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北极科学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作者 孙凯 郭宏芹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87,共14页
对北极事务的科学探索以及对北极问题的科学认知是有效应对北极问题的基石,科学外交是国际社会参与北极治理的新形式。为维护北极权益、巩固北极伙伴关系以及在大国竞争中获得优势,美国通过发布科学报告、签署科学合作协定、主办国际科... 对北极事务的科学探索以及对北极问题的科学认知是有效应对北极问题的基石,科学外交是国际社会参与北极治理的新形式。为维护北极权益、巩固北极伙伴关系以及在大国竞争中获得优势,美国通过发布科学报告、签署科学合作协定、主办国际科学多边会议等方式在北极地区践行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领域多面化的北极科学外交。美国北极科学外交的开展一方面维护和拓展了其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北极科研活动受制于北极地缘政治竞争态势。面对美国将北极科学外交“工具化”的趋势,中国应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通过开展双轨科学外交,建立北极科研数据中心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北极科研组织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维护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权益并推动北极事务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北极 科学外交 北极治理 北极权益
下载PDF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18-2022年科学外交活动总结与启示
2
作者 张丽 刘香钰 《今日科苑》 2023年第11期31-37,共7页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外交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全球科学合作,强调国际科学合作对于完善国际关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跨地区的国际参与和区域性合作,鼓励科学家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助力科学家在国际科学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外交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全球科学合作,强调国际科学合作对于完善国际关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跨地区的国际参与和区域性合作,鼓励科学家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助力科学家在国际科学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基于2018-2022年AAAS的年度报告,回顾2018-2022年期间AAAS科学外交中心的重要活动,提出中国科技社团应借鉴相关经验,积极推动全球科技发展,加强民间科技交流,促进科学外交实践,传播中国科学外交理念,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科学外交 科技社团
下载PDF
科学外交特点与应对全球挑战论题旨趣研究
3
作者 李梁小娟 宋超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8,共8页
二战以来,科学与外交结合逐步加强。科学外交是应对全球挑战问题重要途径。其特点:作为一种国际社会交往形式,实践性、主体多样性、目的性及需求动力增强;作为政治外交工具,随着科学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与政治的结合愈益紧密;内... 二战以来,科学与外交结合逐步加强。科学外交是应对全球挑战问题重要途径。其特点:作为一种国际社会交往形式,实践性、主体多样性、目的性及需求动力增强;作为政治外交工具,随着科学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与政治的结合愈益紧密;内在互动机制主要在于科学与外交催化协同,符合超循环规律;作为一种发展新趋势,数字技术推进科学外交智慧化,逐步具有虚实融合、安全高效、去中心化等元宇宙特性。科学外交应对全球挑战,主要论题包括解决核扩散、气候变化与极地治理、灾害防治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当前学界、政界重视科学外交显在形式,对潜在形式和实践局限性缺乏重视。运用科学学、政治外交、科技与社会等理论方法,系统探讨科学外交特点和应对全球挑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外交特点 应对全球性挑战 论题旨趣
下载PDF
21世纪西方科学外交的内涵、概念、功能与困境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泽民 邓颖颖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3,共12页
西方科学外交肇始于21世纪初,主要关注科学合作、国家间关系及应对全人类共同挑战等议题。由于科学外交的新兴属性与内涵的多样性,西方学界对其概念未有相对一致的看法。总体来说,科学外交是一个外交领域和一种外交政策工具。科学外交... 西方科学外交肇始于21世纪初,主要关注科学合作、国家间关系及应对全人类共同挑战等议题。由于科学外交的新兴属性与内涵的多样性,西方学界对其概念未有相对一致的看法。总体来说,科学外交是一个外交领域和一种外交政策工具。科学外交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带来的挑战和局限不容忽视,其作用的发挥面临着客观现实与传统政治的制约,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视科学外交为追逐自身利益的工具,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在新形势下,中国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外交战略,坚持主权平等和科学原则,聚焦共同利益,共享科学合作成果,加快科学外交“走出去”步伐,主动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外交”带来的地缘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外交 政策工具 科学合作 传统政治 科学外交战略
下载PDF
法国科学外交战略解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孔欣欣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
法国科研国际化水平居全球前列,这得益于法国政府将科研国际化作为国家科研创新战略的关键支柱,通过其外交部、教研部等部门联合行动,整体布局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作用,大力实施科学外交战略,使之成为整体外... 法国科研国际化水平居全球前列,这得益于法国政府将科研国际化作为国家科研创新战略的关键支柱,通过其外交部、教研部等部门联合行动,整体布局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作用,大力实施科学外交战略,使之成为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解析了法国科学外交的覆盖范围、法国对科学外交的理解及其科学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科学外交 科研国际化 国家科研创新战略
下载PDF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外交的回顾与启示(2008-2017年)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丽 苏丽荣 《今日科苑》 2019年第4期76-85,共10页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8-2017年10年年度报告中科技外交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AAAS主要科技外交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行动,提出中国科协应借鉴相关经验,在让科学成为外交的驱动力、倡导和传播科学精神、关注全球性与区域性...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8-2017年10年年度报告中科技外交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AAAS主要科技外交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行动,提出中国科协应借鉴相关经验,在让科学成为外交的驱动力、倡导和传播科学精神、关注全球性与区域性问题、发挥优秀科学家的科技外交作用以及搭建科学外交的宣传平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科学促进会 科学外交 经验 启示
下载PDF
上海参与中国极地科学外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尧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100,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在研究国际体系和国家对外政策时,开始关注地方政府和城市这一次国家行为体,并提出了城市外交相关理论。地方政府参与国家科学外交主要有四种形式:国际友好城市、城市间国际组织、各国城市对外直接交往、城市协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在研究国际体系和国家对外政策时,开始关注地方政府和城市这一次国家行为体,并提出了城市外交相关理论。地方政府参与国家科学外交主要有四种形式:国际友好城市、城市间国际组织、各国城市对外直接交往、城市协作平台。极地科学外交的代表性事件是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美国、苏联等12个国家缔结了《南极条约》,中国则通过极地科学外交实现了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上海是中国进出南北极的门户城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参与中国极地科学外交。20世纪80—90年代上海的国家极地门户城市地位基本形成,对外直接交往以人员出访为主。21世纪以来上海的亚洲极地门户城市地位初步显现,对外直接交往的形式日益丰富。在此过程中,上海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参与形式单一以及对外直接交往水平不高的问题。以“十四五”和筹备“第5次国际极地年”为契机,上海可以通过建立极地友好城市和构建极地城市协作平台等深入参与中国极地科学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中国 极地 科学外交
下载PDF
中国科技软实力与科学外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葆青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9年第11期26-32,共7页
本文从中国科技文化、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科技软实力进行了初析。作者指出,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国际科技合作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征和需求。作者列举和分析了当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外交的事例和用意,并提出... 本文从中国科技文化、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科技软实力进行了初析。作者指出,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国际科技合作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征和需求。作者列举和分析了当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外交的事例和用意,并提出了如何应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软实力 科学外交 国际科技合作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推动中日科学外交的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向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18,192,共5页
中日科学外交是在中日民间外交的大背景下启动的,受中日关系影响跌宕起伏。郭沫若有长期留日经历,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推动中日科学外交实践过程中,角色非常重要。他与日本科学界的交往,最早源于苏联科学院的介绍,在成功实现双方代... 中日科学外交是在中日民间外交的大背景下启动的,受中日关系影响跌宕起伏。郭沫若有长期留日经历,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推动中日科学外交实践过程中,角色非常重要。他与日本科学界的交往,最早源于苏联科学院的介绍,在成功实现双方代表团互访的基础上,郭沫若不断深化与日本科学组织和科学人士的交往,为中日科学外交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科学外交 日本
原文传递
在推进“科学外交”中获取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利益
10
作者 王葆青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根据美英两国“科学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他们开展“科学外交”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推进我国“科学外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应向国际共同关注的领域倾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提高科技软实力形象、政府搭桥为中小企... 本文根据美英两国“科学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他们开展“科学外交”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推进我国“科学外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应向国际共同关注的领域倾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提高科技软实力形象、政府搭桥为中小企业寻求科技合作计划、深入关注国际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外交 战略利益
原文传递
从“蜜月”到终结:郭沫若对中苏科学合作的思考与应对
11
作者 向明 陈诺 《郭沫若学刊》 2022年第4期71-76,共6页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将领导科学事业的重任交由中国科学院承担。顺理成章,中苏科学合作也由中国科学院来牵头。郭沫若是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和著名学者,出面落实这项兼顾政治、外交和科学的重要工作,可谓是人岗匹配。中苏科学...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将领导科学事业的重任交由中国科学院承担。顺理成章,中苏科学合作也由中国科学院来牵头。郭沫若是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和著名学者,出面落实这项兼顾政治、外交和科学的重要工作,可谓是人岗匹配。中苏科学合作从进入轨道到“蜜月期”,他为签订两国科学合作协定做出了努力。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郭沫若的基本判断是中苏科学友好合作的大势已去,但是中苏科学外交要服务于中苏整体外交,不能有过激行为,也不能一味谦让。正是基于这一判断,这段时间,在领导中苏科学合作的实践中,他能结合变化的了形势,做到有礼有节,较好地平衡了政治外交和科学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 苏联 郭沫若 科学外交
下载PDF
俄罗斯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展、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华盾 范唯唯 +1 位作者 贾晓琪 祁子泷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2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俄罗斯作为传统的基础科学强国和当今西方技术经济制裁对象,其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辨析俄罗斯大科学装置的概念,梳理其政策沿革,考察其建设...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俄罗斯作为传统的基础科学强国和当今西方技术经济制裁对象,其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辨析俄罗斯大科学装置的概念,梳理其政策沿革,考察其建设历程和最新进展,总结出俄罗斯大科学装置建设在项目、目标、管理和因素等方面的特征。俄罗斯界定的大科学装置仅有7个,均是俄罗斯指令性计划科学管理体制下遴选出的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项目,具有明确的科学外交功能,接受联邦政府拨款与管理,其建设进程对国内外形势具有较强敏感性。我国应以自主研发为主线构建良性的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大科学发展生态,在积聚资源建设大科学装置和科技事业广泛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科学装置 科学外交 指令性计划
下载PDF
李约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
13
作者 梅建军 《科学文化评论》 2023年第6期5-11,共7页
1943—1946年李约瑟的中国之行意义重大,自此之后他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根本转移,实现了由生物化学家向中国科技史家的蜕变,奠定了李约瑟后半生著述事业的基础及其精神内涵。围绕李约瑟的战时在华活动,探讨其思想和精神遗产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 李约瑟 中英科学合作馆 科学外交
下载PDF
对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点思考(上)
14
作者 岳晓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任务日益紧迫。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办外交,进一步理清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体系间的关系,注意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外理论借鉴...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任务日益紧迫。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办外交,进一步理清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体系间的关系,注意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外理论借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发展研究相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国际战略相结合。同时,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政策研究也有一个既要活跃研究,又要加强统筹的问题。要立足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为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建设而扎实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发展道路 和谐世界 科学外交
下载PDF
对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点思考(下)
15
作者 岳晓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任务日益紧迫。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办外交,进一步理清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体系间的关系,注意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外理论借鉴...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任务日益紧迫。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办外交,进一步理清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体系间的关系,注意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外理论借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发展研究相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国际战略相结合。同时,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政策研究也有一个既要活跃研究,又要加强统筹的问题。要立足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为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建设而扎实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发展道路 和谐世界 科学外交
下载PDF
21世纪外交:“变”在何处,“新”在何处
16
作者 曲星 杨燕怡 +4 位作者 周余云 周永生 刘锦明 张清敏 金正昆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40-43,共4页
进入新世纪,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对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外交工作的内涵在扩大,中国外交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不久前在外交学院召开的中国首届外交学学科建设科学研讨会,就把主题定为“21世纪外交新视角、新理论、新动向”。
关键词 外交 中国 经济外交 外交形象 外交工作 中国首届外交学学科建设科学研讨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