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阐释学:一个概念史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进 王红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2-104,171,共14页
在中世纪,阐释学从圣经注释研究发展为语文学理论方法,形成一种“局部阐释学”,关注和阐发了语言、文本、文献的物质维度。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一般阐释学”,其重心转向对“理解的艺术”和“精神科学”的探索,暗含对语文学及其物质维... 在中世纪,阐释学从圣经注释研究发展为语文学理论方法,形成一种“局部阐释学”,关注和阐发了语言、文本、文献的物质维度。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一般阐释学”,其重心转向对“理解的艺术”和“精神科学”的探索,暗含对语文学及其物质维度的隐藏。之后的“哲学阐释学”集中关注理解本身,物质性退居阐释活动的后台。20世纪中叶以来,对现代阐释学的反思和反拨日益增多,一方面,语文学传统回归文学阐释学视域,基于文学文本的物质性形成了一种“物质阐释学”;另一方面,基于技科学的物质性形成了一种“事物阐释学”。进入21世纪,各局部学科的相关思想会通融合,渐次集聚为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物质阐释学”,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阐释视野和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阐释学 一般阐释学 语文学阐释学 科学阐释学 多模态协同
下载PDF
自然文本的计算机科学阐释--基于三角测量理论的多视角透视 被引量:1
2
作者 桂起权 黄海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89,178,共10页
从分析哲学家戴维森的“三角测量”理论出发,多视角地透视阐释学中文本、原作者、解读者三方关系,就能克服主观片面性,在主体间达成共识,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对自然文本(世界)进行多视角的透视,则每一种视角都通过各自独特的语言来表... 从分析哲学家戴维森的“三角测量”理论出发,多视角地透视阐释学中文本、原作者、解读者三方关系,就能克服主观片面性,在主体间达成共识,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对自然文本(世界)进行多视角的透视,则每一种视角都通过各自独特的语言来表述,不同语言之间,可以互为文本和解读者,相互翻译,相互转换。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宇宙的数学和谐性的思想,它能成功地引导科学家使用数学语言来刻画物理世界的内在奥秘。当今流行的“计算主义”可以同它互为文本与解读者。按照系统科学模式重新理解的目的论自然观,能提供生命世界、人工生命乃至自组织的宇宙的合理解释。毕达哥拉斯主义、计算主义与包含“程序自动化”的新目的论自然观的视域融合,将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阐释学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阐释学 三角测量 毕达哥拉斯主义 计算主义 系统科学 新目的论自然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