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粉饰下的新闻乌托邦:全球建设性新闻运动的质疑与反思
1
作者 白龙 Dani Fadilla 《新闻知识》 2023年第4期18-25,93,共9页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已经成为全球新闻界流行的学术话语,然而鲜有人提及建设性新闻所面临的风险、窘境和问题。本研究围绕建设性新闻理论和实践争议展开批判性思考,认为建设性新闻与历史上的新闻运动和新闻理念关联密切,缺乏创新根基和独...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已经成为全球新闻界流行的学术话语,然而鲜有人提及建设性新闻所面临的风险、窘境和问题。本研究围绕建设性新闻理论和实践争议展开批判性思考,认为建设性新闻与历史上的新闻运动和新闻理念关联密切,缺乏创新根基和独到创见,难以颠覆全球现有新闻业生产模式和叙事框架。就建设性新闻的理论缺陷看,它是一种以正面积极的名义改变信息呈现方式的社会建构,积极导向的主观偏见背离了新闻客观性的追求。同时,建设性新闻抛离了批判性思维的传统思维形态,弱化了负面报道的价值,更难以避免政治化嵌入和商业挪用的操纵风险,以及全球不平等的加速。另外,建设性新闻的行业不适问题层出不穷,空泛、低效的解决方案无法激发民众的建设性行动,也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冲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新闻 解决方案 正面扭曲 积极偏见
下载PDF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5
2
作者 谭群 尹月阳 +3 位作者 刘燊 韩尚锋 徐强 张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0-1130,共11页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更高;(2)自我快乐表情对N1、N2、LPP成分的激活显著大于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自我表情加工存在积极加工偏向,且这种加工优势在面孔加工早期视觉编码阶段就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情 他人表情 视觉搜索范式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积极偏见
下载PDF
教师偏见的理性思考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瑶 张春莉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共5页
教师偏见现象由来已久。教师偏见主要表现为期望上的差别对待、指导时的因"才"施教、评价时的褒贬不均和反馈时的态度不一。基于正义原则,从理性角度可以将偏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偏见损害了教师威信,破坏了教育... 教师偏见现象由来已久。教师偏见主要表现为期望上的差别对待、指导时的因"才"施教、评价时的褒贬不均和反馈时的态度不一。基于正义原则,从理性角度可以将偏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偏见损害了教师威信,破坏了教育公平,拉大了学生发展的差距。积极的偏见既促进了优秀学生的继续成长,也照顾到了弱势学生的利益,有助于教育走向公正。作为教师,应以尊重差异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指导学生的理论依据,以退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的必然抉择,以关怀弱者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偏见 消极偏见 积极偏见
下载PDF
论道德偏见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惠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3期45-49,共5页
道德偏见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人(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看法与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群体及其成员之中,其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 道德偏见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人(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看法与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群体及其成员之中,其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但以往学术界对此未曾引起重视。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次论述了道德偏见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或减少道德偏见提出了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见 道德偏见 积极性道德偏见 消极性道德偏见 道德态度 道德规范
下载PDF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的脑功能机制相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翠 陈湛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1523-1529,共7页
情绪性事件可产生情绪性记忆增强效应(emotional enhancement of memory,EEM),唤醒度和情绪效价共同干预情绪记忆,且唤醒度是比效价更好的记忆准确性预测因子。唤醒度和效价是情绪相对独立的成分,唤醒度的 EEM涉及杏仁核海马网络,而效... 情绪性事件可产生情绪性记忆增强效应(emotional enhancement of memory,EEM),唤醒度和情绪效价共同干预情绪记忆,且唤醒度是比效价更好的记忆准确性预测因子。唤醒度和效价是情绪相对独立的成分,唤醒度的 EEM涉及杏仁核海马网络,而效价涉及前额皮质海马网络,证实在记忆网络系统中存在效价和唤醒度分离的现象。唤醒度和效价独特的认知神经网络有利于情绪记忆增强。同时,注意资源对唤醒度和效价的调节也存在差异。情绪记忆还取决于刺激的基本情绪类型,认为恐惧情绪在记忆编码早期吸引注意实现自底向上的优先加工,厌恶情绪则被抑制;而在记忆中晚期可观察到厌恶情绪调配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自顶向下的深加工。这两种基本情绪对注意资源的调节刚好相反,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也不一致。空间维度上未能证实离散情绪类别能够始终如一地映射到大脑特定区域。此外,情绪记忆还受到性别和年龄差异的影响。相对男性,女性对负性刺激更敏感,回忆更多;情绪记忆加工中杏仁核激活存在男右女左的偏侧化现象。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更多偏向于加工积极情绪,大多解释认为是受大脑控制加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 效价 唤醒度 注意力 基本情绪 性别差异 积极偏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