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衰倏忽:宋明时期徽州科举地理的演变——以《春秋》专经为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丁修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区别于以往的科举地理研究,在科举专经视角的观照下,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地方科举的历史演进。宋元时期,徽州休宁、婺源等地科举获取成功,实有赖于《春秋》专经的襄助。进入明代,祁门地区"《春秋》天下闻"的专经现象形成,成为其... 区别于以往的科举地理研究,在科举专经视角的观照下,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地方科举的历史演进。宋元时期,徽州休宁、婺源等地科举获取成功,实有赖于《春秋》专经的襄助。进入明代,祁门地区"《春秋》天下闻"的专经现象形成,成为其时科举的重要一极。至嘉靖、万历时期,随着周边地区《春秋》专经群体的出现,徽州本土科举家族开始衰落与转型,徽州科举陷入低谷,《春秋》专经现象也在入清后逐渐消逝。这一过程也在重塑着徽州地区科举地理的格局。徽州《春秋》由盛而衰的历史表明,科举地理研究不能仅囿于人数统计的结论,更应注重历史过程的梳理,科举人与科举群体的专经行为应是理解地方科举兴衰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地理 科举专经 徽州 《春秋》
下载PDF
明代科举地理现象的再认识——以徽州府科举群体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丁修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8-715,共8页
通过对明代乡试录、会试录等科举文献的量化分析,以徽州府为中心,重新探讨该地区科举群体地理分布的历史现象。明代科举制度设计中的地域均衡原则,在府与府之间的录取结果上仍然得到了体现。以学区代替籍贯为基准的统计方法,更有利于观... 通过对明代乡试录、会试录等科举文献的量化分析,以徽州府为中心,重新探讨该地区科举群体地理分布的历史现象。明代科举制度设计中的地域均衡原则,在府与府之间的录取结果上仍然得到了体现。以学区代替籍贯为基准的统计方法,更有利于观察科举群体地区差异的消长变化。在明代五经分试录取的原则下,地区科举群体分布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层面上的解释,地区士子的专经化很可能是造成科举群体地理分布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地理 分经试士 徽州
下载PDF
清代安徽科举地理中的盆地现象
3
作者 盛菊 《教育与考试》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清代安徽科举地理具有鲜明的特点,科举盆地与科举高地交错存在,规模则大小不等,以县域为单位的小型科举盆地,主要有巢县、霍山、滁州和建平等四个。安徽科举地理显出科举水平南高北低的基本态势,科举盆地南北皆见,皖南的池州府和皖北亳... 清代安徽科举地理具有鲜明的特点,科举盆地与科举高地交错存在,规模则大小不等,以县域为单位的小型科举盆地,主要有巢县、霍山、滁州和建平等四个。安徽科举地理显出科举水平南高北低的基本态势,科举盆地南北皆见,皖南的池州府和皖北亳州、太和、蒙城、涡阳四县相连的两个大型科举盆地,遥相呼应。安徽科举盆地,大多分布于省境边缘,但就科举综合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而言,安徽并非科举盆地。安徽科举盆地的分布及其特点是清代科举地理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科举盆地 科举地理 进士
下载PDF
“科举地理学”:科举学研究中的显学
4
作者 程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0,127,共5页
"科举地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在科举学体系中堪称一门专学或发展中的学科。作为科举学的一门特殊理论分支,因其研究资料的大量存世和研究成果的丰富广博,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使得"科... "科举地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在科举学体系中堪称一门专学或发展中的学科。作为科举学的一门特殊理论分支,因其研究资料的大量存世和研究成果的丰富广博,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性和现实性,使得"科举地理学"研究向来十分活跃,可以说是科举学研究中的显学。不过,当前"科举地理学"研究虽然十分活跃,但仍处于研究的专学阶段或曰草创时期。要使之真正成为科举学中的一门特殊理论学科,发挥其学科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尚需要学术界付出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地理 科举研究 科举 显学
下载PDF
决科之利:科举时代专经现象述论——兼论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13
5
作者 丁修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6,共8页
科举专经,是指科举考试中所出现的科举群体对特定经书的依赖现象。该现象发端于唐,积淀于两宋,至元明而蔚为大观。学界对此虽已有不少关注,但就科举专经的历史演变,其所内含的科举意义等方面尚未见专论。相较于地区文化、经济等背景因素... 科举专经,是指科举考试中所出现的科举群体对特定经书的依赖现象。该现象发端于唐,积淀于两宋,至元明而蔚为大观。学界对此虽已有不少关注,但就科举专经的历史演变,其所内含的科举意义等方面尚未见专论。相较于地区文化、经济等背景因素,科举人才的成功与专经取向的关联更为直接。科举地理所呈现的人才分布与地区差异,是长期以来科举专经制度与地方科举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科之利 科举专经 科举地理
下载PDF
旧途与新路:科举人才地理研究的范式转向 被引量:2
6
作者 丁修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90,共8页
在科举人才地理学术命题的发展脉络中,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无疑具有开创意义。该文的研究范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也为此后大多数相关研究所承袭。正因为如此,近三十年来,科举人才地理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招致了部... 在科举人才地理学术命题的发展脉络中,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无疑具有开创意义。该文的研究范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也为此后大多数相关研究所承袭。正因为如此,近三十年来,科举人才地理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招致了部分学者"千篇一律,难出新意"的批评。时下科举人才地理的出路,需注意在实践原有范式的旧途之中,寻找新的方向,克服过于依赖归纳法所带来的缺陷。近年来兴起的专经研究则是走向新途的一条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地理 科举专经 人才分布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宋代科举人才空间聚集性探索
7
作者 窦小影 应申 +2 位作者 侯景洋 王兆鹏 邵大为 《地理信息世界》 2020年第3期35-41,共7页
科举制度下选拔出的人才称为科举人才,其在社会阶级的纵向流动、思想文化传播、地方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举人才的分布一定程度反映了地方的综合教育水平和文化繁荣程度。利用《宋登科记考》中的数据,以宋朝各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各... 科举制度下选拔出的人才称为科举人才,其在社会阶级的纵向流动、思想文化传播、地方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举人才的分布一定程度反映了地方的综合教育水平和文化繁荣程度。利用《宋登科记考》中的数据,以宋朝各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各州府科举人才数量构建的时间序列为基础,结合归一化处理、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其差异性和聚集性,探索宋代科举人才的分布和区域演变特征,并结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宋朝各州府在科举人才数量上极不平衡,南宋时期比北宋时期更不平衡;②北方科举人才在宋太祖之后处于劣势,宋真宗时期科举人才表现为东南区域聚集的趋势,这一趋势延续至南宋末期,佐证了文化重心南移完成于宋真宗时期的说法;③北宋西部科举人才数量高值聚集区范围远远小于东南高值聚集区,而南宋西部没有形成高值聚集区;④宋朝在北方边疆地区形成的科举人才数量低值聚集区,与宋朝发生战争密集的地区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地理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
下载PDF
明代解额制运行期广西科举专经变化研究——以天一阁记载为中心
8
作者 庞琳 《广西地方志》 2022年第6期12-20,共9页
明初,就已经确定一经取士之法。明代广西科举有了较大发展,专经倾向日益明显,呈现出多元竞争。本文梳理了明代广西科举中式人数以及解额制运行期下各地区专经情况与互动。首先,桂林府一家独大,各经均占据优势,然专《易》经倾向十分明显... 明初,就已经确定一经取士之法。明代广西科举有了较大发展,专经倾向日益明显,呈现出多元竞争。本文梳理了明代广西科举中式人数以及解额制运行期下各地区专经情况与互动。首先,桂林府一家独大,各经均占据优势,然专《易》经倾向十分明显;其次,其余各府主要以《诗》经、《尚书》中式,二方不断进行激烈角逐,一方强盛则一方式微,有时完全挤占对方的额数;最后,太平、思恩二府中式额数少,零散分布于诸经,但无人以《礼记》中式,体现出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士子在择经上的趋易避难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广西 专经 科举地理
下载PDF
文学地理视野下西湖小说研究综述
9
作者 宁夏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4-38,共5页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西湖小说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特定的空间属性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自阿英对西湖小说做过研究之后,学界对西湖小说的研究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现为以地理风土拓展西湖小说的地域个性,以科举地理拓展西湖小说的叙事内...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西湖小说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特定的空间属性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自阿英对西湖小说做过研究之后,学界对西湖小说的研究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现为以地理风土拓展西湖小说的地域个性,以科举地理拓展西湖小说的叙事内涵,以文地关系拓展西湖小说的人文情愫。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与三个方面的拓展空间。《明末清初西湖小说研究》是新时期拓展西湖小说研究的力作,对拓展古代地域小说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小说 地理风土 科举地理 文地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