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条形码技术在鲑科鱼类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楠 邢冉冉 +2 位作者 马聪聪 乔旭光 陈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240,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鲑科鱼类特异性检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17种市售鲑科鱼进行物种检测。先从样品中扩增得到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RNA(16S rRNA)的基因片段,然后进行一代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样品...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鲑科鱼类特异性检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17种市售鲑科鱼进行物种检测。先从样品中扩增得到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RNA(16S rRNA)的基因片段,然后进行一代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样品的真实属性。结果表明,以COI为靶标、16S rRNA为辅助靶标,可实现对由单一物种组成的鲑鱼制品的物种鉴定。本研究结果证实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鲑科鱼类的物种鉴别,为鲑科鱼的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科鱼 真伪鉴别 科鱼商品标签
下载PDF
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岑剑伟 郝淑贤 +5 位作者 魏涯 李来好 杨贤庆 赵永强 黄卉 邓建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差异,为我国虹鳟鱼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挪威大西洋鲑、丹麦银鲑和国产虹鳟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鲑科鱼肌肉营养组成差异,为我国虹鳟鱼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挪威大西洋鲑、丹麦银鲑和国产虹鳟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25%和25.31%,显著高于国产虹鳟(22.38%)(P<0.05,下同),二者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国产虹鳟,国产虹鳟蛋白营养价值与进口鲑科鱼类存在一定差距。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41%和7.19%,约为国产虹鳟(14.48%)的一半;脂肪酸种类相似,3种鲑科鱼肌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70%~84.25%,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少的是挪威大西洋鲑(15.54%),但其不饱和脂肪酸及(84.25%)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12.92%)的含量最高,国产虹鳟肌肉中必需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于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尤其是亚油酸占比高达21.25%。国产虹鳟的钙、锌、铁和硒含量显著高于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结论】3种鲑科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特征,但挪威大西洋鲑和丹麦银鲑在风味上更优,国产虹鳟则在亚油酸及钙、锌含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石鲈科鱼类人工繁养殖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民杰 《福建水产》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石鲈科鱼 人工繁殖 水产养殖业
下载PDF
我国鲇科鱼类资源及其繁殖保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海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67-72,共6页
鲇科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淡水水域中,是鲇形目中种类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一个类群。大多数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是亚洲和欧洲淡水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有些省区已将鲇鱼和大... 鲇科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淡水水域中,是鲇形目中种类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一个类群。大多数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是亚洲和欧洲淡水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有些省区已将鲇鱼和大口鲇列为地方优质鱼类,大量进行池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鱼 南方大口鲇 繁殖保护 南方鲇 人工繁殖技术 经济价值 生殖生物学 类志 苗种培育
下载PDF
洞庭湖水系3种鲿科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文永彬 史怡雪 +3 位作者 刘良国 刘畅 罗婉仪 杨春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PHA)和秋水仙素胸腔注射,取活体肾细胞低渗、固定、火焰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洞庭湖水系3种鲿科鱼(瓦氏黄颡鱼、圆尾拟鲿、大鳍鳠)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鲿科鱼的中期染色体均...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PHA)和秋水仙素胸腔注射,取活体肾细胞低渗、固定、火焰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洞庭湖水系3种鲿科鱼(瓦氏黄颡鱼、圆尾拟鲿、大鳍鳠)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鲿科鱼的中期染色体均为二倍体,其中瓦氏黄颡鱼和圆尾拟鲿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相同,但核型存在差异,瓦氏黄颡鱼的核型为2n=52(18m+10Sm+12st+12t),臂数(nf)=80;圆尾拟鲿的核型为2n=52(24m+16Sm+12st),臂数(nf)=92;大鳍鳠的染色体数为2n=60,核型为2n=20m+12sm+16st+12t,臂数(nf)=92。并将3种鱼的核型与前人报道的其他鲿科鱼类核型作了比较,探讨了鲿科鱼类的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鲿科鱼 核型 洞庭湖水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杨 宋超 +4 位作者 刘媛媛 赵峰 张涛 高宇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了确定线粒体16SrRNA基因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及物种鉴定中的作用,采用16SrRNA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GenBank已有序列联合配对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虾虎鱼科9属11种鱼类34个16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分类研究。统... 为了确定线粒体16SrRNA基因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及物种鉴定中的作用,采用16SrRNA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GenBank已有序列联合配对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虾虎鱼科9属11种鱼类34个16S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分类研究。统计分析显示,虾虎鱼科鱼类该片段的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碱基含量,A+T的平均含量高于G+C的平均含量,第3密码子位点G+C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51.1%,变化范围为49.8%~53.2%。全部转换位点多于颠换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45。依据Maximum Composite Likelihood模型,得出11种虾虎鱼科鱼类种问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51,种内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6倍。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为明显的单系群,并进一步佐证把传统形态分类中弹涂鱼科的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iophoru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及鳗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和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归属于虾虎鱼科的合理性。聚类结果显示红狼牙虾虎鱼和拉氏狼牙虾虎鱼聚在一起,其节点支持率达100%,两者可能为同种异名。本研究表明,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虾虎鱼科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是可行的,可为虾虎鱼类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 16SrRNA 分子系统分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亚男 宋超 +2 位作者 侯俊利 王妤 庄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共6页
对采自长江口的7种虾虎鱼(Gobiidae)19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测序,其他6种虾虎鱼的相应序列从Genbank中获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种虾虎鱼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GC碱基含量最恒定,第三位碱基的GC含量最高,平均A+T的... 对采自长江口的7种虾虎鱼(Gobiidae)19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测序,其他6种虾虎鱼的相应序列从Genbank中获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种虾虎鱼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GC碱基含量最恒定,第三位碱基的GC含量最高,平均A+T的含量要高于G+C的含量,与多种鱼类的COI基因的碱基特点相似。运用MEGA5.0计算13种虾虎鱼的种间遗传距离,表明拉氏狼牙虾虎鱼(Oxyurichthy tentacularis)与孔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归属于近盲虾虎鱼亚科,根据种间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树的结构特征推测,触角沟虾虎鱼和矛尾虾虎鱼可能具有共同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 线粒体细胞C亚基(COI) 分子系统分类
下载PDF
雅罗鱼亚科鱼类(鳡鱼、草鱼及赤眼鳟)的ISSR分子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韩晓磊 郁建峰 +2 位作者 陆秀乡 许璞 徐建荣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用3个ISSR引物对同为雅罗鱼亚科鱼类的鳡鱼、草鱼及赤眼鳟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的遗传分析。试验发现:(1)3种鱼类的种间遗传相似度以鳡鱼与草鱼之间最高(0.7157),鳡鱼与赤眼鳟之间最低(0.3041);遗传分化系数(Gst)>0.9,且... 用3个ISSR引物对同为雅罗鱼亚科鱼类的鳡鱼、草鱼及赤眼鳟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ISSR)的遗传分析。试验发现:(1)3种鱼类的种间遗传相似度以鳡鱼与草鱼之间最高(0.7157),鳡鱼与赤眼鳟之间最低(0.3041);遗传分化系数(Gst)>0.9,且鳡鱼与草鱼的遗传分化系数最大(0.9806);UPGMA系统树显示3种鱼类分为2支,鳡鱼与草鱼首先聚在一起,最后与赤眼鳟聚类。(2)3个引物均具有种的特异性扩增带。其中引物ISSR8扩增的1550 bp和760 bp带,引物ISSR62扩增的700 bp带,引物ISSR76扩增的790 bp带为赤眼鳟的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2000 bp和1875 bp带,引物ISSR62扩增的1380 bp带,引物ISSR76扩增的1240 bp与520 bp带为鳡鱼与草鱼的共有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1190 bp带为鳡鱼与赤眼鳟的共有特异性谱带;引物ISSR8扩增的1340 bp与1000 bp,引物ISSR76扩增的2000 bp带为草鱼与赤眼鳟的共有特异性谱带。结果表明,鳡鱼、草鱼及赤眼鳟的遗传差异显著,分类地位至少在种的水平上,这与3种鱼的形态分类在属的水平是一致的,同时揭示了鳡鱼与草鱼的亲缘关系较赤眼鳟与二者的亲缘关系近;找到了3个引物共17条ISSR种内特异性标记和种间共享标记,可用于分子辅助分类和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罗 ISSR 分子鉴定 亲缘关系 特征标记
下载PDF
几种雅罗鱼亚科鱼类基于mtDNA序列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窦新杰 常玉梅 +2 位作者 唐然 陶然 梁利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6-832,共7页
为探讨瓦氏雅罗鱼(DL,SHJ)、贝加尔雅罗鱼(BJ)、高体雅罗鱼(GT)、滩头雅罗鱼(TT)和珠星雅罗鱼(ZX)5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对6个雅罗鱼种群共计39个样本进行PCR扩增得到mtDNA的COI、Cytb和D-loop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Clustalx1.8、Bioedit7.0... 为探讨瓦氏雅罗鱼(DL,SHJ)、贝加尔雅罗鱼(BJ)、高体雅罗鱼(GT)、滩头雅罗鱼(TT)和珠星雅罗鱼(ZX)5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对6个雅罗鱼种群共计39个样本进行PCR扩增得到mtDNA的COI、Cytb和D-loop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Clustalx1.8、Bioedit7.0等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整合,最后选取长度分别为635 bp(COI)和1 095 bp(Cytb-D-loop)的序列利用MEGA5.1、DNAsp5.0、Arlequin3.1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个雅罗鱼种群在COI、Cytb和D-loop区段的腺嘌呤(A)+胸腺嘧啶(T)含量均高于鸟嘌呤(G)+胞嘧啶(C)含量;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高体雅罗鱼和珠星雅罗鱼CO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6个种群在Cytb-D-loop区域的遗传多样性普遍较高,其中珠星雅罗鱼变异最大。遗传距离和邻接法(NJ)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同属于瓦氏雅罗鱼的DL和SHJ群体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02和0.005),来自新疆的高体雅罗鱼和贝加尔雅罗鱼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72和0.052),滩头雅罗鱼和珠星雅罗鱼的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45和0.170);不同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显示,除DL和SHJ 2个瓦氏雅罗鱼地理群体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外,其他4个种群之间及其与瓦氏雅罗鱼2个地理群体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种群特异位点分析未找到能够区分瓦氏雅罗鱼DL和SHJ 2个群体的特异位点,但找到了多个能够区分5个雅罗鱼种的特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罗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亚口鱼科鱼类核DNA 18S-ITS1-5.8S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玉华 谢从新 刘思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关键词 亚口 中国胭脂 18S-ITS1-5.8S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骨舌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牟希东 王培欣 +4 位作者 胡隐昌 汪学杰 宋红梅 李小慧 罗建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阐明骨舌鱼科鱼类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测定了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的3个品种金龙(Gold arowana)、红龙(Red arowana)、青龙(Green arowa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珍珠龙Scleropages... 为阐明骨舌鱼科鱼类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测定了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的3个品种金龙(Gold arowana)、红龙(Red arowana)、青龙(Green arowa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珍珠龙Scleropages leichardti、星点珍珠龙S.jardini、非洲龙Heterotis niloticus、黑龙Osteoglossum ferrerirai、银龙O.bicirrhosum、海象Arapaima gigas的全序列,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初步分析了骨舌鱼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NJ树和MP树均一致表明,骨舌鱼类为单系类群,分为4支,支持骨舌鱼科下设4个属(坚体鱼属Scleropages、异耳鱼属Heterotis、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巨骨舌鱼属Arapaima)阶元的分类系统,4个属的系统关系与其形态、生态特征表型进化和地理分布较为一致.而金龙、红龙和青龙的mtDNA Cytb的碱基差异小于1%,说明这3个龙鱼品种还在同一种的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舌 美丽硬仆骨舌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与鳗虾虎鱼科鱼类分类特征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伟 戈志强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 根据多年实地调查和对照现有资料 ,首次报道了苏州及邻近地区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重新定名和种名的重新整理。共确认有 2个亚科、6个属、8个种 ,占全国 1 2 8种的 6 2 5%。其中纹缟虾虎鱼、矛尾虾虎鱼和阿匍虾虎鱼为本地区新记录的种 ,列出了虾虎鱼科和鳗虾虎鱼科鱼类的分类鉴定检索表。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 鳗虾虎 苏州地区 分类特征 区系组成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古近纪—新的鲤科鱼类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德造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记述了新疆玛纳斯古近纪安集海河组发现的鲤科(Cyprinidae)一新属、种——刘氏天山鱼(Tianshanicus liui gen.et sp.nov.)。新属具有臀鳍分叉鳍条多于7根、体长形稍侧扁、口端位、下咽齿近锥形而齿尖前后略侧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棘、... 记述了新疆玛纳斯古近纪安集海河组发现的鲤科(Cyprinidae)一新属、种——刘氏天山鱼(Tianshanicus liui gen.et sp.nov.)。新属具有臀鳍分叉鳍条多于7根、体长形稍侧扁、口端位、下咽齿近锥形而齿尖前后略侧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棘、背鳍起点略在腹鳍起点之后以及尾鳍深分叉等特征,表明它应属于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 sensu Cavender & Coburn,1992)。然而,它又具有额骨前宽后窄、顶骨长方形、膜质蝶耳骨很大、齿骨冠状突较低、鳃盖骨近长方形等特征而有别于本亚科中其他属。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却见诸于现生的胭脂鱼类Myxocyprinus中,这将对研究雅罗鱼类的起源很有意义。根据鱼化石和哺乳化石的证据,认为含鱼层的时代为晚始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准噶尔盆地 晚始新世 雅罗
下载PDF
亚口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玉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共3页
用PCR方法得到了亚口鱼科7个代表属种核DNA 18S-ITS1-5.8S部分序列。以中国胭脂鱼为中心,比较了18S-ITS1-5.8S部分序列变异情况,并以此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了亚口鱼科鱼类系统关系研究。中国胭脂鱼与大口胭脂鱼成对遗传距离为12.3%,与... 用PCR方法得到了亚口鱼科7个代表属种核DNA 18S-ITS1-5.8S部分序列。以中国胭脂鱼为中心,比较了18S-ITS1-5.8S部分序列变异情况,并以此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了亚口鱼科鱼类系统关系研究。中国胭脂鱼与大口胭脂鱼成对遗传距离为12.3%,与短鼻胭脂鱼成对遗传距离为22.0%。大口胭脂鱼与中国胭脂鱼的ITS1区域长度明显比其它5种鱼大,分别为289、285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胭脂 亚口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对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超 吕杨 +3 位作者 赵峰 侯俊利 杨刚 庄平 《水产研究》 2016年第4期71-81,共11页
为了对比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运用PCR技术,扩增了虾虎鱼科7属8种24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并对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经比对后得到16S rRNA... 为了对比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运用PCR技术,扩增了虾虎鱼科7属8种24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并对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经比对后得到16S rRNA基因长度为535bp的序列,共编码178个氨基酸,24条16S rRNA序列共有12个单倍型,共检测到变异位点161个,约占总位点数的30.1%,插入/缺失位点15个,转换与颠换比值(Si/Sv)为1.51;同时,获得COI基因长度641 bp,共编码213个氨基酸,单倍型个数与16S rRNA序列相同,变异位点221个,所占百分比高于16S rRNA序列(约34.5%),无插入/缺失位点,转换/颠换值为1.29。两种基因的转换/颠换值均小于2,因此对其做了相应的突变饱和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虾虎鱼科鱼类中不存在突变饱和现象。遗传距离结果显示,16S rRNA基因种间序列变异程度均小于COI基因,16S rRNA基因的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169,种间约为种内遗传距离的84倍,种间遗传距离最小值存在于纹缟虾虎鱼和髭缟虾虎鱼之间为0.100;而COI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0.001和0.215,种间为种内遗传距离的215倍。因此,16S rRNA和COI序列均适用于虾虎鱼科的种类鉴定。基于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获得的UPGMA系统树显示虾虎鱼科鱼类均可形成单系群,不同之处在于16S rRNA基因序列主要表现种、属间序列差异,而COI则突出表现种、属、科间序列差异。因此,在应用这两种基因片段做系统分类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不同系统水平选择适当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虾虎 16S RRNA COI 种类鉴定 系统分类
下载PDF
鲤科鮊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及动物地理学(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应贵 杨君兴 陈银瑞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33,共21页
以雅罗鱼亚科为外群,采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亚科17个属(须鳊属除外)进行了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的分析。结果表明,(1)亚科这17个属为一个单系群,并由4个较小的单系群组成;(2 )亚科现在的地理分布格局除源自离散事件外,主... 以雅罗鱼亚科为外群,采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亚科17个属(须鳊属除外)进行了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的分析。结果表明,(1)亚科这17个属为一个单系群,并由4个较小的单系群组成;(2 )亚科现在的地理分布格局除源自离散事件外,主要源于扩散事件。亚科的特征演化还表明,东亚地区地质历史的反转演化和平行演化可能在亚科系统发育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地理学 系统发育 鲴亚 地理分布格局 雅罗 分支系统学 离散事件 特征演化 发育过程 平行演化 地质历史 东亚地区 单系
下载PDF
南极冰鱼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清源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7,共8页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 南极冰鱼科鱼类多为南大洋优势鱼种,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也是该海域主要的商业捕捞对象。目前,对于其中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鱼种,尤其是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威氏棘冰鱼(Chaenodraco wilsoni)以及南乔治亚拟冰鱼(Pseudochaenichthys georgianus)等已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年龄与生长、分布等方面,关于南极冰鱼科鱼类营养动力学的研究较为零散,且多集中在少数几种南极冰鱼种类上,这限制了从整体上理解南极冰鱼科鱼类在南大洋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为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南极冰鱼食物组成、摄食机制、摄食差异性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开展南极冰鱼摄食生态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相关结果可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并进一步为开展该科鱼类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 南极 摄食 食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分布新纪录及其分类
18
作者 郭媛 高智晟 +3 位作者 赵文阁 彭一良 魏丹 朱世兵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0,77,共4页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obius brunneus、波氏吻虾虎鱼R. cliffordpopei和子陵吻虾虎鱼R. giurinus,其中黄带裸身虾虎鱼和子陵吻虾虎鱼为黑龙江省鱼类的分布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虾虎 黄带裸身虾虎 子陵吻虾虎 分布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篮子鱼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亚利 张楠 +4 位作者 郭华阳 郭梁 朱克诚 刘宝锁 张殿昌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建立篮子鱼科鱼类物种快速鉴定方法,该研究扩增获得了篮子鱼科10种鱼类的46条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结合从BOLD和GenBank上筛选出的12种27条篮子鱼科COⅠ基因序列,分析篮子鱼科鱼类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特征、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及分子系... 为建立篮子鱼科鱼类物种快速鉴定方法,该研究扩增获得了篮子鱼科10种鱼类的46条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结合从BOLD和GenBank上筛选出的12种27条篮子鱼科COⅠ基因序列,分析篮子鱼科鱼类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特征、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及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9种73条篮子鱼科COⅠ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28.9%、C:28.7%、A:24.6%、G:17.8%。G+C的含量(46.5%)低于A+T的含量(53.5%),碱基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偏倚性;篮子鱼科鱼类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98,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2)的49倍;基于19种篮子鱼科鱼类的COⅠ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9种篮子鱼中仅单斑篮子鱼(Siganus unimaculatus)和狐篮子鱼(S. vulpinus)聚类在一起,形成1个分支,剩余17种(89.5%)篮子鱼相同种内个体各自聚为一支,形成17个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应用于篮子鱼科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子 CO Ⅰ基因 DNA条形码
下载PDF
日本从鲑鱼科鱼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
20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1期4-4,共1页
最近,日本从其北部养殖的一些鲑科鱼的脑和卵巢液中分离出一种以前未介绍过的病毒。这种病毒分离自幼鱼和成鱼,病鱼表现异常的游水动作和没有生气。在5—25℃下,该病毒复制,引起细胞病变作用和易感细胞系溶解。在一些鱼细胞系中见有持... 最近,日本从其北部养殖的一些鲑科鱼的脑和卵巢液中分离出一种以前未介绍过的病毒。这种病毒分离自幼鱼和成鱼,病鱼表现异常的游水动作和没有生气。在5—25℃下,该病毒复制,引起细胞病变作用和易感细胞系溶解。在一些鱼细胞系中见有持续感染。该病毒颗粒有包膜,形状为20面体,直径为80nm,有一个中心电子稠密核心。该病毒用IUdR和BVdU复制,感染细胞中的包涵体可被吖啶橙染色。该病毒密度为1.155g/ml,病毒RNA长度为7.3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变作用 病毒分离 细胞系 科鱼 日本 包涵体 病毒复制 坏死病毒 持续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