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立平 仪淑敏 +3 位作者 李学鹏 徐永霞 李颖畅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5-272,共8页
为研究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鱿鱼丝在加工工艺中5个关键控制点(原料、蒸煮4min、40℃烘干、-18℃平衡水分7d、125℃焙烤后压延拉丝)的挥... 为研究秘鲁鱿鱼丝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鱿鱼丝在加工工艺中5个关键控制点(原料、蒸煮4min、40℃烘干、-18℃平衡水分7d、125℃焙烤后压延拉丝)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表明不同关键控制点样品的电子鼻信号表现出很强的聚类特性,主成分分析(PCA)和载荷分析(LA)测试样品的识别贡献率均达99.8%以上;HS-SPME-GC-MS结果分析出119种物质,各个关键控制点的产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是23、31、45、61、35种,并对其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气味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表明秘鲁鱿鱼在不同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较大,共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对鱼肉气味有显著性贡献,且不同关键控制点的气味物质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加工过程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秘鲁鱿鱼丝加工中回潮工艺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辛学倩 薛长湖 +3 位作者 薛勇 李丰 李兆杰 王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6,共3页
回潮过程是鱿鱼丝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即将经过水煮、一次调味、渗透、干燥的鱿鱼板放入-10~-5℃的冷库冻藏,但此工序在秘鲁鱿鱼丝加工中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工艺参数无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盐溶性蛋白质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光学显微镜观... 回潮过程是鱿鱼丝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即将经过水煮、一次调味、渗透、干燥的鱿鱼板放入-10~-5℃的冷库冻藏,但此工序在秘鲁鱿鱼丝加工中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工艺参数无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盐溶性蛋白质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氧化三甲胺的变化为指标,研究了秘鲁鱿鱼丝加工半成品在-10℃回潮过程中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回潮0~6d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明显,肌原纤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了稳定的网络结构;氧化三甲胺主要降解产生三甲胺(TMA),只产生少量的二甲胺(DMA)和甲醛(FA)。回潮最佳的时间确定为3~6d,从而为秘鲁鱿鱼丝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半成品 回潮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秘鲁鱿鱼丝褐变抑制剂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林丹 薛勇 +2 位作者 崔宏博 王超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2-296,共5页
建立了糖-赖氨酸与鱿鱼丝浸提液-硅藻土体系两种秘鲁鱿鱼丝褐变的模拟体系,对亚硫酸钠、谷胱甘肽、肉桂酸、柠檬酸、乳酸钙、阿魏酸和多聚磷酸钠这7种褐变抑制剂,以及阿魏酸、肉桂酸与柠檬酸的协同抗褐变作用进行探讨,并将选出的褐变抑... 建立了糖-赖氨酸与鱿鱼丝浸提液-硅藻土体系两种秘鲁鱿鱼丝褐变的模拟体系,对亚硫酸钠、谷胱甘肽、肉桂酸、柠檬酸、乳酸钙、阿魏酸和多聚磷酸钠这7种褐变抑制剂,以及阿魏酸、肉桂酸与柠檬酸的协同抗褐变作用进行探讨,并将选出的褐变抑制剂应用于秘鲁鱿鱼丝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拟体系中,柠檬酸和阿魏酸的混合物抗褐变作用较为突出。在阿魏酸与柠檬酸的混合褐变抑制剂中,50mmol/L的柠檬酸的添加量在60℃时有效抑制秘鲁鱿鱼丝中的褐变反应,其抗褐变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反应的第4d可达到23%。此混合物中柠檬酸在抗褐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抗褐变效果增强,而阿魏酸的添加量对总抗褐变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褐变 模拟体系 褐变抑制剂
下载PDF
介绍秘鲁鱿鱼丝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俞秋文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73,70,共2页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调干片
下载PDF
秘鲁鱿鱼丝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
5
《北京水产》 2004年第3期43-43,共1页
近来,随着北太平洋鱿鱼产量的直线下降,以其为主要原料的鱿鱼丝生产受到很大冲击,为此各生产单位竞相寻找北太鱿鱼原料的替代品.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阿根廷鱿鱼 鱼片
下载PDF
秘鲁鱿鱼丝加工过程甲醛产生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励建荣 朱军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0-203,共4页
通过对秘鲁鱿鱼丝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变化的测定,确定了甲醛升高最快的蒸煮和焙烤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对解冻及工序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最终确定为流水解冻,蒸煮条件为90℃、4min,焙烤条件为125℃、5min。改进后的工艺能有效地控制鱿... 通过对秘鲁鱿鱼丝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变化的测定,确定了甲醛升高最快的蒸煮和焙烤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对解冻及工序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最终确定为流水解冻,蒸煮条件为90℃、4min,焙烤条件为125℃、5min。改进后的工艺能有效地控制鱿鱼丝甲醛含量,使其成品的甲醛湿基含量为8.7mg/kg,达到了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甲醛 加工工艺 控制
原文传递
鱿鱼丝贮藏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辛学倩 薛勇 +2 位作者 薛长湖 李兆杰 王玉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5,共4页
对秘鲁鱿鱼丝在25、35、45℃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氧化三甲胺(TMAO)、二甲胺(DMA)和甲醛(FA)含量进行监控,根据Arrhenius方程建立了各个指标变化的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表明,TMAO、DMA和FA的变化均遵循1级反应模型,其动力学回归方程分别... 对秘鲁鱿鱼丝在25、35、45℃条件下,不同贮藏时间氧化三甲胺(TMAO)、二甲胺(DMA)和甲醛(FA)含量进行监控,根据Arrhenius方程建立了各个指标变化的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表明,TMAO、DMA和FA的变化均遵循1级反应模型,其动力学回归方程分别为:KB=1.0×104e-22778.6/RT,KB=8.3×105e-31555.0/RT,KB=610.3e-9504.6/RT,相关性均大于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鱿鱼丝 氧化三甲胺 甲醛 Arrhenius方程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