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大师的教育风范
1
作者 朱亚宗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4-53,60,共11页
身兼科学大师与教育大师的双一流大家,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还是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主力军。在深入分析中外现代科教领域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指出双一流大师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担当的三重角色:一是精通课程的教师,二是因材施教... 身兼科学大师与教育大师的双一流大家,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还是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主力军。在深入分析中外现代科教领域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指出双一流大师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担当的三重角色:一是精通课程的教师,二是因材施教的导师,三是超越课堂的良师。这些中外双一流大师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教育风范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弘扬科学大师的人文精神是整治基础物理教育之方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民治 朱仁义 王向贤 《物理与工程》 2008年第6期56-58,共3页
本文从科学大师的人文精神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各高校基础物理教学中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着的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之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孔之见,力图寻找整治之方.
关键词 科学大师 人文精神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高伯龙院士学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亚宗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第1期26-34,共9页
针对中国原始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方面的战略需求,从科学志趣、创新风格、跨界才情等方面,试述中国激光陀螺之父高伯龙个性鲜明的大师风范,以期对中国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 高伯龙 科学大师 科技素养 科学志趣 创新风格
下载PDF
营造科学大师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4
作者 么大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目前,我国缺少科学大师,更缺乏科学大师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是我国科学落后于先进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科学大师,须从多方面入手:(1)宽松政策环境。在全社会全面贯彻“双百”方针,有关部门、单位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2)培育良... 目前,我国缺少科学大师,更缺乏科学大师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是我国科学落后于先进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科学大师,须从多方面入手:(1)宽松政策环境。在全社会全面贯彻“双百”方针,有关部门、单位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2)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克服科学活动中的非科学因素,改变管理行政化倾向,树立以科学利益为最高原则的科学文化观。(3)彰显科学献身精神,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避免浮躁心态。(4)改革教育,鼓励创新。学校注重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及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各方面都得到优化,将会出现科学上群星灿烂的时代,在中国大地上产生比其他各国都多的科学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科研环境 科学精神 科研管理
下载PDF
科学大师的土壤
5
作者 鹿荫 《科技中国》 2004年第7期104-104,共1页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科学大师也不是一天造就的。因为科学大师生长需要土壤。鲁迅说自己愿意做天才的土壤,可这土壤也不是一天生成的。
关键词 科学大师 书评 牛顿 科学
下载PDF
与科学大师对话
6
作者 姜岩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年第9期76-80,共5页
你想像过成群结队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一起的情景吗? 你想象过成群结队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一起的情景吗?在6月26日至7月1日举行的第55届德国林道诺贝尔科学奖论坛上,共有44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参加了本届论坛。他们的名字至少在本领域... 你想像过成群结队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一起的情景吗? 你想象过成群结队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一起的情景吗?在6月26日至7月1日举行的第55届德国林道诺贝尔科学奖论坛上,共有44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参加了本届论坛。他们的名字至少在本领域,有的甚至在自己的国家和全世界都如雷贯耳,然而在这里他们显得那么普通。在论坛主会场,主席台上往往坐着六七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观众席的前三排则坐满了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和他们的家属;在论坛休息大厅和餐厅里,几十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与大家挤在一起热烈地讨论;就连每天举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也会有4到7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轮流出席。这44位大师中只有少数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休息时有代表找他们签名和合影。说到底,44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欢聚一堂不管对谁来说都是太多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应了中国的老话——物以稀为贵。怪不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代表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和过足了瘾,从某种角度而言,正如一位中国学生代表的感慨:与巨人同行一刻,胜过十年寒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诺贝尔科学 记者招待会 观众席 家属 国家 德国 大厅 餐厅
下载PDF
论科学大师的“博学”——从钱学森的“博学”谈起
7
作者 眭平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9-1453,共5页
凡在科学探索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知识面广泛、涉及研究范围开阔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从钱学森的"博学"谈起,探讨科学大师的"博学"现象、"博学"动机,及"博学... 凡在科学探索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知识面广泛、涉及研究范围开阔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从钱学森的"博学"谈起,探讨科学大师的"博学"现象、"博学"动机,及"博学"在科学探索中的创新作用,并对"博学"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博学 科学探索
原文传递
科学大师的消遣题
8
作者 林革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20年第10期63-64,共2页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影响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因此,他被誉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有趣的是,这位科学巨匠闲暇之余喜欢琢磨一些数学趣题作为消遣.以下是爱因斯坦巧解妙算的两则小故事.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科学巨匠 科学大师 巧解 数学趣题 消遣 哥白尼 相对论
原文传递
科学大师能让笔尖上的光芒更绚丽
9
作者 何建明 《科普创作评论》 2021年第4期5-8,共4页
可以不谦虚地说,就一个写作者而言,我可能是接触大师级科学家最多的人。原因有二:一是我创作纪实体的时间长,写的人物或许是最多的;二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有两次受邀采访地质与石油战线及"两弹一星"人物的机会,因... 可以不谦虚地说,就一个写作者而言,我可能是接触大师级科学家最多的人。原因有二:一是我创作纪实体的时间长,写的人物或许是最多的;二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有两次受邀采访地质与石油战线及"两弹一星"人物的机会,因此接触的大师级科学家至少有100人。记得30多年前第一次采访钱学森时,我还是部队的一名新闻记者,当时就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我的第一篇报告文学《腾飞吧,苍龙》(创作于1978年)写的就是一名科学家。那天,我到钱学森大师的办公室,我们两个人谈得特别尽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两弹一星 科学大师 大师 新闻记者 报告文学 科学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科学大师的心路历程——读《杨振宁文集》
10
作者 刘凌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11期69-71,共3页
“假如今天曾先生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杨振宁教授于... “假如今天曾先生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杨振宁教授于1995年1月28日接受香港电台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杨振宁于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他出生时父亲正在安庆的中学任教,安庆当时被称为怀宁,父亲为他取名“振宁”,“振”为杨家辈名,“宁”即怀宁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振宁 科学大师 文集 心路历程
原文传递
2017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调研走访活动之清华行
11
《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5Z期7-8,共2页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一项,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民心工程。自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一项,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民心工程。自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清华大学 共和国
下载PDF
《科学大师》
12
作者 刘兵 《Newton-科学世界》 2004年第4期96-96,共1页
在各种科普类书籍中,科学家传记属于很大的一类。在这个栏目中,我们也曾推荐过不少的科学家传记。不过,那大多是一些单本的专门介绍某一位科学家的传记。其实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同样有着不同的需求,单独深入地了解某个学科的重要... 在各种科普类书籍中,科学家传记属于很大的一类。在这个栏目中,我们也曾推荐过不少的科学家传记。不过,那大多是一些单本的专门介绍某一位科学家的传记。其实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同样有着不同的需求,单独深入地了解某个学科的重要的科学家是必要的,而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同样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书评 出版物 科学 传记
原文传递
共和国的脊梁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13
作者 张家惠 董理 《科学家》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4月25日,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弘毅堂,2014年度“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一场弘扬科学精神的视听盛宴在荆楚大地火热上演。
关键词 科学大师 中国地质大学 共和国 李四光 省科协
原文传递
读《科学大师成才故事之华罗庚记》有感
14
作者 柯浩华 《少儿科技》 2010年第2期41-41,共1页
读完《科学大师的成才故事》,我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科学大师也不总是“常胜将军”,他们也有受挫、失败的时候。但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勇于面对挫折,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刻... 读完《科学大师的成才故事》,我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科学大师也不总是“常胜将军”,他们也有受挫、失败的时候。但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勇于面对挫折,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刻苦钻研,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的成才故事》 小学 作文 读后感 柯浩华
原文传递
《科学大师》
15
作者 迈克尔·阿拉比 德雷克·杰特森 陈泽加 《知识就是力量》 2004年第10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科学大师 书评 科普书籍 科学家传记
原文传递
汪德昭 科学大师的乱世沉浮
16
作者 加五 《科学家》 2014年第8期44-48,共5页
在我国近代科学蓬勃发展的20世纪,大部分科学家的科研道路都时刻伴随着硝烟战火。面对外敌入侵、政治博弈,有人选择退居后方,抓紧一切时间加快研究步伐、寻求科学救国,也有人选择直面冲突,亲自参与到斗争的洪流与漩涡当中。我国著... 在我国近代科学蓬勃发展的20世纪,大部分科学家的科研道路都时刻伴随着硝烟战火。面对外敌入侵、政治博弈,有人选择退居后方,抓紧一切时间加快研究步伐、寻求科学救国,也有人选择直面冲突,亲自参与到斗争的洪流与漩涡当中。我国著名的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国防水声事业的奠基人汪德昭就属于后者。苦心科研的同时,他也在反抗法西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积极奔走,或许力量微薄,却难掩赤子之心。德高望重、忠诚爱国,这或许是对汪德昭最恰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德昭 蒋介石 科学大师 郎之万 卫立煌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水声学
原文传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关键成功因素研究——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璐 霍国庆 李慧聪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共3页
试图破解"钱学森之问",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样本,通过深入剖析影响23位功勋科学家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他们主要具有五个共同特征,即大都出身于进取精神更强的中产阶级家庭、真正做到了学贯中西、大... 试图破解"钱学森之问",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样本,通过深入剖析影响23位功勋科学家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他们主要具有五个共同特征,即大都出身于进取精神更强的中产阶级家庭、真正做到了学贯中西、大学时代进入名校且得到名师指点、身处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代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使命感、热爱并对科学技术满怀敬畏,这些共同特征或者就是成就大师的法宝,可以作为我国发现、选择和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师 成功因素 钱学森之问 两弹一星 人才 教育
下载PDF
《杨宽史学研究》序
18
作者 杨善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08-510,共3页
杨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古史辨派”的健将。新中国建立后,杨宽参加科研和教学工作,编著了两部断代史、数部专史、许多小册子和数百篇学术论文,在史学界享有极高声誉,2018年被上海市社联评为“社会科学大师”。《杨宽著作集... 杨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古史辨派”的健将。新中国建立后,杨宽参加科研和教学工作,编著了两部断代史、数部专史、许多小册子和数百篇学术论文,在史学界享有极高声誉,2018年被上海市社联评为“社会科学大师”。《杨宽著作集》共15册,已全部重新整理出版。贾鹏涛先生撰写了详备精审的学术论著《杨宽史学研究》,约请杨宽长子为论著作《序》。这篇序言阐述了杨宽史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积累的史学研究方法和经验,对广大史学爱好者会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宽 《杨宽史学研究》 《战国史》 《西周史》 “社会科学大师
下载PDF
科学的整体性与“无用之用”
19
作者 刘卓军 《中关村》 2024年第1期56-57,共2页
一名中学生问了科学大师杨振宁一个关于数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杨先生答道,他并不赞成数学是研究物理学的工具这样的说法。但他同时却明确承认,的确存在着一些物理现象与数学概念之间有着密切和微妙关系的事例,并具体提及了电磁... 一名中学生问了科学大师杨振宁一个关于数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杨先生答道,他并不赞成数学是研究物理学的工具这样的说法。但他同时却明确承认,的确存在着一些物理现象与数学概念之间有着密切和微妙关系的事例,并具体提及了电磁场结构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在1970年代被科学家们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事情及过程。1950年,数学家们提出和研究了纤维丛(fiber bundle)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现象 数学概念 无用之用 电磁场结构 纤维丛 物理学 杨振宁 科学大师
原文传递
校园人文景观:支点雕塑
20
作者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支点”雕塑位于湖北经济学院勤人坡至高点,创意来源于意大利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名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雕塑造型运用艺术的夸张与联想,把地球和人的尺度进行想象和夸张,使阿基米德的假设成为具有直观视觉解读性的... “支点”雕塑位于湖北经济学院勤人坡至高点,创意来源于意大利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名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雕塑造型运用艺术的夸张与联想,把地球和人的尺度进行想象和夸张,使阿基米德的假设成为具有直观视觉解读性的雕塑。人休采用符号化的实体处理手法,地球采取透空的虚空形体,使整体雕塑产生虚实的对比,丰富了视觉的形式感,也表现了人的伟大的创造力。它以形象逼真的虚空形体再现了前辈科学大师大胆假设、追求科学、超越极限、富于创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经济学院 阿基米德 人的尺度 雕塑造型 支点 科学大师 运用艺术 超越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