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厚葬与薄葬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国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94-102,共9页
秦汉魏晋时期厚葬的成因有经济、认识、道德伦理、统治者提倡等等,归根结底还在于统治阶级选择丧葬制度的着眼点在于能不能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厚葬、薄葬都在其次。该时期的厚葬特点一是长丧久葬,二是事死如事生,后者具体表现是大... 秦汉魏晋时期厚葬的成因有经济、认识、道德伦理、统治者提倡等等,归根结底还在于统治阶级选择丧葬制度的着眼点在于能不能维护其政权的稳定性,厚葬、薄葬都在其次。该时期的厚葬特点一是长丧久葬,二是事死如事生,后者具体表现是大、多、广。汉文帝“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诏令确实实行过,但并未全面提出“禁厚葬”的措施,薄葬的局限性很大,尤其是开创了“凿山为穴”的新葬制。魏晋的薄葬特点是短丧、不封不树、明器减少。局限性是薄葬区域性强、阶段性突出、新葬制的出现。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魏晋时期 厚葬 薄葬 事死如事生
下载PDF
秦汉魏晋时期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3-47,共5页
秦汉之际,伴随着陕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水利的全面兴修、稻田种植面积扩大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开发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汉末三国时,陕南农业曾一度繁荣。魏晋南北朝时,陕南地区农业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西晋以降农业开发处于衰退的趋势... 秦汉之际,伴随着陕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水利的全面兴修、稻田种植面积扩大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开发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汉末三国时,陕南农业曾一度繁荣。魏晋南北朝时,陕南地区农业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西晋以降农业开发处于衰退的趋势,但是由于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和少数民族迁入,特别是冬小麦的传入使陕南地区农业开发又有了新的内容,出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采集渔猎文化同时并存的局面,使山地农业得到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魏晋时期 陕南地区 农业开发
下载PDF
秦汉魏晋的流民现象与社会稳定
3
作者 李海生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流民现象 社会稳定 秦汉魏晋时期 国家利益 政治策略
下载PDF
秦汉魏晋游仙诗史研究的新创获——序张宏《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 被引量:3
4
作者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诗歌研究 秦汉魏晋时期 游仙诗 张宏 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初步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16-2317,共2页
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保墒、选种和播种技术,同时还出现了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在今天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 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保墒、选种和播种技术,同时还出现了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在今天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科学
下载PDF
四川渠县城坝遗址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禄红 +3 位作者 陈卫东 周科华 赵宠亮 胡良鸿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76,2,共17页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渠县土溪镇渠江的东岸,与土溪镇和达成铁路隔渠江相望,西南距县城约26公里,现隶属于土溪镇的城坝村、天府村和洪溪乡的新华村(图一)。遗址区海拔330米,属浅丘平坝区,其北、西、南三面环水,东靠佛尔岩,呈依山傍水之势...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渠县土溪镇渠江的东岸,与土溪镇和达成铁路隔渠江相望,西南距县城约26公里,现隶属于土溪镇的城坝村、天府村和洪溪乡的新华村(图一)。遗址区海拔330米,属浅丘平坝区,其北、西、南三面环水,东靠佛尔岩,呈依山傍水之势(图二),面积567万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渠县 城坝遗址 城址 竹木简牍 秦汉魏晋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