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仅为举业而作?”:明代科举化经学价值的再认识
1
作者 张昊阳 文廷海 《考试研究》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自清代以来,学者大多对明代科举化经学持否定态度,将其与传统经学对立起来。明代科举化经学作为明代制度与社会文化交织影响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价值。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社会风气、士人心态等方面的考察,重新审视明代科举化经... 自清代以来,学者大多对明代科举化经学持否定态度,将其与传统经学对立起来。明代科举化经学作为明代制度与社会文化交织影响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原因与价值。通过对明代科举制度、社会风气、士人心态等方面的考察,重新审视明代科举化经学的特点与价值,其虽然偏离传统经学的研究路径,但也承担了明代社会一定程度上所必要的功用属性,对于明代经学的传播与普及具有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经学 科举化经学 学术史 经学史
下载PDF
从古代官学“科举化”看“考公热”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影响
2
作者 江俊伟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2期72-73,共2页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反映了“考公上岸”正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较为偏好的就业意向之一,逐年攀升的“国考”“省考”报考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年社交媒体上,“考公上岸”的大学生频频以“现代版范进中举”自诩的声音,更启发我们考...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反映了“考公上岸”正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较为偏好的就业意向之一,逐年攀升的“国考”“省考”报考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近年社交媒体上,“考公上岸”的大学生频频以“现代版范进中举”自诩的声音,更启发我们考虑,能否以中国古代官学在明清时期因“科举化”而呈现的特殊样态为参照,对相关话题试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就业意向 官学 范进中举 考公 科举化 当代大学生群体 当代大学教育
下载PDF
清初文教政策与书院科举化关系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兵 张伶伟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4期89-92,共4页
清初统治者通过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文教政策,诱导广大士人跻身于科举之途,士人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储才以应科目”的官学只是作为考课机构存在,教学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在朝廷政策的导向下,书院发展成为培养科... 清初统治者通过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文教政策,诱导广大士人跻身于科举之途,士人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储才以应科目”的官学只是作为考课机构存在,教学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在朝廷政策的导向下,书院发展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科举化成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最大合法性。可以说,清初的文教政策是导致书院科举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官学 书院 科举化
下载PDF
清代常州府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与科举
4
作者 宋斌 梁振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4,共3页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数量位居江苏省首位。其家族书院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在清代文教政策的背景下,书院不可避免地有科举化的色彩。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也是如此。从书院创设的目的、家族成员尚文重...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数量位居江苏省首位。其家族书院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在清代文教政策的背景下,书院不可避免地有科举化的色彩。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也是如此。从书院创设的目的、家族成员尚文重教的追求、"读书田"的捐置与筹措、对肄业书院的生徒的考课和义庄规条的规定诸角度,可以看出盛氏家族人范书院已是科举的附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常州府 盛氏家族 人范书院 科举化
下载PDF
明代早期历史演义小说回目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海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5,168,共8页
历史演义小说是明代最早成熟、最为繁盛的章回小说类型,回目是章回小说最显著的文体特征之一。将明代早期几部著名历史演义小说的回目与《资治通鉴纲目》之"纲"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后者主要通过照抄、删减、增加、替换、调换语... 历史演义小说是明代最早成熟、最为繁盛的章回小说类型,回目是章回小说最显著的文体特征之一。将明代早期几部著名历史演义小说的回目与《资治通鉴纲目》之"纲"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后者主要通过照抄、删减、增加、替换、调换语序与综合应用等六种方式演化成前者,小说回目的用词亦深受《资治通鉴纲目》正统论与春秋笔法的影响。这是《资治通鉴纲目》科举化与明代史学"纲目化"给历史演义小说编撰带来有本可依、有文可抄的便利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 回目 《资治通鉴纲目》 科举化 “纲目
下载PD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Stereotyped Writing Criticism Genre during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6
作者 Xiaolia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8期1-3,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tereotyped writing criticism genre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Eightpartessay writing is a comprehensive strong style, its four topics from the fi ve class...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tereotyped writing criticism genre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Eightpartessay writing is a comprehensive strong style, its four topics from the fi ve classics, and its basic form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evolutionof the cor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China. Review especially on origin, teachers not only with the righteousness that try post poems strategy isso far producing precious examination style also with basic prose. Although some scholars also mentioned as this period literature genre thatpresents regional features mainly by the local cultural history environment, family relations, economic basis and other factors, but ignores theliterature community in the form of the regional literature genre ha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l process. Under this basis, this paperproposes the novel ideals on the corresponding issues that will help understand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reotyped writing m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eotyped Writing Criticism Genr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