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视角下的称呼语翻译研究——以杨宪益英译《儒林外史》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段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99-106,共8页
《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杨宪益夫妇译本为... 《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巨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阶层分明、等级壁垒森严的微型身份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的便是一套纷繁复杂的称呼语体系。本文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吴敬梓《儒林外史》及杨宪益夫妇译本为语料,采用定性分析、线性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说话者进入交际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和特定交际阶段所构建的语用身份两个维度,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研究发现,尽管译者一直都在努力忠实原文,但仍然在无意识中改造了原文,这导致称呼语身份意识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信息过载、缺失和变异等。文章认为,称呼语的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源语一方诸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翻译 身份 《儒林外史》
下载PDF
文学语境中的称呼语翻译研究:身份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段燕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4-73,共10页
文章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红楼梦》《儒林外史》及其杨宪益夫妇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文学语境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研究发现,尽管译者一直在试图努力忠实原文,但在意义和口吻上... 文章结合社会学和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观,以《红楼梦》《儒林外史》及其杨宪益夫妇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文学语境中称呼语"身份意识"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实现。研究发现,尽管译者一直在试图努力忠实原文,但在意义和口吻上都一定程度地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这导致称呼语所蕴含的"身份意识"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信息过载、缺失和变异等。称呼语的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译者进行翻译时应在充分考虑读者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借助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学科知识,采取适当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翻译 身份 《红楼梦》 《儒林外史》 文学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称呼语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
3
作者 田晓君 《智库时代》 2020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影响称呼语的因素众多,在称呼的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情感、意图。中英称呼语的差异很大,这加大了称呼语翻译的难度。林语堂先生中英文功底深厚,他创作的《京华烟云》实则是进行异语写作,在回译的过程中,张振玉先生和郁飞先生对称呼... 影响称呼语的因素众多,在称呼的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情感、意图。中英称呼语的差异很大,这加大了称呼语翻译的难度。林语堂先生中英文功底深厚,他创作的《京华烟云》实则是进行异语写作,在回译的过程中,张振玉先生和郁飞先生对称呼语翻译的处理,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过程中,称呼语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称呼语翻译很难准确达成。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称呼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并且用共生理论进行补充,探讨复杂文化、语境下的称呼语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翻译 生态翻译 共生理论 适应选择
下载PDF
霍译《红楼梦》对人物权势关系的建构——以称呼语的翻译为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存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红楼梦》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人物权势关系纷繁复杂、等级制度森严的微型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复杂权势等级关系的便是一套庞杂的称呼语。从权势建构的角度审视《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发现大量体现权势等级关系的称呼语被替换或简化,造成... 《红楼梦》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人物权势关系纷繁复杂、等级制度森严的微型社会,而直接体现这种复杂权势等级关系的便是一套庞杂的称呼语。从权势建构的角度审视《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发现大量体现权势等级关系的称呼语被替换或简化,造成了与原著在权势关系建构中的不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霍克斯译本 称呼语翻译 权势关系的建构
下载PDF
汉译英中称呼语的语用身份
5
作者 段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9-105,共7页
基于语用身份论的核心思想,以《儒林外史》杨宪益夫妇译本为语料,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和对比研究法,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的语用身份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构建与实现,探究特定语境中称呼语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交际目的、情感态度和... 基于语用身份论的核心思想,以《儒林外史》杨宪益夫妇译本为语料,采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和对比研究法,阐释和分析会话中称呼语的语用身份在原著及其译本中的构建与实现,探究特定语境中称呼语与说话者的社会地位、交际目的、情感态度和亲疏关系等互动作用,并揭示称呼语在反映、投射甚至形塑说话者身份以及人与人之间角色关系中的指涉意义和话语功能。研究发现,译文在意义和口吻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违背或不尽贴近原文的现象,这导致称呼语所蕴含的语用身份在汉英语际转换过程中发生了信息过载、缺失和变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翻译 用身份 翻译 《儒林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