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中部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微物理特征
1
作者 杨俊梅 孙鸿娉 +1 位作者 田晓婷 王洪霞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3期24-31,共8页
基于2011年5月9日山西中部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飞机探测和地面雨滴谱观测资料,分析空中云系微物理参量的垂直分布、冰晶形态及演变和地面降水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积层混合云为冷云结构,垂直分布不均匀,云中过冷水较为丰沛,对流泡... 基于2011年5月9日山西中部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飞机探测和地面雨滴谱观测资料,分析空中云系微物理参量的垂直分布、冰晶形态及演变和地面降水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积层混合云为冷云结构,垂直分布不均匀,云中过冷水较为丰沛,对流泡的存在造成云内不同区域云水含量不均匀。云滴的凝华增长导致5.3 km处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数浓度明显增加。小云粒子谱分布以单峰型为主,峰值直径主要在5~6μm或9~10μm,大云粒子谱分布呈多峰型,不同高度处变化较大。观测到的冰晶形态包括板状、针柱状、柱帽状、辐枝状和不规则形状,4.9 km处受聚合和淞附过程的共同影响,辐枝状和针柱状冰晶增多,在4.1 km处融化层附近淞附状冰晶明显增加。地面降水受到雨滴谱仪布设位置的影响,其微物理结构主要呈现层状云降水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微物理特征 垂直结构 粒子形态
下载PDF
点坝侧积层精细划分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辛治国 肖建新 +1 位作者 冯伟光 黄文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6,共5页
油田开发到后期,挖潜的对象已经细化到小层,甚至是单一韵律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根据曲流河点坝侧积层的岩性、物性特征,河流相储层中的侧积层一般可分为泥质侧积层、灰质(钙质)侧积层和物性侧积层,由于这3种侧... 油田开发到后期,挖潜的对象已经细化到小层,甚至是单一韵律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根据曲流河点坝侧积层的岩性、物性特征,河流相储层中的侧积层一般可分为泥质侧积层、灰质(钙质)侧积层和物性侧积层,由于这3种侧积层对流体运移影响程度不同,剩余油的分布也有差异。因此,提出综合利用自然伽马变化梯度、微梯度变化梯度、微电位变化梯度、微电极幅度差、声波时差变化梯度、井径变化梯度等参数识别侧积层性质,并建立了3种侧积层的识别模式。在孤岛油田利用水平井挖潜侧积层上部剩余油的过程中,利用这一方法优选泥质侧积层及厚度较大的物性侧积层发育的区域部署水平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构型 泥质侧积层 灰质侧积层 物性侧积层
下载PDF
泥石流堆积层理结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1,共4页
应用层理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泥石流堆积层理的正粒序、反粒序和混杂粒序等进行成因差异分析。当粘性泥石流体的流核比在 12~ 5 0之间时 ,砾石质点在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 ,形成筛积的层理结构。
关键词 泥石流 流核比 积层 积层
下载PDF
积层膜与载体RCC
4
作者 师剑英 《覆铜板资讯》 2023年第4期26-32,共7页
本文概述了积层膜(Build-upFilm)及载体RCC(Resin-CoatedCopperFoil)的基本概念;积层膜与载体RCC的产生背景及性能要求;积层膜与载体RCC用树脂体系分析及树脂配方设计与制造工艺;积层膜与载体RCC,BF载板与BT载板等内容。
关键词 积层膜(BF) 载体RCC 封装载板
下载PDF
一种新的曲流河点坝侧积层建模方法 被引量:35
5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王军 王延忠 龚蔚青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19,共5页
根据曲流河储层系统的层次性,以层次建模为指导,首先建立了曲流河的分布模型,随后提取每一条曲流河中线,计算不同位置处曲流河曲率,根据曲流河中线曲率大小,确定点坝位置。在点坝约束下,随机抽样确定侧积层的个数、侧积层水平间距、单... 根据曲流河储层系统的层次性,以层次建模为指导,首先建立了曲流河的分布模型,随后提取每一条曲流河中线,计算不同位置处曲流河曲率,根据曲流河中线曲率大小,确定点坝位置。在点坝约束下,随机抽样确定侧积层的个数、侧积层水平间距、单个侧积层的倾角以及延伸距离,侧积层的倾向则严格指向废弃河道。另外,建立了中国东部某油田三维点坝侧积层模型,丰富了建模理论,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坝 积层 曲流河 建模方法 三维模型
下载PDF
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控制因素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37
6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5 位作者 岳大力 杜庆龙 钟欣欣 刘志鹏 刘江丽 白振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依据露头与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成果,对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大庆油田萨北北二西区为例,探讨识别地下古河道侧积层倾角的方法。研究表明:侧积层倾角主要受河床底形的影响,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依据露头与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成果,对点坝内部侧积层倾角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大庆油田萨北北二西区为例,探讨识别地下古河道侧积层倾角的方法。研究表明:侧积层倾角主要受河床底形的影响,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河流的宽深比越大,侧积层倾角越小。侧积层倾角值可以先利用密井网资料得出河流的宽深比,再按照宽深比与侧积层倾角的定量关系推算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积层倾角 点坝 废弃河道
下载PDF
积云并合扩展层化型积层混合云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艳伟 牛生杰 +2 位作者 罗宁 文继芬 黄浩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5-1175,共11页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的主要降水云系,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对象,从云降水物理的角度来研究云系的形成和发展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从个例研究入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2005年5月17~18日发生在我国...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的主要降水云系,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对象,从云降水物理的角度来研究云系的形成和发展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从个例研究入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2005年5月17~18日发生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以贵州省为主)的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发现这次过程是由对流云并合扩大层化形成的.云系形成以后,云系附近会不断有对流云生成,并在移动过程中并合进入云系,补充云系发展维系所需的含水量和能量,促使云系不断维持.在积层混合云系的内部,对流云和层状云区不断地发生作用.对流云给周围的层状云不断输送含水量和能量,支持着层状云的发展.云系内部两种云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对流云内的上升气流速度逐渐渐小,层状云的上升气流速度不断维持,总上升气流面积区扩大.对流云的降水量不断减小,而层状云的降水不断维持,带来了大面积持续时间很长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并合 积层混合云
下载PDF
电弧增材成形中熔积层表面形貌对电弧形态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祥曼 张海鸥 +1 位作者 王桂兰 柏兴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34,共12页
电弧增材成形常采用单道多层或多道搭接的熔积方式,不同的熔积方式下对应的熔积层表面形貌不同,从而影响电弧的形态及其传热传质过程.本文建立了纯氩保护电弧增材成形的电弧磁流体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以及不同表面形貌的熔积层模型,并... 电弧增材成形常采用单道多层或多道搭接的熔积方式,不同的熔积方式下对应的熔积层表面形貌不同,从而影响电弧的形态及其传热传质过程.本文建立了纯氩保护电弧增材成形的电弧磁流体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以及不同表面形貌的熔积层模型,并在保持阳极与阴极之间距离和熔积电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模拟计算获得增材成形特有的单道和多道搭接熔积条件下的不同表面形貌对应的电弧形态以及相应的温度场、流场、电流密度、电磁力、电弧压力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面基板上起弧情况下电弧中心具有较高的温度、速度、电流密度以及压强;单道多层熔积情况下熔积层数对电弧的各个参量影响较小;多道搭接熔积情况下电弧呈非对称分布,电弧中心温度较前两者低,电流密度、电磁力和电弧压强的分布偏向熔积层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成形 积层形貌 电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积层混合云结构特征及降水机理的个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晖 高茜 +2 位作者 刘香娥 周嵬 贾星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5-328,共14页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降水系统,其降水既有对流云又有层状云特征。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结合三维粒子运行增长模式对2012年5月29日北京地区的一次积层混...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降水系统,其降水既有对流云又有层状云特征。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结合三维粒子运行增长模式对2012年5月29日北京地区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的降水与雷达回波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混合云系中积状云与层状云各自的微物理结构特征与降水的发生机理等。结果表明:降水过程云内存在着明显的"播种—供给"机制,层状云中"播种—供给"机制相对简单。而对流云区中由于降水粒子可以发生上下多次的循环增长,"播种—供给"机制可在云的上下层间双向进行,云中粒子群可以增长得更大。在积层混合云中,在低层,层状云中已有的水凝物粒子进入内嵌的积云块中,而在高层水成物粒子又从积云中落到层云中,积层混合云系充分发挥了积云和层云各自的优势,从而降水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降水机制 播种—供给 循环增长
下载PDF
积层混合云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景鑫 牛生杰 +1 位作者 王式功 郝天依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1,共6页
研究了雷州半岛积层混合云雨滴的微结构参量特征,用2007年8月8日至11日在广东湛江和遂溪观测获取的295个降水雨滴谱样本.根据雨滴瞬时谱和有关物理量的演变特征,分别得到了数浓度、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水含量与雨强的变化关系,给出了雨... 研究了雷州半岛积层混合云雨滴的微结构参量特征,用2007年8月8日至11日在广东湛江和遂溪观测获取的295个降水雨滴谱样本.根据雨滴瞬时谱和有关物理量的演变特征,分别得到了数浓度、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水含量与雨强的变化关系,给出了雨滴谱的Γ分布拟合和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得出三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平均谱Γ分布,可以描述为N=58 859.634 29D^(7.403 805) exp(-4.816 26D).这些结果可作为检验标准与雷达回波资料进行比较,确定降水的性质和定量估量降水;还可以通过地面连续雨滴谱数据推测空中雨滴谱的基本特征,从而完整地认识整个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Γ分布函数 雨滴谱
下载PDF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点坝内部侧积层定量表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1 位作者 岳大力 钟欣欣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难以挖潜。文中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总结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一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 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散,难以挖潜。文中依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总结出该区点坝内部侧积层的坝面分布为水平斜列式,分布形态呈“缓一陡”模式。基于研究区的密井网资料,在点坝内部侧积层分布模式的指导下,综合利用经验公式、岩心及密井网剖面的方法,对点坝内部侧积层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通过研究得出:研究区位于点坝顶部的侧积层倾角多在5。以内,位于点坝中部的侧积层角度在4~10°,侧积层间距为40m左右.单一侧积体水平宽度在70m左右。以此参数为基础结合研究区侧积层的“缓一陡”模式,建立了能够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三维构型模型,分析了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认为点坝内部剩余油在剖面上主要分布在中上部.注采井间侧积体内的剩余油更富集,平面上由于不同侧积层顶部的水驱油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而使得剩余油呈条带状分布.按照剩余油分布模式总结出相应的挖潜措施,为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积层 点坝 废弃河道
下载PDF
北京一次积层混合云系结构和水分收支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陶玥 李军霞 +2 位作者 党娟 李宏宇 孙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5-460,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2007年10月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研究了积层混合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特征,并分析了云系的水分收支及降水效率。结果表明:积层混...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2007年10月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研究了积层混合云系的宏微观结构和降水特征,并分析了云系的水分收支及降水效率。结果表明:积层混合云是导致此次北京降水的主要云型;积层混合云降水分布不均匀,云系中微物理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都不均匀,具有混合相云的云物理结构。冷云降水过程占主导地位,雪的融化对雨水的形成贡献最大。北京区域降水过程的主要水汽源地为黄海海面及蒙古国,两支气流在陕西北部汇合后的西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北京区域以外,水汽和水凝物主要从西边界和南边界输送到域内。北京区域降水主要时段内,水物质通量在水平方向上为净流入。对北京区域水汽、水凝物和总水物质的水分收支各项的估算表明,水物质基本达到平衡。北京区域从2007年10月5日20时至6日14时,总水成物降水效率、凝结率、凝华率及总水凝物降水效率分别为5.6%、4.77%、4.19%、4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系 水分收支 降水效率
下载PDF
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结构飞机联合探测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佃国 姚展予 +1 位作者 龚佃利 樊明月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利用北京、山西和河北三省市飞机在环北京地区探测的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结构特征资料,结合卫星等宏观观测资料,分析了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系空间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冷锋云系前部,云内部微物理参数空间分布不均匀,2700m以上较大... 利用北京、山西和河北三省市飞机在环北京地区探测的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结构特征资料,结合卫星等宏观观测资料,分析了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系空间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冷锋云系前部,云内部微物理参数空间分布不均匀,2700m以上较大,垂直方向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正相关关系,浓度极值间差7个量级,大滴粒子浓度差7个量级,降水粒子浓度差6个量级,水平方向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分布不均匀,呈反相关关系。冷锋云系中部,云微物理参数垂直分布不均匀,在2500~3600m和4000m以上高度层出现云粒子峰值,且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反相关关系,云滴粒子浓度极值间差6个量级,大滴粒子浓度差7个量级,降水粒子浓度差5个量级,水平方向云粒子分布不均匀,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反相关关系。冷锋云系前部,云粒子谱在48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4200m高度谱型多峰分布,3600m高度谱型为双峰谱。云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差异不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调递减谱,峰值在小粒子端(≤100μm),4200m和3600m高度谱型相似,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小于100μm和230μm处。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相似,都为单峰谱,峰值相差不大。冷锋云系中部,云粒子谱在三高度层谱型差异较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峰值在小滴端,42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峰值在15μm处,3600m高度谱型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7μm和30μm处。云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差异不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调递减谱,峰值在小粒子端(≤100μm),4200m和3600m高度谱型相似,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100μm和200μm处。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相似,都为单峰谱,峰值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京地区 积层混合云 飞机探测 微物理结构
下载PDF
龙门山甘溪组谢家湾段混积相和混积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27
14
作者 郑荣才 周刚 +1 位作者 董霞 胡忠贵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41,共9页
依据实测剖面资料和薄片鉴定结果,将龙门山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确定为以泥质为背景的Ⅰ型混积类型和Ⅱ型混积层序,其Ⅰ型混积类型的形成机理包括间断式和原地式两种混积形式,以风暴流所致的间断式混积为主。相关的混积相可划分为混... 依据实测剖面资料和薄片鉴定结果,将龙门山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确定为以泥质为背景的Ⅰ型混积类型和Ⅱ型混积层序,其Ⅰ型混积类型的形成机理包括间断式和原地式两种混积形式,以风暴流所致的间断式混积为主。相关的混积相可划分为混积滨岸、碎屑混积陆棚和碳酸盐混积陆棚三种混积相类型,以及①滨岸潮缘残积物+混积潮坪、②混积陆棚泥+远源风暴流、③混积陆棚泥+近源砂质风暴流、④混积陆棚泥+近源混积风暴流和生物滩与点礁四种混积微相类型的沉积组合。其Ⅱ型混积层序可划分出SMST、TST、EHST和LHST四个沉积体系域,各体系域由不同的混积类型、混积序列和混积强度的准层序叠置而成,以SMST和LHST的原地式混积作用最强,TST的间断式混积作用最弱,而EHST具有交替的间断式与原地式叠加混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下泥盆统甘溪组谢家湾段 滨岸 碎屑混陆棚 碳酸盐混陆棚 积层
下载PDF
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艳伟 牛生杰 +2 位作者 罗宁 文继芬 黄浩隽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本文利用贵阳市气象台2005和2006年5—9月的地面、高空观测和雷达资料等,分析了41次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降水过程。研究发现如果分散的多单体对流云若距离较近,则很可能出现大范围地跨接、合并,则有可能形成范围宽广的片状... 本文利用贵阳市气象台2005和2006年5—9月的地面、高空观测和雷达资料等,分析了41次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降水过程。研究发现如果分散的多单体对流云若距离较近,则很可能出现大范围地跨接、合并,则有可能形成范围宽广的片状或带状云系,即积层混合云系。云系形成以后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前方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合并,从而云系前缘强度增强,云系不断维持。整个系统的生命期往往较分散云团更长,并有可能会形成间歇性或连续性降水。本文分析了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一些具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对流云 积层混合云 物理特征 并合
下载PDF
华北秋季一次低槽冷锋积层混合云宏微物理特征与催化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秦彦硕 蔡淼 +3 位作者 刘世玺 蔡兆鑫 胡向峰 吕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5-849,共15页
利用2013年10月13日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在张家口涞源地区对积层混合云中上部进行的增雨探测数据,分析了云的垂直微物理结构、云区的可播性和作业前后液态云粒子、冰晶及降水粒子的微物理变化。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垂直... 利用2013年10月13日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在张家口涞源地区对积层混合云中上部进行的增雨探测数据,分析了云的垂直微物理结构、云区的可播性和作业前后液态云粒子、冰晶及降水粒子的微物理变化。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垂直结构由冷、暖两层云配置,云层发展厚实,冷云区云粒子浓度平均为62 cm^(-3),液态水含量最大0.05 g/m^3;2DC和2DP探测的冰晶及降水粒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9和2.2 L^(-1);暖云内云粒子数浓度集中在300 cm^(-3)左右,液态水含量约0.1 g/m^3。探测区域云粒子数浓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利用云内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等参数判断,该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播撒作业层具有强可播性。对比作业前后云中粒子浓度及平均直径发现,云粒子在作业前时段内的平均浓度为31 cm^(-3),远高于作业后平均浓度(17.6 cm^(-3));但平均直径变化不大。作业后冰晶粒子通过贝吉龙过程消耗过冷水长大,浓度由之前的0.86 L^(-1)增至4.27 L^(-1),平均直径也增至550μm。冰晶粒子逐渐长大形成降水,降水粒子浓度也相应有所升高,谱明显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微物理特征 催化响应 粒子测量系统(PMS)
下载PDF
一次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系的微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佃国 樊明月 +1 位作者 龚佃利 张洪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503,共8页
利用山东省2007年10月27日1架次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s Measuring System,PMS)积层混合云探测资料,分析了云中粒子浓度和尺度、液态含水量,以及小云滴和大云滴谱的垂直分布特征,比较了催化前后云微物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 利用山东省2007年10月27日1架次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s Measuring System,PMS)积层混合云探测资料,分析了云中粒子浓度和尺度、液态含水量,以及小云滴和大云滴谱的垂直分布特征,比较了催化前后云微物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前,云层中小云滴谱型为单峰,谱宽随高度增加先变窄后变宽,大云滴谱型在云低层为单峰,中高层为双峰谱,谱宽随高度增加先变宽后变窄,并且没有探测到降水粒子。催化后,小云滴尺度在低层减小、高层增加,整层液态水含量减小;大云滴浓度增加,尺度增大,出现降水粒子,固态粒子类型增多。在3 700~4 000 m高度层内小于10μm粒子明显增加,说明凝结过程比较明显,并且10~27.5μm粒子开始出现,启动了云滴的碰并机制。小云滴谱变化较小,基本为单峰谱,但在较大云滴处谱型略有起伏,在3 000m和3 300m高度的谱宽增宽。大云滴粒子谱有较大的变化,低层变成双峰谱,谱宽最宽可达650μm,中高层为双峰或多峰,峰值从小值向较大值移动。2D-P探头在催化云高层探测到降水粒子,谱型呈单调下降形态,谱宽最大为6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催化作业 微物理结构 粒子测量系统
下载PDF
一次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的综合观测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蔡兆鑫 周毓荃 蔡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0-1469,共10页
利用2009年4月18日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云物理观测和播云试验资料,结合卫星、雷达、加密探空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该次积层混合云系人T增雨作业条件作业效果和云降水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云系为积层混合云,云中过冷... 利用2009年4月18日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云物理观测和播云试验资料,结合卫星、雷达、加密探空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该次积层混合云系人T增雨作业条件作业效果和云降水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云系为积层混合云,云中过冷水丰沛,具有很好的可播性,强可播区占作业云体的主要部分;云的可播性与雷达回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C波段雷达回波的强弱与降水粒子谱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云滴谱相关性相对较弱;播云作业过后,云中小云粒子浓度减少,大云粒子和降水粒子浓度增加,雷达回波的相应位置出现亮带;提出了利用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区域雨量变化率来分析作业效果的方法。此次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作业过后3~4h内降水增加,雨量增幅为120%~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层混合云 可播性 播撒效果
下载PDF
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层理结构中筛积层和粗化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 ,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 ,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泥石流 形态 理结构 流变特性 流体结构 流核比 魏森伯效应 积层 粗化
下载PDF
超孔隙水压诱发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破坏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云涛 陈洪凯 +3 位作者 张勇 蔡强 程英建 梁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40,共9页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广泛发育于三峡库区重庆段万州城区及云阳地区。基于万州城区太白岩古滑坡以及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两个典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破坏特点;建立了强降雨作用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广泛发育于三峡库区重庆段万州城区及云阳地区。基于万州城区太白岩古滑坡以及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两个典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破坏特点;建立了强降雨作用下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破坏的力学模型,解译了此类滑坡的破坏过程,并提出了滑带(面)超孔隙水压力是此类滑坡破坏的诱因。基于孔隙水压力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的内在关系,推导了滑面处每个土条的孔隙水压力及水压力公式,并得出了考虑超孔隙水压力的滑坡稳定系数表达式。云阳地区老药铺滑坡算例表明,若将老药铺滑坡按zk5分为两个滑坡,两个滑坡的中心段是孔隙水压力值较高的区域;本文的孔隙水压力计算值略大于钻孔量测值,计算误差为5.8%~10%,原因在于滑面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暴雨工况(含超孔隙水压力)下老药铺滑坡稳定系数为0.86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并已发生破坏,验证了超孔隙水压力对滑坡体破坏的诱发作用;建议滑坡治理工程中应在按zk5分成的两个滑坡中间段打设排水孔,消除或降低滑面处的超孔隙水压力值,并结合滑坡周围及坡面的截排水工程以及封填裂隙治理老药铺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超孔隙水压力 稳定系数 特大型近水平崩坡积层滑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