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的科诨艺术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建科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4-67,共4页
-
文摘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
关键词
李渔
戏曲
《风筝误》
科诨艺术
喜剧性情境
《签翁十种曲》
喜剧手法
-
Keywords
:LI Yu
'Kehun'
Ten Pieces of Music of Liwong
a Wrong Kite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杂剧中科诨艺术的表现方式
- 2
-
-
作者
李军锋
-
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62-265,共4页
-
文摘
科诨,是指在戏曲表演中穿插的滑稽表演,它是元杂剧中重要的喜剧艺术手法。其作用主要是制造笑料、逗人发笑,成为戏剧性的穿插。元杂剧中的科诨艺术在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宾白与科诨艺术,舞台动作与科诨艺术,唱曲与科诨艺术。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元杂剧
科诨艺术
艺术创作
表现方式
-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牡丹亭》中的亵语现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廖悰
-
机构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87,共5页
-
文摘
《牡丹亭》中存在大量的亵语。在王守仁、李贽等哲学思想影响下,彰显天性、人性,反对桎梏,成为汤显祖创作戏曲的重要思想趋向。通过《牡丹亭》中各种角色的亵语描写,汤显祖藉此同情自然天性,讽刺伪道学,并极大地增强了《牡丹亭》的科诨艺术效果。汤显祖以传统士大夫不敢正视的亵语,为宣扬天性、人性的戏曲情节赋予轻快酣畅的洋洋喜气,使《牡丹亭》成为自己反伪道学及倡导"艺术之趣"的独特宣言。
-
关键词
《牡丹亭》
亵语
天性伪道学
科诨艺术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