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楝不同部位绿原酸积累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英丽 赵桦 +1 位作者 杨秋琛 陈晓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4,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蜜楝叶、花和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150 mm,5μm)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蜜楝叶、花和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150 mm,5μm)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8∶9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30.4μg/m L^152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27.335X-7.67(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7%,RSD为1.58%(n=6)。分析结果表明,在蜜楝植物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其中叶含量在4.69 mg/g^8.90 mg/g之间,花中含量在14.59 mg/g^27.30 mg/g之间,果实中含量在8.79 mg/g^16.70 mg/g之间,在同一部位绿原酸的积累随生长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蜜楝的花及果实可作为提取制备绿原酸成分的一种资源,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楝 绿原酸 积累变化 含量分析
下载PDF
豫西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赖氨酸积累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喜 石惠恩 +1 位作者 张风玉 周应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6-10,共5页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豫西旱地小麦灌浆期籽粒蛋白质、赖氨酸的积累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西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开花后3天时较高,之后则迅速下降,开花后20天降至最低,以后又逐渐上升,成熟前略有下降。开花后3天的赖氨酸含量...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豫西旱地小麦灌浆期籽粒蛋白质、赖氨酸的积累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西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开花后3天时较高,之后则迅速下降,开花后20天降至最低,以后又逐渐上升,成熟前略有下降。开花后3天的赖氨酸含量比较低,到开花后9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开花后23天出现最小值,以后又缓慢上升,成熟前略有下降。千粒重、千粒蛋白质量、千粒赖氨酸量基本上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 赖氨酸 积累变化规律
下载PDF
女贞子中几种矿物元素积累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缪军强 刘国钢 +3 位作者 仇小月 时维静 周瑜斌 窦金凤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月份女贞子中矿物元素含量比较其积累变化;方法:采用混合酸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结果:不同月份女贞子中Mn、Zn、Mg、Cu、Ca元素的积累变化曲线不同,样品中未检测出Cr元素;采用湿法... 目的:测定不同月份女贞子中矿物元素含量比较其积累变化;方法:采用混合酸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结果:不同月份女贞子中Mn、Zn、Mg、Cu、Ca元素的积累变化曲线不同,样品中未检测出Cr元素;采用湿法消解处理样品消解彻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矿物元素简便快速、含量准确,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精密度RSD〈3.35;结论:本项研究结果对女贞子适时采摘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矿物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积累变化
下载PDF
不同成熟期青花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分析
4
作者 秦廷豪 李佩洪 +6 位作者 曾攀 朱丽 陈政 龚霞 温铿 王海峰 张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9-79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变化规律,为花椒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青、红花椒不同生长成熟期鲜果实为试材,利用甲醇浸提花椒麻素,利用HPLC-MS联用技术连续检测不同时期花椒麻素及其成分含量。[结...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积累变化规律,为花椒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青、红花椒不同生长成熟期鲜果实为试材,利用甲醇浸提花椒麻素,利用HPLC-MS联用技术连续检测不同时期花椒麻素及其成分含量。[结果]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为7.7~19.6 mg/g,随生长发育进程呈先升后降动态变化趋势。成熟早期青花椒花椒麻素快速增加,增幅127.92%,成熟期上下波动,6月12日达峰值,成熟晚期回升26.32%。红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为0.42~17.06 mg/g,随生育期进程呈不断增加趋势。幼果期是红花椒花椒麻素快速增长期,增加19.9倍;成熟早期较快增加,增幅51.93%;成熟期增幅减小,7月28日达峰值。青、红花椒花椒麻素主要成分均为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羟基-ε-山椒素,其中羟基-α-山椒素含量最高。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主成分中羟基-ε-山椒素动态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其它3种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羟基-β-山椒素是青、红花椒麻素主成分的最大变量,在青花椒成熟早期与成熟期间含量大幅上升再快速下降,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与之同步升降,是成熟早期和成熟期青花椒花椒麻素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不同生长成熟期青、红花椒花椒麻素及主成分含量积累呈动态变化,且动态积累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花椒麻素及主成分积累变化规律,选择6月12日为青花椒花椒麻素及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和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β-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7月13日为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α-山椒素、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γ-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7月28日为红花椒花椒麻素及红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γ-山椒素、羟基-ε-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8月中旬为青花椒花椒麻素成分中羟基-ε-山椒素的最佳研究利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成熟期 花椒麻素 积累变化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京西盆岭构造区积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强震的影响
5
作者 陈丹 郝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3,共12页
以拉张正断层作用为主的京西盆岭活动构造区(112°~116.2°N,38.3°~41.5°E)自BC231年以来共记载和记录15次M6~7.5地震。本研究计算每一次强震产生的以及逐次积累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并分析强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关... 以拉张正断层作用为主的京西盆岭活动构造区(112°~116.2°N,38.3°~41.5°E)自BC231年以来共记载和记录15次M6~7.5地震。本研究计算每一次强震产生的以及逐次积累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并分析强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在14次后发的强震中,有10次发生在先发强震产生的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为正的触发区,触发率为71%。所有15次历史强震作用共同引起研究区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六棱山北麓断裂中段、怀涿盆地北缘断裂、新保安沙城断裂、桑干河断裂以及蔚县盆地南缘断裂,并使得这些断裂(段)的强震危险性有所增加,这可为分析研究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破裂应力积累变化 地震危险性 京西盆岭构造区
下载PDF
黄花油点草总黄酮积累动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闫蕊 赵桦 王霞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09-2113,共5页
以陕西省紫柏山产黄花油点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NaNO_2-Al(NO_3)_3-NaOH)协同显色体系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了黄花油点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及全草中总黄酮含量及其积累动态。芦丁标准品在3.177 6~79.... 以陕西省紫柏山产黄花油点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NaNO_2-Al(NO_3)_3-NaOH)协同显色体系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了黄花油点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及全草中总黄酮含量及其积累动态。芦丁标准品在3.177 6~79.44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17%(n=6)。研究结果表明,黄花油点草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及其全草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9月份全草的总黄酮类(mg/g)最高,可达27.147mg/g,因此9月份应为黄花油点草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结果为黄花油点草入药部位及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黄花油点草 总黄酮 含量测定 积累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库仑应力积累演化对大地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5
7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1 位作者 曾跃华 盛书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29,共15页
假定地震可以模拟为多层弹粘性介质中的位错,考虑大地震(M≥7.0)和GPS数据得出的长期构造加载为形变源,依据多层麦克斯韦弹粘性介质中位错产生的应力变化,计算得到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1920年以来积累库仑破裂应... 假定地震可以模拟为多层弹粘性介质中的位错,考虑大地震(M≥7.0)和GPS数据得出的长期构造加载为形变源,依据多层麦克斯韦弹粘性介质中位错产生的应力变化,计算得到了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1920年以来积累库仑破裂应力演化.地震破裂的断层长度、宽度和滑动量根据前人统计公式和野外地质调查得到.研究表明,20次M≥7.0地震中,除1990年共和地震、1952年当雄地震和1976年松潘双震的后一个事件外,17次大地震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区域,触发率达85%.本研究为中长期地震危险性估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触发 青藏高原东北部 积累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长白山区几种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仿生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杰 张大克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文应用数学模拟和计算机绘图的手段,对长白山区几种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落叶松、红皮云杉及大青杨等苗木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生模拟,提供了反映各树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模型及几何直观图象。
关键词 樟子松、落叶松、红皮云杉及大青杨苗木 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规律模型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玉米源、库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战秀梅 韩晓日 +2 位作者 杨劲峰 刘小虎 马玲玲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499,共5页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下玉米各组分的干物质积累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用量下玉米的各组分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的延续呈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叶片、茎秆、营养体干物质积...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下玉米各组分的干物质积累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用量下玉米的各组分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的延续呈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叶片、茎秆、营养体干物质积累自拔节期后呈直线上升,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之后便呈缓慢下降趋势;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在灌浆期之前缓慢增加,之后呈直线上升;总生物产量在苗期缓慢增长,中期呈直线上升,到了后期由于营养体干物质的下降以及籽粒干物质的显著上升,也稳定增长。营养体、籽粒干物质和总生物产量的积累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均可用Logistic方程Y=a/(1+bexp(ct))来描述;在各个氮、磷、钾处理中,以N240、P225、K240处理各组分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较大,出现日期较早。籽粒和总生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exp(a+bx)描述。在氮、磷、钾各用量下,氮以N240、磷以P225、钾以K240处理籽粒产量最高,收获系数最大,因此比较适宜的N、P2O5、K2O用量分别为240、150、240 kg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用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价刺五加叶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萍 付士朋 +3 位作者 王谦博 王聪 赵天琪 王振月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187-3192,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片,用电子天平测定百叶干质量;采用HPLC对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 目的考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集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片,用电子天平测定百叶干质量;采用HPLC对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进行测定,计算8种有效成分积累总量,并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时期刺五加的百叶干质量在S1~S5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在S1~S2增长最为迅速;不同时期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呈动态变化,原儿茶酸在S1(6月3日)期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他7种成分均在S2(7月3日)期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主成分分析结果也显示于S2期采收的刺五加叶中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综合得分最高;8种有效成分在不同时期的积累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S1~S2期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S2时达到最大。结论综合不同时期刺五加叶的干质量和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可知,S2期前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最适宜采收期。为确定刺五加叶的适宜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 采收期 多指标得分评价 动态积累变化 主成分分析 L-苯丙氨酸 原儿茶酸 紫丁香苷 绿原酸 咖啡酸 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