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科举弊端与嘉隆万士子思想之变迁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德成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Z1期47-51,共5页
顾亭林曰:明“士风之薄始于纳卷就试。”后持此论者黄开华、杨启樵将亭林散见于《日知录》中这一思想脉络加以丰富,遂成一系统理论①,认为:1.明初至中叶荐举、贡举等取士之途径相继废除,弘、正后,偏重科举一途,独重进士,截断... 顾亭林曰:明“士风之薄始于纳卷就试。”后持此论者黄开华、杨启樵将亭林散见于《日知录》中这一思想脉络加以丰富,遂成一系统理论①,认为:1.明初至中叶荐举、贡举等取士之途径相继废除,弘、正后,偏重科举一途,独重进士,截断了多方位取士的可能性,阻止了优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弊端 国子监 青年士子 进士资格 思想变异 官吏铨选 教育环节 进士出身 “奇” 文体
下载PDF
试论《儒林外史》对科举弊端的暴露与批判
2
作者 陈美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8,共7页
《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它的思想主题究竟是什么,自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尽相同的评说,最早论及这部小说的是吴敬梓友人程晋芳,他在吴敬梓身后所写的《文木先生传》中说这部小说“穷极文士情态”;在《怀... 《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它的思想主题究竟是什么,自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尽相同的评说,最早论及这部小说的是吴敬梓友人程晋芳,他在吴敬梓身后所写的《文木先生传》中说这部小说“穷极文士情态”;在《怀人诗》中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弊端 儒林外史 明清之际 封建社会 吴敬梓 地主阶级 日知录 统治阶级 政治
下载PDF
试论李光地的科举改革思想
3
作者 苏韶文 苏黎明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9-103,共5页
李光地是清初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清朝承袭的科举制度有深入思考,认为科举作为国家选人用人基本模式,本身缺陷明显,八股文体盛行,科举弊端更加突出,且科场舞弊愈演愈烈,严重破坏科举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不可废除,只能通过改革完善。... 李光地是清初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清朝承袭的科举制度有深入思考,认为科举作为国家选人用人基本模式,本身缺陷明显,八股文体盛行,科举弊端更加突出,且科场舞弊愈演愈烈,严重破坏科举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不可废除,只能通过改革完善。科举改革应以经世致用为导向,调整考试内容,改变考试形式,并严密考场监管制度。同时,重视荐举,弥补科举模式本身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地 科举弊端 路向 改革主张
下载PDF
《万国公报》对晚清科举考试的批判
4
作者 张桂兰 《巢湖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万国公报》是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的重要舆论阵地。传教士非常关注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科举教育,他们批判科举考试内容的僵滞狭窄、空疏无用,提倡用实学来选拔人才。《万国公报》暴露了科举制度弊端,增强了变革科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万国公报 科举制度弊端 实学
下载PDF
郑板桥与通俗小说
5
作者 王同书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5-232,共8页
从郑板桥出处行藏来说,他不是小说家,也不是各类通俗文化的鼓吹者,而是一个奉儒守道的正统文人。他所受的教育完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但研读他的文集,了解他的交游身世之后,却感到他与通俗文化,特别是通俗小说,有相... 从郑板桥出处行藏来说,他不是小说家,也不是各类通俗文化的鼓吹者,而是一个奉儒守道的正统文人。他所受的教育完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但研读他的文集,了解他的交游身世之后,却感到他与通俗文化,特别是通俗小说,有相当深的因缘。 一、重视、喜读,将通俗小说与《史记》、韩愈文章等典范作品同列。在《自叙》中他说:“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簿之类”,他并进一步谈“文章有大乘法”,“诸葛武乡侯”之文,曹操之诗就属大乘法;又说:“韩信登坛之时,孔明隆中之语,则又切之切者也”。在《家书》中又说:“先帝入蜀,以诸葛为之相,以关张为之将;忠义传千古,道德继贤圣,岂非尧之留余不尽,而后有此发泄也哉”。作为一个正统文人,能如此明白将“说簿”等列入“喜读”之书,并颂扬“说簿”中之作品,视为文章之最高典范“大乘”法,并指出其渊源来自古代贤圣遗韵“尧之留余不尽”,可见他从感性到理性对此类作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儒林外史》 通俗小说 吴敬梓 知识分子 科举弊端 通俗文化 正统文人 《水浒》 《史记》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书生形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奉戬 郑秀玲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14-18,共5页
《聊斋志异》写了各式各样的鬼,学人亦多有品评。但其中的“鬼书生”,做为一个群体,却鲜为人论及。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群体的鬼书生,既有突出的共性特征,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性格。它们表现出的那种“科举情结”,实际上... 《聊斋志异》写了各式各样的鬼,学人亦多有品评。但其中的“鬼书生”,做为一个群体,却鲜为人论及。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群体的鬼书生,既有突出的共性特征,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性格。它们表现出的那种“科举情结”,实际上是封建时代广大读书人的悲剧。“鬼书生”们的身上显然有着蒲松龄的自况,它是蒲松龄刺向科举弊端的利剑,也是《聊斋志异》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组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书生 科举弊端 科举情结
下载PDF
蒲松龄世界观矛盾在《黄英》中的反映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松年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3-66,共4页
在《聊斋志异》的众多篇目中,《黄英》并不十分受到大家的注目。但细读此篇,却觉得它在思想内容上,与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不太一样,是颇富于时代气息的一篇。如果说,《聊斋态异》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暴露社会黑暗,鞭挞封建统治;抨击八... 在《聊斋志异》的众多篇目中,《黄英》并不十分受到大家的注目。但细读此篇,却觉得它在思想内容上,与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不太一样,是颇富于时代气息的一篇。如果说,《聊斋态异》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暴露社会黑暗,鞭挞封建统治;抨击八股取士,揭发科举弊端和反对包办婚姻,歌颂真正爱情三个方面的话,那末,我以为《黄英》则是这三个方面之外,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的另一些侧面的优秀篇章之一。蒲松龄在此篇中,运用借物托情的手法,通过巧妙淋漓貌似荒诞的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取士 封建统治 蒲松龄 小商人 三个方面 世界观 聊斋志异 时代气息 社会生活 科举弊端
下载PDF
略论《聊斋志异》对清初政治黑暗的批判及其历史价值
8
作者 廖小华 《龙岩师专学报》 2003年第5期73-75,共3页
集中从清初吏治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弊端二个方面描述分析了《聊斋志异》对清初政治黑暗的批判,并通过与之以前以后的小说家对比,分析其历史价值。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吏治腐败 科举弊端 批判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文艺副刊
9
作者 陆森林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1996年第10期43-44,共2页
文艺副刊戈壁之星──沙河村罗英这里曾是一个荒凉的戈壁滩,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士地。"全镇十二村,最穷属沙河",旧时人们的评价,也是对甘肃省酒泉市总赛镇沙河村真实的写照。没有森林,没有河流,只是在几块田间地头零星地站着几... 文艺副刊戈壁之星──沙河村罗英这里曾是一个荒凉的戈壁滩,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士地。"全镇十二村,最穷属沙河",旧时人们的评价,也是对甘肃省酒泉市总赛镇沙河村真实的写照。没有森林,没有河流,只是在几块田间地头零星地站着几株榆树,还有一些村庄。你若站直了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考官 树苗成活率 文艺副刊 科举制度 专业人员 联想集团 科学技术研究 科教兴国 科举弊端 明代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