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捐纳制度及其影响新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胜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6-20,25,共6页
提到捐纳,人们立即会想到“卖官鬻爵”,自然斥之为弊政。捐纳最早始于秦汉,以后历代也曾先后实行,到清朝又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长期以来,认为“清代弊政捐纳为最”①的观点,在史学界已成定论。本文认为清代捐纳制度的形成,有一个历... 提到捐纳,人们立即会想到“卖官鬻爵”,自然斥之为弊政。捐纳最早始于秦汉,以后历代也曾先后实行,到清朝又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长期以来,认为“清代弊政捐纳为最”①的观点,在史学界已成定论。本文认为清代捐纳制度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应对其全面考察,不能将其消极作用绝对化,而完全否定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纳制度 捐官 康熙朝 雍正朝 科甲出身 清前期 历史过程 田文镜 捐班 捐例
下载PDF
藏书家孙广庭
2
作者 孙学孟 《图书馆学刊》 1988年第5期60-64,共5页
孙广庭,字丹阶,号痴侠,晚号不见子。1876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科甲出身,中国第四期留日士官生。曾任东三省陆军测绘学堂校长,丁超、张作相参谋长,长春、吉林、哈尔滨税捐局长等职。解放后为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省政协委员,省民革... 孙广庭,字丹阶,号痴侠,晚号不见子。1876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科甲出身,中国第四期留日士官生。曾任东三省陆军测绘学堂校长,丁超、张作相参谋长,长春、吉林、哈尔滨税捐局长等职。解放后为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省政协委员,省民革委员,哈尔滨市人大代表,1956年被特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他藏书品种广泛,历史悠久。1929年曾在哈尔滨马家沟小戎街建造孙公馆,内有藏书楼,取名“因是堂”,并亲题:“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于其上,收藏宋、元、明、清各类古籍图书二十余万卷。不但数目惊人,而且质量堪称上乘,不乏珍品。其中清名家抄本《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二册,《沈下贤文集》十二卷,四册都是比较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下贤文集 东壁图书府 西园翰墨 孙广 科甲出身 藏书楼 新增格古要论 全国政协会议 小戎 文史研究馆
下载PDF
《初刻拍案惊奇》虚词“并”之用法小议
3
作者 王娟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5年第S1期194-196,共3页
一、介词(一)介词"并"萌芽于唐代。"并"以"连带,附带"意义用于动词后,在唐已有,而后沿用。到《初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拍》)中已经广泛用之。
关键词 初刻拍案惊奇 名词性成分 近代汉语 并列结构 现代汉语 美妾 明清小说 武元衡 科甲出身 递进关系
下载PDF
编辑要学会做“百家饭”
4
作者 张恩荣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46,共1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确实是一个“修补工”。他要做好稿件的筛选、修补工作,对稿件要有“吹毛求疵”的检验本领。如果发现原稿有疵点或裂缝需要修补时,也要求能有像晴雯为贾宝玉补金雀裘那种匠心艺工,金雀裘“是孔雀金线织的”,就得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确实是一个“修补工”。他要做好稿件的筛选、修补工作,对稿件要有“吹毛求疵”的检验本领。如果发现原稿有疵点或裂缝需要修补时,也要求能有像晴雯为贾宝玉补金雀裘那种匠心艺工,金雀裘“是孔雀金线织的”,就得用孔雀金线作界线,“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得使人一眼看去“真正一样”,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手艺。如果修补成了打补丁,在作者完整的稿件上落下“破相”,就不雅观了。这是最使作者感到难堪的事。可是有的编辑就很不自觉,拿到稿件,好像手痒。尽管原稿无懈可击,也非砍上它几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晴雯 金雀 金线 修补工作 使人 我爱 子后 科甲出身 茹尔丹
原文传递
中國歷代官制講座 连载43 清代官制(四)——仕途与官员任用(上)
5
作者 王钟翰 《文史知识》 1988年第2期58-61,共4页
1.仕途的种类清代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人民有良、贱之分。良民就是身家清白的'齐民',即'百姓'、'平民',清朝人又称之为'民人',为八旗成员'旗人'的对称。贱民,俗称'下九流':一、俳优,... 1.仕途的种类清代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人民有良、贱之分。良民就是身家清白的'齐民',即'百姓'、'平民',清朝人又称之为'民人',为八旗成员'旗人'的对称。贱民,俗称'下九流':一、俳优,二、娼妓,三、皂隶(奴仆),四、乐人(亦叫乐户,充当奏乐的官妓),五、剃匠,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制 官妓 清朝人 一品 科甲出身 宗人府 小京官 右都御史 辅国公 未入流
原文传递
奉旨写诗
6
作者 宋石男 《中国企业家》 2015年第10期108-109,共2页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他“实非端士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名世 端士 雍正年间 万斯同 《明史》 年羹尧 西征随笔 翰林院侍讲 科甲出身 江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