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嫩江地区科洛杂岩伸展构造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梁琛岳 刘永江 +3 位作者 李伟 韩国卿 温泉波 赵英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杂岩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科洛杂岩内发育一处大型滑脱构造,其中包括鞘褶皱、层间柔皱、不对称褶皱、S-C组构、眼球状构造等构造样式,整体反映杂岩体向SE伸展滑脱的特征。结合年代学和岩石学方面的... 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杂岩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科洛杂岩内发育一处大型滑脱构造,其中包括鞘褶皱、层间柔皱、不对称褶皱、S-C组构、眼球状构造等构造样式,整体反映杂岩体向SE伸展滑脱的特征。结合年代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证据,认为科洛杂岩伸展滑脱始于中侏罗世晚期或稍后,其隆升机制应源于大兴安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岩浆的强烈底侵作用,导致整体隆升造山,伴随区域伸展滑脱,形成变质核杂岩。这为大兴安岭北段隆升机制和构造样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科洛杂岩 滑脱构造 变质核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地区科洛杂岩隆升时代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琛岳 刘永江 +3 位作者 李伟 韩国卿 温泉波 Neubauer F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0-375,共16页
科洛杂岩出露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兴安岭北段,构造解析指示其为一大型伸展滑脱构造,整体反映杂岩体向南东伸展滑脱的特征。依据杂岩体显微构造特征,推测科洛地区伸展滑脱变形带变形温度约为300~450℃。滑脱带中变形花岗片麻岩样品中黑... 科洛杂岩出露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兴安岭北段,构造解析指示其为一大型伸展滑脱构造,整体反映杂岩体向南东伸展滑脱的特征。依据杂岩体显微构造特征,推测科洛地区伸展滑脱变形带变形温度约为300~450℃。滑脱带中变形花岗片麻岩样品中黑云母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为118.39~117.37 Ma,指示伸展滑脱带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结合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和南北变质核杂岩对比研究,认为大兴安岭整体经历了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快速隆升,形成一系列变质核杂岩,发育大规模伸展变形作用,与松辽盆地坳陷期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隆升 科洛杂岩 滑脱构造 变质核 40^Ar-^39Ar年代学
下载PDF
黑龙江科洛杂岩变形特征、阶段和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衡 张进 +1 位作者 王艳楠 张北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37,共21页
兴蒙造山区东段的科洛地区,自古亚洲洋关闭之后,经历了复杂的多阶段陆内变形,每一期变形都具有不同的机制,均是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板块边缘重要构造事件的反映。三叠纪中晚期,科洛杂岩经历了上盘指向NNE方向的韧性挤压变形,相关变形分... 兴蒙造山区东段的科洛地区,自古亚洲洋关闭之后,经历了复杂的多阶段陆内变形,每一期变形都具有不同的机制,均是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板块边缘重要构造事件的反映。三叠纪中晚期,科洛杂岩经历了上盘指向NNE方向的韧性挤压变形,相关变形分布在整个科洛杂岩地区,大量低角度石英拉伸线理以及A型褶皱枢纽均指示了松嫩地块NNE向的运动,科洛杂岩也在此时形成。科洛杂岩并不是松嫩地块的基底,而是中生代构造事件的变质产物,该期事件不是古亚洲洋关闭后的造山带伸展,而与来自东侧和南侧的挤压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科洛地区左行韧性走滑是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所致,其变形集中在科洛杂岩的西部边界剪切带上。白垩纪时科洛杂岩受到伸展构造的改造,以一系列向南东倒伏、走向NNE-SSW的相似褶皱为特征,褶皱的倒伏向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其伸展不是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科洛杂岩又受到了近SN向的挤压,发生区域性的宽缓褶皱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洛杂岩 晚三叠世 陆内变形 古亚洲洋 松嫩地块
下载PDF
嫩江―黑河构造带中部科洛杂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那福超 宋维民 +6 位作者 刘英才 赵岩 张朋 付俊彧 汪岩 孙巍 杨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03-304,共2页
嫩江―黑河构造带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呈北东向展布于扎兰屯―多宝山岛弧岩浆岩带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多个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科洛杂岩出露于嫩江―黑河构造带中部,为构造带内变质程度最... 嫩江―黑河构造带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呈北东向展布于扎兰屯―多宝山岛弧岩浆岩带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多个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科洛杂岩出露于嫩江―黑河构造带中部,为构造带内变质程度最高的一套杂岩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黑河构造带 科洛杂岩 年代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小兴安岭西北部新开岭-科洛杂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56
5
作者 苗来成 范蔚茗 +5 位作者 张福勤 刘敦一 简平 施光海 陶华 石玉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315-2323,共9页
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新开岭-科洛杂岩主要由变质岩、构造片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前人依据变质程度将该杂岩划归为前寒武纪变质岩.本文报道了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新开岭群构造片岩、新开岭杂岩中的门鹿河顶子含黑云... 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新开岭-科洛杂岩主要由变质岩、构造片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前人依据变质程度将该杂岩划归为前寒武纪变质岩.本文报道了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新开岭群构造片岩、新开岭杂岩中的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冷川花岗闪长岩的铁石SHRIMP U-Pb年龄.研究表明:(1)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216±3 Ma(2σ),原岩年龄为337±7Ma(2σ).(2)新开岭群构造片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年龄为292±6 Ma(2σ);(3)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侵位于167±4 Ma(2σ);(4)冷川花岗闪长岩164±4 Ma(2σ).这表明新开岭-科洛变质岩并不是前寒武纪变质岩,以前认为的本区古陆块可能并不存在.结合研究区及区域资料,新开岭-科洛杂岩可能代表了与印支期碰撞有关的变质杂岩,在碰撞造山后或非造山伸展背景下,新开岭-科洛杂岩中的主要花岗岩类于中侏罗世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新开岭-科洛杂岩 锆石 SHRIMP 年代学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西北部科洛杂岩的岩石学与年代学 被引量:5
6
作者 那福超 付俊彧 +7 位作者 宋维民 刘英才 汪岩 葛锦涛 孙巍 杨帆 张广宇 钟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65-3278,共14页
目前业内学者对于科洛杂岩的认识一致缺乏系统的年代学数据与之相匹配,且关于科洛杂岩原岩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也缺少年代学资料的约束,为查明小兴安岭西北部科洛杂岩的原岩组成和变质期次,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在系统分析... 目前业内学者对于科洛杂岩的认识一致缺乏系统的年代学数据与之相匹配,且关于科洛杂岩原岩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时代也缺少年代学资料的约束,为查明小兴安岭西北部科洛杂岩的原岩组成和变质期次,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在系统分析锆石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对科洛杂岩中3种变质岩(弱片麻状角闪石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不同成因锆石进行年代学研究.岩浆型锆石年龄数据显示,碎屑锆石可分为古-中元古代、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早期和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3组,3个样品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分别为286.3±3.6 Ma、284.3±3.1 Ma和345.3±4.8 Ma,而变质锆石年龄数据分为早-中三叠世(峰值年龄248.5 Ma)和早-中侏罗世(峰值年龄173.1 Ma)两期.结合区域资料和年龄数据分析,科洛杂岩中包含下二叠统和下石炭统碎屑沉积岩,物源可能分别来自于区域上的前寒武纪基底残块和石炭统-二叠统岩浆岩,且在成岩之后至少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早期的变质作用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南向俯冲作用的远程效应;晚期变质作用受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和古太平洋西向俯冲的叠加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科洛杂岩 年代学 变质作用 石学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新开岭-科洛杂岩变形规律与成因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文鹏 张立东 +4 位作者 张俭峰 姜海洋 吕石佳 李新鹏 万太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51-2566,共16页
新开岭-科洛杂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其变形规律与成因一直是制约东北地区乃至邻区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据详尽的野外调查,系统分析了岩石宏观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A"型褶皱、不对称褶皱、眼球状旋... 新开岭-科洛杂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其变形规律与成因一直是制约东北地区乃至邻区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据详尽的野外调查,系统分析了岩石宏观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A"型褶皱、不对称褶皱、眼球状旋转构造和显微书斜式、眼球状旋转等构造样式.构造解析及运动学分析反映杂岩带两侧整体分别向NW及SE向的伸展滑脱特征;杂岩带内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侵入糜棱岩中的闪长玢岩锆石U-Pb(LA-ICP-MS)定年及区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韧性变形变质作用时代为中侏罗世(167 Ma),变质峰期时限为170~163 Ma,中侏罗世晚期(163 Ma)暴露于地表.新开岭-科洛杂岩具上盘盖层、拆离韧性剪切带及下盘核杂岩3层式结构特征.核内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类,地层时代远比核外地层偏新,并无"古老"的变质岩;拆离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约400~500℃,其变质强度达绿片岩相,后期发生明显退变质作用.新开岭-科洛岩浆核杂岩主要是在岩浆底侵、花岗岩岩体强力侵位引起地壳隆升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开岭-科洛杂岩 锆石U-PB定年 浆核 浆底侵 东北地区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黑龙江嫩江-黑河地区铜金多金属找矿新进展及勘查方向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宝山 程招勋 +4 位作者 邵军 李成禄 张春鹏 杨宏智 韩仁萍 《地质与资源》 CAS 2022年第3期331-341,共11页
嫩江-黑河地区多宝山岛弧多宝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晚三叠世二道坎大型银矿床,铜山矿床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科洛-新开岭构造杂岩带新发现晚三叠世孟德河金矿床,三合屯金矿区外围深部也发现了金矿化;塔溪岩浆弧新发现了早白垩世宝泉小型铜... 嫩江-黑河地区多宝山岛弧多宝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晚三叠世二道坎大型银矿床,铜山矿床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科洛-新开岭构造杂岩带新发现晚三叠世孟德河金矿床,三合屯金矿区外围深部也发现了金矿化;塔溪岩浆弧新发现了早白垩世宝泉小型铜矿床.这些矿床与区域圈定的化探异常较吻合,成矿规律较明显.依据新发现的铜金矿成果,总结了嫩江-黑河地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建议,为即将实施的战略找矿行动勘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多金属矿 找矿近展 勘查方向 多宝山岛弧 科洛-新开岭构造 塔溪浆弧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卜场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9
作者 张生旭 鲍文菊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卜场位于多宝山岛弧带和小兴安岭岩浆弧之间的北东向拼贴带上(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在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北部的蒙古-鄂霍次克洋向东南俯冲闭合;加之东部的伊泽奈吉板块向东亚大陆斜向俯冲,研究区内遭受了北西-南东... 黑龙江省嫩江县大卜场位于多宝山岛弧带和小兴安岭岩浆弧之间的北东向拼贴带上(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在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北部的蒙古-鄂霍次克洋向东南俯冲闭合;加之东部的伊泽奈吉板块向东亚大陆斜向俯冲,研究区内遭受了北西-南东向的挤压剪切作用,导致大卜场地区发生强烈的碎裂和脆、韧性变形。该韧性剪切带内构造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糜棱岩、花岗质糜棱岩、超糜棱岩及初糜棱岩等。该套岩石受区域剪应力影响,以韧-脆性变形为主,碎裂、糜棱岩化、构造较发育。剪切带内发育旋转残斑、S-C组构、S-L构造岩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S-C组构 科洛杂岩 糜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