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表径流与其时间变化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管华 李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根据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地区42个径流站1962~199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径流量及其时间变化(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探讨了这种反常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 秦岭-黄准平原交界带 地表径流量 时间变化 正相关关系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 被引量:8
2
作者 管华 高更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3-676,共4页
在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面积大于100 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地貌演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 在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面积大于100 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地貌演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为下凹形为主,但山地整体的坡面形状近于直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平原交界 地貌演化阶段 信息熵 坡面形状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太蓉 庄红娟 刘存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32-6534,共3页
20世纪后期,全球增暖趋势明显,受此影响,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气候也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选取了其中东部1961~2006年的5个代表站点气温、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 20世纪后期,全球增暖趋势明显,受此影响,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气候也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选取了其中东部1961~2006年的5个代表站点气温、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趋势,为敏感的交界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御以及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近50年交界带中东部气温呈不显著上升趋势(0.09 ℃/10年),其中长葛的气候倾向率为0.18 ℃/10年,是年平均气温倾向率的2倍。夏季气温呈负趋势,秋季正处于较暖时期,冬季气候从冷干型逐渐转向暖湿型。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5.9 mm/10年,趋势系数为0.16,降水量增加的趋势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的格局。夏、冬季降水表现为正趋势,而春、秋季降水呈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平原交界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趋势系数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物质强淋溶效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管华 马建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在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以下区域,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的高度分布规律。然而,对沙河一线7个土壤剖面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内,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增大的反常现... 在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高度以下区域,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的高度分布规律。然而,对沙河一线7个土壤剖面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内,土壤物质的淋溶性具有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增大的反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土壤物质强淋溶效应。与两侧的山地和平原地区相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海拔高度150~300m之间的区域内,表层土壤的硅铝铁率陡然减小,土壤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淋溶率显著增大,硅、钛、锰、磷氧化物的积累率明显增大。此处出现土壤物质强淋溶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山前“暖坡效应”的存在。较高的气温增大了当地土壤物质的活动性,为其淋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地球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强淋溶效应 坡地暖 秦岭-平原交界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关系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管华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关系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具有2个特征:各站径流过程曲线和输沙过程曲线走势大致相同;各站水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内水沙关系具有3个特征:相关曲线呈顺时针绳套关系;上半年内同... 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水沙关系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具有2个特征:各站径流过程曲线和输沙过程曲线走势大致相同;各站水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内水沙关系具有3个特征:相关曲线呈顺时针绳套关系;上半年内同流量的含沙量1~4(5)月小于5(6)月,呈现出逆时针型的相关趋势;5~6月份月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而月平均含沙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平原 交界 水沙关系 河流 泥沙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边际效应》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圣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0-1230,共1页
关键词 自然地理系统 边际效应 秦岭-平原 交界 自然地理特征 评介 自然地理要素 过渡区域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7
作者 管华 李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 中国东部河流的径流量一般具有自上游向下游沿程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河流径流量具有沿程减小的特征,即山地-平原交界带“河流减水效应”。基于5条主要河流上27个水文站1956-2000年共45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及其邻近区域的河流基本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减水河段。出现部位多为交界带的中部和下部厦其下游邻近地区,其驱动因子主要是地表组成物质的垂向二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减水效应 驱动因子 地表组成物质 垂向二元结构 秦岭-平原交界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地分异规律的TM影象制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新强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TM遥感影象土地类型解译制图的基础上,论述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分析不同尺度下影响交界带土地分异的各级主导因素和土地分异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了交界带自然过渡特征的多方向性。
关键词 秦岭-平原 交界 TM影象处理 土地结构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9
作者 阮长林 《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1X期105-106,共2页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位于我国地势地貌第二和第三阶梯之间,包括多种地貌类型,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交汇地带。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研究有助于为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秦岭-平原交界 自然地理特征 降雨 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