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文化新秩序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洲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全球文化秩序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西方主导地位和“西方中心主义”以及“西强他弱”是这一全球秩序的基本结构。西方在全球文化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质言之就是掌握了文化国际话语权。全球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是大国话语权竞... 全球文化秩序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产物,西方主导地位和“西方中心主义”以及“西强他弱”是这一全球秩序的基本结构。西方在全球文化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质言之就是掌握了文化国际话语权。全球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是大国话语权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身份,且要改变在这一秩序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具有促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和更新的动力。中国要以国际话语权建设推进全球文化秩序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认识并采取举措:加强话语质量建设与传播影响力建设并举;寻求非西方“文化话语权联盟”以获得“共同话语权”;将国家实力增长有效转化为国际话语权特别是文化话语权的增长;对西方文化话语权进行适当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秩序 国际话语权 中国文化身份 秩序转型
下载PDF
基于“破窗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秩序建构——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
2
作者 马晓敏 《经济师》 2024年第6期133-134,136,共3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有着充足的物质文化基础,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以及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有着充足的物质文化基础,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以及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背景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公共文化秩序建构的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图书馆开放式管理的日益发展成熟,在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秩序建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破窗现象”,而将“破窗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工作中,可以有效地解决我们长期以来遇到的疑难杂症,“破窗理论”带给图书馆公共文化秩序建构工作以启示,通过对“破窗现象”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探寻出一套针对这种困境的解决措施,增强馆员与读者的防微杜渐意识,引导读者和馆员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图书馆公共文化秩序的建构,将城市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现象” 图书馆 公共文化秩序 精神文明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文化秩序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韦路 金钱熠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9-13,共5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文化秩序应该如何重构?技术进步与全球文化秩序变迁息息相关。智能媒体技术的进步促使文化间的传播从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框架转变为以转文化传播为特征的交流融合框架。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文化传播的主体、形态... 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文化秩序应该如何重构?技术进步与全球文化秩序变迁息息相关。智能媒体技术的进步促使文化间的传播从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元对立框架转变为以转文化传播为特征的交流融合框架。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文化传播的主体、形态与效果等都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带来了智能鸿沟、虚假信息与政治偏见的风险。面向未来,“求同存异”是建构全球文化新秩序的重要策略,需要从技术、平台、规则、主体、价值等五个层面协力推进,建构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文化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秩序 国际传播 人工智能 AIGC
下载PDF
全球文化新秩序与国际传播新使命
4
作者 余远来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球文化秩序 国际传播 使命 路径
下载PDF
由表及里的系统工程:全球文化新秩序下的中国定位与传播使命
5
作者 张慧瑜 陈昱坤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区分表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用以探索事物现实反映与内在驱动力的思考哲学。本文通过回溯20世纪占支配地位的国际传播发展脉络,结合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全球性倡议,从“表”与“里”的层面分析系统化国际传播的运作... 区分表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用以探索事物现实反映与内在驱动力的思考哲学。本文通过回溯20世纪占支配地位的国际传播发展脉络,结合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全球性倡议,从“表”与“里”的层面分析系统化国际传播的运作机制,以启迪全球文化新秩序下的中国定位与国际传播使命。本文提出,将新时代国际传播纳入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资源、中国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内核、中国媒介所装置的内容文本等维度建立对外传播自主体系。只有统筹多方,中国的国际传播才能从“表”与“里”的层面形成步调一致、意志统一的配合,才能实现系统工程架构,并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全球性倡议的国际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秩序 国际传播 系统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及其文化秩序建构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海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网络空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对标新时代的新要求,网络空间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特质决定了对于网络空间的长效治理需要在公共理性理念的指引下,按照网络空间文化四个层次建... 网络空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对标新时代的新要求,网络空间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特质决定了对于网络空间的长效治理需要在公共理性理念的指引下,按照网络空间文化四个层次建构新型文化秩序:在物态文化层,以"自主研发"增强网络空间治理技术支撑能力,构筑坚实可靠的物质文化;在制度文化层,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构筑良法之治的制度文化;在行为文化层,引导规范网络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构筑健康理性的行为文化;在心态文化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空间治理全过程,构筑健康向上的心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治理 公共领域 公共理性 文化秩序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立杰 张俊杰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缓慢与中国固有的文明水平不相适应 ,其中原因各领域学者多有探讨。本文试从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高度同一性所起制约作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并对这种传统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种传统所带...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缓慢与中国固有的文明水平不相适应 ,其中原因各领域学者多有探讨。本文试从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高度同一性所起制约作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并对这种传统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种传统所带来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传统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发展应并行不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化 文化秩序 政治秩序 知识分子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乡贤文化看社会秩序的重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新民 《教育文化论坛》 2016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乡贤文化的产生与儒家德治理想密切相关,是国家政教原则与乡村秩序结合的必然产物。乡贤文化的产生有赖于乡贤的客观存在,追溯其渊源则至迟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均与其生存生活的地域有着紧密的亲和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过程中获得了广... 乡贤文化的产生与儒家德治理想密切相关,是国家政教原则与乡村秩序结合的必然产物。乡贤文化的产生有赖于乡贤的客观存在,追溯其渊源则至迟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均与其生存生活的地域有着紧密的亲和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乡贤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的身教楷模,发挥了化导民间风规习俗,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他们遵循的是"活"的生活政治学的行动逻辑,往往能以满足乡民利益的方式,主动参与符合国家需要的文化秩序的建构活动。今天无论官方或民间都在呼唤新乡贤的出现,实际即是呼唤合理健康的文化秩序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文化 德性政治 政治秩序 文化秩序
下载PDF
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村落仪式民俗变迁——基于山地白族哭嫁与哭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容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51-57,共7页
社会人类学话语体系之中,仪式民俗对群体而言具有普遍性,绝非偶发或边缘,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传统哭嫁与哭丧仪式具有表演性、文化性、历史文本性,其变迁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整合。以往研究对哭嫁与哭丧叙事形态与社会功能... 社会人类学话语体系之中,仪式民俗对群体而言具有普遍性,绝非偶发或边缘,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传统哭嫁与哭丧仪式具有表演性、文化性、历史文本性,其变迁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整合。以往研究对哭嫁与哭丧叙事形态与社会功能研究未能解释看似同源的哭嫁与哭丧仪式民俗为何在同语境下变迁之结果大相径庭。社会学典型研究的文本书写与对象建构将哭嫁与哭丧仪式民俗置于特定情境下进行对比研究可探析村落仪式民俗变迁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秩序 仪式民俗 山地白族 哭嫁与哭丧
下载PDF
汉魏之际文化秩序的变革与曹魏文学繁荣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191,共5页
东汉文化场域构型的总体特点是经学笼罩文学。至东汉末,文学与经学逐渐为两大社会势力所掌握和利用:总体上而言,经学为世家大族、士大夫阶层所掌控,文学才艺则为士大夫阶层政治上的对立面皇帝阉宦集团所标举和利用。经学表征能力的衰落... 东汉文化场域构型的总体特点是经学笼罩文学。至东汉末,文学与经学逐渐为两大社会势力所掌握和利用:总体上而言,经学为世家大族、士大夫阶层所掌控,文学才艺则为士大夫阶层政治上的对立面皇帝阉宦集团所标举和利用。经学表征能力的衰落与文学表征能力的上升,使得原先经学、文学各安其位的文化秩序受到挑战。整个文化场域内的这种紧张关系通过鸿都门学事件释放出来。出身阉宦集团的曹操在场域中的位置决定了他重视文学的立场,这也为建安文学之繁荣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秩序 场域 鸿都门学 建安文学
下载PDF
基于文化创生秩序的TPS推广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全喜 邵传斌 王丹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5-948,共4页
提出从理念、制度和技术等三个创生秩序来构建丰田生产方式(TPS)推进的应用模式,通过这三个层面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促进TPS文化的形成和技术工具体系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文化创生秩序 丰田生产方式(TPS) 推广模式
下载PDF
图像秩序与文化秩序——试析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抽象纹样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6-61,73,共7页
维吾尔族的抽象艺术既是一种对自然秩序的认知和表达,同时也反映出了对文化秩序规定性的理解;其抽象艺术已把艺术家的世俗生活、宗教信仰及艺术创作统一了起来,体现出了一种图像与自然、文化秩序的双向建构关系。
关键词 图像秩序 文化秩序 维吾尔族 抽象纹样
下载PDF
文化秩序与新闻传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02,共4页
新闻传播的文化功能之一,是以信息传播方式构建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在文化环境,而确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秩序则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价值所在。新闻传播活动之所以要反映和批判文化秩序中不合理的制度与社会关系,并在解构... 新闻传播的文化功能之一,是以信息传播方式构建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在文化环境,而确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秩序则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价值所在。新闻传播活动之所以要反映和批判文化秩序中不合理的制度与社会关系,并在解构与整合的过程中构建新的文化秩序,是由新闻传播行为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对其角色期望所规定的。良好的文化秩序,对于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即实现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秩序 新闻传播 价值
下载PDF
商品交换的文化秩序——以广西临江镇“四月初九”事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俊彪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9,共6页
对发生在广西临江镇的“四月初九”事件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从表象上看这是一起由政治斗争引发的社会事件,但实质上却是以互酬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的社会整合模式与利润至上的商业社会的商品交换规则,在磨合过程中所爆发出来的社会整合模... 对发生在广西临江镇的“四月初九”事件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从表象上看这是一起由政治斗争引发的社会事件,但实质上却是以互酬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的社会整合模式与利润至上的商业社会的商品交换规则,在磨合过程中所爆发出来的社会整合模式之间的冲突,是临江周边村寨壮族人“有福同享”的财富观与临江人“独善其身”的财富观持久冲突的一种表现。据此认为,商品交换不仅是一个商品的流通过程,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不同群体对于商品交换的意义秩序的理解和社会实践建构了它的现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交换 文化秩序 族群关系
下载PDF
乡村文化秩序重建中乡村教师的使命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红郡 张燕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94-98,共5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乡村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性危机,如文化价值危机及传承危机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主要的知识群体,应自觉肩负起...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乡村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性危机,如文化价值危机及传承危机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主要的知识群体,应自觉肩负起乡村文化秩序重建的历史使命,即“尽心”传承乡土文化,“尽职”守护乡村课堂,“尽力”传播文明乡风。在乡村文化秩序重建中,乡村教师要敢于作为,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文化秩序 乡村教师
下载PDF
秩序的文化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度支撑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旭东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社会秩序的存在要求有一种对共同性原则存在的认可和承认,彼此在相互性意识中实现对共同性原则的接纳和践行,这成为共同性秩序可以发生的社会基础所在,它使得秩序的发生真正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因而,理解秩序存在的文化基础的核心就... 社会秩序的存在要求有一种对共同性原则存在的认可和承认,彼此在相互性意识中实现对共同性原则的接纳和践行,这成为共同性秩序可以发生的社会基础所在,它使得秩序的发生真正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因而,理解秩序存在的文化基础的核心就在于可以化分散为一体的价值观念意义上的统合性力量的存在。由此,基于文化意义上的彼此间共同性的构建成为共同性意识得以塑造和强化的根本所在。而这种共同体意识的存在,在形势上犹如一座宏大建筑物,其构成的诸多要素相互组合搭建而成为一体性的存在。我们因此便需要从个人、社会与文化的诸向度上,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作为共同体而持久存在的有着自身包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支撑性力量的作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秩序文化基础 向度支撑 差异性 一体性
下载PDF
论文化理解与文化秩序的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真圣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3-17,共5页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的条件下,理解各种文化观念,重建文化秩序是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是一种追寻意义的活动,是指导与规范人们行为的实践精神。要理性地分析和把握各种文化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各种文化观念都与一定时代的人...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的条件下,理解各种文化观念,重建文化秩序是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是一种追寻意义的活动,是指导与规范人们行为的实践精神。要理性地分析和把握各种文化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各种文化观念都与一定时代的人们的利益占有与实现方式相关。功利主义文化的盛行造成了社会人心浮躁和价值迷失的严重后果,仁爱互助文化对于功利主义的泛滥可以起到济时纠偏的作用,但根本上只有用道义论文化才能克服与超越功利主义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要注意日常文化、批判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之间的关系。主流文化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反映主导政治诉求的文化或观念意识,其本质是理性的、自由的、人道的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还要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是多元文化存在合理性的背景、前提,是多元文化运行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边界,主流文化又要不断展开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与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精神 文化理解 文化秩序
下载PDF
文化秩序建构的重心转移与有限激进改革——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俞波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2-41,共10页
文化秩序是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维度,文化秩序的建构、解构及其再建构是体制改革内部规则的外在表征。从博弈论的角度建构"三方博弈"体制模型可以作为30年文化体制改革和当代文化秩序格局的一种分析范式,从博弈力量对比分析可以... 文化秩序是文化现代化的核心维度,文化秩序的建构、解构及其再建构是体制改革内部规则的外在表征。从博弈论的角度建构"三方博弈"体制模型可以作为30年文化体制改革和当代文化秩序格局的一种分析范式,从博弈力量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体制运作机制呈现外在秩序相对均衡但内在秩序失衡的基本格局。因此文化博弈力量"均衡化"的秩序建构应该通过有限激进改革加速重心转移——从外在走向内在、由广度走向深度。这种秩序建构的重心转移有其内在合理性和可行性,有限激进改革有赖于挖掘重心转移的动力、转化变革阻力、寻找合理的突破口。当前秩序调整的重心转移和有限激进改革有利于启动文化体制建构的"后阀值效应",克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秩序 三方博弈模型 重心转移 有限激进改革
下载PDF
文化堕距:村落转型中的农民心态与乡村文化秩序--基于浙江H县开发区五个拆迁村的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恒胜 戴维娜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村落转型心态是农民对政府拆迁政策强有力的支持,移居安置社区的拆迁农民被推动着快速告别乡土文化,接受城市社区文化,而以保守、稳定为特征的乡土文化的转变速度远落后于乡土社会的变迁。缺少思...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村落转型心态是农民对政府拆迁政策强有力的支持,移居安置社区的拆迁农民被推动着快速告别乡土文化,接受城市社区文化,而以保守、稳定为特征的乡土文化的转变速度远落后于乡土社会的变迁。缺少思想引导的农民心态滞后现象表现为拆迁农民对土地的依恋、对村落生活的怀念、对安置社区治理的低认同弱参与和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从文化堕距的概念入手理解乡村变迁,从心态上思考乡村文化秩序的调适问题,对推进农民精神世界合理嬗变、重构乡村文化秩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堕距 村落转型 农民心态 乡村文化秩序
下载PDF
宋代海南岛教化推广与文化秩序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查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海南岛是我国南疆重要海岛,加强对其统治在国家边疆经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宋王朝在着眼对海南的政权建设和军事征服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创设学校、发展科举、敕封神明、改变礼俗等手段,致力于在岛上基层社会建立一套新的社会秩序,并取得重... 海南岛是我国南疆重要海岛,加强对其统治在国家边疆经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宋王朝在着眼对海南的政权建设和军事征服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创设学校、发展科举、敕封神明、改变礼俗等手段,致力于在岛上基层社会建立一套新的社会秩序,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宋朝廷在海南推广文教因地制宜,呈现明显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海南岛 教化 文化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