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峻江 刘宝成 高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简述了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其 4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阐述了系统安全性设计的定性分析方法 ,提出了新的功能危害性分析 (FH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 (FMEA)中对二次故障、多重故障及隐蔽故障的处理方法 ;... 简述了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其 4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阐述了系统安全性设计的定性分析方法 ,提出了新的功能危害性分析 (FH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 (FMEA)中对二次故障、多重故障及隐蔽故障的处理方法 ;建立了用于底事件定量分析的秩统计法 ,利用不完全寿命数据平均秩 ,导出了不完全寿命分布参数估计公式 ;建立了一整套更为合理、更为精确的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该技术已成功应用某机型襟翼操纵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系统安全 功能危害性分析 秩统计法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徐利岗 周宏飞 +2 位作者 李彦 李晖 汤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2-799,共8页
根据连续估计初始样本值及其所对应的自由度进行多步迭代的估计方法,选择中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水文序列轮次分析、游程理论和极差理论探讨了降水的稳定性;从降水集度、年际变差等方面用Mann-Kendall秩次相... 根据连续估计初始样本值及其所对应的自由度进行多步迭代的估计方法,选择中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水文序列轮次分析、游程理论和极差理论探讨了降水的稳定性;从降水集度、年际变差等方面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剖析了北方荒漠化地区降水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地单独丰水年的概率要高于单独枯水年,而发生连枯年的概率则高于连丰年;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增加趋势的地区概率分别为83%和70%,而半干旱地区降水有明显减少趋势的概率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荒漠区 降水 Mann-Kendall秩统计法 时空变异性 稳定性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徐利岗 周宏飞 +1 位作者 梁川 吴安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2-1011,共10页
依据我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降水集度、游程检验、功率谱、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北方荒漠地区降水在年内,年际和年代际几种时间尺度的变... 依据我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降水集度、游程检验、功率谱、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北方荒漠地区降水在年内,年际和年代际几种时间尺度的变异规律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同期该地区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对当地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存在5a、9a及准14a主周期,1988年以来以9a及14a周期为主;降水年内分配的差异趋缓,年际波动呈增加趋势。年代尺度下,以多年均值衡量,21世纪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降水将减少,平均减幅为15~40mm/a,北疆大部分地区平均增幅为10~40mm/a。各年代,春(秋)季降水占全年百分率变化不大,维持在14.4%~17.5%(17.3%~21.2%),夏季是主要降水期,占全年降水的58%~62%,冬季所占比例较小,最高为5.1%。预计未来:春、夏季降水将增多,冬季降水逐渐减少,年降水有增加趋势;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增加趋势的地区概率分别为83%和70%,而半干旱地区降水有明显减少趋势的概率为58%,西部有向暖湿变化、中部地区趋于暖干、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多时间尺度 MORLET小波分析 Mann-Kendall秩统计法 趋势分析 大气环流 中国北方荒漠区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黄蕊 徐利岗 刘俊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078-4089,共12页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气温存在3a、9a及准12a主周期;气温场空间分布以"相间复杂"型为主(对总体方差贡献为30.93%),基于此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北疆子区、南疆子区、河西子区、青海子区及内蒙古子区。全区44.8%的年份气温属正常范围,15.5%年份异常偏暖,3.4%显著偏暖,13.8%年份偏冷,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均为8.6%。自9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开始增温,2001—2008年温度正距平值达6.9℃,正距平年数由80年代40%上升至100%。西北干旱区97.9%的地区呈现增温趋势,其中94.7%的地区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96.8%的站点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增温幅度为0.02℃/10a—1.21℃/10a;并形成了北疆以富蕴(1.09℃/10a),南疆以喀什(0.22℃/10a),东疆以巴里坤(0.76℃/10a),柴达木盆地以小灶火(0.81℃/10a),河西地区以松山(0.08℃/10a),内蒙古西部以吉诃德(0.03℃/10a)为中心的增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气温 时空变异性 趋势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EOF) Mann-Kendall秩统计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