集中产于产卵期前25%时段。生命表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离体鲜豆荚饲养点蜂缘蝽实验种群内禀增长率rm为0.0717,净增值率R0为50.53,周限增长率λ为1.07 d-1,种群倍增时间为9.66 d;种群趋势指数为48.07。可见,大豆离体鲜豆荚可以充分满足点蜂缘蝽个体发育的营养需求,大豆结荚期豆荚是点蜂缘蝽田间种群的主要营养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大豆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门兴元 于毅 +3 位作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君亭 戈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6-1219,共4页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20,23,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20,23,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27.63,8.33~19.33,6.74~15.00,25.11~61.96d。绿盲蝽的若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5,7.28和6.28℃,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5、191.83和160.12日度,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555.04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3℃时绿盲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2.3%),雌成虫的产卵历期最长(41.67d),单雌繁殖若虫数最多(35.4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14.58);在较低的温度(17℃)和较高的温度(29℃)下,绿盲蝽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为8.44和9.06,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温度 生命表 有效积温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南瓜寄主上扶桑绵粉蚧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莹莹 徐志宏 +2 位作者 张莉丽 沈励泽 傅思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扶桑绵粉蚧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8~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扶桑绵粉蚧的发育速率加快,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在18~30℃恒温条件下,扶桑绵粉蚧的雌虫世代发育历期为40.24~80.64d,雄虫世代发育历期为25.21~54.31d;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9℃,有效积温为889.89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8℃,有效积温为523.47日·度。在26℃时,扶桑绵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77.03%),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22.98),有利于种群增长;而在18℃和30℃,扶桑绵粉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99和9.80。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种群发展能力,但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其种群增长。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表的研究为其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基于特定时间调查数据组建的白蜡窄吉丁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9
6
作者 路纪芳 王智勇 +5 位作者 杨忠岐 魏可 杨远亮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94-1305,共12页
为了探明影响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自然种群变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于2010-2011年采用当年秋季和翌年春季两个特定时间调查取样的方法,组建了天津、北京和辽宁3个地区白蜡窄吉丁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这3个地... 为了探明影响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自然种群变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于2010-2011年采用当年秋季和翌年春季两个特定时间调查取样的方法,组建了天津、北京和辽宁3个地区白蜡窄吉丁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这3个地区白蜡窄吉丁的自然种群数量在今后几年均将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地区的增长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地区白蜡窄吉丁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种群趋势指数I=12.9997),其次是天津地区(I=12.4388),这两个地区的寄主植物相同,均为绒毛白蜡。增长最慢的是辽宁地区(I=3.6394),其寄主植物为水曲柳。另外,通过3个地区白蜡窄吉丁生命表和排除控制指数可以看出,天津地区白蜡窄吉丁最主要的致死因子是白蜡吉丁柄腹茧蜂Spathius agrili Yang(种群数量排除控制指数EIPC=1.5382),对种群数量变动的贡献最大;北京地区的是啄木鸟(EIPC=1.4515),而辽宁地区白蜡窄吉丁最主要的致死因子是白蜡吉丁卵跳小蜂Oobius agrili Zhang et Huang的寄生作用(EIPC=1.470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的差异是影响白蜡窄吉丁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同时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作用也比较大。因此,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培育抗性树种和人工繁育优势天敌等方法对该虫进行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自然种群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致死因子 寄生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盼 徐志宏 +6 位作者 李绍进 许渭根 李罕琼 盛仙俏 金文灶 王莹莹 赵亦曼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为了探索温度对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经室内实验,建立了康氏粉蚧在17℃,20℃,23℃,26℃,29℃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康氏粉蚧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在17℃... 为了探索温度对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经室内实验,建立了康氏粉蚧在17℃,20℃,23℃,26℃,29℃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康氏粉蚧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在17℃下雌雄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121.27d和89.64d),而29℃时仅分别为52.10d和36.01d,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69℃,有效积温为1020.90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7℃,有效积温为659.04日·度。在26℃时,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1.94%),种群趋势指数(I)也最高(322.27),有利于种群增长;而在17℃和29℃,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64.85%和67.23%,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9.91和42.19,且32℃时康氏粉蚧1龄若虫生长停滞。说明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康氏粉蚧的种群增长,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氏粉蚧 实验种群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何余容 吕利华 庞雄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组建以作用因子组配的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结果表明:春季小菜蛾连续两代种群趋势指数为11.9,而秋季为24.4,比春季高出一倍多.菜蛾啮小蜂是影响春季小菜蛾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对连续...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组建以作用因子组配的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结果表明:春季小菜蛾连续两代种群趋势指数为11.9,而秋季为24.4,比春季高出一倍多.菜蛾啮小蜂是影响春季小菜蛾种群数量的重要因子,对连续两代小菜蛾种群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EIPC)为 8. 28,其次为菜蛾绒茧蜂, EIPC为 4. 85;在秋季,菜蛾绒茧蜂的作用仅次于 4龄幼虫的捕食及其它, EIPC为 3. 67,菜蛾啮小蜂的作用较低,其 EIPC仅为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连续世代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蔬菜害虫
下载PDF
白蜡虫自然种群年龄特征生命表及主要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晓鸣 王自力 +3 位作者 陈勇 赵杰军 叶寿德 王绍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94,共8页
白蜡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表明:白蜡虫繁殖力强,怀卵量为8000~12000粒.♀-1,死亡率高,世代死亡率高达99%以上,高繁殖力和高死亡率是白蜡虫种的特征,白蜡虫以高繁殖力补偿高死亡率,使种群延续。白蜡虫阶段死亡差异较大,卵期死亡率为9.5... 白蜡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表明:白蜡虫繁殖力强,怀卵量为8000~12000粒.♀-1,死亡率高,世代死亡率高达99%以上,高繁殖力和高死亡率是白蜡虫种的特征,白蜡虫以高繁殖力补偿高死亡率,使种群延续。白蜡虫阶段死亡差异较大,卵期死亡率为9.58%,1龄若虫死亡率为85.25%,死亡高峰期在新孵1龄若虫寻找寄主植物叶片上定叶的过程中;2龄若虫的死亡率为45.50%,死亡高峰期在2龄若虫初期从叶片上转移到枝条上定杆的过程中;成虫期死亡率94.64%。1龄若虫死亡率最高,占总死亡率的70%左右;2龄若虫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10%~15%;成虫期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5%。平均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为32。气象条件和天敌是影响白蜡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年龄特征生命表 繁殖能力 死亡率 种群趋势指数 死亡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伟 郭慧芳 +3 位作者 王荣富 刘宝生 钟万芳 方继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1-536,共6页
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发展趋势,通过室内实验,组建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èn在武育粳3号、盐稻8号、徐稻3号、Ⅱ优084、Ⅱ优42、扬麦12、稗草和千金子这8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田间调查,比较... 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发展趋势,通过室内实验,组建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èn在武育粳3号、盐稻8号、徐稻3号、Ⅱ优084、Ⅱ优42、扬麦12、稗草和千金子这8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田间调查,比较了粳稻武运粳7号和籼稻Ⅱ优084上灰飞虱自然种群发生动态。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结果表明,灰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在稗草上最短,其次为扬麦12和粳稻上,而在杂交籼稻Ⅱ优084、Ⅱ优42和杂草千金子上的发育历期长达近30d;灰飞虱在稗草上的种群趋势指数亦最高,为45.57,其次为粳稻品种盐稻8号(39.36)、徐稻3号(34.54)和武育粳3号(31.70)上,其中盐稻8号与稗草上无显著差异;杂交稻Ⅱ优084和Ⅱ优42上灰飞虱的种群趋势指数显著低于粳稻上的;而灰飞虱在千金子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最低,仅为11.04。大田调查则表明,一定时期粳稻武运粳7号上灰飞虱种群个体数量显著高于籼稻Ⅱ优084上。研究表明灰飞虱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稗草、粳稻品种和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寄主植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田间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 在田间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趋向在芥菜、白菜和菜心上取食和产卵,且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均较大,是黄曲条跳甲的适宜寄主.在芥蓝上,黄曲条跳甲不仅产卵量少,而且幼虫的存活率很低,其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仅为1.937和0.78,是黄曲条跳甲的次适宜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黄曲条跳甲 适合度 自然种群增长 嗜食性指数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雷 王香萍 +2 位作者 李传仁 桂连友 张友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4-500,共7页
近年来,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在江汉平原地区危害严重,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该地区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为该虫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室... 近年来,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在江汉平原地区危害严重,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该地区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为该虫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室内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19℃、22℃、25℃、28℃、31℃和34℃等6个温度,测定各温度下用马铃薯饲养不同虫态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茄二十八星瓢虫在不同恒温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19℃恒温下发育历期最长为32.19 d,31℃恒温下仅为13.15 d。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3和12.13℃,日有效积温为186.04和57.06 d·℃。在19-31℃5个温区下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都很高,并依据该温区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建立了发育历期预测式与Logistic模型。在25℃时单雌平均产卵量达到最大值1074.50粒,世代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分别为93.33%和501.47,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8种寄主植物对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roch)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保宏 邹运鼎 +2 位作者 毕守东 巫厚长 骆鹏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875-3881,共7页
在室外对8种寄主植物上朝鲜球坚蚧的刺吸、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选择性指数(SI)、嗜食性指数(PI)、危害指数(DI)和种群趋势指数(I)等4种指数系统定量评价了8种寄主对朝鲜球坚蚧的适合度以及自然种群增长等的影响。结... 在室外对8种寄主植物上朝鲜球坚蚧的刺吸、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选择性指数(SI)、嗜食性指数(PI)、危害指数(DI)和种群趋势指数(I)等4种指数系统定量评价了8种寄主对朝鲜球坚蚧的适合度以及自然种群增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好、中、弱3种生长势的寄主对朝鲜球坚蚧的适合度由高至低的顺序均是桃、梅、李、杏、苹果、梨、樱和山楂;在一个生长季节内,8种寄主适合度总体变化均表现为正态分布形,呈弱-强-弱态势,都以6月份的8种寄主适合度表现最高,且以生长势好的寄主最高,中等的次之,弱的最差。朝鲜球坚蚧更趋向于梅、桃、李和杏寄主上刺吸取食和产卵,且若蚧存活率、卵的孵化率以及羽化率均较高,自然种群增长最快,4种指数均较大(SI>0.875、PI>5.469、I>5.75、DI>1.049)。桃、梅、李和杏寄主是该蚧的最适宜类寄主;苹果、梨和樱寄主植物是适宜类寄主;山楂为次适宜类寄主。PI与DI间回归方程为:PI=0.3389+DI(r0.01=0.937)。8种寄主表皮毛密度、长度、皮层厚度和枝条直径等物理结构与适合度的强弱均呈负相关(r0.01=-0.976),其对该蚧刺吸取食和产卵等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山楂表皮毛密度、长度、皮层厚度和枝条直径分别是最适宜类寄主枝条4种物理结构指标平均值的2.73、3.27、2.77倍和3.47倍。这些对抗蚧育种、预测测报以及优化防治策略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球坚蚧 寄主适合度 嗜食性指数 种群趋势指数 选择性指数 危害指数
下载PDF
不同寄主对棉大卷叶螟第4代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佩玲 陈建 +2 位作者 武二忠 苏宏华 杨益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以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中抗310及其常规非转基因亲本泗棉3号、苏棉12为材料,以野生寄主苘麻为对照,以生命表形式研究这5种寄主对棉大卷叶螟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中抗310叶片的棉大卷叶螟室内种群不... 以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中抗310及其常规非转基因亲本泗棉3号、苏棉12为材料,以野生寄主苘麻为对照,以生命表形式研究这5种寄主对棉大卷叶螟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中抗310叶片的棉大卷叶螟室内种群不能完成1个世代,在低龄幼虫时就全部死亡,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08和0.01,远远小于1;取食野生寄主苘麻的幼虫发育最快,5个虫龄的累计存活率达到52.8%,均高于2个常规棉花品种泗棉3号(48.2%)和苏棉12(37.3%),同时雌成虫寿命和产卵持续期长,雌性比率超过50%,显示出较大的生殖潜能;泗棉3号和苏棉12上棉大卷叶螟的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1.61和1.12,表明棉大卷叶螟种群在这2个品种棉田呈增长态势。研究表明,2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中抗310的大面积推广不会加重棉大卷叶螟的危害,如果没有外来虫源的不断补充,转基因棉田的棉大卷叶螟种群数量将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大卷叶螟 寄主 存活率 种群增长 种群生命表 自然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温度对褐飞虱抗/感吡虫啉品系种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泽文 韩召军 +1 位作者 王荫长 张洪伟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与敏感性品系相比 ,经过连续 1 4代筛选的褐飞虱抗性品系对吡虫啉具有 48.5倍的抗性。通过构建不同温度下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发现不适温度对 2个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在 2个品系间存在... 与敏感性品系相比 ,经过连续 1 4代筛选的褐飞虱抗性品系对吡虫啉具有 48.5倍的抗性。通过构建不同温度下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发现不适温度对 2个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在 2个品系间存在差异。高温 ( 3 2℃ )和低温 ( 1 8℃ )导致 2个品系若虫存活率、羽化率、交配率、产卵量和孵化率明显下降。在 2 5℃ ,3 2℃和 1 8℃下 ,敏感品系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1 64 3 ,2 6 7和 5 8 5 ,抗性品系的相应值分别为 81 4,9 5和 2 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吡虫啉 温度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水稻害虫
下载PDF
生态控制配套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苏云金杆菌(Bt)、赤眼蜂(Techogrammerconfursam)、性诱剂为基本措施,辅以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xylostellaGranulosisvirus,PxGV)、爱比菌素(Abamectin)和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9种生态控制...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苏云金杆菌(Bt)、赤眼蜂(Techogrammerconfursam)、性诱剂为基本措施,辅以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xylostellaGranulosisvirus,PxGV)、爱比菌素(Abamectin)和印楝素等非化学杀虫剂,组配成9种生态控制配套措施,评价其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其中7套措施可将小菜蛾种群趋势指数(I)持续控制在1.0以下,不同地区可合理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措施 生态控制 控制研究 苏云金杆菌(BT)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 种群趋势指数 化学杀虫剂 种群系统 基本措施 爱比菌素 控制作用 持续控制 选择使用 赤眼蜂 性诱剂 印楝素 害虫 组配
下载PDF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辉 侯有明 +2 位作者 杨广 傅建炜 尤民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6-1089,共4页
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种群趋势指数(indexofpopulationtrend,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indexofpopulationcontrol,IIPC),评价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烟草(Nicot... 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种群趋势指数(indexofpopulationtrend,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nterferenceindexofpopulationcontrol,IIPC),评价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细叶桉(Eucalyptustereticornis)、烟草(Nicotianatabacum)、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假莲翘(Durantarepens)、飞扬草(Euphorbiahirta)、茶枯(Camelliaoleifera)8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细叶桉、烟草、茶枯3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混合液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4.4842(细叶桉)、5.3702(花椒)、5.5199(飞扬草)、6.1609(假莲翘)、6.8937(羊蹄甲)8.0945(烟草)、9.8052(茶枯)、11.1382(构树),对照的I值为69.8964;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0.0642(细叶桉)、0.0768(花椒)、0.0790(飞扬草)、0.0881(假莲翘)、0.0986(羊蹄甲)、0.1158(烟草)、0.1403(茶枯)、0.1594(构树),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都有一定的抑制和干扰作用.小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作用下,I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5.1997(细叶桉)、7.4160(烟草)、7.3644(茶枯)和3.1399(混合液),对照的I值为21.6232;IIPC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混合液(0.1608)、细叶桉(0.2405)、茶枯(0.3549)、烟草(0.3695),说明供试植物提取物都能明显降低种群趋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干扰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乙醇提取物 小菜蛾生命表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毒素对温室中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联德 黄建 刘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1-398,共8页
在室内测定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种群干扰作用基础上,通过分别组建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作用下的烟粉虱第5、6代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法,比较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对茄子上烟... 在室内测定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种群干扰作用基础上,通过分别组建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作用下的烟粉虱第5、6代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法,比较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对茄子上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评价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毒素对烟粉虱室内种群的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成虫的忌避作用和对若虫的毒杀作用;温室大棚中施用400mgL的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第5代和第6代的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064和0.023,连续施用毒素后,第6代种群趋势指数Ⅰ为0.68,烟粉虱种群基本得到控制;温室大棚中施用重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对烟粉虱第5代和第6代的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44和1.01,化防区第5代的Ⅰ为12.95,第6代的Ⅰ为30.23,分别为对照区的0.44倍和1.01倍,连续使用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烟粉虱再猖獗。重要因子分析揭示毒素比化学杀虫剂更利于温室烟粉虱种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蜡蚧轮枝菌毒素 控制效果 种群趋势指数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下载PDF
桑螟实验种群生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立群 毛建萍 +1 位作者 浦冠勤 王卫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基于掌握桑螟种群的变化规律 ,为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准确信息 ,对 16、19、2 2、2 5、2 8、31和 34℃恒温条件下的桑螟实验种群的生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6、34℃下 ,桑螟不能完成生活史 ;在 19~ 2 8℃温度范围内 ,该虫生长速... 基于掌握桑螟种群的变化规律 ,为虫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准确信息 ,对 16、19、2 2、2 5、2 8、31和 34℃恒温条件下的桑螟实验种群的生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6、34℃下 ,桑螟不能完成生活史 ;在 19~ 2 8℃温度范围内 ,该虫生长速率与温度间存在线性关系 ,随温度升高 ,生长速率加快 ;而世代生存率则在温度为 2 4 82℃时达到最大值 ,为 6 1 81% ;种群趋势指数 (I)与温度 (x)之间存在着二次多项式关系 ,I=- 0 75x2 +36 73x- 4 17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螟 桑树害虫 实验种群 预测预报 生长速率 温度 世代生存率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荔枝上垫囊绿绵蜡蚧自然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冼继东 梁广文 +2 位作者 曾玲 陈驹坚 邓旭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1,共3页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组建了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M ask.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了其在荔枝上自然种群动态发生趋势.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为3.40;捕食性天敌对该蚧壳虫的种...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组建了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M ask.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了其在荔枝上自然种群动态发生趋势.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为3.40;捕食性天敌对该蚧壳虫的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2.414,“其他”类因子的EIPC为7.668,说明“其他”类因子是影响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囊绿绵蜡蚧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