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探全真初祖东华帝君的形象建构
1
作者 韩占刚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全真初祖东华帝君与多位主管东方的大神,以及蓬莱仙境、昆嵛山仙道文化密切相关。王重阳不仅首次将全真道与蓬莱仙境、昆嵛山关联在了一起,而且还很可能已经将东华帝君视作全真道的祖宗。王重阳仙逝后,马钰“以神道设教”,大力神化王重... 全真初祖东华帝君与多位主管东方的大神,以及蓬莱仙境、昆嵛山仙道文化密切相关。王重阳不仅首次将全真道与蓬莱仙境、昆嵛山关联在了一起,而且还很可能已经将东华帝君视作全真道的祖宗。王重阳仙逝后,马钰“以神道设教”,大力神化王重阳,并且在晚年东归之后于昆嵛山的“帝君故宅”创建东华庵。马钰仙逝不久,受其影响的全真道徒明确将东华帝君视作祖宗。此后王处一、丘处机也都参与了东华庵的营建,他们对东华帝君的认同,很可能是受掌教马钰的影响。其后,以宋德方、秦志安师徒为代表的全真道徒,也为东华帝君的全真化、齐鲁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渐将东华帝君与昆嵛山、烟霞洞,以及青帝(东岳神)、东王公等关联在一起,在继承全真道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将东华帝君与齐鲁文化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道 蓬莱仙境 马钰 宋德方 王处一 秦志安 王重阳 昆嵛山
原文传递
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考释
2
作者 荣国庆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4,共7页
元太宗(窝阔台汗)(1237~1244)时,全真派道士宋德方主持修纂《大元玄都宝藏》。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1280),诏谕真人祁志诚焚毁《道藏》经文及板。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令除《道德经》外,悉数焚毁,并诏谕天下。至此,《大元玄都宝藏... 元太宗(窝阔台汗)(1237~1244)时,全真派道士宋德方主持修纂《大元玄都宝藏》。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1280),诏谕真人祁志诚焚毁《道藏》经文及板。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令除《道德经》外,悉数焚毁,并诏谕天下。至此,《大元玄都宝藏》毁亡,关于此次修造《道藏》的记载也几乎湮没。陈垣先生据《祖庭内传》《通真子墓碣》记载,略述其情形,兼论秦志安与元好问、李俊民之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道藏》 玄都宝藏 元太宗 诏谕 秦志安 大元 世祖
原文传递
元好问对中国宗教史的贡献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国勇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元好问对中国宗教史的贡献杨国勇金元之际的著名人物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是一位“才雄学赡”①的大学问家,早被他的同代和后世人尊为“一代宗匠”②,“一代宗工”③,公认他是成就卓著、贡献巨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元好问对中国宗教史的贡献杨国勇金元之际的著名人物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是一位“才雄学赡”①的大学问家,早被他的同代和后世人尊为“一代宗匠”②,“一代宗工”③,公认他是成就卓著、贡献巨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有关的论著什百相属,蔚为大观“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史 道教史 全真道 秦志安 一代宗匠 宗工 真大道教 多神信仰 大学问家 李道谦
原文传递
龙山道教石窟有关问题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养正 《中国道教》 1981年第2期41-55,共15页
在太原西南约四十里,有龙山道教石窟,位于静居观沟上之龙山峰顶,古昊天观之东侧。石窟凿修在一庞大峭岩上,前有敞坪数亩,后倚蔚然峻峰,更有苍松古柏,翠绿挺秀于东西。石窟共八洞,皆刻道教神仙像。规模虽不大,以道教石窟甚少,且雕艺精湛... 在太原西南约四十里,有龙山道教石窟,位于静居观沟上之龙山峰顶,古昊天观之东侧。石窟凿修在一庞大峭岩上,前有敞坪数亩,后倚蔚然峻峰,更有苍松古柏,翠绿挺秀于东西。石窟共八洞,皆刻道教神仙像。规模虽不大,以道教石窟甚少,且雕艺精湛,故颇珍贵。它最早开凿于何时,无史料可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神仙 披云子 全真道 昊天观 虚皇 秦志安 玄都宝藏 张道陵 邱长春 道德天尊
原文传递
《金莲正宗记》的成书与修订——兼论其与《七真仙传》之间的叙事互补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占刚 《老子学刊》 2023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金莲正宗记》序的作者并不是毛麾、毛养素,而很可能是秦志安本人。《正统道藏》本《金莲正宗记》虽然在编排上逻辑严密,但却并非该书原貌。为了便于单独刻板流传,以及与金元时期全真祖师谱系的发展相适应,1261年前后,全真道徒删除了... 《金莲正宗记》序的作者并不是毛麾、毛养素,而很可能是秦志安本人。《正统道藏》本《金莲正宗记》虽然在编排上逻辑严密,但却并非该书原貌。为了便于单独刻板流传,以及与金元时期全真祖师谱系的发展相适应,1261年前后,全真道徒删除了《金莲正宗记》中王重阳的其他弟子以及七真弟子们的传记。通过宋德方的《全真列祖赋》与秦志安的“金莲记”,我们可以大致恢复该书的原貌。与之密切相关的《七真仙传》虽然记事详尽,但却并非“集大成”之作,而是与稍早删定完成的《金莲正宗记》叙事互补,比如许多事迹彼此仅有、叙事内容详略互补、叙事人物互补等。这应该是《七真仙传》的修订者(即全真道高层)有意为之,其目的概欲使两部各有特色的“官方”全真祖师传记能够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志安 《金莲正宗记》 修订 《七真仙传》 叙事互补
原文传递
吕洞宾文集考——吕洞宾著作考略之二
6
作者 马晓宏 《中国道教》 1988年第4期37-40,共4页
最早全面、系统地记载吕洞宾事迹诗歌的著作,大约出现于南宋初。《吕祖全书》中录有《原刊吕祖文集序》云:“今偶得是集,不欲秘藏,愿与同志共之”云云,署“太岁丙戌乾道二年(1166年)书,云日剑律谷神子陈得一序”,陈得一其人无考,但至少... 最早全面、系统地记载吕洞宾事迹诗歌的著作,大约出现于南宋初。《吕祖全书》中录有《原刊吕祖文集序》云:“今偶得是集,不欲秘藏,愿与同志共之”云云,署“太岁丙戌乾道二年(1166年)书,云日剑律谷神子陈得一序”,陈得一其人无考,但至少在南宋乾道二年以前,就有吕洞宾文集流传。宋代以后所传的吕洞宾文集,又有以下数种。元秦志安《金莲正宗记》言吕祖“平生述作数百篇,目之曰:《传剑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洞宾 吕祖 金莲正宗记 秦志安 七言 浑成 乾道 五言律 神子 弱翁
原文传递
从传记到传奇:金元全真仙传的历史书写及仙化倾向
7
作者 秦国帅 《道教学刊》 2019年第2期87-113,共27页
关于金元时期王重阳度化全真七子的故事,除了他们各自的语录、文集等著作外,我们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金莲正宗记》《七真仙传》《七真年谱》《甘水仙源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及《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六部教内仙传资料。需要说... 关于金元时期王重阳度化全真七子的故事,除了他们各自的语录、文集等著作外,我们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金莲正宗记》《七真仙传》《七真年谱》《甘水仙源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及《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等六部教内仙传资料。需要说明的是,这六部仙传资料尽管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合的部分,然而却又从不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颇具戏剧性和故事性的细节。对于这些细节,虽然我们无法考证其真伪,但它们却在丰富全真教祖师形象的同时,又为明清民国时期对全真度化故事的演绎保留了足够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阳 甘河镇 丘处机 吕洞宾 七真年谱 全真道士 秦志安 李道谦 马丹阳 全真七子
原文传递
龙山石窟考察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岩 《新美术》 1980年第2期33-42,共10页
高踞在太原西南郊区龙山绝顶巨岩上的石窟群,是我国唯一的道教石窟,在道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窟内的造象足以代表道教艺术的成就,在我国美术史上应该占有光辉的一页。但是,对这一窟群,迄今尚未进行过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关于它的凿造年... 高踞在太原西南郊区龙山绝顶巨岩上的石窟群,是我国唯一的道教石窟,在道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窟内的造象足以代表道教艺术的成就,在我国美术史上应该占有光辉的一页。但是,对这一窟群,迄今尚未进行过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关于它的凿造年代以及内容和样式等问题,还未得到切实的解决。地方文献把这八窟泛指为元代造作,这是未加深究的民间传说,我们决不能盲目地凭此作为时代依据。日本常盘大定氏在1920年11月来此调查,在《古贤之迹》中作了报道,并提出一些看法,有助于对这一窟群的了解,但仍有待商讨,今一并提出进行探索,期望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石窟 宋德方 秦志安 常盘大定 披云子 地方文献 邱处机 考察报告 全真教 南郊区
原文传递
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9
《中国报业》 2016年第11期51-51,共1页
5月24日,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在贵阳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150余名社长、总编辑和编辑、记者出席了这次大会。此次换届大会通过了党报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党报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名单及党报分会第五届理... 5月24日,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在贵阳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150余名社长、总编辑和编辑、记者出席了这次大会。此次换届大会通过了党报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党报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名单及党报分会第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报业协会 换届大会 工作报告 秦志安 颜纯 杨增 问题导向 新闻采访活动 产业峰会 建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