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糯性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及积累特性分析
1
作者 张燕 蔡小斌 +5 位作者 王蕾 赵海鹏 马树琳 徐也 唐辉春 张想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为探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β-葡聚糖对抗性淀粉合成的影响,以30份不同基因型糯性大麦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开花后期(灌浆初期)7、14、21 d和成熟期淀粉各组分、β-葡聚糖含量及抗性淀粉含量。结果表明:30份不同基因型大麦成熟籽粒淀粉... 为探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β-葡聚糖对抗性淀粉合成的影响,以30份不同基因型糯性大麦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开花后期(灌浆初期)7、14、21 d和成熟期淀粉各组分、β-葡聚糖含量及抗性淀粉含量。结果表明:30份不同基因型大麦成熟籽粒淀粉组分、β-葡聚糖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抗性淀粉含量范围为0.28%~1.22%,平均值为0.56%,品系西C1抗性淀粉含量最高,为1.22%,甘垦糯3号次之,为0.91%;抗性淀粉含量最低的两个品系为2014(7)-5-1-2(0.28%)、2014(1)-1-2-1(0.29%)。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甘垦糯3号抗性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品系2014(1)-1-2-1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品系西C1和品系2014(7)-5-1-2则与品系2014(1)-1-2-1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30份大麦材料中有13个材料β-葡聚糖含量高于6%,是典型的高β-葡聚糖材料,其中中糯8号的β-葡聚糖含量高达8.59%。直链淀粉含量范围为1.81%~18.54%,支链淀粉含量范围为81.46%~98.19%,30份大麦材料中有22份材料支链淀粉含量>90%,是高支链淀粉材料。30份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不同,抗性淀粉积累特性不同。相关分析表明,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葡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抗性淀粉 积累特性 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 Β-葡聚糖
下载PDF
东南景天对锌镉复合污染的反应及其对锌镉吸收和积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叶海波 杨肖娥 +3 位作者 何冰 龙新宪 石伟勇 陈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比较和分析了锌镉复合处理对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Hance,景天科景天属,一种生长在浙江某一古老铅锌矿区土壤上的新锌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及其对锌和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Cd=500/100μmol·L-1下,植物生长最佳。镉... 比较和分析了锌镉复合处理对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Hance,景天科景天属,一种生长在浙江某一古老铅锌矿区土壤上的新锌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及其对锌和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Cd=500/100μmol·L-1下,植物生长最佳。镉、锌在东南景天体内的含量随着镉、锌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为茎>叶片>根系,在Zn/Cd=1000/50μmol·L-1处理水平植株体内锌含量达到最大,其中茎中锌含量为23.2mg·g-1;而镉在植株体内分布则为叶片>茎>根系,在Zn/Cd=50/400μmol·L-1处理水平镉含量达到最大,其中叶片中镉含量为12.1mg·g-1。在一定处理范围内,锌的加入促进了植物对镉的吸收和积累,但镉的加入对植物体内锌的积累没有显著影响。高锌或高镉处理均抑制了植物对锌和镉的吸收和积累。表明东南景天不仅可以忍耐锌镉复合污染,还具有一定的超量积累锌和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景天 复合污染 吸收量 积累特性 生长发育 浓度 叶片 根系
下载PDF
三种观赏植物对重金属镉的耐性与积累特性 被引量:49
3
作者 燕傲蕾 吴亭亭 +1 位作者 王友保 张旭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91-2498,共8页
通过盆栽实验,对镉(Cd)胁迫下3种观赏植物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生长、生理和重金属累积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105.57、81.35和79.88;在100mg.kg-1Cd浓度下三者叶绿素a、b... 通过盆栽实验,对镉(Cd)胁迫下3种观赏植物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生长、生理和重金属累积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105.57、81.35和79.88;在100mg.kg-1Cd浓度下三者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83.74%、69.83%;60.64%、51.26%和60.64%、51.26%;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三者在Cd胁迫下均表现出O2.-离子生成速度上升,MDA含量增加,电导率升高的趋势,其中含羞草的变化幅度最低,白雪姬次之,树马齿苋最高。三者对Cd的耐性表现为含羞草>白雪姬>树马齿苋。3种观赏植物对Cd均具有较强累积能力,在土壤Cd含量为100mg.kg-1时,三者根和地上部分的Cd累积浓度均高于100mg.kg-1。且对Cd积累能力为树马齿苋>含羞草>白雪姬。含羞草、白雪姬和树马齿苋在土壤Cd污染的治理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观赏植物 耐性 积累特性
下载PDF
烟草不同基因型叶片钾积累特性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杨铁钊 晁逢春 +1 位作者 丁永乐 王瑞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16,共6页
利用 5个烟草基因型对烟叶钾积累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其变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烟草叶片的相对钾含量随生育期推延逐步降低 ,生育后期有两个明显的下降高峰。移栽后 75 d至烟叶采收结束单株烟叶的相对钾含量平均下降率为 4 1.83% ,此... 利用 5个烟草基因型对烟叶钾积累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其变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烟草叶片的相对钾含量随生育期推延逐步降低 ,生育后期有两个明显的下降高峰。移栽后 75 d至烟叶采收结束单株烟叶的相对钾含量平均下降率为 4 1.83% ,此期的干物质积累率平均为 2 1.91% ,干物质积累的“稀释效应”不能完全解释烟叶钾含量下降的原因。叶片钾积累特性分析表明 ,烟叶钾积累达到一定量后积累总量下降 ,5个基因型单株叶片钾积累量的下降比率在 2 0 .0 6 %~ 4 2 .2 4 %之间 ,基因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烟叶的钾积累量却是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 ,总量减少 ,积累率为负值 ,在烟叶成熟期烟叶钾积累总量平均减少了 2 7.4 5 % ,是烟草生育后期烟叶相对钾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钾积累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后移是烟草钾高效积累的一个特点。5个烟草基因型的溶液培养试验表明 ,烟株地上部绝对钾含量与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r=0 .84 13*、r=0 .7871* )。地上部钾含量与根系总吸收面积相关显著 (r=0 .75 5 5 * ) ,但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相关性不大 (r=0 .4 389)。提高烟叶钾积累量应特别重视培育一个强大的根系。采用 12个烤烟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 ,在株高、单株叶数、茎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基因型 叶片 积累特性 变异分析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0
5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5-600,共6页
以防雨池栽的方式研究了限量灌溉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籽粒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淀粉粒结合态合成酶 (GBSS)和Q酶 (一种分支酶 )均是在灌浆中期 (花后 14d)活性最高。中度、严重干旱显著地降低了... 以防雨池栽的方式研究了限量灌溉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籽粒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淀粉粒结合态合成酶 (GBSS)和Q酶 (一种分支酶 )均是在灌浆中期 (花后 14d)活性最高。中度、严重干旱显著地降低了它们的活性。适宜的灌水处理 (处理C和处理D)使三种酶保持较高的活性 ,这是形成较高产量的生理基础。三种酶的活性均是鲁麦 2 1的较高。土壤水分亏缺严重 (处理A)显著降低籽粒中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积累 ,灌麦黄水最终减少了它们的含量。适宜的灌水处理 (处理C和处理D)使它们的含量增加。鲁麦 2 1的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高于济南 17,而直链淀粉含量以后者的较高。土壤水分亏缺提高了籽粒中淀粉的支 /直比例 ,鲁麦 2 1的支 /直比例较大。其比值高有利于改善面条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小麦籽粒 淀粉合成 积累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东南景天对镉、铅的生长反应与积累特性比较 被引量:59
6
作者 熊愈辉 杨肖娥 +1 位作者 叶正钱 何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比较了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Hance)在不同的Cd,Pb供应水平下的生长反应,以及对Cd,Pb吸收与积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东南景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不同浓度的Cd,Pb处理反应差异显著,而且在Cd,Pb吸收与转运特性上也...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比较了东南景天(SedumalfrediiHance)在不同的Cd,Pb供应水平下的生长反应,以及对Cd,Pb吸收与积累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东南景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不同浓度的Cd,Pb处理反应差异显著,而且在Cd,Pb吸收与转运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东南景天对Cd,Pb耐受的临界浓度分别为500和1000μmol/L,在此浓度以下,Cd,Pb对水培条件下的东南景天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Pb含量均随着Cd,Pb供应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500μmol/L的Cd水平下,叶和茎中的Cd含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5.677和5.274g/kg;叶和茎中的最大含Pb量出现在供Pb200和1500μmol/L的水平下,分别为0.169和1.167g/kg。根中的Cd,Pb含量均在最高的Cd,Pb供应水平下(2500μmol/L)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820和9.437g/kg。在设定的Cd,Pb供应水平条件下,植株各部位的Cd含量均大于Pb含量。植株不同部位Cd的含量表现为叶>茎>根,而Pb含量表现为根>茎>叶。Cd在东南景天地上部的积累量远大于Pb,且Cd在地上部与根系中积累量的比值均大于1,而Pb则小于1。上述结果说明,东南景天对Pb的耐受性大于Cd,但对Cd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能力远大于Pb。从水培条件下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含量来看,东南景天是一种Cd超积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景天 生长 积累特性 营养液培养法 耐受性 积累植物 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
下载PDF
能源植物荻对铜胁迫的耐性和积累特性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杰 周守标 +1 位作者 黄永杰 刘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2,188,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Cu2+浓度(0,200,400,800,1 600,3 200mg/kg)和不同时间(50d和120d)铜胁迫对荻叶片生理指标、植株生长及Cu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期荻叶片的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Cu胁迫浓度的升高而...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Cu2+浓度(0,200,400,800,1 600,3 200mg/kg)和不同时间(50d和120d)铜胁迫对荻叶片生理指标、植株生长及Cu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期荻叶片的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Cu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Cu≥1 600mg/kg时,与对照相比三者均显著上升(P<0.05)。(2)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荻叶片中的SOD、POD及CAT活性随Cu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当Cu≥1 600mg/kg时,与对照相比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4)当Cu≤800mg/kg时,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荻的生长也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当Cu≥1 600mg/kg时,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5)荻对Cu的积累能力较强且主要分部在地下部,其将Cu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弱。研究表明,荻不是Cu的超积累植物,但是对Cu具有较强的耐性和稳定化能力,在Cu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植物 铜胁迫 耐性 积累特性
下载PDF
18种杂草对重金属的超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115
8
作者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 Cu Zn 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龙葵(Solanum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 Cu Zn Pb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东北沈阳地区9科18种田间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龙葵(Solanumnigrum)地上部Cd和Zn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Cd和Zn的含量大于根部Cd和Zn的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它们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杂草 积累特性 重金属富集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富集系数
下载PDF
大豆施硒效应和硒素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志玉 郭庆元 +1 位作者 涂学文 孙素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4,共4页
应用土培盆栽、微区及田间试验,研究底施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器官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底施硒浓度0.1—0.5ppm时,生长正常;>10ppm时,苗期出现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时,则大... 应用土培盆栽、微区及田间试验,研究底施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不同大豆品种生长发育、品质以及器官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底施硒浓度0.1—0.5ppm时,生长正常;>10ppm时,苗期出现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时,则大多在子叶期死亡。鼓粒期叶面喷施0.025%-0.1%硒溶液,对大豆生长无毒害作用。不同品种(系)的生物学产量因施硒表现显著差异。施硒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含量增加.油酸、棕榈酸含量下降,且不同品种各脂肪酸组成变异较大。叶面喷硒,大豆各器官硒浓度与积累量随用量增加而提高.其中叶片>籽粒>荚壳>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积累特性 施肥
下载PDF
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田间5种重金属吸收积累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艳萍 吕品 +4 位作者 张庆滢 郭蓉 邓纲 郭鸿彦 杨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为了分析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不同重金属富集与转移的差异,以云南5个工业大麻主栽品种(ym1~ym5)为试验材料,修复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中,成熟期的根系对Pb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1,对As、Cu和Zn吸收量... 为了分析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对不同重金属富集与转移的差异,以云南5个工业大麻主栽品种(ym1~ym5)为试验材料,修复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中,成熟期的根系对Pb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1,对As、Cu和Zn吸收量最大的为ym3,而ym5对Pb、Cu、Cd和Zn吸收量皆最小;茎叶对As、Cu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3,对Pb和Zn吸收量最大的分别为ym1和ym2;种子对Pb和Cd吸收量最大的为ym2,对As和Cu吸收量最大的为ym5,对Zn吸收量最大则为ym3,ym1种子对Pb、As和Cu吸收量皆最小,对Cd、Zn吸收最小的品种分别为ym4和ym2;5个品种表现为除Cu外,茎叶富集系数皆大于根,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研究表明,ym1可作为Pb污染修复植物,ym3可作为As、Zn、Cu和Cd污染修复的适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重金属 积累特性 生物修复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措施对红壤木质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书珍 陈香碧 +5 位作者 何寻阳 董明哲 邱虎森 黄道友 曾希柏 苏以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1-1768,共8页
采用碱性氧化铜-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将木质素氧化分解为V类(即香草基酚类,包括香草醛、香草酮和香草酸)、S类(即紫丁香基酚类,包括丁香醛、丁香酮和丁香酸)和C类(即肉桂基酚类,包括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单体,以VSC的总和表征土壤中木质素... 采用碱性氧化铜-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将木质素氧化分解为V类(即香草基酚类,包括香草醛、香草酮和香草酸)、S类(即紫丁香基酚类,包括丁香醛、丁香酮和丁香酸)和C类(即肉桂基酚类,包括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单体,以VSC的总和表征土壤中木质素的含量及其在土壤中的积累特性。基于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盘塘中低产田改良长期定位试验平台,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旱地、水旱轮作地),两种典型长期施肥方式[单施化肥(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对土壤中木质素各单体含量及组成的影响,同时测定p H、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指标探索影响红壤农田土壤木质素积累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与试验前本底相比,NPK和S+NP两种长期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红壤农田中木质素VSC三类单体总量,其积累速率表现为水旱轮作地显著高于旱地,在旱地中分别为(8.15±1.39)μg·g-1·a-1和(119.85±3.10)μg·g-1·a-1、水旱轮作地分别为(17.67±0.87)μg·g-1·a-1和(126.48±0.03)μg·g-1·a-1;长期施肥显著增加了红壤中木质素组分中C类单体的比例,其中水旱轮作地中C类单体含量及其占总木质素总量的比例均低于旱地。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施肥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并对土壤中木质素单体含量产生影响,其中V类与C类单体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及冗余分析表明,有机质、氮素(全氮和速效氮,P<0.05)、速效钾(P<0.01)可能是红壤农田木质素积累的关键因子。因此,研究农田培肥管理对贫瘠红壤有机碳截获与转化影响时,应考虑土壤氮素及速效钾对木质素积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木质素 单体 积累特性
下载PDF
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春梅 唐茜 +1 位作者 张小琴 张冬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以名山白毫品种茶苗为材料,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了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长、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0~120 mg/kg镉,茶树未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但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生长量、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 以名山白毫品种茶苗为材料,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了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长、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0~120 mg/kg镉,茶树未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但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生长量、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RC)大幅上升。茶树各器官镉含量(y)与镉胁迫浓度(x1)、土壤有效态镉含量(x2)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各器官镉积累量高低顺序为:细根〉粗根〉主茎〉枝条〉叶片〉新梢。土壤中有效态镉向茶树迁移是各器官所积累镉的主要来源,镉在茶树体内大部分被细根、粗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茶树 生理 吸收积累特性
下载PDF
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恒栋 黄敏 +2 位作者 邹应斌 陈佳娜 单双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4-1364,共11页
【目的】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粉品质的重要因素,较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加工的米粉结构坚固,可以减少米粉的蒸煮损失,探索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为调控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和提高米粉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 【目的】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粉品质的重要因素,较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加工的米粉结构坚固,可以减少米粉的蒸煮损失,探索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为调控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和提高米粉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早、晚季,选择2个高直链淀粉含量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和中嘉早17)和2个低直链淀粉含量对照品种(陵两优268和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基于Logistic方程对各品种的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品种高44.8%—72.3%,差异显著。水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及最大积累速率时积累的直链淀粉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60.0%—91.1%、61.2%—92.3%、59.3%—89.3%和61.2%—92.8%。相同的种植季节,直链淀粉积累平均速率、渐增期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平均分别高36.7%—91.2%、40.2%—58.3%和29.2%—108.7%,渐增期持续时间长0.6—2.8 d,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间晚1.4—2.9 d。不同的生长季节和品种,直链淀粉积累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量对籽粒持续期直链淀粉积累量的贡献率相对稳定,分别为21.03%—21.32%、57.58%—57.88%、11.38%—14.62%。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伴随着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比对应的直链淀粉积累阶段发生早0.1—4.9 d。相同的种植季节,籽粒灌浆渐增期、最大灌浆速率启动时间和灌浆持续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平均长或晚0.1—1.8 d、1.2—2.0 d和1.2—3.6 d。2016年早季水稻开花后前5 d的平均气温和入射辐射量分别为30.1℃和21.1 MJ·m-2,比其他3季同阶段分别高5.1℃—6.3℃和2.0—19.1 MJ·m-2,2016年早季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持续期比其他3季分别缩短了6.2—11.5d和9.0—13.9 d,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平均速率分别提高了53.9%—73.7%和57.4%—67.9%。【结论】灌浆前期高温和强光照可以缩短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持续期,并提高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籽粒灌浆和直链淀粉积累渐增期持续时间长和直链淀粉积累速率高是米粉稻高直链淀粉含量形成的基础;较长的灌浆持续期、较高的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及最大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和灌浆速率启动时间较晚,有利于米粉稻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直链淀粉含量 籽粒灌浆 积累特性
下载PDF
不同茶树种质间氟铝元素积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琼琼 薛志慧 +1 位作者 陈志丹 孙威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2-869,共8页
茶树是一种富集F和Al元素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以安溪和武夷山两个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闽南茶树种质为材料,采摘其春季、夏季、秋季的一芽三叶鲜叶,分别测定F、Al元素含量,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茶树... 茶树是一种富集F和Al元素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以安溪和武夷山两个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闽南茶树种质为材料,采摘其春季、夏季、秋季的一芽三叶鲜叶,分别测定F、Al元素含量,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茶树种质对F、Al元素分别有着不同程度的富集,同一制度对F、Al元素的共同富集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茶树种质间F和Al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条件下均差异显著,低富集F、Al元素的种质也能保持相对稳定遗传的积累特性,在季节间亦存在一定的吸收规律。从中分别筛选出了高、中、低3种不同程度富集F的茶树品种分别为4、14、37个,富集Al的分别为4、22、29个,其中共同低富集吸收F、Al的品种如T13、T14、杏仁茶等。为后续的筛选鉴定低吸收F、Al茶树品种,为生产上种植采摘加工茶叶选择原料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鲜叶 氟元素 铝元素 积累特性
下载PDF
冬季农田杂草繁缕对镉的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立金 宁博 +2 位作者 廖明安 蓝焕杰 梁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3-678,共6页
为进一步筛选出更多的镉超富集植物作为植物修复的材料,本文以冬季农田杂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种子库-金属筛选法进行筛选,以期从冬季农田杂草中筛选出镉超富集植物,为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冬季植物修复提供材料。通过土壤种子库-金... 为进一步筛选出更多的镉超富集植物作为植物修复的材料,本文以冬季农田杂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种子库-金属筛选法进行筛选,以期从冬季农田杂草中筛选出镉超富集植物,为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冬季植物修复提供材料。通过土壤种子库-金属筛选法初步研究发现,冬季农田杂草繁缕(Stellaria media)地上部分镉含量接近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值(100 mg·kg^-1),但转运系数(TF)小于1,可能是镉富集植物。为此,采用盆栽试验进行了进一步的浓度梯度鉴定。结果表明,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繁缕根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主枝长度、根系长度、抗性系数及耐性系数均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繁缕根系及地上部分镉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在土壤镉质量分数为25、50、75、100和125 mg·kg^-1时,繁缕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17.31%、34.87%、44.79%、52.12%和59.32%,但各个处理均没有表现出明显毒害症状。土壤镉含量为75-125 mg·kg^-1时,繁缕地上部分镉含量均大于100 mg·kg^-1,最大值为135.79 mg·kg^-1,地上部分富集系数(BCF)大于1,但转运系数(TF)小于1。在土壤镉含量为100 mg·kg^-1时,繁缕地上部分镉提取量达到最大值,为87.42μg·plant-1。这些结果表明繁缕是一种镉富集植物。虽然繁缕的单株镉提取率较低,但繁缕具有分蘖力强、繁殖力强、生长密度大、耐荫性强等特点,因此适用于冬季农田镉污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缕(Stellaria media) 积累特性 冬季农田杂草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对肥料的吸收积累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志德 刘瑞显 +4 位作者 沈一 刘永惠 沈悦 张旭尧 王晓婧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32,共8页
花生生产中存在过量和盲目施用化肥的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对环境保护带来压力。本研究以不同籽仁大小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复合肥全量施肥、半量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茎、叶对全氮、全磷、全钾的吸收积累特性及肥料利用效率,旨为花生肥料... 花生生产中存在过量和盲目施用化肥的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对环境保护带来压力。本研究以不同籽仁大小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复合肥全量施肥、半量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茎、叶对全氮、全磷、全钾的吸收积累特性及肥料利用效率,旨为花生肥料减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开花期和结荚期植株茎、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积累量差异较大,叶片和茎的全氮含量及积累量、全钾含量及积累量、叶片全磷积累量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结荚期茎全磷含量和积累量呈减少趋势;多数处理下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积累量与籽仁大小没有关联性。全量施肥的肥料贡献率为18.84%,农学利用率1.17 kg/kg。半量施肥的肥料贡献率为7.71%,农学利用率0.84 kg/kg。花生茎、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积累量与产量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肥水平 吸收特性 积累特性
下载PDF
草莓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及调控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金彪 黄维南 柯玉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在草莓体内 ,镉 (Cd)按照富集系数根 >茎 >叶 >果的规律分布 ;在营养液中 ,草莓对镉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草莓对镉的吸收速率在 4 0min时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降低。水培试验表明 ,钙、磷能够降低草莓对镉的吸收 ;土培... 在草莓体内 ,镉 (Cd)按照富集系数根 >茎 >叶 >果的规律分布 ;在营养液中 ,草莓对镉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草莓对镉的吸收速率在 4 0min时达到高峰 ,随后逐渐降低。水培试验表明 ,钙、磷能够降低草莓对镉的吸收 ;土培试验表明 ,CaCO3 和Na2 SiO3 均能降低镉在草莓果实中的积累 ,这种降低与土壤酸度的降低有关 ,CaCO3 对降低草莓果实镉的积累更为明显 ,这种降低可能还与钙对镉的拮抗有关。土壤中添加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吸收积累 积累特性 调控方法 营养液
下载PDF
高等植物重金属耐性与超积累特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96
18
作者 孙瑞莲 周启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7-504,共8页
由于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在土壤_植物系统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积累性,已经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由于分子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有关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和耐性机理、重金属离子富... 由于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在土壤_植物系统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与积累性,已经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由于分子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有关植物对重金属的解毒和耐性机理、重金属离子富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积累在种间和基因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根系是重金属等土壤污染物进入植物的门户。根系分泌物改变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并在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土壤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都是通过金属转运蛋白进入根细胞,并在植物体内进一步转运至液泡贮存。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植物螯合肽(PC)的合成是植物对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耐性基因型合成较多的PC ,谷胱甘肽(GSH)是合成PC的前体,重金属与PC螯合并转移至液泡中贮存,从而达到解毒效果。金属硫蛋白(MTs)与PC一样,可以与重金属离子螯合,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该文从分子水平上论述了根系分泌物、金属转运蛋白、MTs、PC、GSH在重金属耐性及超积累性中的作用,评述了近1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重金属耐性 积累特性 分子机理 土壤-植物系统 根系分泌物 金属转运蛋白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水稻不同Wx等位基因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滕斌 王力 +2 位作者 吴敬德 张琛 张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60-1764,共5页
为了解水稻Wx等位变异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竞选用携带有5种不同Wx等位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为材料,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 为了解水稻Wx等位变异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竞选用携带有5种不同Wx等位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为材料,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AAC)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酶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Wx等位基因水稻材料籽粒灌浆过程中的AAC差异在灌浆早期(花后6d)已较明显,随着籽粒发育,非糯水稻花后6~11d是直链淀粉的快速增长期.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Wx等位基因间籽粒AAC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直链淀粉积累特性上存在明显不同.较高和高AAC品系(携Wxg2和Wxg3基因)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快,在灌浆初期(花后11d)便达到与籽粒成熟期一致的水平,之后变化不大;低、中等AAC材料(携Wx1和Wxg1基因)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相对中等,灌浆初期(花后11d)AAC并不高,其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个渐近的过程,直至灌浆后期(花后26d)才达到最大含量;糯稻(携wx基因)则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AAC变化不大,始终保持着极低的含量水平.在整个灌浆期间,籽粒GBSS酶活与AAC均呈正相关,其中灌浆早期(花后6d)相关度最高,随后相关度逐渐降低,但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r>0.820).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Wx座位等位变异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X基因 等位基因 直链淀粉 积累特性
下载PDF
单一重金属污染对灯心草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铁柏清 孙健 +4 位作者 秦普丰 钱湛 毛晓茜 青山勋 罗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0,共6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的低浓度范围内,Cd、Ph、Cu能够刺激灯心草的生长。而As(地上部除外)、Zn在整个浓度设置范围内对灯心革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各重金属对灯心草地下部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各重金属对灯心草生长抑制程度...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的低浓度范围内,Cd、Ph、Cu能够刺激灯心草的生长。而As(地上部除外)、Zn在整个浓度设置范围内对灯心革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各重金属对灯心草地下部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各重金属对灯心草生长抑制程度为:Zn〉As〉Cu〉Pb〉Cd。以灯心草生物量减产10%为依据,将土壤中Cd、Pb、Cu3种重金属临界值分别设定为10、100、100~200mg·kg^-1。灯心草不适合在Zn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土壤中As临界值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除Cd外,其余4种重金属主要累积于灯心草根部。回归分析表明,Cd、Ph在灯心草地上和地下部以及As在灯心草地下部的积累量与土壤中各重金属添加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重金属 污染 灯心草 生长 积累特性 土壤临界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