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推动科普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的实践探析
1
作者 吴晶平 江敏 曾骏 《科技视界》 2024年第22期5-8,共4页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科技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科普传播活动,是近年国内知名的科普竞赛活动。文章结合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从赛制设置、展示设计、传播推广的形式和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推动科普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是科技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科普传播活动,是近年国内知名的科普竞赛活动。文章结合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从赛制设置、展示设计、传播推广的形式和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推动科普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方面进行的实践,提出了一种科普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全国科普讲解大赛通过一系列选拔机制和多样化的传播模式,帮助科普人才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传达给公众,提升科普工作的实际效果。希望通过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优化为我国科普人才培养,探索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竞赛 科普人才 科普活动 科学传播
下载PDF
我国科普人才培训现状研究——结合典型案例CIPP评价
2
作者 牛桂芹 辛兵 +1 位作者 曹茂甲 周磊 《今日科苑》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我国科普人才培训工作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发展比较缓慢,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文章聚焦于我国科普人员培训的重点项目,在系统全面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典型西部基层科普人才培训案例,运用CIPP评价模型从背景、输入、过程、... 我国科普人才培训工作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发展比较缓慢,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文章聚焦于我国科普人员培训的重点项目,在系统全面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典型西部基层科普人才培训案例,运用CIPP评价模型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评价。进一步统合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总结现存问题,提出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表明,我国科普人才培训工作构建了常态化工作体系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基本模式,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受到科普工作者、地方科协和有关机构的普遍欢迎。但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培训供给不足,未建立完善的培训标准体系,缺乏对学员职业发展的持续关照,培训内容存在失衡,培训过程缺乏实操性。围绕以上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科普人员培训保障体系和培训标准体系,提升引领与指导作用;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指导,构建常态化规范化科普人员培训体系机制;三是把握实际需求及学员特点,平衡培训内容及方式;四是实施新时代科普人员培训重点工程,为培训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案例 CIPP评价 科普人才 培训现状
下载PDF
西藏科技场馆科普能力提升及科普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3
作者 高嫣 《西藏科技》 2024年第8期31-36,48,共7页
近年来,西藏科技场馆科普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公民科学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主要是科普能力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科普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科普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 近年来,西藏科技场馆科普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公民科学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主要是科普能力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科普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科普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科普人才队伍结构与现实科普任务目标匹配不够充分等问题,这就要求科技场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人才培养,为新时代科普事业更好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区科普能力与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我区部分公众在科普教育方面的需求,指出我区在科普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影响因素,以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普实践经验为基础,重点探究有效提升科普能力和培养科普人才的路径及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区科普事业改革创新,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能力 科普人才 路径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科普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丁仲丽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通过文献法分析新媒体时代科普和科普人才现状,论证新媒体时代科普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依据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深入剖析上海科技馆“科普星人充电站”科普培训班对于科普人才培养的... 通过文献法分析新媒体时代科普和科普人才现状,论证新媒体时代科普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依据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深入剖析上海科技馆“科普星人充电站”科普培训班对于科普人才培养的实践结果,分享“科普星人充电站”实施策略。“科普星人充电站”以全媒体科普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期为单位系统化开设新媒体科普技能培训,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新媒体实施多元化教学,借助平台力量联合多方合作是科普人才培养的可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科普人才培养 泰勒原理 上海科技馆 科普星人充电站
下载PDF
东莞科普人才现状与能力提升对策
5
作者 黄文军 钟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1期0008-0011,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东莞科普人才数量、结构、能力水平及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科普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普综合性人才匮乏、跨学科人才比例偏低、培训体系不完善及激励机制欠缺等。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科普人才培训与教育,... 本文通过分析东莞科普人才数量、结构、能力水平及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发现科普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普综合性人才匮乏、跨学科人才比例偏低、培训体系不完善及激励机制欠缺等。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科普人才培训与教育,完善科普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加强科普团队建设与协作等建议。在培训方面,建议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传播技巧;在激励机制上,提出设立科普成果奖项、提高待遇和福利,以及鼓励科普人才职称晋升;在团队建设方面,则强调跨学科合作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施这些对策,旨在全面提升东莞科普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科普工作的实效性,进而推动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能力提升 培训与教育 激励机制
下载PDF
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科普人才的队伍建设
6
作者 杨梅 《中国电子商情》 2024年第18期44-46,共3页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本文系统探讨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路径。尽管我国科普事业取得显著进展,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科研人员参与度...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本文系统探讨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路径。尽管我国科普事业取得显著进展,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仍面临科研人员参与度低、专业素养不足及科普手段单一等挑战。在此基础上,基于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科普人才的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相关研究,提出了主要的建设路径,即整合跨学科资源、开展持续教育、利用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构建科普人才梯队培养机制,以优化科普人才的结构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队伍建设 科普信息化
下载PDF
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探究
7
作者 陈玉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0019-0022,共4页
科技馆作为我国科普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科普阵地,是面向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的重要窗口。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普工作质量,加强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对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具有... 科技馆作为我国科普公共基础设施,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科普阵地,是面向公众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的重要窗口。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普工作质量,加强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对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梳理我国科技馆科普人才发展现状与政策,从人才队伍扩充、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储备四个方面讨论当前我国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科普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下载PDF
中国科普人才政策25年以来的演变、趋势与展望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嵘嵘 杨帮兴 +1 位作者 郑念 王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为了研究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以199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科普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科普人才政策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文本自身性质和时代内涵予以阶段性划分,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关键词网络的视角对各阶段科... 为了研究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以199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科普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科普人才政策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文本自身性质和时代内涵予以阶段性划分,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关键词网络的视角对各阶段科普人才政策进行网络特性解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在25年的演变历程中,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不变的宗旨,专业人才建设是其一贯的核心,科普志愿者逐步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的主力军,科普教育与培训、激励机制是科普人才得以聚合到科普工作中来并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对科普人才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政策规划中从政策的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政策体系 政策演变 网络中心性 网络图谱
下载PDF
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万群 沈扬 +1 位作者 杨湘杰 沈琼 《学会》 2009年第2期43-46,共4页
科普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该文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高校科普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我国高校科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科普人才培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科普人才 培养模式 对策
下载PDF
中国科普人才发展调查与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群 王宾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3,共6页
本文以中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在认真梳理当前科普人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比一般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更精确的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4—2020年的科普人才数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现有科普人才增长速... 本文以中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在认真梳理当前科普人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比一般灰色模型预测精度更精确的L-Q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4—2020年的科普人才数量,结果显示,如果按现有科普人才增长速度计算,中国科普人才队伍仍存在很大缺口。并对比国外科普建设现状,针对国内科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存在问题 L-Q灰色预测模型
下载PDF
国内科普人才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朋飞 吴琼石 《前沿》 2015年第8期127-129,共3页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科普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新时代下科普人才的发展观念,提出加强科普人才建设和培养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相关需求,满足社会科普人才发展需求,推动科普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科普人才 现状 培养策略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高校科普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扬 万群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59,共2页
通过调查中部地区高校科普活动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高校科普人才培养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科普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高校 科普人才
下载PDF
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琴 《科技传播》 2015年第3期165 158-,158,共2页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不断深化,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如何培养好一支能适应科技馆发展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是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科技馆人才队伍的现状出发,结合浙江省科技馆的实...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不断深化,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如何培养好一支能适应科技馆发展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是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科技馆人才队伍的现状出发,结合浙江省科技馆的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科技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科普人才 培养
下载PDF
关于科普人才科普能力建设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大鹏 李振道 《天津科技》 2021年第6期1-4,共4页
科普人才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科普人才的培训存在着散而小的状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模式,这对于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提升形成了一定障碍。从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的视角分析了科普能力的构成,并且提出了提升科普人才科普能... 科普人才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科普人才的培训存在着散而小的状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模式,这对于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提升形成了一定障碍。从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的视角分析了科普能力的构成,并且提出了提升科普人才科普能力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科普能力 培训
下载PDF
我国科普人才短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国甫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2-25,共4页
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企业科普人才短缺严重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 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企业科普人才短缺严重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科普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开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短缺严重 培养 对策
下载PDF
科技馆科普人才队伍现状和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源 《科技传播》 2019年第4期3-5,共3页
近年,全国各地科技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硬件设施上,主题展区、互动展项、多媒体展品、流动科技馆等多种多样;软件设施上,科学实验活动、展览教育活动、馆校结合活动等也大量涌现,围绕它们的一支支科普队伍逐渐形成。虽然这支队伍在科... 近年,全国各地科技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硬件设施上,主题展区、互动展项、多媒体展品、流动科技馆等多种多样;软件设施上,科学实验活动、展览教育活动、馆校结合活动等也大量涌现,围绕它们的一支支科普队伍逐渐形成。虽然这支队伍在科技馆事业发展壮大的进程中逐渐庞大,但它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事物的发展围绕着人,人的发展则带动了事物。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成了科技馆发展路是否能走得远、走得稳最关键。文章将这支队伍的现状和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职业能力 评价体系 职业发展
下载PDF
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攸凉 唐红英 +2 位作者 高月 沈伟航 戴栓友 《林草政策研究》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关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文中以林草科普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草科普人才的分类、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总结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与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关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文中以林草科普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草科普人才的分类、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总结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与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我国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强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林草科普人才发展机制、分类施策推进林草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林草科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带动作用,以及加大对林草科普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科普人才 队伍建设 林草业
下载PDF
科普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燕祥 《科协论坛》 2013年第11期33-34,共2页
如何健全科普工作者的培养机制,建设科普工作者的培养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师范学生科普实习实践活动案例出发,对科普工作者培养机制与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借船出海",与教育、人社等有关部门合作,采取政策导向等一系... 如何健全科普工作者的培养机制,建设科普工作者的培养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师范学生科普实习实践活动案例出发,对科普工作者培养机制与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借船出海",与教育、人社等有关部门合作,采取政策导向等一系列措施,探索科普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推进师范院校科普实习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培养机制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我国科普人才培训质量的调查分析——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视角
19
作者 曹茂甲 高玉旭 《未来与发展》 2022年第3期76-82,64,共8页
科普人才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中流砥柱,其培训质量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文章基于CIPP评价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 4个维度对当前的科普人才培训质量进行抽样调查。结论表明,当前培训项目受到科普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培训投... 科普人才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中流砥柱,其培训质量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文章基于CIPP评价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 4个维度对当前的科普人才培训质量进行抽样调查。结论表明,当前培训项目受到科普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培训投入和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但也存在培训供给不足、培训过程缺乏互动、内容时效性有待提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顺应学员的个性特征、加强培训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关注学员常态化研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培训质量 CIPP评价
下载PDF
科普人才科普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建构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左成光 任永力 成刚 《科技传播》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文章首先根据已有的文献梳理,厘清了科普人才的概念,基于舒尔曼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构建了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科普人才培... 文章首先根据已有的文献梳理,厘清了科普人才的概念,基于舒尔曼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构建了科普人才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科普人才培训课程的框架,并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及受训科普人才配套政策的培训课程实施策略。通过科普人才的科普能力提升的课程培训,以期打造一批在行业内、区域内具有一定引领示范作用的科普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人才 科普能力提升 知识结构 培训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