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志”称谓的历史嬗变及其语义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枫 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8,共6页
“同志”称谓由19世纪20年代在一定范围内兴起,到50年代全社会普遍使用,现今又回到了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使用状况,这一嬗变过程体现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同志”、“老师”、“先生”都是社交称谓语义场的主要成员,... “同志”称谓由19世纪20年代在一定范围内兴起,到50年代全社会普遍使用,现今又回到了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使用状况,这一嬗变过程体现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同志”、“老师”、“先生”都是社交称谓语义场的主要成员,它们在语义场中的地位是由相互间的关系确定的,不同的时期,这几个主要成员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同,成员与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则会导致整个称谓语义场面貌的改变,“同志”称谓嬗变的原因是和称谓语义场中其他主要成员的发展变化分不开的。“同志”称谓鲜明地体现了等差原则中“平等”的内涵和情感原则中强调亲和、感情浓厚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志 嬗变 语义特征 称谓原则
下载PDF
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树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现代汉浯称谓词从传统称谓词脱胎而出,既保留了某些传统称谓形式,又产生了新的变异。本文拟从传统称谓词与现代汉语称谓词的差异入手来考察现代汉语称谓词的特点以及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称谓词与文化的变革 语... 现代汉浯称谓词从传统称谓词脱胎而出,既保留了某些传统称谓形式,又产生了新的变异。本文拟从传统称谓词与现代汉语称谓词的差异入手来考察现代汉语称谓词的特点以及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称谓词与文化的变革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在语言中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称谓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在这发展变化中也反映着民族文化变革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 现代汉语 传统称谓 中国传统文化 情感原则 称谓原则 称谓形式 等级原则 平等原则 亲属称谓
下载PDF
商周妇女称谓及婚姻制度浅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进驻 《殷都学刊》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殷商甲骨文与金文以“帚”字加女子的国族名或国族姓称呼已婚成年女性,而周代文献和金文则多以国族名加国族姓呼之。凡诸候嫁女,同、异姓诸侯均可以其女媵之。有些诸侯国间保持着长期多代的互通婚姻关系以结成稳固的姻亲同盟。
关键词 国族姓 国族名 媵器 称谓原则 姻亲同盟 商周
下载PDF
运用正确称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4
作者 李么琴 《肇庆医学》 2002年第2期23-23,25,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工作 称谓原则 护理人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