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科学动力学的两种趋同——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的一个比较 |
孙慕天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科学发展动力的协同模式研究 |
刘程岩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2 |
1
|
|
3
|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科学的推动力 |
晏群
刘文恩
唐银
|
《医学与哲学》
|
2003 |
4
|
|
4
|
“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
文兴吾
|
《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5
|
论作为科学发展动力的科学美 |
张祖贵
|
《科学学研究》
|
1987 |
5
|
|
6
|
论“科学技术动力观” |
文兴吾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
2001 |
1
|
|
7
|
基于信息及其作用机制的教育原理创新与理论范式变革——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视角 |
李德昌
胡大白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科学发展动力学模型与学术带头人培养 |
杜志俊
钱效魁
王彦宾
|
《华南地震》
|
1991 |
1
|
|
9
|
创新型人才成长机制与教育路径研究——基于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 |
周丽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0
|
浅议科学发展的动力因素 |
陈昭彦
|
《大众科技》
|
2008 |
0 |
|
11
|
试论胡锦涛科学化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思想 |
巨乃岐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2
|
美国高中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的科学图示 |
丁杰
李高峰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3
|
科学增长过程及动力源泉 |
段波
胡光
邹亚平
|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关于科学发展动力之我见 |
谭玉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5
|
布哈林与苏联科学史 |
张明雯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6
|
现代科学劳动探索 |
陈征
|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7
|
构建和完善适合科学劳动者的激励机制 |
熊玲玲
阙维明
|
《科技管理研究》
|
1998 |
0 |
|
18
|
科学美、形而上学蓝图与科学理论的创立 |
徐祥运
张祖贵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9
|
夏佩尔的富有特色的科学实在论观点 |
叶海平
马慧琴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20
|
科学探究的问答逻辑及其博弈模型 |
颜中军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