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幻境再造:科幻影像叙事中的城市视景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俊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7-193,242-243,共9页
城市空间在科幻电影的影像叙事中具有重要功能,并通过影像化视景呈现出时间维度,主要表征为末日化和未来化。尽管末日化时间与未来化时间并不直接显影,却隐在地产生相互间的引力纠缠,推动科幻影像中的城市空间实现幻境再造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 科幻影像 城市空间 视景 末日化时间 未来化时间
下载PDF
升级未来:科幻影像中的人工智能儿童机问题举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俊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人工智能在科幻影像领域内基于两个维度存在。一个是技术生成的维度,有赖于CGI技术对非真图像生成方式的倍增,以及科幻影像中的人工智能叙事范围的不断扩延。可视形象不仅在种类数量上递增,而且日渐多样化的形象群组还在二维的视觉呈现... 人工智能在科幻影像领域内基于两个维度存在。一个是技术生成的维度,有赖于CGI技术对非真图像生成方式的倍增,以及科幻影像中的人工智能叙事范围的不断扩延。可视形象不仅在种类数量上递增,而且日渐多样化的形象群组还在二维的视觉呈现之外解锁形象在画面上的动作活动幅度与三维阈值深度。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维度是视觉完形之后的形象意义阐解。在技术社会,尤其是算法主导后的智能化社会运行的人类组织方式遽变的叙事前提下,读取和识别科幻影像中的人工智能叙事重点——儿童与儿童机问题,对于理解未来人类生命状态的升级想象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像 人工智能 儿童机 技术升级 未来人类 电影艺术
下载PDF
主体范式博弈与后人类寓言:科幻影像叙事中的类人他者镜像建构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俊蕾 王嘉玮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类人他者镜像建构在科幻影像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时代里重现主体性反思。类人他者在镜像塑造的建构过程中,与人类主体范式构成对照性批判。通过设定或取消人类主体与类人他者的差异来表现人类主体性的坚守或向后人类主体的滑动。... 类人他者镜像建构在科幻影像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时代里重现主体性反思。类人他者在镜像塑造的建构过程中,与人类主体范式构成对照性批判。通过设定或取消人类主体与类人他者的差异来表现人类主体性的坚守或向后人类主体的滑动。主体范式博弈与后人类寓言交相体现在科幻影像关于人类主体未来走向的结局叙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像叙事 类人他者 主体 后人类 技术
原文传递
科幻电影的超语言转向: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叙事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春宁 陈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5,共6页
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映射冷战对峙和后工业文化的同时,呈现了“超语言转向”的影像修辞。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关电影作品尤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建构了新的科幻形象,亦开启了后人类身体... 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映射冷战对峙和后工业文化的同时,呈现了“超语言转向”的影像修辞。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相关电影作品尤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建构了新的科幻形象,亦开启了后人类身体的神话叙事。本文重新梳理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将其视作一种关于“机器语言”的视听文献与档案。本文把人工智能视作第四层级的符码系统,即“编码之编码”。关注科幻影像中人工智能的语言、修辞、学习和沟通能力,借助控制论的框架理论进行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尝试通过“语言维度”归纳和分析控制论在三个阶段中人工智能的影像特征,即动态平衡、反控制论及虚拟性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幻影像 超语言转向 后人类 具身化
原文传递
黑衣人3:靠谱与不靠谱的穿越
5
作者 萧星寒 《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版)》 2012年第9期22-23,共2页
大家还记得上一期《科幻影像馆》介绍过哪一部科幻电影吗?如果大家没有被“失忆棒”闪过,一定还记得吧。对了,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衣人3》。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剧情介绍 科幻影像馆》 中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