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5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军 韦天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与主导产业类型这三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代表性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可构建处于迭代中的五大核心组织功能:基础科研、集成创新、产业驱动、辐射引领与制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其在组织形式、组织载体、驱动力量、关联模式、引才策略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演进路径,提出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需积极识别并化解应对在硬科技、创新成本、创新资源,及其全球科研竞争与协作方面潜在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功能迭代 组织功能 产业驱动 科技 全球科研协作
下载PDF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及发展思路
2
作者 朱学彦 胡曙虹 张仁开 《科技智囊》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总结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就,对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总结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就,对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在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营造创新生态、优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影响力尚有不足、一流科研机构和顶尖科研人才缺乏、领军型企业数量少、创新网络枢纽功能亟待提升等挑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未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的进一步思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少干扰、强服务、审慎监管的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 建设 成就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选择
3
作者 孙靓 吴秋媛 +2 位作者 杨秀丽 陈晓华 杨恒宇 《科技中国》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合肥又是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更好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创产业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 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自立自强 中部地区崛起 长江经济带 重要战略意义
下载PDF
呼和浩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路径探讨
4
作者 田玉英 《中国市场》 2024年第33期27-30,共4页
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西部... 为了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承担首府职能、发挥首府作用,呼和浩特实施了“强首府”工程——将呼和浩特打造成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首府,呼和浩特要打造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面临以下困难:科技创新主体较少、综合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等。呼和浩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自身短板: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激活企业创新潜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产业创新水平;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形成推动创新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创业
下载PDF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与建设的五个要点
5
作者 马海涛 《科技中国》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国家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如何科学合理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与建设,笔者有五个方面的思考。第一,要精准理解国家布局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意图。
关键词 创新发展战略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战略意图 五个要点 五个方面 重大战略部署 新的历史阶段 布局
下载PDF
合肥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研究
6
作者 汪士 许丽萍 《安徽科技》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合肥市“押宝”京东方、千亿注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汽车、申请筹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 《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合肥市“押宝”京东方、千亿注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汽车、申请筹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德国大众集团建立合肥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规划开建大科学装置园区,在建设科学中心、打造创新高地、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发展 优化创新 智能网联汽车 大科学装置 国际科技创新 中心路径 全球影响力
下载PDF
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
7
作者 施勇峰 《杭州科技》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集聚了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杭州国家实验室、杭州超重力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阿里巴巴等企业,是杭州创新的核心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在科学出版物评价方面,杭...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集聚了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杭州国家实验室、杭州超重力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阿里巴巴等企业,是杭州创新的核心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榜单中,在科学出版物评价方面,杭州排名第一的科学组织是“浙江大学”(比重42.15%);在PCT专利评价方面,杭州排名第一的申请人是阿里巴巴集团(比重42.94%)。这两组数据都表明了杭州的创新策源地在城西科创大走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阿里巴巴集团 百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全球创新指数 超重力场 科创 创新平台
下载PDF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型规律与演化机制研究
8
作者 杨一帆 潘君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8-108,共11页
加快建设高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提炼解释不同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型差异的组态模型,以全球96个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案例样本,结合NCA和fsQCA方法挖掘发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存在普遍的构型规律... 加快建设高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提炼解释不同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型差异的组态模型,以全球96个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案例样本,结合NCA和fsQCA方法挖掘发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存在普遍的构型规律与共性演化机制:①能级提升需满足前因条件必要发生的先后次序并达到相应水平,30%、40%、50%和80%的科创能级依次需要7%的创新环境条件、1.7%的人才集聚条件、0.7%的基础研究条件和27.6%的创新产业条件,政府驱动条件不存在瓶颈,始终贯穿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领域与全过程;②识别出高能级支配型场景驱动产研融合路径和枢纽型场景支撑创新路径、政府驱动场景营创路径、知识策源创新路径、人才集聚知识创新路径,以及非高能级潜力型政府强势主导路径和节点型政府支持人才高地建设路径、创新土壤培育路径,从正反两方面验证“科技-产业-科技”路径组合闭环是建成高能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标志;③4种能级构型对应8条关键路径,揭示单因素主导驱动、双因素均衡驱动和多因素共生驱动三重科技创新中心能级进阶演化机制。据此,提出中国建设不同层级、接续进阶的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生态理论 构型规律 演化机制
下载PDF
发挥合肥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
9
作者 杨恒宇 孙靓 《安徽科技》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2024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强调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支持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2024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强调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支持创建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争创合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更好地协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辐射带动更大范围区域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区域协同创新 产业创新 辐射带动 区域创新 重要战略意义 创新大会 《政府工作报告》
下载PDF
我国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卓 王媛 +1 位作者 肖唯楚 景振华 《中国物价》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国家层面布局的五大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一些省份为优化省域内部创新布局,在省域内部选取部分重点城市建设省域科技创新中心,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国家层面布局的五大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上,一些省份为优化省域内部创新布局,在省域内部选取部分重点城市建设省域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益补充。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普遍存在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集群尚未形成、创新平台多而不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区域创新协同不够、创新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路径:打造创新主体新梯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构建区域创新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探讨数字技术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用
11
作者 万思 陈研研 +2 位作者 曹贺 周婕 郝丹丹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
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应用。首先,分析数字技术在促进创新的关键要素,并得出了数字技术对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其次,重点关注技术应用方式,如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多元信息,切实提高应... 本文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应用。首先,分析数字技术在促进创新的关键要素,并得出了数字技术对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其次,重点关注技术应用方式,如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多元信息,切实提高应用效果。最后,利用云计算提升资源共享效率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旨在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中心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对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启示
12
作者 高菲 李军凯 方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8,60,共8页
全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世界各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分析比较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可深化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演化逻辑的认识,以及量化刻度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格局。以8套知名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为对象,重点分析其评价目的、... 全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世界各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分析比较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可深化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演化逻辑的认识,以及量化刻度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格局。以8套知名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为对象,重点分析其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动态跟踪北京与纽约、波士顿、伦敦、东京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名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城市创新格局较为稳定,北京在科学论文和创业生态等指标上的得分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人才和大学等指标仍是其得分短板,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高效率开放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评价 创新能力 全球城市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机理、风险解构与实施路径
13
作者 陈亮 袁满 陈泽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7,共12页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教育基于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基础,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智慧,组织跨界合作的发展框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善治系统,勾勒出其赋能科技创新中心的机理。在实践中,面对教条主义办学体制、优绩主义教育模式、知识社会不确定风险等限制,我国应搭建超学科创新联结框架,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构筑战略人才力量孵化器,持续打造有组织创新高地;淬炼多螺旋知识生产链,颠覆式创新科教融汇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参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动因与路径
14
作者 周文伟 马东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6,共15页
随着全球科技博弈驶向深水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战略愈加突出高等教育布局。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国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被赋予更大责任。从发展动因来看,高... 随着全球科技博弈驶向深水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战略愈加突出高等教育布局。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国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被赋予更大责任。从发展动因来看,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适应性的自我寻求、大国竞争与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因应推动高等教育参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实践路径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构筑人才的蓄水池、培育原始创新源头、推动产学研用创新,推动打造人才生态高地、科学活动中心、产业创新高峰,对接着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不同战略定位。面向未来,上海高等教育需要发挥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广阔支撑腹地,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共同体,反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上海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生态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参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实基础、实践路径及未来展望
15
作者 兰媛 伍绍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世界各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科创中心形成区域多极化的趋势成为必然。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其...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世界各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科创中心形成区域多极化的趋势成为必然。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基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其核心优势,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园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高校三大功能的发挥是北京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条重要实践路径。未来,北京高校在立足三种实践路径的基础上,仍需不断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平台、前沿交叉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的功能,加快推动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高等教育 大学科技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来自东京湾区的经验
16
作者 黎泓燕 吕霁月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9,共13页
日本东京湾区是国际四大湾区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主体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积极发挥自身功能,通过人才培养、科研产出以及区域服务等措施深度契合东京湾区发展需求,推动东京湾区走向科技创新发展。另一方... 日本东京湾区是国际四大湾区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主体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积极发挥自身功能,通过人才培养、科研产出以及区域服务等措施深度契合东京湾区发展需求,推动东京湾区走向科技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积极与区域内其他创新主体合作互动,通过紧密完整的产学官合作机制,发挥高校的潜力与优势,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再配置,为东京湾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东京湾区高等教育成功助力东京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相应启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湾区 高等教育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17
作者 张仁开 朱学彦 胡曙虹 《上海经济》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迈入了“强功能”的新阶段。科技创新策源、国家使命承载、全球创新引领是上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大核心功能,其实现标志是科创要素齐全完备、科创能力世界一流、核心功能充分发挥。...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建设,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迈入了“强功能”的新阶段。科技创新策源、国家使命承载、全球创新引领是上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大核心功能,其实现标志是科创要素齐全完备、科创能力世界一流、核心功能充分发挥。进一步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要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战略指引,注重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精英创新与草根创新同等重要、开放创新与自立自强相得益彰、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一体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赋能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核心功能 上海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新时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比与展望——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杨洋 伊彤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研究目的]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中心建设,是立足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研究方法]在北京召开的“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北京... [研究目的]统筹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科技中心建设,是立足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研究方法]在北京召开的“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等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对专家观点的梳理,对比了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和实践特征。[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形势,提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发展的愿景和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 会议综述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先进经验与逻辑理路
19
作者 谭洁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经验,遵循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逻辑理路。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推演,从科技、产业、经济以及文化的角度界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与内涵。其次,阐述国际科技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全球先进经验,遵循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逻辑理路。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推演,从科技、产业、经济以及文化的角度界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与内涵。其次,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演变过程及主要特征,并总结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大伦敦区等高层次城市群的协同创新模式。再次,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政府扶持型、市场导向型和知识驱动型,并阐明其核心驱动力。接着,归纳分析硅谷、波士顿大都市区、以色列等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的先进经验及核心规律。最后,基于国际先进案例,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城市群 创新创意创业 产业革命 文化繁荣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20
作者 庄芹芹 吴沁沁 谭畅 《发展研究》 2024年第7期32-37,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各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节点,成为前沿科学知识创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创新升级和开放式创新生态形成的高地。阐述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国际科技中心的理论内涵,总结北京国际科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各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节点,成为前沿科学知识创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创新升级和开放式创新生态形成的高地。阐述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国际科技中心的理论内涵,总结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就和挑战,对北京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自立自强 区域协同创新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