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慧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7年第2期1-8,共8页
玛利·赫斯(Mary Hesse)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出版的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的学术顾问。她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是革新的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她又多次到美国各大学讲学... 玛利·赫斯(Mary Hesse)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科学哲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出版的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的学术顾问。她被公认为“很有学问的人”,是革新的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她又多次到美国各大学讲学,善于吸取美国科学哲学的新成果,使其与英国分析哲学的“合理因素”相融合,形成一种既继承英国科学哲学传统又富于现代特色的理论系统。玛利·赫斯的代表作是:《科学中的模型与类比》;《科学推理的结构》;《科学哲学中的革命与重构》。此外她还发表了许多专题论文,引起广泛的注意与影响。本文拟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对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及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初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值 科学推理 合理因素 社会集团 基本原则 价值观念 科学哲学理论 归纳推理 统一性 现代科学哲学
下载PDF
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
2
作者 罗慧生 《哲学动态》 1987年第10期41-41,共1页
赫斯认为,一个理论的真值,主要决定于它反映客观对应物的深度。科学理论的真值作为一个多因子的复合系统,最后真值是各有关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此,她提出了关于真值的整套理论,其中包括: 1、基本原理。主要有:(1)理论与观察保持... 赫斯认为,一个理论的真值,主要决定于它反映客观对应物的深度。科学理论的真值作为一个多因子的复合系统,最后真值是各有关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此,她提出了关于真值的整套理论,其中包括: 1、基本原理。主要有:(1)理论与观察保持连续性原理,即观察并非纯孤立的“不偏不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效应 真值 客观对应物 科学哲学理论 复合系统 科学理论 相互作用 连续性原理 基本原理 多因子
原文传递
哲学理论建构的条件、途径和原则初探
3
作者 陈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26,共4页
哲学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客观存在本身的一种描摹,猜测的模型,它的发育关键在于理论生长点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哲学家在建造他的理论大厦时,他将以什么样的“理想概念”作为他的理论基石,这决定着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命... 哲学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客观存在本身的一种描摹,猜测的模型,它的发育关键在于理论生长点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哲学家在建造他的理论大厦时,他将以什么样的“理想概念”作为他的理论基石,这决定着一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命运。“理想概念”的地位与功能如同科学发现中的“核心概念”一样重要,理论生长点的选择也就是“理想概念”的选择,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马克思的“实践”、萨特的“存在”等等,都可以视为“理想概念”。在寻求到理论生长点之后,他又将以何种方式来建构他的哲学理论,哲学理论的模型所包含的属性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同构性,这是哲学理论得以存在的原因,也是我们可以探寻建构哲学理论的方法论依据。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理论 理论生长点 哲学 链条 范式 科学哲学理论 连接原理 解释功能 解释者 逻辑
下载PDF
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理论评价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岩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9-72,34,共5页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是一位历史主义学派的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他原属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后来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创立了一种新的、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历史主...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是一位历史主义学派的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他原属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后来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创立了一种新的、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理论。他自称其哲学是波普尔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精致的证伪主义”而将波普尔的学说称为“朴素的证伪主义”。同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理论评价观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卡托斯 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精致证伪主义 科学哲学理论 历史主义学派 多元性 科学理论评价 批判理性主义
下载PDF
理论科学史研究的三种传统——科学史理论研究之一
5
作者 诸大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86-91,共6页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史的研究正在从史料的编撰日益走向史识的提炼。如果把科学史研究早期偏重于现象描述的科学史称之为经验科学史,那么20世纪以来侧重于探讨规律的科学史研究可相应地称之为理论科学史。当然两种研究之间的分野是相对的。
关键词 科学社会史 科学逻辑 理论科学 科学史家 科学 科学史研究 默顿 种传 科学哲学理论 惠威
下载PDF
关于科学发现是研究纲领的评价——拉卡托斯著《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昌忠 《社会科学》 1987年第10期70-73,共4页
英籍匈牙利科学哲学家伊·拉卡托斯(1922—1974)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科学哲学著作基本上包括在他死后于1978年出版的两卷《哲学文集》之中,第一卷题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二卷题为《数学,科学和认识... 英籍匈牙利科学哲学家伊·拉卡托斯(1922—1974)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科学哲学著作基本上包括在他死后于1978年出版的两卷《哲学文集》之中,第一卷题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二卷题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他正是以第一卷(中译本,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创立了他的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科学发现 拉卡托斯 科学方法论 科学理性 波普尔 科学哲学理论 进步 科学 评价
下载PDF
罗素与科学学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永青 《科学学研究》 1988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西方世界声誉卓著、影响广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学识渊博,一生所撰写的学术及其他方面的著作多达40余部,他的学术研究活动领域除哲学以外,还广泛地涉及了数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西方世界声誉卓著、影响广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学识渊博,一生所撰写的学术及其他方面的著作多达40余部,他的学术研究活动领域除哲学以外,还广泛地涉及了数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但是,有关他在科学学方面的研究却鲜为人知,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罗素对科学学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特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知识 伦理学 宗教与科学 科学社会学 哲学 学术研究 科学哲学理论 科学方法
下载PDF
波普尔社会政治哲学简评 被引量:1
8
作者 米志峰 洪晓楠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60-367,共8页
波普尔是位以科学哲学著称于世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哲学学说反映了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殊道路,具有明显的批判精神和开放性质,以致被人称为"否定性的哲学",并由此获得了独特的方法论意义.然而,波普尔绝不仅仅是位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是位以科学哲学著称于世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哲学学说反映了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殊道路,具有明显的批判精神和开放性质,以致被人称为"否定性的哲学",并由此获得了独特的方法论意义.然而,波普尔绝不仅仅是位科学哲学家,在他六十多年来所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尔 社会政治哲学 开放社会 科学哲学理论 批判精神 民主 历史决定论 政治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 逻辑悖论
下载PDF
第二创造龄期与科学家晚年选题策略
9
作者 黄梦平 《科研管理》 1982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于科学家年龄与成果关系的分析研究,人们较多地注意探讨最佳龄期和科学史上的早慧现象,但卓越的科技成果创造除了最佳龄期外有无创造性来潮的第二次波峰呢?我认为这个事实(可视为潜在的规律)是存在的,而且比较多地发生在人们认为科学... 关于科学家年龄与成果关系的分析研究,人们较多地注意探讨最佳龄期和科学史上的早慧现象,但卓越的科技成果创造除了最佳龄期外有无创造性来潮的第二次波峰呢?我认为这个事实(可视为潜在的规律)是存在的,而且比较多地发生在人们认为科学家“精力不济”的晚年——如果恰当地把握选题策略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科学 创造性 生物学 科学哲学理论 二十世纪 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科学方法论 科学思想
下载PDF
社会学方法论新探(上)——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8
10
作者 覃方明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46,共10页
本文试图通过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状况作出澄清。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实质上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方法论分裂状态的反映。本文借助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诸二元... 本文试图通过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状况作出澄清。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实质上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方法论分裂状态的反映。本文借助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诸二元对立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上被认为构成了社会学方法论之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间的对立只在发现的程序层面上存在,而在验证的逻辑层面上消失。因此,两者间不存在本质的对立。而理解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则在验证的逻辑上分别对应于本质上不同的方式,它们之间的对立才是根本性的。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方法论 科学哲学理论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 语言哲学 整体主义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方法论个体主义 波普尔
原文传递
来自科学编史学理论的启示──读《克丽奥眼中的科学》
11
作者 胡新和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7-28,共2页
来自科学编史学理论的启示读《克丽奥眼中的科学》胡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本文以康德这一名言的意思为提示,拟说明科学编史学与科学哲学应该怎样相互学习。... 来自科学编史学理论的启示读《克丽奥眼中的科学》胡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本文以康德这一名言的意思为提示,拟说明科学编史学与科学哲学应该怎样相互学习。”这是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其《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科学编史学 科学哲学理论 历史学派 女性主义 科学哲学 编史学纲领 启示 方法论 辉格式
原文传递
现今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玉玲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5-41,共7页
近年来,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愈益突出了。有人认为,现今科学哲学的特征就在于它转向了自然主义。一、现象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包括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科学哲学和部分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认识论。前者试图把科学认识作为一种自... 近年来,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愈益突出了。有人认为,现今科学哲学的特征就在于它转向了自然主义。一、现象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包括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科学哲学和部分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认识论。前者试图把科学认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哲学理论 规范自然主义 心理学 自然化 方法论 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认识方法 相互作用 科学认识论 科学理论
原文传递
历史政治学的社会科学哲学基础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云汉 《中国政治学》 2020年第1期13-22,共10页
非常感佩姚中秋老师和杨光斌院长的行动力,几个月前我们还停留在以清谈的形式来讨论历史政治学,而今日已经开始将其建制化。谢谢鼎新兄的提醒,他希望"历史政治学"的倡议不要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在这个草创的阶段,我们有九位... 非常感佩姚中秋老师和杨光斌院长的行动力,几个月前我们还停留在以清谈的形式来讨论历史政治学,而今日已经开始将其建制化。谢谢鼎新兄的提醒,他希望"历史政治学"的倡议不要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在这个草创的阶段,我们有九位学术委员,面对这个仍待开展的主题都还是"半瞎半聋"的,大家都来摸这头叫"历史政治学"的大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社会科学哲学 政治学 历史视野 科学哲学理论 原子论 世界经济地理 实证论
原文传递
市场营销观念批判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永高 《温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曾经作为市场营销理论基石的市场营销观念,在历时半个世纪后,逐渐暴露出了其固有的弱点,面临新的挑战。温州大学的谢健先生在《商业经济与管理》发表了“市场营销观念质疑”一文,揭开了讨论的序幕。本文试图利用科学哲学的理论分析... 曾经作为市场营销理论基石的市场营销观念,在历时半个世纪后,逐渐暴露出了其固有的弱点,面临新的挑战。温州大学的谢健先生在《商业经济与管理》发表了“市场营销观念质疑”一文,揭开了讨论的序幕。本文试图利用科学哲学的理论分析批判市场营销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观念 科学哲学理论
下载PDF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九卷(1987年1—6期)总目 被引量:1
15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7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哲学理论 思想 通讯 价值取向 爱因斯坦 科学共同体 总目 科学社会学 学术讨论会
下载PDF
试论美国新实用主义产生的原因
16
作者 陈金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64,共3页
美国新实用主义是对二战中及二战后在美大行其道的逻辑经验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流派的反叛和对本土“实用主义”的复兴。其产生的主要的特殊原因有两方面 :一、美国在后现代文化发展中 ,为了更进一步地适应和发展“美国模式” ,向全球推... 美国新实用主义是对二战中及二战后在美大行其道的逻辑经验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流派的反叛和对本土“实用主义”的复兴。其产生的主要的特殊原因有两方面 :一、美国在后现代文化发展中 ,为了更进一步地适应和发展“美国模式” ,向全球推行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模式。二、分析哲学的衰落及美国哲学受战后欧洲哲学发展的影响 ,欧洲哲学中与实用主义相一致的主张 ,成为复兴实用主义的理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用主义哲学 分析哲学 晚期资本主义 美国模式 哲学文化 实用主义复兴 科学哲学理论 后现代哲学 逻辑经验主义 价值模式
下载PDF
论证伪原则中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问题
17
作者 刘晓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证伪原则是卡尔·波普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这一学说中,波普提出了一些关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观点.深入探讨其证伪原则,对于深刻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哲学理论,是当代西... 证伪原则是卡尔·波普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这一学说中,波普提出了一些关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观点.深入探讨其证伪原则,对于深刻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哲学理论,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较有影响的一个理论体系.波普科学哲学理论的核心就是证伪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真理 证伪原则 科学理论 相对性 科学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热力学定律 卡尔·波普 认识真理 真理性
下载PDF
证伪论创建的特点及其意义
18
作者 李凯林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289-294,共6页
证伪论是当代科学哲学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它在科学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启迪价值已为世所瞩目,证伪论本身的产生与发展也成为人们研究和反思的一个对象。本文欲就证伪论在创建中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意义对科学哲学作若干探讨。这对我们... 证伪论是当代科学哲学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它在科学方法论上所具有的启迪价值已为世所瞩目,证伪论本身的产生与发展也成为人们研究和反思的一个对象。本文欲就证伪论在创建中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意义对科学哲学作若干探讨。这对我们理解当代国外科学哲学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发掘科研主体的批判创新意识——明确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证伪论给人们影响最大、印象最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尔 科学哲学理论 理论 价值取向 产生与发展 科学 科学发展 科学方法论 拉卡托斯 科学理论
下载PDF
Neo-Empiricism and Intentionality
19
作者 Steven Gambo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2期81-91,共11页
A revival of empiricist theor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has been led by figures such as Antonio Damasio (1994), Lawrence Barsalou (1999), George Lakoff (1987), and Jesse Prinz ... A revival of empiricist theor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has been led by figures such as Antonio Damasio (1994), Lawrence Barsalou (1999), George Lakoff (1987), and Jesse Prinz (2002; 2004). Their work has served to connect familiar empiricist approaches to thought and reason with contemporary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The work of Prinz is of special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since it aims to bring together the work of neo-empirically minded theorists in the cognitive and neuro-sciences with main themes found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intentionality and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Prinz's efforts to synthesize a neo-empiricist theory of concepts with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ies of reference and intentionality. In part one, I analyze Prinz's approach in some depth. In part two, I raise a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origins of intentionality. Specifically, I am interested in examining the minimum cognitive prerequisites for intentionality within Prinz's theory of perception-based representation. In part three, I raise a problem case for Prinz's accou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intentionality, and propose an adjustment in Prinz's account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ob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empiricism concepts INTENTIONALITY OBJECTIVITY Jesse Prinz Tyler Burge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n philosophy thought of quantum theory——The discussion about Bohr's and Heisenberg's natural science philosophy outlook
20
作者 Li Qi Chen Yux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8期55-57,共3页
Analysises and resrarches into Bohr’s quantum dialectics of nature of mutual complement and Heisenberg’s quantumphilosophy outlook. It gets a deeper and more systematic com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to quantum theory... Analysises and resrarches into Bohr’s quantum dialectics of nature of mutual complement and Heisenberg’s quantumphilosophy outlook. It gets a deeper and more systematic com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to quantum theory philosophy th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of mutual complement quantum dialectics quantum philosophy outloo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