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罗纳侦察卫星影像及其地图制图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蓝荣钦 林丽霞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科罗纳 (Corona)是美国 60年代开发的成像侦察卫星 ,其影像的分辨率达到 2米。科罗纳影像资料在美国地面要素制图方面掀起了一场革命 ,它所收集的材料成为美国编制全世界地图的基础。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科罗纳影像用于苏联和美国本土制... 科罗纳 (Corona)是美国 60年代开发的成像侦察卫星 ,其影像的分辨率达到 2米。科罗纳影像资料在美国地面要素制图方面掀起了一场革命 ,它所收集的材料成为美国编制全世界地图的基础。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科罗纳影像用于苏联和美国本土制图的例子 ,描述了为制图活动建立大地测量控制网时所面临的困难。科罗纳项目对美国制图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刺激它深入开发新技术和调整机构设置。了解科罗纳在制图方面的应用 ,能使人学到非常有用的相关知识 ,并深入理解如何利用当前的商用卫星影像 ,有效解决制图、环境及其它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罗纳侦察卫星 摄影测图卫星 卫星影像 地图制图 大地测量 地图绘制 情报采集
下载PDF
基于Corona和Spot-5影像的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志锋 朱卫红 +3 位作者 南颖 森本幸裕 王琪 赵洋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3期237-242,共6页
采用1964年的Corona影像和2004年的Spot-5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3S"技术与实地考查资料,对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与分类,分别得到了研究区1964年和2004年的湿地分类图;通过建立研究区的湿地动态变化特征模型,从各... 采用1964年的Corona影像和2004年的Spot-5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3S"技术与实地考查资料,对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与分类,分别得到了研究区1964年和2004年的湿地分类图;通过建立研究区的湿地动态变化特征模型,从各类型湿地的面积变化和斑块变化两个角度,研究敬信湿地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各类型湿地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1964年相比,2004年研究区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16.923km2,这主要是修建龙山水库以及水田、养鱼池和孵化池面积大量增加所致;而自然湿地受到严重破坏,面积减少了17.33km2,河流和沼泽面积都减少了50%以上。研究区河流的斑块数急剧减少,沼泽湿地的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河流和沼泽湿地的斑块分维值明显下降,大面积沼泽被开发成水田,这两种湿地的空间自我相似性逐渐变差。研究区部分湖泊被开发利用,人为束水使得水面面积扩大,当地居民为了发展经济,在湖泊中从事鱼类养殖以及用湖泊水进行农业灌溉等活动,研究区人类活动干扰日趋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信湿地 变化 图们江下游 corona影像 Spot-5影像
下载PDF
基于Corona和Spot影像的近40年黑土典型区侵蚀沟动态变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闫业超 张树文 岳书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4-160,共7页
沟状侵蚀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一种比较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侵蚀沟动态变化的研究多采用GPS或摄影测量的方法监测某些侵蚀沟的短期变化,由于缺少早期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于较大时空尺度上侵蚀沟分布格局变化的研究很少... 沟状侵蚀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一种比较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侵蚀沟动态变化的研究多采用GPS或摄影测量的方法监测某些侵蚀沟的短期变化,由于缺少早期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于较大时空尺度上侵蚀沟分布格局变化的研究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克拜东部地区作为典型区,以1965年的美国高分辨率侦察卫星Corona影像和2005年的Spot-5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建立了黑土区侵蚀沟的遥感解译标志,阐述了不同类型侵蚀沟的遥感影像特征,通过对遥感影像的人机交互解译,获取了克拜东部地区1965年和2005年两个时期的侵蚀沟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965年以来克拜东部黑土区侵蚀沟分布的格局变化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克拜东部侵蚀沟密度高值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呈集中连片分布趋势;沿通垦河分水岭两侧受地貌发育自然过程的影响,侵蚀沟密度变化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促成侵蚀沟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林地向耕地和草地的转化过程中,侵蚀沟密度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侵蚀沟 克拜地区 corona影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CORONA影像的浅层地层信息定量提取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宁华 汪新 杨树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2-667,共6页
利用解密的美国CORONA卫星影像,在库车冲断褶皱带,开展大面积地表构造调查,获取地区的地表产状.通过建立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校正CORONA影像的全景变形,利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CORONA影像的立体观测和测量... 利用解密的美国CORONA卫星影像,在库车冲断褶皱带,开展大面积地表构造调查,获取地区的地表产状.通过建立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校正CORONA影像的全景变形,利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CORONA影像的立体观测和测量,确定岩层面的高程值,并采用三点法在MATLAB软件中计算岩层的倾角和走向,获取地表产状.通过和野外实测数据对比,测量误差小于3°,满足了构造定量解析的精度要求.应用获取的构造产状结合二维地震反射资料,根据断层相关褶皱原理定量地提取库车地区褶皱和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影像 库车冲断褶皱带 定量构造分析
下载PDF
豫东平原古城淮阳城湖湿地历史景观探析--兼论科罗纳(CORONA)影像资料的解读与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蕾 何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9,共16页
本文以河南淮阳古城城湖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城市湖塘湿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适应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易发的水环境,传统城市中以雨洪为主要水源的湖塘水体,是具有较大幅度水位变化、旱涝交替的湿地景观... 本文以河南淮阳古城城湖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城市湖塘湿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适应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易发的水环境,传统城市中以雨洪为主要水源的湖塘水体,是具有较大幅度水位变化、旱涝交替的湿地景观。不仅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从文化休闲、日常用水,到适应湿地水域内不同水土条件及其旱涝变化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对当代华北平原城市的水景观建设具有参照意义。拍摄于1960-1972年间的科罗纳卫星影像,以高分辨率、多时相等特点,能够展示湿地景观的旱涝变化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变化,为研究历史时期的湿地景观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湿地 华北平原 豫东平原 科罗纳(corona)影像
原文传递
CORONA影像在城市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郝园林 森谷一树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在城市考古中,城址地理位置、形制、布局、规模等都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虽然大部分城址已被发现和调查,也记录了城址的位置或坐标,但在实地调查时根据记录却很难找到。可能是由于没有确切坐标,仅记录了大体位置,或者是有坐标但存在... 在城市考古中,城址地理位置、形制、布局、规模等都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虽然大部分城址已被发现和调查,也记录了城址的位置或坐标,但在实地调查时根据记录却很难找到。可能是由于没有确切坐标,仅记录了大体位置,或者是有坐标但存在较大误差;也可能是由于人为或风化等原因导致城址残损比较严重。宿白先生曾担心的'现代的城市正在快速建设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应用 corona 万全右卫城 影像
原文传递
基于CORONA像对的活动构造变形参数定量提取
7
作者 陈宁华 汪新 +2 位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唐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为了高效提取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利用美国解密的2m分辨率CORONAKH-4B卫星立体像对,实现了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立体测图,并通过影像匹配的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通过以上方法,以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 为了高效提取活动构造研究的定量参数,利用美国解密的2m分辨率CORONAKH-4B卫星立体像对,实现了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立体测图,并通过影像匹配的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通过以上方法,以南天山库车冲断褶皱带为例,利用覆盖该区的影像,识别由活动断层和活动褶皱造成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变形,提取地表变形参数,结合地震资料和野外测量,分析地表变形特征的深部构造机理.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CORONAKH-4B像对可以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矢量测图,相对定向精度在0.01mm左右,绝对定向精度在10m左右.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活动构造定量分析所需.该方法在地势复杂、人迹罕至区域研究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影像 库车冲断褶皱带 活动构造 摄影测量 遥感地质
原文传递
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京 卢善龙 +2 位作者 吴炳方 闫娜娜 裴亮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300,共9页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现存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典型的内陆湿地。最近40年,白洋淀湿地出现了水面萎缩、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64年CORONA侦察卫星影像、1974年和1983年Landsat MSS影像和...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现存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典型的内陆湿地。最近40年,白洋淀湿地出现了水面萎缩、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64年CORONA侦察卫星影像、1974年和1983年Landsat MSS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对白洋淀湿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1964年为407.3km2,2002年缩减到274.63km2。湿地水面起伏变化大,1964年水面较宽,为346.75km2;到1974的10年间,减少到94.65km2,1983年和2002年水面继续变窄,水面面积分别为67.27km2和46.86km2。引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包括降雨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城市发展用水增大、不合理土地利用开发和上游水库、引水工程修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地覆被变化 corona影像 白洋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