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军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32,共4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时,要促使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代表的实验科学逻辑转化为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学逻辑,以科学人本主义为视角,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化、学科化和医学化问题,处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在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应对学生心理问题时,要促使以心理学应用技术为代表的实验科学逻辑转化为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学逻辑,以科学人本主义为视角,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化、学科化和医学化问题,处理教育理性与感性的失衡,从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合于科学而归于教育的育化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人本主义 情感安全 性情滋养 文化关怀
下载PDF
“人”与“物”关系的科学阐释与价值定向--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寇东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143,共6页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科学人本主义 发展观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喆 翁惠根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年第3期83-84,共2页
科学人本主义对高校体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在教学目标上追求健身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结合,在教育观念上树立了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课形式上推崇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关系上体现了以教师... 科学人本主义对高校体育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在教学目标上追求健身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结合,在教育观念上树立了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课形式上推崇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关系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体育学科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人本主义 高校 体育教育 人文关怀
下载PDF
谈图书馆的科学人本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常江 《晋图学刊》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图书馆员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图书馆应当实行以图书馆员为中心的科学人本管理。图书馆实行科学人本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个图书馆员的潜力发挥出来;使知识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馆员和读者建立紧密的知识交流关系。... 图书馆员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图书馆应当实行以图书馆员为中心的科学人本管理。图书馆实行科学人本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个图书馆员的潜力发挥出来;使知识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馆员和读者建立紧密的知识交流关系。图书馆实行科学人本管理需要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机制。未来的图书馆员将充当重要的知识领航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科学人本管理 知识领航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纲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科学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从人的角度对世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反映。科学人本主义反映的是宇宙的普通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其共同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人本主义不同于旧人本... 科学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从人的角度对世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反映。科学人本主义反映的是宇宙的普通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其共同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人本主义不同于旧人本主义。人是最高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最高的理想、人类的进步是至高无上的绝对命令是科学人本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科学人本主义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刚 《甘肃理论学刊》 201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qu...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人本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类本质"人本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的"社会关系总和"人本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人的需要"人本观的长期逻辑演变。从文本学的角度系统梳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本 科学人本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评《体育教学新论》 被引量:3
7
作者 穆红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I0021-I0021,共1页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流思想,它们在发展中相互碰撞并逐步走向融合,孕育了当代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要求把“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流思想,它们在发展中相互碰撞并逐步走向融合,孕育了当代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要求把“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结合起来。它所寻求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平衡,理性发展与隋感发展的平衡。强调教育的根本作用是人格培养,即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完全人格,建设人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人本主义 体育教学改革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学会做人” 教育发展 人格培养 主流思想 当代世界
下载PDF
明茨伯格的科学人本主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肖知兴 《中外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5,共2页
在30年面临大转型的时候,我们也许比任何地区都更加需要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 科学人本主义 企业管理者 麻省理工学院 毕业论文 60年代 实地研究 管理大师 功能论
下载PDF
略论科学人本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谢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8-79,84,共3页
随着饭店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择业观念的改变 ,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从而导致饭店人才流失严重。从现代管理理论出发 ,实施科学的人本管理 ,对加强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开发利用 科学人本管理 人才流失 人才竞争 饭店业 扁平化组织 激励机制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巍巍 《开封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66-68,78,共4页
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信奉科学、崇尚人道的教育观,它启示我们,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必须把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追求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把各国教育的共性和中国的实... 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信奉科学、崇尚人道的教育观,它启示我们,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必须把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追求体育的健身价值和人文价值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把各国教育的共性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展生存教育、生活养成教育、道德社会化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个性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科学人本主义 启示
下载PDF
刍议科学人本管理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刚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4年第4期58-59,共2页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主导趋势就是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这一重大转变,客观要求企业管理者应把握科学人本管理的实现条件和要求。
关键词 科学人本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 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者 主导趋势 实现条件 “物”
下载PDF
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探讨
12
作者 乐观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融合。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是对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先进管理文化的吸纳。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别要搞好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服务管理、能位管理、培训管理、激励... 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融合。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是对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先进管理文化的吸纳。我们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别要搞好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决策管理、服务管理、能位管理、培训管理、激励管理和幽默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科学人本 管理
下载PDF
科学与价值的融合视界——当代西方科学人本主义的哲学逻辑界说
13
作者 张一兵 《天府新论》 1991年第5期57-62,70,共7页
关键词 西方哲学 科学 价值 当代 西方科学人本主义 哲学逻辑 西方哲学
下载PDF
试论生产力发展的科学人本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文新 朱康有 《晋阳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认为,适应人与自然实践关系和谐互服阶段的实际,生产力发展的科学人本模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并从理论依据———对生产力范畴的重新解释、本质内涵。
关键词 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 科学人本模式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评《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兵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I0013-I0013,共1页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知识全面、思想自由、身体健康的社会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自我国实施新课改以来,体育教学目标得到了扩展,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教学方法逐渐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改革 科学人本主义 和谐 体育教学目标 文化教育 思想自由 身体健康
下载PDF
科学人本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文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思想进步的重要旗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人的问题,特别是以人为本的问题,是其重要内容,某种程度上还是其核心内容。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思想进步的重要旗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人的问题,特别是以人为本的问题,是其重要内容,某种程度上还是其核心内容。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的问题,对于人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刊就此推出的四篇文章,有思想、有深度,相信读后会深受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哲学基础 科学人本主义 和谐辩证法 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和谐哲学
下载PDF
科学人本管理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黎波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0-56,共7页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正迅速由生产中心和效率中心社会向消费者中心和效益中心社会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在宏观方面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微观方面增强了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的紧迫感和历史责...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正迅速由生产中心和效率中心社会向消费者中心和效益中心社会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在宏观方面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微观方面增强了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制度建设与革新只是从法律和产权上明确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企业能否尽快扼制下滑的局面,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轨道,关键还在于能否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人本管理 国有企业 企业管理体系 人本思想 科学管理 比较优势 现代企业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思想体系 股份制改造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本模式的主导观念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文新 《探求》 2004年第5期17-21,共5页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是一种可称作“科学人本模式”的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它是对传统的“科学物本模式”的扬弃。科学人本模式以人性科技为手段,以人本文明为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具有现实的必然性,而科学发展观正是科学人本模式...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是一种可称作“科学人本模式”的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它是对传统的“科学物本模式”的扬弃。科学人本模式以人性科技为手段,以人本文明为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具有现实的必然性,而科学发展观正是科学人本模式的主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人本模式 科学物本模式 人性科技 人本文明
原文传递
实现科学人本管理的思考
19
作者 刘刚 《中国工运》 2003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科学人本管理 职工队伍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工作积极性 职工民主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理念 管理模式 市场竞争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原文传递
走向科学人本主义范式:传播游戏理论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观照——与传播“信息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宗益祥 陈洁雯 《传媒观察》 CSSCI 2022年第8期37-44,共8页
斯蒂芬森对传播研究忽视“娱乐”感到困惑,而赫伊津哈提出的“游戏人”启示他将“传播”视作“游戏”。传播的“游戏理论”与“信息理论”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前者关注自我存在和意义共享,后者考察信息传递和传播效果,... 斯蒂芬森对传播研究忽视“娱乐”感到困惑,而赫伊津哈提出的“游戏人”启示他将“传播”视作“游戏”。传播的“游戏理论”与“信息理论”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前者关注自我存在和意义共享,后者考察信息传递和传播效果,这体现在以“工作/游戏”、“传播痛苦/传播快乐”、“社会控制/选择聚神”以及“R方法 /Q方法”为代表的比较研究中。游戏理论是传播观和方法论的革新,也是新媒介时代的存在论,它代表科学和人性交融的科学人本主义传播范式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理论 信息理论 威廉·斯蒂芬森 Q方法论 科学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