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问题研究
1
作者 王萍 刘晓岚 安立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6,共8页
推进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地震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反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薄弱的问题,本文从“政策-投入-产出”的逻辑关系,界定地震科技资源科... 推进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提高地震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反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薄弱的问题,本文从“政策-投入-产出”的逻辑关系,界定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对地震科技资源科普化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当前存在的困境和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科技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基于短视频的农业科技科普化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科普系列短视频为例
2
作者 凡燕 吴其凤 +1 位作者 杨莉莹 于凯传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32-36,124,共6页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新时代科普工作在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科普,可以把抽象的科学技术具象化、可视化,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营造崇尚科学、创新进取的社会氛...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新时代科普工作在科研单位的具体实践。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科普,可以把抽象的科学技术具象化、可视化,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营造崇尚科学、创新进取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农业科技科普化面临的挑战,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科普系列短视频为例,介绍了其创制与传播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从创新农业科技科普化机制、提升农业科技科普创作能力、构建农业科技科普传播矩阵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基于短视频的农业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普短视频 科技资源科普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下载PDF
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3
作者 蒋宏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8期43-47,共5页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内涵定义,并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梳理分析其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政府推动、整合资源、人才培养、创新传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内涵定义,并以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梳理分析其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政府推动、整合资源、人才培养、创新传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普资源 科普化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地质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探索与实践——以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志伟 刘文卿 +2 位作者 袁野 高建伟 苏桂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2-366,共5页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地质科研—科普链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岩芯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岩芯科技资源在向地质科普转化5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建...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地质科研—科普链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岩芯科技资源现状,分析了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岩芯科技资源在向地质科普转化5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今后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应建立良好政策机制制度、转变科研人员观念、科技知识向科普转化水平、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以及做好科普活动的实施总结等5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芯科技资源科普化 岩芯 科普产品 科普活动
下载PDF
企业科协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实践与思考——以“一滴油的奇妙旅行”展览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苑晓 《学会》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该文以“一滴油的奇妙旅行”展览为例,介绍中国石化科协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总体成效、典型案例分析及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工作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科协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相关建议,分别是:深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深度融合... 该文以“一滴油的奇妙旅行”展览为例,介绍中国石化科协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总体成效、典型案例分析及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工作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科协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相关建议,分别是:深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深度融合,顶层布局科技资源科普化;完善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更多地吸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企业要积极融入大科普格局,加强与科普机构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科普化 科学普及 企业科协 企业科普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的科技项目科普化实践初探——以“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为例
6
作者 戴怡茹 王虹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3-1250,共8页
当前,地震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研成果的产出也日渐丰富,如何运用科普理念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公众乐于接受的知识产品,成为地震科普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聚焦“科技项目科普化”主题,选取地震科技服务项目“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 当前,地震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研成果的产出也日渐丰富,如何运用科普理念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公众乐于接受的知识产品,成为地震科普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聚焦“科技项目科普化”主题,选取地震科技服务项目“黑岱沟煤矿抛掷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实践案例,制定出精细化的宣传方案,在宣传地震科技成果、拓展科普内容来源的同时,为防震减灾科技项目科普化探索提供3点建议:(1)在选择评估时,要继续挖掘地震行业非涉密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密切关系民生的科技项目,开展科普化宣传;(2)在内容开发时,要追踪项目从立项、执行到验收的全过程,根据各个环节的内容有侧重点地制定科普化宣传方案;(3)在宣传推广时,要结合项目特色、投放渠道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展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项目科普化 黑岱沟露天煤矿 地震科普宣传
下载PDF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科普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科技馆为例
7
作者 孙会宁 《科技传播》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凝结着古老智慧的劳动结晶,也是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广西科技馆实施“非遗”科普教育的具体实践为依据,研究分析科技馆开展“非遗”传承科普教育的必要性,力图突破传统的“非遗”展示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凝结着古老智慧的劳动结晶,也是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广西科技馆实施“非遗”科普教育的具体实践为依据,研究分析科技馆开展“非遗”传承科普教育的必要性,力图突破传统的“非遗”展示传播方式,探讨立足科技馆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切实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遗产 科普化建设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合肥市科技资源科普化现状研究
8
作者 邢金龙 李春 +2 位作者 洪先亮 冯帅将 刘卫庄 《科技传播》 2024年第5期43-45,50,共4页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文章对合肥市科技资源及其科普化现状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成果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7项已经实施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内容,为国内其他城市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文章对合肥市科技资源及其科普化现状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成果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7项已经实施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内容,为国内其他城市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和开展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案例借鉴,以期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科技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福建省气象科技资源科普化现状及质效提升路径
9
作者 李冬梅 李盛芳 +1 位作者 郑彬 赵果 《海峡科学》 2024年第9期159-163,共5页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科普工作题中要义。该文以福建省气象局科技资源科普化“1+3+7”体系建设的实践为例,在总结福建省气象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统筹构建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激励机...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科普工作题中要义。该文以福建省气象局科技资源科普化“1+3+7”体系建设的实践为例,在总结福建省气象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统筹构建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激励机制,支持人才培养、重视科普工作,畅通转化渠道、搭建供需信息平台,提高作品质量、发挥多媒体优势,发挥科普基地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质效提升路径,以期推动气象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普 科技资源 科普化 福建省
下载PDF
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为例
10
作者 徐娟 延海涛 杨建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33期157-159,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科技资源的科普化成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作为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机构,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勘查...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科技资源的科普化成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作为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机构,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为例,分析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必要性、实践模式、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普化 必要性 实践 挑战与问题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研究
11
作者 朱颖绮 彭晶晶 张欣尧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1期86-89,共4页
针对烟草病虫害频发及传统防控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科普化,让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深入人心,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参与意识。首先分析了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 针对烟草病虫害频发及传统防控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科普化,让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深入人心,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参与意识。首先分析了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的必要性。其次,深入研究了烟草农业绿色防控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的策略,具体包括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依托科研机构,推动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精准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认知度等。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普及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农业 绿色防控 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
下载PDF
AIGC视域下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路径初探
12
作者 吕荣荣 陈志新 +1 位作者 孙涧 曹秀利 《天津科技》 2024年第12期126-130,133,共6页
为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视域下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的路径,深入剖析面临的新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探讨AIGC为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例证实,AIGC可以从科普文创作、图片创作及视频制作等多个层面为科技期刊资源科普... 为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视域下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的路径,深入剖析面临的新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探讨AIGC为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例证实,AIGC可以从科普文创作、图片创作及视频制作等多个层面为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推动科技期刊资源科普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科技期刊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消防科研成果科普化实现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文琦 马建琴 +3 位作者 张良 赵祥 邢玉军 张向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7-1439,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深化全民消防战略,将消防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消防科普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我国消防科研成果科普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势,提出消防科研成果科普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深化全民消防战略,将消防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消防科普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我国消防科研成果科普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势,提出消防科研成果科普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科普化的实现路径。通过对"生活常用物品火灾危险性"主题消防科研成果科普转化过程的实践探索,验证了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消防科研成果科普化实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消防科研成果 科普化 消防管理
下载PDF
新形势下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再兴 谢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科技资源科普化,对丰富科普资源、提高科普能力、推进"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科普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文章认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首先要加强有关理论研究... 科技资源科普化,对丰富科普资源、提高科普能力、推进"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科普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文章认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首先要加强有关理论研究,其次要选择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合适途径,再次要加强措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科技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守明 王明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设计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方法运用艺术设计学中的视觉设计方法,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然后进行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品牌化视觉传播的对外展示,让广州非物质文... 目的研究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设计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方法运用艺术设计学中的视觉设计方法,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然后进行视觉形象设计。通过品牌化视觉传播的对外展示,让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节奏产生共鸣。结论提升传统工艺美术形式的现代设计感,呈现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广州传统手工艺新的活力,拓展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表现语言,并扩大其传播效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传播提供新的推广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非物质文遗产 视觉设计 传承 创新 传播推广 科普化
下载PDF
新疆科技资源科普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红松 朱光辉 +1 位作者 南田地 任海龙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7,共4页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和科普资源的概念、分类、区别与联系,提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在对全区科技资源、科普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一系列建议,为促进我区科技资源... 简要介绍科技资源和科普资源的概念、分类、区别与联系,提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在对全区科技资源、科普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区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一系列建议,为促进我区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发挥科技资源的科普效用,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科技资源 科普资源 科普化
下载PDF
长江流域血吸虫防治现状及科普化教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建兵 光晓元 方小英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1-32,共2页
长江流域的血吸虫防治始终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卫生工作,也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本文主要从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现状,血吸虫的防治工作,探讨了血吸虫防治推广科普教育的方法和意义,以探索全民防治血吸虫的可持续... 长江流域的血吸虫防治始终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卫生工作,也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本文主要从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现状,血吸虫的防治工作,探讨了血吸虫防治推广科普教育的方法和意义,以探索全民防治血吸虫的可持续化发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防治 长江流域 科普化 教育
下载PDF
例谈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久华 吴益平 《化学教育》 CAS 2007年第11期20-21,24,共3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案例探讨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与生活 模块教学 科普化
下载PDF
关于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俊 杜辉 +1 位作者 陶雪娟 杨红 《传播与版权》 2022年第4期90-92,共3页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是促进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传播,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加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本文从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的意义、优势入手,阐述了农业科技期刊科...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是促进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传播,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加农业科技期刊出版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本文从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的意义、优势入手,阐述了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的社会责任和可行性,提出了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化的可行性发展路径。例如,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开辟农业科普栏目;定位目标读者,出版农业科普增刊;依托主办、承办单位,多形式参与农业科普活动;面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应急科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相关政策支持等,以此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科普化 读者 专栏
下载PDF
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政产学研”协同视角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涛 余瑞 《科技管理学报》 2023年第6期56-65,共10页
为破解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激发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在科技资源科普化中的动力,形成多主体参与的科普协同运行机制。本文采取协同视角,分析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在科技资源科普化配置中的主体作用:政府作为科... 为破解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激发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在科技资源科普化中的动力,形成多主体参与的科普协同运行机制。本文采取协同视角,分析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在科技资源科普化配置中的主体作用:政府作为科普制度创新主体,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企业作为科普技术创新主体,应发挥科技转化为产业的关键作用;大学及科研机构作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主体,应发挥智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战略、组织、资源、动力协同的政产学研科技资源科普化协同机制,即明确科普化目标导向实现战略协同,完善协同运作方式实现组织协同,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协同,达成利益均衡点实现动力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科普化 政产学研 协同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