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大钊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敏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7-91,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唯物史观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圣西门 历史观 资本主义 西方历史哲学 人类认识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2
作者 李省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3,30,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李省龙一传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科...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李省龙一传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科学。这个似乎并不很科学。因为在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资本主义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科学社会 方法论 人类解放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三萍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7-29,54,共4页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 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具有思想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一,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其二,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其三,研究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还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评析
4
作者 郑忆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8,共7页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客观性"的极端思考马克思哲学,得出"无主体"的社会结构观和历史过程论。这一结论将历史过程、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及其能动活动,将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绝对对立起来,...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客观性"的极端思考马克思哲学,得出"无主体"的社会结构观和历史过程论。这一结论将历史过程、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及其能动活动,将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绝对对立起来,具有片面性,但也蕴含了合理性因素,它以鲜明的形式表明了历史观上的两种基本立场,以敏锐的视角关注世界观视域的主客体问题,同时也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分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观
下载PDF
向经典马克思主义回归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吾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5年第2期49-56,共8页
向经典马克思主义回归俞吾金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这段时间中,由于生活世界发生的一系列变动,也由于马克思的一些手稿、遗著和笔记的出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种种不同的、新的解释,并由此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 向经典马克思主义回归俞吾金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在这段时间中,由于生活世界发生的一系列变动,也由于马克思的一些手稿、遗著和笔记的出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种种不同的、新的解释,并由此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这些流派常常抓住马克思学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 唯意志主义 邓小平 卢卡奇 历史唯物主义 《资本论》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主体与实践的逻辑关系探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隽 乔瑞金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4,共8页
主体与实践逻辑关系的系统梳理对于清晰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阐述对主体的理解与认识,确立了科学... 主体与实践逻辑关系的系统梳理对于清晰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阐述对主体的理解与认识,确立了科学的主体观。鉴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主体与实践关系理解上的偏差,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致力于从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原则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从逻辑关系看,其实践概念却是从主体范畴中推演出来的,并侧重从一种抽象的精神文化层面来揭示实践的内在机制。这一缺陷为西方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洞察,由此他们提出了拒斥主体的结构主义范式。这两种思潮的交锋又催生出一种寻求主客体力量动态平衡以及从主体间性出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理论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实践 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 被引量:6
7
作者 亮思 《真理的追求》 1997年第4期2-5,共4页
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亮思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工人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指南,它是完整的有机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割裂这个体系,肢解马克思主义,便成为一些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 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亮思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工人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指南,它是完整的有机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割裂这个体系,肢解马克思主义,便成为一些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由于这种手法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人的本质即是劳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劳动问题的两种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祥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12,共8页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流派中,人性或人的本质问题占据核心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与对劳动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又是关联在一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大致可以分为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流派。前者试图将人...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流派中,人性或人的本质问题占据核心地位,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与对劳动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又是关联在一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大致可以分为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流派。前者试图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类,强调类存在对于人的本质性意义,通过对类的哲学诠释把握劳动的本体论或人类学意义;后者试图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强调社会存在对于人的本质性意义,通过对社会的科学把握来揭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回顾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人的本质问题的不同立场或基本争论,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劳动问题 人的本质问题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文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国家中一股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有别又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异的思潮。主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探索,其理论的一些方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有些方面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思想。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的新境界─—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研讨班主要收获
10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教学 军队院校 邓小平理论教育 新境界 研讨班 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哲学 哲学思想
下载PDF
批判传统与分析传统的汇通何以可能?——从马克思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先哲”说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维复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5期63-76,197,共1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实证主义虽有隔阂,但并非没有汇通的可能。这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曾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先哲”的理据是否可信?其二,维也纳学派有马克思主义流传如何可能?其三,如何厘定马克思主义与维也纳学派的共识与界分?对...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实证主义虽有隔阂,但并非没有汇通的可能。这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曾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先哲”的理据是否可信?其二,维也纳学派有马克思主义流传如何可能?其三,如何厘定马克思主义与维也纳学派的共识与界分?对于中国学界而言,西方学术的批判传统与分析传统可能不是对立的;对于中国科学哲学研究而言,科学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个思想富矿区,马克思传统的科学哲学是可能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对分析传统的批判和包容可能同样重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与维也纳学派高度相关;“纽拉特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建构中国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学 维也纳学派 科学/学术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
下载PDF
理论内涵的双重性——评"理论反人道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忆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2期63-68,共6页
"理论反人道主义"是西方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一个结论。这一结论的理论内涵具有双重性。其合理性在于提供了区分两种理论的基本标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其片面性在于极端化地表述马克思... "理论反人道主义"是西方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一个结论。这一结论的理论内涵具有双重性。其合理性在于提供了区分两种理论的基本标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其片面性在于极端化地表述马克思哲学,漠视马克思哲学对人道主义的扬弃,混淆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的人道主义与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反人道主义 合理性 片面性
下载PDF
东欧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分歧和公共际遇
13
作者 顾伟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3,共7页
20世纪60年代,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苏联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出现了分歧,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着的对立。本质上,这种分歧不仅是苏联与东欧之间、东欧各国之间的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而且是... 20世纪60年代,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与苏联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出现了分歧,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着的对立。本质上,这种分歧不仅是苏联与东欧之间、东欧各国之间的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而且是深入到苏东内部社会生活、关注人的现实境遇、大众思潮与官方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着的、关涉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论争。事实上,这种分歧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当代书写造成太大的影响,因而也就表明,苏联、东欧都没有充分尊重并利用这一分歧、斗争的理论成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历史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苏东分歧
原文传递
“繁荣社会科学 建设经济强省”——座谈会发言选登
14
作者 杨伯亚 李昌远 +7 位作者 王东进 孙宝存 卢嘉瑞 许留明 刘钧 赵金山 刘明扬 李鹏图 《社会科学论坛》 1995年第2期4-18,共15页
1995年1月10日,省社科联邀请省会社科界、经济企业界代表,围绕以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强省建设,在建设经济强省中繁荣社会科学等问题,举行了座谈会。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陈万全同志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 1995年1月10日,省社科联邀请省会社科界、经济企业界代表,围绕以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强省建设,在建设经济强省中繁荣社会科学等问题,举行了座谈会。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陈万全同志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科联主席韩立成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繁荣社会科学,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讲话。与会同志联系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对社会科学团体和广大社科工作者在现代化建设中找准位置,发挥优势,为建设经济强省服务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研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经济强省 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研究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工作者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性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15
作者 于光远 《天津社会科学》 1983年第2期2-6,共5页
马克思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并把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严密的科学的创始人。他从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中,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结论,而在这个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中,无产阶级肩负着... 马克思是探讨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并把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严密的科学的创始人。他从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中,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结论,而在这个人类社会的伟大变革中,无产阶级肩负着伟大的使命。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创造了指导这一变革的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它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起了伟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形成到马克思逝世后至今的一百多年中,世界历史的进步,包括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运动在许多国家兴起和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生产关系 推动作用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者 历史发展
原文传递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喜所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百年来在不同时期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夭折刚一个多月,日本的一些报刊即发表文章,认为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康梁这些维新派“太激进”。...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百年来在不同时期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观点。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夭折刚一个多月,日本的一些报刊即发表文章,认为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康梁这些维新派“太激进”。梁启超不同意这种观点,一方面发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 失败的原因 武装革命 武装斗争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 历史反思 光绪帝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视阈中大学生公民素质之灵魂
17
作者 施秀莉 林红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公民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信仰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灵魂,提升信仰素质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公民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信仰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灵魂,提升信仰素质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升信仰素质的基本路径是: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旨和灵魂;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生 公民素质 信仰素质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畅谈
18
作者 冯永光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4-55,共2页
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要全面提高,但“全面”中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的根基.一、“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长的动力和导向通常说“思想支配行动”,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优劣,是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要全面提高,但“全面”中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的根基.一、“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长的动力和导向通常说“思想支配行动”,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优劣,是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指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可以指导人生沿着健康、良性的轨道发展,反之则不然,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其发展方向及速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人的素质,邓小平同志、江总书记多次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是否引导学生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着他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支点.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生命和创造才会有坚强的动力.所以说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它素质的提高,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并反复强调,青年学生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邓小平同志也曾特别强调,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有了清醒的政治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方向 世界观和方法论 社会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课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理论课 鲜明的政治立场
下载PDF
我国对民族概念的使用、认识和确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泓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文介绍了“民族”一词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时代、使用范围及作用;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要素与界定在我国的演变、成因与确定;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的科学性;概述了70~80年代前苏联和我国民族研究学界对这一概念(斯大林民族定义... 本文介绍了“民族”一词在我国出现的历史时代、使用范围及作用;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要素与界定在我国的演变、成因与确定;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的科学性;概述了70~80年代前苏联和我国民族研究学界对这一概念(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进一步探讨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概念 资产阶级民族 民族主义 斯大林民族定义 共同心理素质 经济生活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共同地域 人们共同体 种族
下载PDF
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教科书——历史教材学专题研究之一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嵘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9-44,共6页
世界上有识之士都在说: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项是教材的改革。许多国家的专家对此已有清醒的队识。关于教科书的革新,日本教育家说:“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中国特色 历史教材 教科书编写 专题研究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教育改革 我国历史 中华民族 澳大利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