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文琛《向远方》中的“粗糙化”音乐语言特征
1
作者 杜卉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东方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粗糙性”,其实质是融合在音高、音色、律动、主题发展中的风格特质。很多在西方视角看来“演不齐、奏不准”的民间音乐特点,恰好是秦文琛力图在其音乐语言中,表现本土文化中的原始性、宗教性、民族性... 东方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中的“粗糙性”,其实质是融合在音高、音色、律动、主题发展中的风格特质。很多在西方视角看来“演不齐、奏不准”的民间音乐特点,恰好是秦文琛力图在其音乐语言中,表现本土文化中的原始性、宗教性、民族性的最好材料。如今现代创作的“粗糙性”趋势,与东方古老音乐文化形成了一拍即合的交汇,在流派学说的浪潮翻涌下,秦文琛结合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感悟,以个人理解探索出展现“粗糙性”特质的音乐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向远方》 粗糙化 音乐语言
下载PDF
秦文琛音乐中的“易斯格勒泛音”及其话语表征
2
作者 徐言亭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秦文琛在创作中运用的大量泛音,是他以陌生化理念对西方音乐的泛音技法和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易斯格勒”所做的在地化重构。秦文琛既没有直接搬用西方的多声部语言,也没有套用传统原型,而是回到自身熟悉的文化语境,找到自我的音乐表... 秦文琛在创作中运用的大量泛音,是他以陌生化理念对西方音乐的泛音技法和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易斯格勒”所做的在地化重构。秦文琛既没有直接搬用西方的多声部语言,也没有套用传统原型,而是回到自身熟悉的文化语境,找到自我的音乐表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易斯格勒 泛音 话语分析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歇尔西、尹伊桑、秦文琛单音技法运用比较
3
作者 陈国威 张茂涛 《音乐探索》 2023年第3期93-103,共11页
在20世纪前后,以单音作为中心技术在音乐作品中运用较常见,已知的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的歇尔西、韩国的尹伊桑、中国的秦文琛等。通过对3位作曲家的单音技法运用、单音技法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作曲家单音技法的个性风格特征与单... 在20世纪前后,以单音作为中心技术在音乐作品中运用较常见,已知的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的歇尔西、韩国的尹伊桑、中国的秦文琛等。通过对3位作曲家的单音技法运用、单音技法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作曲家单音技法的个性风格特征与单音技法内涵,进而获得更多音乐表达的手段和音乐构思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技法 歇尔西 尹伊桑 秦文琛
下载PDF
圣歌在天地间回荡——秦文琛《地平线上的五首歌》之音乐创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安鲁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和文化等层面,对《地平线上的五首歌》进行了阐述、分析和归纳。以此揭示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秦文琛,在音乐创作方面的一些独特手法和新观念。
关键词 秦文琛 草原圣歌 鸟歌 宗教 创作技法
下载PDF
当代音乐作品审美阐释——以秦文琛古筝曲与陆培小提琴作品音乐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娟 《当代音乐》 2017年第18期13-14,17,共3页
作曲家秦文琛的两首古筝独奏曲《吹响的经幡》和《风中的圣咏》(2010)是其民乐创作领域审美上的拓展,他跳出了传统古筝的演奏和表达韵味,体现出作曲家创作思路的独特性;陆培的小提琴作品用非常小提琴化的专业性的体现,在民歌或民歌旋律... 作曲家秦文琛的两首古筝独奏曲《吹响的经幡》和《风中的圣咏》(2010)是其民乐创作领域审美上的拓展,他跳出了传统古筝的演奏和表达韵味,体现出作曲家创作思路的独特性;陆培的小提琴作品用非常小提琴化的专业性的体现,在民歌或民歌旋律音调基础上用小提琴这样一件外来乐器表达了中国气质,这无论对作曲家个人创作的发展,还是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都具有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古筝独奏曲 颠覆 陆培 小提琴作品 民族性 幻想
下载PDF
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应——秦文琛二重协奏曲《迭响》中的现代管弦乐配器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纪欢格 《北方音乐》 2012年第4期14-15,共2页
二十世纪以来,管弦乐队在音响组合上越来越多样化、细腻化,声部也越来越个性化。最大限度发挥乐器演奏法的可能性,寻求全新音色丰富音乐表现力,是当代众多作曲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秦文琛作为中国年轻一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非常善于挖掘... 二十世纪以来,管弦乐队在音响组合上越来越多样化、细腻化,声部也越来越个性化。最大限度发挥乐器演奏法的可能性,寻求全新音色丰富音乐表现力,是当代众多作曲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秦文琛作为中国年轻一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非常善于挖掘各种乐器音色,他的二重协奏曲《迭响》的现代管弦乐配器具有搭配精准、思路开阔的特点,其色谱般细腻渐变的音色复杂而有条理,不拘泥于某些模式又能将声音与想表达的内容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迭响》 配器 音色创新
下载PDF
心灵的放逐与守望——试探秦文琛音乐创作的心理轨迹
7
作者 王力维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3,共2页
秦文琛是近年来中国专业作曲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中青年作曲家,在他的音乐中,除了精妙的技术设计和音乐结构外,更为感人的是他发自心底的歌唱,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他的这种特质来源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来源于带着深深的思念走遍世界的张... 秦文琛是近年来中国专业作曲家中非常突出的一位中青年作曲家,在他的音乐中,除了精妙的技术设计和音乐结构外,更为感人的是他发自心底的歌唱,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他的这种特质来源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来源于带着深深的思念走遍世界的张力,悲怆中总是带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人生经历 宗教 音乐张力
下载PDF
秦文琛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8
作者 汪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秦文琛是中国新生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学界对其作品予以的重视度较高。本文以作曲技术理论为主要切入点,从单音技法、音色技法、组织结构和技术细节等四个方面对其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作曲领域的相关研究有所... 秦文琛是中国新生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学界对其作品予以的重视度较高。本文以作曲技术理论为主要切入点,从单音技法、音色技法、组织结构和技术细节等四个方面对其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作曲领域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单音技法 音色技法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浅析秦文琛《唤凤》唢呐协奏曲中唢呐的音色音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丫丫 蔡国光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3期35-35,共1页
通过分析《唤凤》唢呐协奏曲中的唢呐演奏效果,分别从C调高音唢呐、大G调中音唢呐、D调高音唢呐、东北大D调传统低音唢呐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不同调性的唢呐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以及突破传统唢呐演奏音乐的局限,以现代的作曲技法,使唢呐呈... 通过分析《唤凤》唢呐协奏曲中的唢呐演奏效果,分别从C调高音唢呐、大G调中音唢呐、D调高音唢呐、东北大D调传统低音唢呐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不同调性的唢呐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以及突破传统唢呐演奏音乐的局限,以现代的作曲技法,使唢呐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唢呐 《唤凤》 音色音响 秦文琛
下载PDF
论秦文琛《彼岸的回声》《伶伦作乐图》中音响展开与核心音高材料的依存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宝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40,共12页
《彼岸的回声》与《伶伦作乐图》是秦文琛近年来创作的较有代表性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两部作品如其一贯地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描摹“声音景象”和“音响造势”的恢弘手笔,却又饶有趣味地都运用了“十声人工音阶”,以不同的音响展开手法带给... 《彼岸的回声》与《伶伦作乐图》是秦文琛近年来创作的较有代表性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两部作品如其一贯地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描摹“声音景象”和“音响造势”的恢弘手笔,却又饶有趣味地都运用了“十声人工音阶”,以不同的音响展开手法带给听众完全不同的音响体验。在这以音色-音响技法为主要作曲手段的作品中,“音高”与“和声”还能起到多重要的作用?是否面临此类作品时,能够将“音色—音响”问题与“和声”问题完全割裂开进行研究?文章力求以两部作品为对象,探讨音响展开与核心音高材料的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彼岸的回声 伶伦作乐图 音响展开 核心音高材料
下载PDF
独立人格·文化自觉·音响意境——从秦文琛阮组曲的艺术特质说开去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志鸿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9,共4页
本文从秦文琛的早期生活与学习道路入手,对其音乐创作成就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重点研究近年创作的阮组曲及其艺术特征,论证了该作品有意境的音响品质,进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重构的视角,探讨该作品在当代创作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秦文琛 音乐创作 阮组曲 独立人格 文化自觉 音响意境
下载PDF
琵琶新语,瞬息万变——秦文琛新作《琵琶辞》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斯絮 《北方音乐》 2012年第1期4-8,共5页
我国当代民族器乐艺术,是一片开阔而绚烂的园地,也是中国当代音乐学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复杂而严肃的课题。本文选取中国乐坛“新生代”作曲家秦文琛的琵琶独奏新作品《琵琶辞》作为例证,通过研究其创作呈现的状况以及作品在音乐结... 我国当代民族器乐艺术,是一片开阔而绚烂的园地,也是中国当代音乐学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复杂而严肃的课题。本文选取中国乐坛“新生代”作曲家秦文琛的琵琶独奏新作品《琵琶辞》作为例证,通过研究其创作呈现的状况以及作品在音乐结构、新音色、新节奏等方面的典型特点,探讨琵琶音乐创作在当代的发展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辞》 琵琶独奏 秦文琛
下载PDF
一音思一画,一弦感一念——有感于2013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当代音乐周秦文琛作品专场音乐会
13
作者 王骏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乐中有画,画中有乐,此乃画中精妙,乐中之绝妙。音如笔,乐如墨,音乐便是笔与墨交融出的水墨画。音乐开始,宣纸铺开,一音进入,笔也已沾上了墨。音乐开始流动起来了,一个音,太简单了,不留神间,节奏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附合上... 乐中有画,画中有乐,此乃画中精妙,乐中之绝妙。音如笔,乐如墨,音乐便是笔与墨交融出的水墨画。音乐开始,宣纸铺开,一音进入,笔也已沾上了墨。音乐开始流动起来了,一个音,太简单了,不留神间,节奏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附合上了这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专场音乐会 当代音乐 秦文琛 一画 作品 水墨画
下载PDF
秦文琛的音乐创作研究——《太阳的影子Ⅲ》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刚妍 《当代音乐》 2019年第5期25-27,共3页
《太阳的影子Ⅲ》是为竖琴、打击乐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作品,是秦文琛《太阳的影子》系列作品中的第三首。在李明月《日光下的形吟》——解读秦文琛《太阳的影子》系列室内乐作品的文章中,曾有对《太阳的影子Ⅲ》的片段解读及分析,而... 《太阳的影子Ⅲ》是为竖琴、打击乐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作品,是秦文琛《太阳的影子》系列作品中的第三首。在李明月《日光下的形吟》——解读秦文琛《太阳的影子》系列室内乐作品的文章中,曾有对《太阳的影子Ⅲ》的片段解读及分析,而笔者是专门针对《影子Ⅲ》的分析。在以下文章中,笔者将通过对作品整体结构及其创作技术的解读,探寻"技术"与"民间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太阳的影子Ⅲ》 解读及分析
下载PDF
谈和声现象与音响特质——秦文琛室内乐作品《行空》创作研究
15
作者 江姗姗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4-41,共8页
秦文琛于2012年创作了作品《行空》(为琵琶与弦乐队而作),泛音的大量运用呈现了该曲的主要音响特质。作曲家以泛音为核心要素,将琵琶改变定弦后,四条弦上能被听见的所有泛音作为音高素材,通过不同奏法的融合,探索各种音响的可能。通过... 秦文琛于2012年创作了作品《行空》(为琵琶与弦乐队而作),泛音的大量运用呈现了该曲的主要音响特质。作曲家以泛音为核心要素,将琵琶改变定弦后,四条弦上能被听见的所有泛音作为音高素材,通过不同奏法的融合,探索各种音响的可能。通过对于该作品音高组织的研究,结合琵琶与弦乐泛音的运用,探索其音响特质、和声现象以及其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阐述该作品在音响观念、和声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行空 泛音 和声 音响
下载PDF
声响背后的乐韵——秦文琛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涛 《音乐爱好者》 2004年第7期44-46,共3页
谈到当代音乐创作,我总会想到约翰·凯奇及那著名的《4分33秒》。从艺术创新的视角看,这位大师有着不可超越的境界。有人将《4分33秒》的独创比喻为围棋盘两条边线相接处之顶点上的一颗棋子,尽管这步棋不是最后一步,但在这之后... 谈到当代音乐创作,我总会想到约翰·凯奇及那著名的《4分33秒》。从艺术创新的视角看,这位大师有着不可超越的境界。有人将《4分33秒》的独创比喻为围棋盘两条边线相接处之顶点上的一颗棋子,尽管这步棋不是最后一步,但在这之后所落下的棋子却只能在它“以里”。这个比喻说得既俏皮又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音乐创作 乐韵 交响前奏曲 《意韵》 音乐语言
下载PDF
叶小钢、秦文琛、郭文景讲座综述
17
作者 刘瑞 王尔清 陈玲俐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66-74,M0003,共10页
在为期五天的"杭州现代音乐节"中,精彩纷呈的讲座、音乐会、公开课等学术活动充分彰显了此次活动专业性和多元性。本文就音乐节特邀的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教授、秦文琛教授、郭文景教授举办的三场讲座进行综述。现按照讲座时间... 在为期五天的"杭州现代音乐节"中,精彩纷呈的讲座、音乐会、公开课等学术活动充分彰显了此次活动专业性和多元性。本文就音乐节特邀的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教授、秦文琛教授、郭文景教授举办的三场讲座进行综述。现按照讲座时间顺序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文景 秦文琛 学术活动 公开课 音乐节 时间顺序 音乐会 专业性
下载PDF
从自我中寻找音乐语言的作曲家——秦文琛的创作对我们的启迪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西麟 《福建艺术》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从90年代初到现在.我关注秦文琛的作品已经将近20年了!从他最早的作品《意韵》《寒鼓》,经过《怀沙》《太阳的影子》《际之响》,到近年来的作品《唤风》《五月的圣徒》《风月叠响》,直到最近的《对话山水》等,无论他的室内乐作品... 从90年代初到现在.我关注秦文琛的作品已经将近20年了!从他最早的作品《意韵》《寒鼓》,经过《怀沙》《太阳的影子》《际之响》,到近年来的作品《唤风》《五月的圣徒》《风月叠响》,直到最近的《对话山水》等,无论他的室内乐作品和交响乐作品,都引起我的兴趣,我都从中发现和吸收到多方面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音乐语言 作曲家 交响乐作品 《太阳的影子》 创作 室内乐作品 90年代
下载PDF
渲音抒画——我“看”到的秦文琛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琦文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23-28,M0002,共7页
宋元山水画对大自然的"线性"表现方式和艺术审美的哲思启发了作曲家秦文琛的音乐创作。在秦文琛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音乐与宋元山水画实现了跨时空的审美理想对接——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糅合"线性艺术"的诗意,描摹出... 宋元山水画对大自然的"线性"表现方式和艺术审美的哲思启发了作曲家秦文琛的音乐创作。在秦文琛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音乐与宋元山水画实现了跨时空的审美理想对接——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糅合"线性艺术"的诗意,描摹出作曲家记忆中天地自然的气息,神韵与感动。本文以秦文琛《向远方》民族室内乐系列作品为例,围绕音乐创作主题、风格技法和审美与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其音乐创作与绘画艺术间的美学关系进行探讨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向远方》山水画 音画
下载PDF
浮华年代,音乐家需要自我流亡 作曲家秦文琛访谈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艺苗 《音乐爱好者》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秦文琛的音乐,听了很多年了!以前不认识他的时候,都是拷贝来听的,这些曲子,像《唤凤》《太阳的影子》《际之响》现在都还保留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关于这首曲子我已经作了专文称颂。说到《... 秦文琛的音乐,听了很多年了!以前不认识他的时候,都是拷贝来听的,这些曲子,像《唤凤》《太阳的影子》《际之响》现在都还保留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关于这首曲子我已经作了专文称颂。说到《黎明》,真是挺遗憾的,上个星期回杭州的家,走到附近的杭州大剧院,就进去看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琛 音乐家 作曲家 《太阳的影子》 杭州大剧院 浮华 流亡 大提琴协奏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