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品视野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明月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126,共9页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多年来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全面监测”共同作用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藏品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不可移动文物 藏品管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秦代角抵戏俑人物服饰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彬 《服饰导刊》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秦代角抵戏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的泛戏剧阶段,由于距今时代较远,其艺人的服饰穿戴是以往学界触及较少且常常被人遗忘的一个领域。文章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例秦代角抵戏俑人物服饰形制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进一步还原被... 秦代角抵戏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的泛戏剧阶段,由于距今时代较远,其艺人的服饰穿戴是以往学界触及较少且常常被人遗忘的一个领域。文章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7例秦代角抵戏俑人物服饰形制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探析,进一步还原被学界较少关注的秦代角抵戏艺人服饰的穿戴状况。运用物质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考古文物相互印证和比对分析,探析秦代角抵戏艺人服饰的面貌。研究认为:(1)秦代角抵戏服饰以下裳短裙为主,短裙的绕裹和带花的挽结方式不同。同时短裙具有装饰性特征,其上遍布精美的彩绘图案。(2)秦代角抵戏服饰不仅有来源于秦人的日常生活服饰,同时也有参照日常生活服饰所创新出的新服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秦代表演服饰的特殊性。(3)通过秦代角抵戏人物发髻的造型特征,得出秦代参与角抵戏表演的艺人群体的身份大致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养马人人物身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代 角抵戏 服饰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都水”陶文考辨
3
作者 曾鑫 朱凌玮 付建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本文从发现于秦始皇帝陵东北侧的一枚阳刻有“都水”两字戳印的筒瓦为例,在梳理秦始皇帝陵周围水利遗址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秦陵的水利设施营建思想。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都水”陶文 水利设计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防洪堤调查研究
4
作者 仲伟秋 郑龙龙 +1 位作者 尹瑞 陈伟平 《山西建筑》 2023年第4期15-18,共4页
秦始皇帝陵因其宏大的规模、科学严密的布局、丰富多样的艺术内涵为世人瞩目,吸引着大量学者研究。秦始皇帝陵园防洪堤作为保护秦始皇帝陵不受季节性洪水冲击破坏的最主要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查阅了古籍和考古报告中防洪堤相关... 秦始皇帝陵因其宏大的规模、科学严密的布局、丰富多样的艺术内涵为世人瞩目,吸引着大量学者研究。秦始皇帝陵园防洪堤作为保护秦始皇帝陵不受季节性洪水冲击破坏的最主要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查阅了古籍和考古报告中防洪堤相关记载,结合秦始皇帝陵园所处位置及骊山自然气候环境,系统梳理了防洪堤的起源、功能与现状。之后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与走访村民,确定了防洪堤的地理位置、整体走向及外观尺寸。结合文献记载、时代背景与遗址现状,对其所采用的夯筑工艺进行了合理分析。最后,基于遗址所存现状与前期工作,完成了材料特性研究和动力性能试验,进行了抗震仿真分析等多角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防洪堤 五岭遗址 夯筑工艺
下载PDF
高精度重力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 被引量:9
5
作者 袁炳强 杨明生 +5 位作者 刘士毅 段清波 苑守成 何贤明 徐国忠 于国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秦始皇帝陵考古已经取得许多重大发现,但至今秦始皇帝陵地宫是否位于现存封土堆之下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对于科学保护这一重要文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应用高精度重...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秦始皇帝陵考古已经取得许多重大发现,但至今秦始皇帝陵地宫是否位于现存封土堆之下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对于科学保护这一重要文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应用高精度重力测量,确定了秦始皇帝陵地宫的东西、南北开挖范围约170m×145m,发现了地宫的西向墓道.通过对重力异常的定量拟合计算,推测了秦始皇帝陵地宫可能存在墓室,墓室东西长约50m,南北宽约40m,埋深约43m,高约10m;地宫四周可能存在石质宫墙,宫墙的中心线范围为145m×125m,墙体宽8m,高约14m;宫墙上部有一细夯土墙,墙宽约15m,高约30m.认为秦始皇帝陵封土堆之下经过大规模开挖存在墓室、宫墙、墓道等配套的地下古墓建筑群,从一个侧面为证实秦始皇帝陵地宫位于现存封土堆之下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宫 秦始皇帝陵 探测 高精度重力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程学华 王育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5,69,共7页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综述程学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育龙(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研究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取得共识的有陵园范围宏阔,封土高大,堪称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最;现封土以下确...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综述程学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育龙(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研究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取得共识的有陵园范围宏阔,封土高大,堪称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最;现封土以下确为陵寝地宫,同时在地宫范围内约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葬坑 秦始皇帝陵 兵马俑坑 甬道 斜坡道 车马坑 地宫 地面建筑 红烧土 建筑形制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士毅 袁炳强 +2 位作者 吕国印 段清波 苑守成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应用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 ,高密度电法测量 ,放射性氡气、地震、地温、测汞、核磁共振等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 ,经过精心施工、综合对比分析 ,探测出秦始皇帝陵地宫的范围 ,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 ,墓室的具体位置和西向墓道等 ,是近期... 应用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 ,高密度电法测量 ,放射性氡气、地震、地温、测汞、核磁共振等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 ,经过精心施工、综合对比分析 ,探测出秦始皇帝陵地宫的范围 ,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 ,墓室的具体位置和西向墓道等 ,是近期秦始皇帝陵考古的重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地宫 探测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旅游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沛 佟庆 倪用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0-25,共6页
秦始皇帝陵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特色鲜明 ,分布集中 ,可达性强 ,知名度高 ,具有极强竞争力与生命力。论文在分析秦始皇帝陵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背景困境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秦始皇帝陵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旅游 发展 旅游资源 旅游客源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 被引量:18
9
作者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6,i001,共8页
2002年度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首次将秦始皇帝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列入其中,共动用8大类22种方法系列,首次以科学数据的方式描述了秦始皇陵地宫的立体形式,取得了一系新成果。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物探考古 调查
下载PDF
戏、丽邑与丽山园——兼论秦始皇帝陵丽邑的功能与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伟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功能与作用 秦始皇帝陵 西安市临潼区 街道办事处 历史文献 解释说明 陕西省 历代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K9901出土角抵俑及铜鼎考——兼论战国秦汉角抵百戏的演变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勤 张济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5,共8页
采用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秦始皇帝陵园K9901陪葬坑出土陶俑与铜鼎进行深入考证,认为这11件陶俑应为“角抵俑”而非原发掘报告所称“百戏俑”,同坑中出土铜鼎应为秦角抵时“扛鼎”之鼎。同时就角抵的概念、来源... 采用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秦始皇帝陵园K9901陪葬坑出土陶俑与铜鼎进行深入考证,认为这11件陶俑应为“角抵俑”而非原发掘报告所称“百戏俑”,同坑中出土铜鼎应为秦角抵时“扛鼎”之鼎。同时就角抵的概念、来源、活动形态及其与“角抵戏”“百戏”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秦始皇帝陵园K9901陪葬坑秦角抵俑与铜鼎的发现在中国古代体育史、摔跤史及举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角抵 摔跤史 举重史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九生 《唐都学刊》 2009年第2期1-14,共14页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文经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是"兵马俑"、"军阵"或者"宿卫军",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拥有、方能动用的近臣侍...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文经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是"兵马俑"、"军阵"或者"宿卫军",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拥有、方能动用的近臣侍卫系统,即"郎系统"真人真马真车及其装备的复制。整个场面呈现的,是始皇帝出入或即将举行礼仪盛典时基本范式的生动写照,而非所谓"兵强马壮的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郎系统"作为一种建制或体制力量,意味着秦人贵族血缘亲属关系的超稳定结构及其更为古老的史前渔猎传统,关乎秦国家机器的运作,关乎秦国之兴与秦朝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郎官俑 礼仪 兵马俑 军阵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本工作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保存环境的常规实时监测,并与离线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由于物联网技术参与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时对文物干预小、响应快速、节省人力,能直观掌握广大区域的环境状况,因此在数据对比分析和... 本工作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保存环境的常规实时监测,并与离线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由于物联网技术参与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时对文物干预小、响应快速、节省人力,能直观掌握广大区域的环境状况,因此在数据对比分析和服务于环境调控等方面具有优势。如能针对文保工作的特点,强化数据存储能力、扩充电池容量、畅通网络,并优化传感器的配置与校准,即可显著提高物联网技术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中的推广度,使文化遗产环境的信息化预控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环境监测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与中国古代文明——秦政原始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九生 《唐都学刊》 2011年第2期1-34,共34页
在秦始皇帝陵出土铜车马的研究中,"灵魂乘车说"、"兵车说"以及从铜车马引出的卤簿制度研究,皆存在着文献不足,考古资料与历史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只有在沟通天人大背景下,从秦人的实践及其对这种实践的理解出发,... 在秦始皇帝陵出土铜车马的研究中,"灵魂乘车说"、"兵车说"以及从铜车马引出的卤簿制度研究,皆存在着文献不足,考古资料与历史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只有在沟通天人大背景下,从秦人的实践及其对这种实践的理解出发,去究明铜车马的性质,方可达到这几方面的有效整合。铜车马坑是祭祀坑;两件铜车马是祭祀皇天上帝时献给神明的礼物。其理据有四:(1)从秦襄公到秦始皇,秦人传承着悠久的包括用车马祭天传统。(2)秦始皇陵丽山是为沟通天人而建筑,丽山陵与骊山主峰则组成天门;铜车马坑位于丽山园内城西门里,对应天官西宫:咸池,即五帝车舍,北斗七星为帝车;铜车马是秦人献给天的帝车。(3)铜车马坑是一个密闭系统,跟秦陵地宫毫无联系,铜车马为秦始皇灵魂乘用说没有根据;铜车马坑有举行祭天"禋祀"的焚烧痕迹。(4)铜车马一、二号车形制虽有差异,但其处于同一规格等级,将其性质分别定为"兵车"和"安车"显然不妥。秦原出东夷,与农业关系密切,"舂"是秦人的表征。在辗转迁徙的过程中,秦人受到周文明的影响,又在马与马车的东传中占得先机。造车技术及马的驯化,传自西亚中亚,制造铜车马的原料—铜和锡却只能是来自中国西南,铜车马御官俑的写实风格则指向古希腊。一体多元或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在铜车马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铜车马 秦政
下载PDF
旅游感知与投射形象的网络内容对比分析——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文 陈楚健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3-69,共7页
文章通过八爪鱼采集器采集携程旅行网游客点评,并搜集与之相关的旅游网站上宣传的文本资料,形成旅游感知与投射形象数据库,建立感知形象分析类目,确定投射形象分析方法;利用ROST CM6软件对其进行高频词分析、情感极分析,并对二者差异进... 文章通过八爪鱼采集器采集携程旅行网游客点评,并搜集与之相关的旅游网站上宣传的文本资料,形成旅游感知与投射形象数据库,建立感知形象分析类目,确定投射形象分析方法;利用ROST CM6软件对其进行高频词分析、情感极分析,并对二者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探析了旅游形象的具体内容,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旅游形象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内容分析法 感知形象 投射形象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帝陵的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思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两千多年来,秦始皇帝陵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多次历经天灾人祸。如今,秦始皇帝陵地区的生产、生活仍然威胁着陵区的文物安全,陵区的整体环境正在遭受着破坏。秦始皇帝陵保护的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秦始皇帝陵保护工... 两千多年来,秦始皇帝陵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多次历经天灾人祸。如今,秦始皇帝陵地区的生产、生活仍然威胁着陵区的文物安全,陵区的整体环境正在遭受着破坏。秦始皇帝陵保护的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秦始皇帝陵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历史上的保护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树立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专门立法保护;统一规划与管理;有计划地开展陵区的考古工作;植树绿化,兼顾陵区周边环境的保护;政府投资和接受社会捐赠;注意具体保护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性,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文物破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现状 破坏 保护 建议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颖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63-166,共4页
本文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为主旨,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本体和所依存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 本文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为主旨,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本体和所依存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文化遗产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文化遗产地 资源管理 研究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天人合一整体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九生 《唐都学刊》 2013年第2期1-19,F0003,共20页
秦始皇帝陵秦人自名丽山,仿效昆仑传说,封土埋没了空前绝后的"地天通",地下地面及其上各类埋藏、建构建筑,多与天象对应。地宫、"地天通"、封土及其主人,就这样"常居"天地之中。丽山总体营造的主导思想,... 秦始皇帝陵秦人自名丽山,仿效昆仑传说,封土埋没了空前绝后的"地天通",地下地面及其上各类埋藏、建构建筑,多与天象对应。地宫、"地天通"、封土及其主人,就这样"常居"天地之中。丽山总体营造的主导思想,系以比类取象为核心的天人相应或天人合一整体观。"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巧意卓立,品物毕图;雕琢性情,隐以藏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丽山 昆仑 “地天通”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甲衣渊源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豆海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的着装特征是上身着"泡钉"。将该俑的"泡钉"服饰与以往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此类"泡钉"服饰应是周代一种甲衣,其不仅具有防御作用,亦有一定的装饰性。4号俑着装与...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的着装特征是上身着"泡钉"。将该俑的"泡钉"服饰与以往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此类"泡钉"服饰应是周代一种甲衣,其不仅具有防御作用,亦有一定的装饰性。4号俑着装与同时期陶俑差异较大,所着特殊甲衣凸显了展示与表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K9901陪葬坑 “泡钉”俑 甲衣
下载PDF
刘九生教授《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一文读后
20
作者 赵世超 《唐都学刊》 2013年第4期98-101,共4页
刘九生教授2009年发表《兵马俑证谬》、2011年发表《秦政原始》,先后提出兵马俑应为郎官俑、铜车马坑应为祭祀坑、铜车马应是秦人献给皇天上帝的礼品等见解,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现在,时间过去了两年,九生新的力作《秦始皇帝陵总体营... 刘九生教授2009年发表《兵马俑证谬》、2011年发表《秦政原始》,先后提出兵马俑应为郎官俑、铜车马坑应为祭祀坑、铜车马应是秦人献给皇天上帝的礼品等见解,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现在,时间过去了两年,九生新的力作《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又要和大家见面了。如果说此前所作均属专题重点研究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则是对陵园从结构上作总体觯决,当然应该算是九生在该领域内的“收官巨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 秦始皇帝陵 刘九生 教授 2009年 兵马俑 祭祀坑 车马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