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传》成书秦汉说及代有增益说综考
1
作者 黄觉弘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3,共7页
北宋郑獬可能是历史上《左传》成书秦汉说的最早提出者。南宋魏了翁亦疑《左传》乃秦汉初人所作。明嘉靖年间季本最早明确提出《左传》成于汉初张苍之手。近人洪业继之。然此数说无甚影响。真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刘歆伪作说。从历史渊... 北宋郑獬可能是历史上《左传》成书秦汉说的最早提出者。南宋魏了翁亦疑《左传》乃秦汉初人所作。明嘉靖年间季本最早明确提出《左传》成于汉初张苍之手。近人洪业继之。然此数说无甚影响。真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刘歆伪作说。从历史渊源来看,此说远在西汉末刘歆挑起今、古文经学之争时就已伏下了线索。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的问世,标志着刘歆伪作说的正式兴起。近世以来,大凡今文经学派和受今文经学派影响较深的学者多持刘歆伪作说。但现今此说已难见持论者了。代有增益说调停春秋说、战国说及秦汉说三派之间,以顾炎武的表述最为简明扼要。对此说有所申阐发明的是徐中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秦汉说 刘歆 代有增益
下载PDF
论《说文》形义统一原则的历史来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琢 《励耘语言学刊》 2011年第2期212-220,共9页
形义统一是《说文解字》说解汉字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根植于汉字的表意本质,在许慎之前有着悠久的思想、学术传统。在思想史层面,儒家"正名"思想是形义统一原则的宏观来源。在语言文字学层面,秦汉字书的编纂思路、收字标准为《说文》... 形义统一是《说文解字》说解汉字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根植于汉字的表意本质,在许慎之前有着悠久的思想、学术传统。在思想史层面,儒家"正名"思想是形义统一原则的宏观来源。在语言文字学层面,秦汉字书的编纂思路、收字标准为《说文》的形义统一原则提供了学术启示,秦汉字说对汉字字形、字意的沟通是《说文》释字原则的直接来源。《说文》充分继承了传统"小学"对汉字形义统一规律的认识,在系统性的高度上,全面彻底地证实了汉字的表意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义统一 正名思想 秦汉字书 秦汉
下载PDF
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编香肌粉未匀——浅述中国茶文化
3
作者 王鸣军 《东南文化》 2002年第4期62-67,共6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也有着悠远的饮茶历史,关于饮茶的发源时间,就考古文献来看有三种观点:
关键词 中国 茶文化 发源时间 考古文献 “神农 “西周 秦汉说 发展阶段
下载PDF
近四十年前七子“文必秦汉”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迪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6年第5期103-108,共6页
梳理近四十年来学者对明代前七子"文必秦汉"说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文必秦汉"说的对比研究较弱,有进一步发掘的可能;"文必秦汉"说对唐文、宋文的态度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八股文与"文必秦汉"... 梳理近四十年来学者对明代前七子"文必秦汉"说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文必秦汉"说的对比研究较弱,有进一步发掘的可能;"文必秦汉"说对唐文、宋文的态度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八股文与"文必秦汉"说的互动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必秦汉 兴起背景 内涵 消歇原因
原文传递
现代版桃园三兄弟[三国]励志成长记
5
《家用电脑与游戏》 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
话说“滚滚长江部是水,浪化灌尽众英雄……”一曲现代版《说秦汉临江仙》道球天下悲欢!这是我与两个死党网游故事中的一段真实经历,故事的开始很平淡,中间有些许的跌宕起伏,而结局还属未知,因为这条路还是现在进行时……
关键词 网络游戏 开发 游戏产业 游戏软件 秦汉临江仙》
下载PDF
汉代法律体系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振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4,共18页
汉二年萧何"为法令约束"与萧何"次律令"两事,不是同一层次更不是同一行为,萧何为汉制定具体法令始于汉元年任丞相时,而非汉二年。萧何作律九章即编纂律典在高帝五年统一天下后。研究《二年律令》的性质,必须区分其... 汉二年萧何"为法令约束"与萧何"次律令"两事,不是同一层次更不是同一行为,萧何为汉制定具体法令始于汉元年任丞相时,而非汉二年。萧何作律九章即编纂律典在高帝五年统一天下后。研究《二年律令》的性质,必须区分其文书性质与律令性质的差别,将其文书性质定性为当代行用律令的抄本,并没有解决其题名"二年"的问题。正律、旁章、傍章、律经、罪名之制、事律等概念,出现在《晋书.刑法志》、魏律《序》、颜师古注引文颖说等重要史料中,是我们赖以认识汉律结构的重要概念,决不能随意摒弃,否则必然导致史料的虚无。汉律律典构造、"九章"之外律篇的归属等问题,是关系汉代法律体系的根本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深入探讨,才可能深刻认识汉代法律体系的内涵和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法律体系 九章律 《二年律令》 法典的编纂修订 律典构造 秦汉律二级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