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教育视域下的开放型学习空间设计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科技中心为例
1
作者 邸锐 叶永平 崔伟明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7期126-127,共2页
面对以数字、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代生活形态,教育空间应当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和组织架构,关注空间的交互性、服务性和体验性,以及采用实验的方式探索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科技中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面对以数字、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代生活形态,教育空间应当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和组织架构,关注空间的交互性、服务性和体验性,以及采用实验的方式探索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科技中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学校内部密集的教学学区的联系,优化学生与教师共享的公共空间,构建以“艺术+科技”为特色,集研发、教学、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以适应当下大学灵活、开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打造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创新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开放型学习空间 艺术科技中心
下载PDF
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2
作者 孙艺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成为当下艺术领域的一大风潮。在新技术浪潮的助推下,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逐渐交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貌与形态。这种跨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管理,仍面临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知识产权保障乏力、成果转... 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成为当下艺术领域的一大风潮。在新技术浪潮的助推下,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逐渐交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貌与形态。这种跨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管理,仍面临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知识产权保障乏力、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难题。通过探讨这些问题,深入剖析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现状,针对艺术类高校在科研成果管理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为艺术类高校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促进艺术创新与技术革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技融合 科研成果管理 评价标准 知识产权保护 成果转化
下载PDF
指向实践创新的艺术与科技融合活动设计——以“给植物挂牌”为例
3
作者 马玉龙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10-11,共2页
教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植物挂牌”时,笔者借鉴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SEED课程模式(段立群于2019年在《跨学科课程的20个创意设计》一书中提出)展开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SEED即Scene(情境)、Experience(体验)、Explorati... 教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植物挂牌”时,笔者借鉴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SEED课程模式(段立群于2019年在《跨学科课程的20个创意设计》一书中提出)展开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SEED即Scene(情境)、Experience(体验)、Exploration(探究)和Design(设计)。这种课程模式适用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跨学科课程 真实情境 创意设计 课程模式 实践创新 融合活动 艺术科技
下载PDF
论科技艺术研究的“新媒介”之困
4
作者 杨光影 马睿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在“科技—艺术”的研究中,麦克卢汉的强大影响力促使“媒介”成为二者的锚点,但也因此遮蔽了对科技与艺术互动机制的深入探究,并由此引发了科技艺术理论的“新媒介”之困。其中,奥利弗·格劳将新媒介作为“艺术科技化”的视觉载体... 在“科技—艺术”的研究中,麦克卢汉的强大影响力促使“媒介”成为二者的锚点,但也因此遮蔽了对科技与艺术互动机制的深入探究,并由此引发了科技艺术理论的“新媒介”之困。其中,奥利弗·格劳将新媒介作为“艺术科技化”的视觉载体,将科技艺术研究转化为媒介图像研究;史蒂芬·威尔逊主张“科技艺术化”,即艺术家介入实验室,展开艺术、技术与科学的直接对话,但他所推崇的“研究成果”仍然回到媒介呈现之旧路。对此,弗兰克·波普尔、罗伊·阿斯科特将媒介作为触发科技与艺术互动的“催化酶”,促使科技艺术研究推开“新媒介”的“屏风”,从科技维度回应了当代艺术的“媒介”之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艺术 计算机艺术 新媒介 “人—机”系统
下载PDF
艺术管理与科技思维
5
作者 田川流 付亚康 《艺术探索》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艺术思维与科技思维的交融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艺术创造过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科技思维能丰富和拓展艺术管理思维,科技思维的融入将会提升艺术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推进管理效能的增长。艺术管理者需要充分尊重艺术和审美创造的... 艺术思维与科技思维的交融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艺术创造过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科技思维能丰富和拓展艺术管理思维,科技思维的融入将会提升艺术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推进管理效能的增长。艺术管理者需要充分尊重艺术和审美创造的内在规律与特点,将科技元素与艺术的审美规律相融合,而不是轻率地以科技思维取代艺术思维,更不能以之取代艺术管理思维的基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活动 艺术管理活动 艺术思维 艺术科技思维
下载PDF
论艺术科技融合在商业革新中的范式——以装置艺术重构品牌叙事的实践为例
6
作者 宋望旗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3期243-246,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艺术科技融合在商业革新中的应用范式,以沉浸式品牌体验装置艺术实践为例,剖析艺术科技与装置艺术的紧密关系,阐述装置艺术在品牌体验中的具体应用,重构商业叙事的路径和模式。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实践,揭示艺术科技和装置... 文章旨在探讨艺术科技融合在商业革新中的应用范式,以沉浸式品牌体验装置艺术实践为例,剖析艺术科技与装置艺术的紧密关系,阐述装置艺术在品牌体验中的具体应用,重构商业叙事的路径和模式。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实践,揭示艺术科技和装置艺术在优化品牌体验、推动商业革新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技 装置艺术 品牌体验 商业叙事 商业革新
下载PDF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案例分析
7
作者 杨元永 李军良 《演艺科技》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以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项目为例,介绍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馆的舞台工艺方案,分析雕塑移动装置、沉浸运动式观赏座椅台、LED翻转机构、升降移动屏幕等典型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关键词 长征 长征数字科技艺术 数字科技 舞台工艺
下载PDF
“科技+艺术”打造全新文化传播场域
8
作者 唐昊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静安光影节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成果的一次重大展示,也是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文旅”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旨在讨论如何通过“科技+艺术”视听表达方式打造一场建筑可阅读、历史可触摸、文化浸润人心的全新文化传播新场域... 静安光影节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成果的一次重大展示,也是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文旅”的一次重要实践。本文旨在讨论如何通过“科技+艺术”视听表达方式打造一场建筑可阅读、历史可触摸、文化浸润人心的全新文化传播新场域,助力推动历史建筑修缮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融合,体现城市数字化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艺术 文化新场域 数字城市 沉浸式交互 魔幻钢琴 AIGC
下载PDF
在科技与艺术互动中数字媒体设计新视觉思路探究
9
作者 马嘉骏 《理财(经济)》 202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数字媒体设计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得以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以及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深度的视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获...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数字媒体设计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得以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以及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深度的视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获得了广泛认可,更在技术实现层面展现出惊人的先进性,同时挑战并扩展了传统视觉艺术的界限。本文深入剖析这些新视觉概念如何通过数字技术的助力得以实现,探讨其如何影响观众的感知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设计 混合现实 新视觉 新兴技术 思路探究 科技艺术 机遇与挑战 创新性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与新质生产力——寻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未来教育(二)基于艺术与科技学研一体平台的“人工智能与艺术”课程实践
10
作者 张文超(图/文)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在新的自然、科技和社会环境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扩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层次分明、思考与动手并行、有社会针对性的课程,以跨学科的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在新的自然、科技和社会环境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扩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系列构架严谨、层次分明、思考与动手并行、有社会针对性的课程,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有思想、有远见、有实验精神,并能成熟地运用新科技来拓展艺术与设计边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实践 创意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 人工智能 艺术与设计 思辨能力 艺术科技 创新结合
下载PDF
艺术与科技之间:工具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与绘画创作
11
作者 易善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50,共10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新一轮人的认知变革,尤其是近来人们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艺术领域,引发学者的诸多讨论。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取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成为了当代艺术关注和讨论的核心问题。从哲学工具论的视...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新一轮人的认知变革,尤其是近来人们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艺术领域,引发学者的诸多讨论。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取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成为了当代艺术关注和讨论的核心问题。从哲学工具论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产物,它被人运用在艺术创作领域,现阶段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模仿艺术家风格,也可以在机器训练辅助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创作,但是远没有达到取代艺术家创作的程度。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将会对未来艺术家发起新的挑战,艺术家只有在创新上下功夫,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才能不被人工智能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艺术 艺术科技 绘画创作 工具
下载PDF
艺术与科技融合教学探析
12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5-5,共1页
艺术追求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内在美感的外在表达;科技追求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美与真统一于人类实践,艺术与科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成。
关键词 人类实践活动 艺术科技 教学探析 本质的真实 美与真 艺术追求 相辅相成
下载PDF
欣赏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13
作者 柯有明 沈亮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14-15,共2页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的教学目标是: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了解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和美感,发展艺术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是: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感受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理解现...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的教学目标是: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了解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和美感,发展艺术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教学重难点是: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感受现代艺术的形式美,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做了如下教学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重难点 艺术创造力 教学尝试 艺术科技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 形式美 艺术表现力
下载PDF
从“巫舞”到ChatGPT:艺术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与当下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晓霞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0期60-72,I0004,共14页
跨学科背景下,艺术与科技越来越多地向彼此敞开,二者的融通对话史亦需予以梳理。传统知识形态中,二者在知识发端、规则原理、文献载体及媒介形式等方面统一于天才个体的书写;近代以来知识的专业化导致了艺术与科技的分化和失衡,但随着... 跨学科背景下,艺术与科技越来越多地向彼此敞开,二者的融通对话史亦需予以梳理。传统知识形态中,二者在知识发端、规则原理、文献载体及媒介形式等方面统一于天才个体的书写;近代以来知识的专业化导致了艺术与科技的分化和失衡,但随着艺术的认识论价值被认可,二者在哲学层面缺一不可、在实践中互为支撑的逻辑关联得以重续;当代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推动文明形式的重组与更新,二者的链接方式转变为专业团队间的有机协作。时至今日,艺术科技协同合作、再度融合的浪潮涌起,以此为契机接续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技 个体书写 价值博弈 团队合作 传承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艺术与科技耦合机制的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路径
15
作者 林盟初 王华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298,共5页
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是高校构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和新任务。结合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从艺术与科技耦合关系着手,分析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融入现代信息技... 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是高校构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新使命和新任务。结合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从艺术与科技耦合关系着手,分析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艺术学科教育的主要特征,提出更新实验室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维度实验室新型课程体系、打造“艺术+科技”实验室一流师资队伍、搭建艺科融合的实验室协同育人平台等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路径,对促进高校设计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技 新文科 实验室建设
下载PDF
“艺术与科技”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6
作者 沈宇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9期72-74,共3页
“艺术与科技”是学科交叉、专业交叉的重要教学研究体系,是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专业领域交叉建设与实践的综合体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 “艺术与科技”是学科交叉、专业交叉的重要教学研究体系,是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专业领域交叉建设与实践的综合体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发展方向。随着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数字艺术、数字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艺术专业领域里的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行业的转型蜕变,努力探求符合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转型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科技 数字化 产学研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科技艺术创作与传播行为辨析:从自然模仿到人工创造力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嘉奇 周茂君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与载体,带来了艺术创作方式、创作形式、呈现方式的颠覆式创新,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了业内外对科技艺术伦理的关注。科技艺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延伸,伴随而来的“人工创造力”提法,更激化了新...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与载体,带来了艺术创作方式、创作形式、呈现方式的颠覆式创新,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了业内外对科技艺术伦理的关注。科技艺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延伸,伴随而来的“人工创造力”提法,更激化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与旧有伦理原则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先厘清科技艺术的概念,解构其创作过程,并围绕科技艺术的创作逻辑、艺术传播及情感感知三个层面,对科技艺术创作行为及其创造力进行辨析。通过对技术伦理的批判性思考,可知科技艺术创作乃是对人类学习行为的再模仿,而无意识的单向感知制约了机器学习进行艺术创新,因而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创作;须辩证看待科技参与艺术创作,理解并利用技术,为人类发展谋求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艺术 艺术传播 技术伦理 创造力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数字绘画艺术发展路径探析
18
作者 关宇辰 姚鸿芸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数字绘画艺术是信息时代下科技与艺术碰撞融合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以来迅速发展、渐趋成熟。其极富表现力和传播性的特点,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大众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提升了民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更被应用于诸多领域。然而,近年... 数字绘画艺术是信息时代下科技与艺术碰撞融合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以来迅速发展、渐趋成熟。其极富表现力和传播性的特点,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大众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提升了民众的艺术审美能力,更被应用于诸多领域。然而,近年来我国数字绘画艺术出现了过度产业化、缺乏理论创新等问题。在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理论创新与实践创作,以期不断凝练我国数字绘画艺术的本土特性,彰显新时代中国式数字绘画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绘画 艺术科技 表现形式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艺术革命”——科艺融合视域下的艺术创作新范式
19
作者 沈倩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工具和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范式,艺术领域正经历着由科技推动的“艺术革命”。思维的革命体现在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加速创作流程,拓宽创意边界,并通过技术思维介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工具和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范式,艺术领域正经历着由科技推动的“艺术革命”。思维的革命体现在艺术家利用数字技术加速创作流程,拓宽创意边界,并通过技术思维介入,探索人机协作的新模式;工具的革命不仅提供了新工具,还促进了跨学科合作,重塑了艺术实践的边界;表达的革命中,数字技术不仅升级了艺术表现手法,还催生了互动与沉浸式的跨媒体叙事,改变了观众的参与方式和艺术体验。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正驱动着一场全面的艺术革命,不仅创新了艺术语言,还展现了艺术与科技共生共荣的新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艺融合 艺术科技 数字化 艺术革命 未来艺术
下载PDF
音乐艺术与建筑室内设计的融合
20
作者 裴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14-I0014,共1页
音乐和建筑室内设计作为人类文化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发展,音乐艺术与建筑室内设计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二者融合为创造更加和谐、有机和具有感染力的室内空间... 音乐和建筑室内设计作为人类文化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发展,音乐艺术与建筑室内设计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二者融合为创造更加和谐、有机和具有感染力的室内空间环境提供了可能。本文就音乐艺术与建筑室内设计的融合路径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室内设计 室内空间环境 融合路径 艺术科技 审美观念 音乐 感染力 展开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