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普类电视节目现状及融媒体发展前景
1
作者 王娟 袁凤琴 +1 位作者 秦庆 丁格 《科技传播》 2023年第8期29-33,共5页
科普类电视节目正在迎来发展窗口期,然而却不得不直面发展桎梏,即“大”科普与“小”节目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种类、数量与质量、传播效果等方面。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加油!向未来》与北京卫视《养生堂》两档节目... 科普类电视节目正在迎来发展窗口期,然而却不得不直面发展桎梏,即“大”科普与“小”节目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种类、数量与质量、传播效果等方面。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加油!向未来》与北京卫视《养生堂》两档节目分别在解决科学传播过程阙如话语转换机制的构建,即实现科学知识从科学工作者到媒体人,再由媒体到观众间的二次转译,以及在融媒体矩阵式传播方面的成功尝试,为科普类电视节目的融媒体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类电视节目 融媒体 科学传播
下载PDF
浅析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慧 《科技与创新》 2017年第24期59-60,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教频道从中央到省市的全面布局,为科教类电视节目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给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教频道从中央到省市的全面布局,为科教类电视节目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给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模式和渠道日趋多样化,但是,如何在大发展时期突出重围,在节目质量和市场受众上实现双赢却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明晰自身定位,又能提出符合自己条件的发展策略。下面就以《走进科学》和《最强大脑》为例,分析我国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市场环境和兴起原因,并在此背景下提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类电视节目 《走进科学》 《最强大脑》 文化产业
下载PDF
科普类电视节目创作浅析
3
作者 余群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18期107-109,共3页
电视媒体是目前我国公民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充分发挥多种媒体进行科普的同时,需要继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加大力度发展中国电视科普节目,尝试开拓出新的电视科普节目形式,加强科普电视节目的实验性、互动性及趣味性,促使电... 电视媒体是目前我国公民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充分发挥多种媒体进行科普的同时,需要继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加大力度发展中国电视科普节目,尝试开拓出新的电视科普节目形式,加强科普电视节目的实验性、互动性及趣味性,促使电视艺术的丰富多样化,使科学知识的传播也具有了艺术的感召力,科学以轻松活泼的身姿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之上,有效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科学素养。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科普类电视节目面临着一些生存问题,为了改变目前生存的现状,其需要实现全面的改革,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出发,对科普类电视节目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类电视节目 内容 形式 创新
下载PDF
科普类电视节目在“压强”相关章节中的资源开发与应用——以《是真的吗》电视节目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姜雨婧 刘小贤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80,77,共4页
物理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应用对增添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积极性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科普类电视节目中各式各样“小而简”的实验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是真的吗》在2021年与“压强”相关章节中的实验内容与节... 物理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应用对增添课堂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积极性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科普类电视节目中各式各样“小而简”的实验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是真的吗》在2021年与“压强”相关章节中的实验内容与节目自身特点,探讨科普类电视节目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中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物理教学 科普类电视节目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电视科普类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我是未来》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金美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7期19-21,共3页
电视媒体是科技信息的传播主体。在新媒体平台抢占媒介环境,受众媒介偏好开始改变的背景下,电视科普类节目需要进行适应时代的创新。本文以《我是未来》为例,为电视科普类节目的创新提供3条路径,即制作主体多元化、内容形式均衡化和传... 电视媒体是科技信息的传播主体。在新媒体平台抢占媒介环境,受众媒介偏好开始改变的背景下,电视科普类节目需要进行适应时代的创新。本文以《我是未来》为例,为电视科普类节目的创新提供3条路径,即制作主体多元化、内容形式均衡化和传播媒介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科普类电视节目 创新路径 《我是未来》
下载PDF
智娱时代泛科技类电视节目科学传播的话语建构策略研究——以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为例
6
作者 刘梦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作为科普类电视节目的最新形态,各类泛科技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一股科技热潮。节目中各方话语的建构,带来的科学信息渗透对公众认知与观念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科普类电视节目发展历程,进行追根溯源,来理解科学... 作为科普类电视节目的最新形态,各类泛科技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一股科技热潮。节目中各方话语的建构,带来的科学信息渗透对公众认知与观念的形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科普类电视节目发展历程,进行追根溯源,来理解科学传播话语的形态,并以《机智过人》(第二季)为研究文本,从话语主题、角色设置、话语叙述三个层面,探讨泛科技类电视节目在智娱环境中采取的科学传播策略,促进科普效果影响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娱时代 科普类电视节目 科学传播 泛科技类节目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