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3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评价——基于灰关联投影寻踪协调度组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丹 胡晶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6,共7页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参考现有文献中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个维度的相关指标,构建科技—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参考现有文献中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个维度的相关指标,构建科技—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和协调度模型,综合评价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6.22%,其中,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5%、5.35%、6.43%。同时,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度达到0.992。其中,"十五"~"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度持续提升,分别达到0.8465、0.8466、0.9152。总体来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政府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同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经济—生态系统 综合发展水平 协调度 灰关联分析法 投影寻踪法 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唐鑛 张莹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177,共11页
伴随着劳动关系实践的“生态”转向,亟需理论上做出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回应与创新。劳动关系生态系统是指工作场所内多行动者互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集合体。其随生产关系变化经历了以物质资本驱动的劳动过程控制—以人力资本驱动的人... 伴随着劳动关系实践的“生态”转向,亟需理论上做出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回应与创新。劳动关系生态系统是指工作场所内多行动者互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集合体。其随生产关系变化经历了以物质资本驱动的劳动过程控制—以人力资本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数据资本驱动的生态圈治理的演化路径,这种生态圈治理的本质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数据资本三方共同博弈的结果。共同价值支撑下的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互补共生和共享共生是劳动关系生态系统的共生行为模式,处于更高级别的共生形态将推动组织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劳动关系生态系统作为动态平衡的复杂系统,我们可以从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以组织整体的生态战略观实现内外部耦合协调以及从生态思维认知高度加强数字素养培育等方面建构策略,推动系统向共生更高级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生态系统 演化逻辑 建构策略
下载PDF
新兴科技环境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
3
作者 陈虹 苗红 +4 位作者 罗晓梅 王雪纯 王浩桐 张波 曾勇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0期9-12,16,共5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教育系统回应全球化趋势的具体政策或举措。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应用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中,有助于从系统视角理解国际化能量的流动,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配置。该文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体系基本结...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教育系统回应全球化趋势的具体政策或举措。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应用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中,有助于从系统视角理解国际化能量的流动,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配置。该文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体系基本结构,并基于此构建国际化工作生态系统,阐述其生态学隐喻,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讨论新兴科技环境对国际化工作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兴科技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工作体系 新兴科技 国际化能力
下载PDF
海洋经济生态系统构建新方法——以海南为例
4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6期48-58,共11页
文章根据复杂经济思想构建了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生态系统,即海洋产业、海洋生态及海洋相关产业与政策在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中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开放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具有典型的复杂经济生态系统特征,海洋产业发... 文章根据复杂经济思想构建了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生态系统,即海洋产业、海洋生态及海洋相关产业与政策在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中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开放型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具有典型的复杂经济生态系统特征,海洋产业发展要与海南自贸港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价值链融和共生,创造海洋经济新价值;海洋经济发展要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同,在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的同时促进形成以人为本的海洋生态文化;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可进一步转化为海洋经济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应重视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生态系统 海洋产业 海南自贸港 复杂经济思想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明月 方萌杰 孙梓瑜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30-135,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的重要原因,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在3km×3km格网尺度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定量测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ESV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的重要原因,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在3km×3km格网尺度下,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定量测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ESV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格局总体稳定,耕地、林地以及水域为主要用地类型。耕地在2000—2020年减少规模最大,建设用地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00—2020年,研究区ESV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价值总量共增长10.12亿元,水域和林地是ESV主要贡献者。ESV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洞庭湖区及四水流域,四周林地为次高值区;研究区ESV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存在显著集聚效应,但ESV空间分异效应逐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自相关 洞庭湖生态经济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预测
6
作者 朴东范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7期33-3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揭示该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 本文旨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揭示该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沿线省市的碳储量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生态系统 碳储量 时空变化 预测研究
下载PDF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路径探讨
7
作者 和丽芬 李林倩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对象,探究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创新生态系统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有助于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环境等创新要素的畅通与融合,进一步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效应及其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子璇 史达 马淑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8,共1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科学度量其空间演化格局,并识别影响其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有一定的改善,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长期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效应稳步增强,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极核特征明显;4)旅游经济效益、支持服务、旅游经济规模和调节服务是制约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9
作者 郭志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060-0063,共4页
本文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化主体构成的动态网络结构,关键在于各要素间的互动和协同。文中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对接、政策制约等,并考察了不... 本文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化主体构成的动态网络结构,关键在于各要素间的互动和协同。文中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对接、政策制约等,并考察了不同主体导向模式的效果。通过对核心层与外围层主体导向模式的比较,提出了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和协同发展趋势,强调了政策支持和多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成果转化 核心层主体导向模式 外围层主体导向模式 协同发展
下载PDF
福州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瑞祥 叶青 郭晓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28,共18页
量化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演变以及空间分异因素,研究生态-经济协调一致性发展特征,有助于推动城市群与都市圈生态功能提升。以福州都市圈为例,基于2001年、2010年、2020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重... 量化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演变以及空间分异因素,研究生态-经济协调一致性发展特征,有助于推动城市群与都市圈生态功能提升。以福州都市圈为例,基于2001年、2010年、2020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重心模型、变异系数、协调性指数和一致性指数,结合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测度福州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并分析其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演变特征,最后对福州都市圈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福州都市圈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其中,福州、莆田先减后增,宁德四县(市、区)和南平三区(市)则持续增加;②第一产业占比、年平均气温和植被覆盖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解释力较高,在原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下,福州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更易受人为因子的干扰而扩大;③福州、莆田、宁德四县(市、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重心具有不断远离经济重心的趋势,二者逐渐割裂;④福州都市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冲突尚不明显,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速度落后于GDP增长速度的区域数量较多,经济发展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2001~2020年间福州都市圈形成福州、莆田、宁德城区经济集聚与中部六县生态集聚并存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修正 协调性指数 一致性指数 重心模型 福州都市圈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11
作者 李悦 李晓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116,共8页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探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修正的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及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探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对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修正的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及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2000—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响应,并探究了各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耕地和草地,其中转出面积和转入面积最多的分别为耕地和林地;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70195.0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0426.23亿元,增长率为0.33%;生态系统服务以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气体调节为主;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集聚效应显著,高高集聚区集中在上游地区,低低集聚区集中在下游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等,低高集聚区集中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协同关系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关系,协同关系占比为6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协同关系 长江经济
下载PDF
双创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泳波 贾佳慧 吕馨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66,共10页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①单独的创新创业要素不构成引致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②存在3条实现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智力—资金—市场”双创资源主导、“智力—平台”双创能力主导、“智力—市场”双创政策助力型路径,其中,人力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核心条件,市场和平台对政策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③抑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有4条,分别是“金融—市场”、“智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和市场抑制型路径,均表明市场规模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县域经济 组态路径 TOE框架 fsQCA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川南经济区生态网络构建
13
作者 康澳 周欣颖 干晓宇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为有利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本研究以川南经济区为研究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可能连接度指数评价源地重要性程度,再采用MCR模型识别潜在廊道和生态节点,得到川南经济区... 为有利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本研究以川南经济区为研究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可能连接度指数评价源地重要性程度,再采用MCR模型识别潜在廊道和生态节点,得到川南经济区生态网络总体格局.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识别出生态极重要区6133.50 km^(2);(2)结合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景观结构重要性,共选取27块生态源地,占研究区面积的12.97%;(3)识别潜在生态廊道57条,生态节点21个,生态断裂点24个.针对网络重点要素提出了优化建议,构建了“一核五心,一带多廊”网络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川南经济
下载PDF
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14
作者 吴海珍 王瑞永 +1 位作者 白秀莲 焦梦然 《财经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深入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呼包鄂乌城市群37个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定量方法评估了生态... 深入分析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呼包鄂乌城市群37个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定量方法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变化特征分析模型,揭示了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特征以及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研究期内呼包鄂乌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增长态势,共增长了159.28亿元;二是,20年间,呼包鄂乌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整体较低,特别是在2005—2010年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区、商都县等少数地区为冲突区,其余区域均为低度协调区;三是,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显示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并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但这种水平有下降趋势;四是,鉴于呼包鄂乌城市群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经济协调发展 时空分析 呼包鄂乌城市群
下载PDF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修复转型思考
15
作者 王军 孙雨芹 +1 位作者 杨智威 彭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7-1304,共8页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动态演变的耦合系统。本文明晰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的认知内涵,梳理了人地关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框架等耦合方法理论,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生态...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动态演变的耦合系统。本文明晰了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的认知内涵,梳理了人地关系、社会−生态系统发展框架等耦合方法理论,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要素关联的系统性不足、空间尺度统筹的联动性不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性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耦合视角下生态保护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包括强化系统目标进行模式与格局优化、跨层级联动统筹、高质量协同匹配等,以期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耦合 转型策略
下载PDF
环塔里木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异机制
16
作者 王梦杰 胡江玲 张赛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35-43,52,共10页
基于环塔里木经济带1990年、200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变化,并在地理探测器工具的支撑下探究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的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草地、水域和林地... 基于环塔里木经济带1990年、200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变化,并在地理探测器工具的支撑下探究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的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草地、水域和林地面积均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增加;从外围山地向中部盆地,ESV存在明显的波动式递减现象;ESV冷热点呈“外部呈环状热点散布、内部呈片状冷点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未利用地占比、气象因子和高程,各因素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增强关系,自然因素的解释力高于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环塔里木经济
下载PDF
从外部嵌入到开放融合: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嬗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解析视角
17
作者 李先涛 鲍芳修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建设。各地市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探索,加快打造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然而,目前省内许多大学科技园仍处于外部嵌入状态,缺少与地方社会... 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建设。各地市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探索,加快打造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然而,目前省内许多大学科技园仍处于外部嵌入状态,缺少与地方社会和区域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相对封闭的嵌入式发展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科技园的持续创新能力。鉴于此,本文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大学科技园外部性嵌入的内涵、表征与成因,在聚焦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开放与融合的建设路向,通过多元协同、市场主导、跨域融合和全面开放来践行“四个开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嵌入 开放融合 开放式大学科技 创新生态系统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资源编排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
18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5-106,共12页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①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②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③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新创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资源编排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兼评《科学技术进步法》
19
作者 王华 张奔 《江汉学术》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下国家管理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科学技术领域的立法对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构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基础。结构主义视角将创新生...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下国家管理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科学技术领域的立法对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构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基础。结构主义视角将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行动者、活动、位置和链接关系四个维度(Actor-Active-Position-Link,AAPL),解构模型结构可以帮助厘清科技创新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从行动者维度需鼓励发展“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采用“专业化服务机构”代替中介机构,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从活动维度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鼓励自由探索结合国家目标的原则;从位置维度提前加强伦理与安全审查,促进科学信息共享和协调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从链接维度基于优化创新要素链接,强化科技规划的预算工作,统筹建立科学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治理体系 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科技治理 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进步法
下载PDF
生态系统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设计策略研究
20
作者 王征 刘览宇 王朝伟 《设计》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通过将高校科技成果的相关概念根植于生态系统的架构中,并进行融合整理,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以及要素置于生态系统的高维层面,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高转化率。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列举法,在归纳前人学者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生态... 通过将高校科技成果的相关概念根植于生态系统的架构中,并进行融合整理,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以及要素置于生态系统的高维层面,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提高转化率。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列举法,在归纳前人学者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生态系统的建构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设计优化策略。在系统的视域下,通过5个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进行优化,从科技成果的源头研发到成果市场落地之间的众多产业链诸多环节进行设计优化改造,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通过在生态系统视域下的设计策略研究,提高信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的转化速率,将平台上的资源在系统上进行共享,提高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