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
1
作者 邵财 孙海 +3 位作者 关一鸣 金桥 王秋霞 张亚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以3年生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鲜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的干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为白鲜科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营养元... 以3年生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白鲜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的干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分析白鲜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元素积累规律及分配特征,为白鲜科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营养元素的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氮(N)、钙(Ca)、磷(P)、钾(K)、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在生长初期,N、P、K质量分数相对较高,植物对N、P、K元素的需求较大;出苗期至花蕾期,白鲜根中N、P、K的积累量分配比例明显降低,茎叶中积累量分配比例明显增加;从果前期开始,白鲜茎叶中Ca、Mg质量分数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在茎叶中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果前期和果中期茎叶中Fe、Mn质量分数显著增加,Fe、Mn元素积累量在果中期相对较高,茎叶中分配比例有所增加;根中Zn质量分数从果前期至果中期显著增加,整株积累量显著增大,果中期在根中分配比例达到最大,白鲜茎叶中Cu、Zn质量分数在花蕾期相对较高,在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达到最大。因此,白鲜出苗期至花蕾期需要补充大量元素(N、P、K)及微量元素(Cu、Zn),果前期至果熟期需要补充中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合理施肥
下载PDF
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军 胡川 +6 位作者 周起晖 任开明 董誓言 刘傲寒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20,共14页
探究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实施化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21-2023年度,基于2019年开始设置在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典型旱地冬小麦产区(河南洛宁和河南孟津)的定位试验,研究... 探究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实施化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21-2023年度,基于2019年开始设置在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典型旱地冬小麦产区(河南洛宁和河南孟津)的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特性、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效益。试验设置不施氮肥(NN)、农户施氮(FN)、基于FN减氮20%(RN)和RN基础上20%氮肥用有机肥替代(OSN)4个处理。结果表明:(1)与FN相比,RN处理降低了小麦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以及成熟期茎鞘、穂轴+颖壳和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2)与FN和RN相比, OSN处理提高了各生育阶段的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了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而且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进而使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量均得到显著提高,最终使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5.03%和17.12%,经济效益增加3.84%和4.23%。(3)小麦产量与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在雨养条件下,小麦季施氮量为172kghm^(–2) (夏休闲-冬小麦)和192kg hm^(–2) (夏玉米-冬小麦)的基础上,OSN处理提高了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增加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其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协同增加使其获得了最高产量,实现增产增收,适宜在产量水平为5000kghm^(–2)的雨养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减氮 有机肥替代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滴灌梯度对玉米吐丝期光合特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
作者 杨芳欣 张雅静 +5 位作者 张向前 戎美仁 赵娜 王伟妮 郝永河 马达灵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滴灌梯度对玉米吐丝期光合特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玉米先玉335为材料,以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开展的水分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315(W1)、645(W2)、945(W3)、1275(W4)、1605(W5)m^(3)/hm^(2)共5个滴灌梯... 为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滴灌梯度对玉米吐丝期光合特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玉米先玉335为材料,以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开展的水分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315(W1)、645(W2)、945(W3)、1275(W4)、1605(W5)m^(3)/hm^(2)共5个滴灌梯度,研究不同滴灌梯度对玉米吐丝期光合特征、光响应曲线、干物质积累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滴灌量增加,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胞间CO_(2)浓度呈“V”字形曲线变化,且光响应曲线拟合较好,W4处理的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光响应曲线表现均优于其他处理。随着滴灌量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W4和W5处理均表现良好,W4和W5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625.25、18525.00 kg/hm^(2),经济产量分别为17650.54、17829.49 kg/hm^(2)。结合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可以看出,W4处理表现更优;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上来看,北方农牧交错区种植玉米时,采用1275 m^(3)/hm^(2)滴灌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区 滴灌梯度 玉米 光合特征 光响应曲线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与语用能力培养
4
作者 翁贵清 《文理导航》 2025年第1期70-72,共3页
本文聚焦于小学语文成语积累与语用能力培养研究,首先强调成语学习对文化传承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双重价值;然后介绍成语积累的两种途径:一是结合课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成语。二是通过讲述历史典故,让成语... 本文聚焦于小学语文成语积累与语用能力培养研究,首先强调成语学习对文化传承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双重价值;然后介绍成语积累的两种途径:一是结合课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成语。二是通过讲述历史典故,让成语学习更生动有趣。在成语语用能力培养上,本文提出创设教学情境,以增强成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对比古今表达差异,深化学生对成语精髓的理解和运用。本文旨在为小学成语教学提供一套系统性指导思路,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并有效运用成语这一语言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成语 积累与语用能力
下载PDF
发展资金论纲要——兼论资金积累和集中的机制
5
作者 洪银兴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19-25,共7页
我国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痛切地感到资金不足的瓶颈限制。在经济过热时资金严重短缺;在经济降温市场疲软时资金也严重不足。发展资金的积累和集中已经成为90年代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真实积累是筹集发展资金... 我国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痛切地感到资金不足的瓶颈限制。在经济过热时资金严重短缺;在经济降温市场疲软时资金也严重不足。发展资金的积累和集中已经成为90年代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真实积累是筹集发展资金的基础 在商品经济中,无论是投入的增加还是效率的提高,都要由货币资金来推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的和持续的推动力。对正在或即将进入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效益 企业积累 发展资金 资金积累 资金集中 积累机制 居民储蓄 积累能力 积累 实积
下载PDF
积累量初探
6
作者 崔满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19-22,共4页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分配领域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它集中反映着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反映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正确地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不断改善...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分配领域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它集中反映着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反映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正确地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多大比例合适,这就是积累的合理界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界限 国民收入 社会主义积累 积累 消费性积累 积累资金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消费基金 生产性积累
下载PDF
宽窄行结合高密度栽培有效提高糯高粱产量及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
7
作者 高杰 李青风 +5 位作者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赵强 邵明波 彭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42-2353,共12页
【目的】明确贵州糯高粱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种植模式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贵州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贵州高粱主栽品种‘红缨子’,以种植模式为主区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模式设置等行距模式(行距60 cm+60 cm,MD)... 【目的】明确贵州糯高粱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种植模式和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贵州糯高粱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贵州高粱主栽品种‘红缨子’,以种植模式为主区进行裂区试验,种植模式设置等行距模式(行距60 cm+60 cm,MD)和宽窄行模式(行距40 cm+80 cm,MK);副区为种植密度:8.25、9.75、11.25、12.75、14.25万株/hm^(2),分别用D8.25、D9.75、D11.25、D12.75、D14.25表示。调查了糯高粱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量及产量。【结果】与MD模式相比,MK模式下糯高粱平均单产增加10.01%,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或同化量)分别增加10.63%、12.62%和7.59%、8.78%,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分别增加了9.70%和10.88%;MK下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显著增加,分别较MD模式增加3.00%和17.3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糯高粱的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和MK模式下各参数分别在D11.25、D12.75处理达到最大,且MK-D12.75处理的产量较MD-D11.25处理增加了9.40%,花前、花后总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2.44%、11.76%,花前、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2.08%、13.44%,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分别增加4.42%和18.90%。对两个模式下的产量与密度进行二次曲线拟合表明,MK模式下达到最大产量的密度为12.18万株/hm^(2),高于MD模式的11.75万株/hm^(2)。【结论】与等行距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可采用更高的种植密度促进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和转运,进而显著提高糯高粱产量。当前试验条件下,等行距模式下建议控制密度在11.75万株/hm^(2),宽窄行模式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2.18万株/hm^(2),以获得更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种植模式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转运 氮素积累转运 产量
下载PDF
子粒镉低积累型甜糯玉米材料的筛选
8
作者 李淑君 付忠军 +1 位作者 祁志云 袁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199,共6页
为筛选出在不同土壤镉(Cd)浓度胁迫下子粒Cd低积累型的甜糯玉米(Zea mays L.)材料,以45份甜糯玉米材料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土壤添加外源Cd处理,即C1(1.3 mg/kg)和C2(3.2 mg/kg),以不额外添加Cd为对照(CK),对甜糯玉米材料子粒Cd... 为筛选出在不同土壤镉(Cd)浓度胁迫下子粒Cd低积累型的甜糯玉米(Zea mays L.)材料,以45份甜糯玉米材料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土壤添加外源Cd处理,即C1(1.3 mg/kg)和C2(3.2 mg/kg),以不额外添加Cd为对照(CK),对甜糯玉米材料子粒Cd的积累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甜糯玉米子粒Cd含量随土壤中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Cd浓度下,所有甜糯玉米材料子粒Cd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聚类分析发现,有15份材料在不同Cd浓度下均表现出子粒低积累特性,其中S18、S29、S30、S36和S44这5份材料子粒的Cd含量在不同处理下均小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0.1 mg/kg,说明这5份材料可作为子粒Cd低积累型亲本材料,为甜糯玉米Cd安全品种的培育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Zea mays L.) 子粒镉积累 外源镉 富集系数 Cd低积累型材料
下载PDF
桂西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及年净积累量
9
作者 温中林 满德强 +2 位作者 黄颖 曹继钊 何斌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74-480,共7页
为探究桂西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及其年净积累量的变化特征,为杉木人工林丰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5、10、15和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铁(Fe)、锰... 为探究桂西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及其年净积累量的变化特征,为杉木人工林丰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5、10、15和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和硼(B)]含量、积累量和年净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乔木层中,Mn或Fe含量最高,其次为Zn含量,Cu或B含量最低。5、10、15和20年生杉木人工林微量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6.868、13.445、17.662和22.087 kg/hm^(2),其中乔木层占比分别为71.03%、85.46%、79.29%和72.34%,林下植被占比分别为15.35%、5.48%、4.97%和5.65%,凋落物占比分别为13.63%、9.06%、15.75%和22.01%;乔木层微量元素积累量增长总量表现为5~10年生(6.612 kg/hm^(2))>10~15年生(2.514 kg/hm^(2))>15~20年生(1.973 kg/hm^(2))。4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总量分别为0.976、1.149、0.975和0.811 kg·hm^(-2)·a^(-1);Mn年净积累总量均最高,其次为Fe和Zn,Cu或B年净积累总量最低。在杉木人工林5~10年生时,可施用B、Cu和Zn肥料,促进杉木生长;在杉木人工林10~20年生时,可不用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微量元素 积累 年净积累 桂西北 杉木人工林
下载PDF
宿迁市PM_(2.5)积累机制及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玲 殷华 +1 位作者 仲杰 王舒欣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统计宿迁市2017—2021年秋冬季PM_(2.5)数据以及同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PM_(2.5)日变化特征,根据15—23时的浓度变化将其分为快速积累、慢速积累、消散三种过程,从积累速率的角度分析宿迁市PM_(2.5)的积累特征,并将其应用于重污染天... 统计宿迁市2017—2021年秋冬季PM_(2.5)数据以及同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PM_(2.5)日变化特征,根据15—23时的浓度变化将其分为快速积累、慢速积累、消散三种过程,从积累速率的角度分析宿迁市PM_(2.5)的积累特征,并将其应用于重污染天气过程下的环流形势与积累速率相关性的探讨。结果表明:发生快速积累过程的平均积累速率为7.14μg·m^(-3)·h^(-1);慢速积累过程平均积累速率为3.27μg·m^(-3)·h^(-1);发生消散过程的PM_(2.5)平均消散速率为5.42μg·m^(-3)·h^(-1)。PM_(2.5)慢速积累过程中气温高,风速大,湿度小,逆温强度弱,快速积累则与之相反。慢速积累过程的PM_(2.5)潜在源区主要位于苏北地区及山东、河北,快速积累过程的PM_(2.5)主要潜在源区则位于安徽、湖北地区。快速积累过程以高空槽后配地面高压前部型为主,慢速积累过程以纬向环流配合地面均压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积累速率 快速积累 慢速积累 消散 潜在源区 环流形势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志文 赵蕾 +3 位作者 毕俊国 唐清芸 王国栋 李玉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2038,共14页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0 kg hm^(-2))、N1(150 kg hm^(-2))、N2(300 kg hm^(-2))和N3(450 kg hm^(-2))。分析滴灌水稻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量(1.99%~26.02%)和氮素积累量(25.67%~97.69%),提高水稻产量(23.75%~66.75%);但过量施氮(450 kg hm^(-2))会减小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下降,使氮素主要集中在秸秆中,最终降低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2)在同一施氮条件下,T-43的有效穗数、结实率、抽穗期叶片和穗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均高于LX-3(分别为1.65%~5.19%、0.42%~8.47%、7.61%~19.68%、19.81%~40.73%、19.81%~30.23%和20.14%~49.65%),最终产量高于LX-3(4.23%~28.47%)。(3)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P<0.05)。与LX-3相比,T-43有更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高1.05%~25.23%、5.86%~20.05%和10.09%~18.01%)。综上所述,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选用氮高效品种(T-43),配施300 kg hm^(-2)氮肥表现出更佳的氮素吸收转运能力和更高的产量,能更好地利用养分资源,是本试验最佳的品种和施氮量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稻 氮效率品种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下载PDF
基肥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对烤烟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迎春 谭志鹏 +8 位作者 江智敏 吴楚杰 吴文信 宗毅 李思军 温永财 成明珠 夏冰 邓小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8期38-43,共6页
为明确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中添加尿素对稻茬烤烟促早生快发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基肥中是否添加微生物菌剂2种基肥施用方法和单施烟草专用提苗肥、单施尿素、烟草专用提苗肥和尿素混施3种提苗肥施... 为明确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中添加尿素对稻茬烤烟促早生快发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基肥中是否添加微生物菌剂2种基肥施用方法和单施烟草专用提苗肥、单施尿素、烟草专用提苗肥和尿素混施3种提苗肥施用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提苗肥及其互作对烤烟根系、农艺性状、SPAD值、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较单施烟草专用追肥和基肥的根系活性、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根尖数分别提高了28.13%、5.41%、1.30%、17.23%、24.63%,0.41%,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分别提高了10.06%、2.30%、18.75%、37.26%,干物质、氮、磷、钾积累总量分别提高了27.18%、37.21%、36.57%、23.97%。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可提高烤烟根系活性,促进烤烟根系发育,改善农艺性状,有利于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可促进烤烟早生快发,为稻作烟区‘云烟87’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提苗肥 烤烟生长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养分积累
下载PDF
做一个善于积累的教师
13
作者 赵娟 《学周刊(中旬)》 2015年第12期19-19,共1页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这也决定了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有不懈追求的品格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更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那样不断吸纳历史的智慧。本文从七个方面谈论了...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这也决定了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有不懈追求的品格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更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那样不断吸纳历史的智慧。本文从七个方面谈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以期更好地为教学和生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知识 积累资料 积累经验 积累教训 积累思想 积累生活 积累中发现和创造
下载PDF
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吕 吴玉红 +4 位作者 秦宇航 淡亚彬 陈浩 郝兴顺 田霄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6-770,共15页
研究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路径。试验于2019—202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供试... 研究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路径。试验于2019—202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供试水稻品种为优质籼稻‘黄华占’。共设5个处理,(1)冬闲水稻秸秆不还田,不施肥(CK);(2)冬闲水稻秸秆不还田,常规施氮(NPK);(3)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氮(GRN_(100));(4)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氮肥减量20%(GRN_(80));(5)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氮肥减量30%(GRN_(70))。分析了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氮素累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结果表明:1)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水稻产量增加3.50%~7.65%;齐穗期茎鞘、叶片、穗干物重分别增加25.54%~44.79%、44.79%~53.74%、33.76%~61.81%,成熟期茎鞘、叶片干物重增加6.87%~25.57%、20.87%~23.46%;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和GRN_(70)水稻产量增加4.00%和2.77%,齐穗期穗干物重增加21.33%、4.56%,GRN_(80)有效穗增加7.77%,千粒重增加2.56%,GRN_(80)成熟期茎鞘、穗干物重增加17.52%、10.91%。2)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齐穗期茎鞘、叶片、穗氮累积量增加34.84%~60.59%、50.41%~69.28%、26.57%~45.35%,成熟期增加48.61%~54.78%、54.67%~91.81%、6.42%~19.96%,茎鞘氮转运量增加16.89%~64.99%,叶片氮转运量增加47.85%~73.05%,氮转运贡献率增加27.75%~41.09%;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穗中氮增量增加19.76%,茎鞘氮转运量、茎鞘转运率、叶片转运率、氮素转运效率分别增加7.46%、2.73%、9.35%、6.86%。3)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减低10.64%~20.92%,氮肥生理利用率减少17.88%~32.8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7.81%~63.03%,氮素回收率增加57.36%~97.19%,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55%~52.00%;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和GRN_(70)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增加13.00%、10.97%,氮肥生理利用率增加12.34%、22.37%,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35.66%、51.21%,氮素回收率显著增加21.04%、25.52%,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0.04%、46.79%。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下减氮20%或30%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氮素吸收转运,提高氮素利用,是适宜汉中地区水稻生产的一种绿色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水稻 氮肥减量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下载PDF
超越资本逻辑: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宇珺 龚晓莺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论述延续了共同富裕的思路,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落地策略。当前,中国财富积累处于不平等发展状态:富裕阶层不断扩大且掌握多数财富,存在多种非正常财富积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论述延续了共同富裕的思路,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落地策略。当前,中国财富积累处于不平等发展状态:富裕阶层不断扩大且掌握多数财富,存在多种非正常财富积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财富调节机制,各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愈发显著,这些问题均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资本是财富创造的主要形式,在财富积累中具有双面效应。资本具有规模化积累、低成本快速流动、代际传承等其他生产要素不具备的特征,同时资本在各领域无序扩张获得非正常财富积累,进而成为拉大财富差距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引导多元主体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推进税制与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等方式,来应对资本参与下中国财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资本 财富积累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土壤施硒量对杂交狼尾草生长和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钟佃 邱水玲 +3 位作者 冯德庆 黄秀声 黄小云 周柳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47,共10页
为探讨杂交狼尾草(P.americanum×P.purpureum)产能对富硒强化措施的响应,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施硒量(0,0.50,1.00,2.00,5.00,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g·kg^(-1))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幼苗成活率、产能和硒... 为探讨杂交狼尾草(P.americanum×P.purpureum)产能对富硒强化措施的响应,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施硒量(0,0.50,1.00,2.00,5.00,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g·kg^(-1))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幼苗成活率、产能和硒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施硒量1.00 mg·kg^(-1)对杂交狼尾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20.00 mg·kg^(-1)显著抑制幼苗的成活率和分蘖期的生长,对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影响不显著;40.00 mg·kg^(-1)抑制拔节期的生长。土壤施硒量≤5.00 mg·kg^(-1)时,杂交狼尾草地上部和根系对硒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富集能力强于紫云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等;通过杂交狼尾草的生物转化,大量无机硒可转化为有机硒,而在≤5.00 mg·kg^(-1)施硒量下有机硒转化率最高,为56.19%~73.91%。研究表明,杂交狼尾草是一种富硒能力强的饲草,在土壤施硒量≤5.00 mg·kg^(-1)(土壤硒本底值为0.07 mg·kg^(-1))时对硒的富集效果最佳,有机硒转化率高,具备作为高硒、高值化饲料添加剂材料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生产 积累
下载PDF
中国乡镇企业资金积累及其运行机制探析
17
作者 韩华林 张建良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4年第4期14-22,共9页
中国乡镇企业资金积累及其运行机制探析韩华林,张建良积累是储蓄和投资相结合的经济行为。乡镇企业积累机制及其运行的特征,取决于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而积累的水平又取决于积累机制的运行和状况。作者通过考察、分析乡镇... 中国乡镇企业资金积累及其运行机制探析韩华林,张建良积累是储蓄和投资相结合的经济行为。乡镇企业积累机制及其运行的特征,取决于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而积累的水平又取决于积累机制的运行和状况。作者通过考察、分析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出了重构中国乡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内源积累 信用积累 积累机制 运行机制 资金积累 固定资产投资 股份合作制 企业积累 投资基金
下载PDF
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海江 王根发 +2 位作者 张要旭 王艳丽 丁松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0,176,共6页
在相同的水、肥供应条件下,研究了4个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积累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品种烤烟的不同器官及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规律均呈"S"型曲线。NC 71叶片和整株对干... 在相同的水、肥供应条件下,研究了4个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积累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品种烤烟的不同器官及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规律均呈"S"型曲线。NC 71叶片和整株对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表现出前期积累速率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最终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最大。中烟100烟株和不同器官对钾素的积累速率均最大,钾素积累最多。中烟205烟株和不同器官对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最小。不同烤烟品种对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大小均表现为干物质>氮>钾>磷,积累速率在不同器官间表现为叶>茎>根。烟株对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氮稍早于钾,磷最晚;氮又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干物质和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及最大积累速率在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干物质积累 积累 积累 积累
下载PDF
小学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策略
19
作者 蒋小梅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5期35-35,共1页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没有素材可以写,或者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慢慢的,写作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障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没有素材可以写,或者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慢慢的,写作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障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一、多观察,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将课堂所学的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心体会生活,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积累素材 素材积累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积累作文素材 体会生活 观察方法
下载PDF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