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收集装置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兵 卢琦 +2 位作者 叶绍波 赵凡 郑德聪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文旨在提高秸秆的收集效率,同时尽可能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秸秆回收成本。[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重力控制的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收集装置,对该装置进行了受力分析,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机... [目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文旨在提高秸秆的收集效率,同时尽可能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秸秆回收成本。[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重力控制的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收集装置,对该装置进行了受力分析,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机构运动学仿真及相容性检验,最后分析了机构的传动特性。[结果]得到了相关杆件的运动特性曲线及传动角变化曲线。主动杆件的摆动范围能够满足秸秆收集装置的工作要求,配重块质量为8kg时,秸秆收集量为20~24kg。机构最小传动角为56.368°。[结论]研究结果为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收集装置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 秸秆收集 设计
下载PDF
基于SimMechanics的秸秆收集装置建模与分析
2
作者 徐兵 叶绍波 +4 位作者 卢琦 张超 李丽红 刘芸 郑德聪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10期37-39,共3页
为降低秸秆收集成本,促进秸秆离田实现多元化利用,设计了一种秸秆收集装置。简要介绍了秸秆收集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建模,进行运动学分析。当活动底板转动60°时,活动挡板转动47.27°,可以满足装置卸草... 为降低秸秆收集成本,促进秸秆离田实现多元化利用,设计了一种秸秆收集装置。简要介绍了秸秆收集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建模,进行运动学分析。当活动底板转动60°时,活动挡板转动47.27°,可以满足装置卸草开合度的要求,为机构尺寸等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收集 SIMMECHANICS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与秸秆收集受偿意愿--基于湖北黄冈的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80,共16页
为探究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黄冈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t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 为探究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黄冈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t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愿意参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的农户占总样本的90.35%,其最小受偿额度平均值为791.45元/hm^(2),2)资本禀赋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受偿额度有显著负向影响,3)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和受偿额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4)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289,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受偿额度之间具有遮掩效应,遮掩效应量为0.225。因此,为鼓励农户的秸秆收集行为,应加快完善秸秆收集生态补偿措施并分层分阶段推进,多渠道提升农户资本禀赋的同时提高农户对秸秆收集行为的感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禀赋 感知价值 秸秆收集行为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原文传递
农户秸秆收集利用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87,共12页
秸秆收集利用是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补偿是实现秸秆收集利用经济与生态双重收益的有力政策途径。以湖北省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户农户家庭为实证,将社会信任引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 秸秆收集利用是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补偿是实现秸秆收集利用经济与生态双重收益的有力政策途径。以湖北省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户农户家庭为实证,将社会信任引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形成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二元Logit模型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农户秸秆收集利用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0.35%的农户愿意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其受偿额度为47.81~52.92元/667m^(2);2)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社会信任对农户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受偿额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无论是高社会信任组还是低社会信任组的农户,经济绩效期望均显著正向影响其接受秸秆收集利用补偿,且两组之间的经济绩效期望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户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差异化的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标准、加大对秸秆收集利用以及资源化利用的知识普及和技术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收集利用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补偿标准 UTAUT模型
原文传递
陇东旱作区小麦草谷比及秸秆可收集系数监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贾财芳 刘力 郭满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28-532,共5页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通过对环县曲子镇宋家塬、环城镇龚淌、环城镇十五里沟、八珠乡苟塬、洪德镇耿塬畔等5个行政村110块小麦田进行监测... 为了进一步丰富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测算样本集,提高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通过对环县曲子镇宋家塬、环城镇龚淌、环城镇十五里沟、八珠乡苟塬、洪德镇耿塬畔等5个行政村110块小麦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环县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3.3万hm^(2),平均产量为2.25 t/hm^(2),总产量7.4万t,草谷比为1.05,秸秆可收集系数为0.86,秸秆产生量为7.77万t。秸秆可收集量为6.68万t。监测得出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能够准确反映环县2022年小麦秸秆产生量和可收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草谷比 秸秆收集系数 监测报告
下载PDF
生物质电厂秸秆燃料收集范围优化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浩亮 张旭 翟明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7-1001,共5页
在微元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生物质电厂燃料收集运输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秸秆收集运输费用函数关系式,通过求解得到秸秆收储点的最佳收集半径。结果表明:收储点的运输费用与收集半径的立方呈正比。另外,当在生物质电厂周围布置一圈秸秆收... 在微元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生物质电厂燃料收集运输模型,利用该模型建立秸秆收集运输费用函数关系式,通过求解得到秸秆收储点的最佳收集半径。结果表明:收储点的运输费用与收集半径的立方呈正比。另外,当在生物质电厂周围布置一圈秸秆收储点时,收储点的最佳收集半径为0.25R,需布置9个收储点;当在生物质电厂周围布置二圈秸秆收储点时,收储点的最佳收集半径为0.16R,共需布置26个秸秆收储点,即最外圈布置16个收储点,次外圈布置10个,上述两种情况均比不建立秸秆收储点时节省运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秸秆收集 范围优化 收集半径
下载PDF
北方标准化农田智能秸秆捆扎机
7
作者 秦慧敏 曲冠霖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I0013-I0013,共1页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全自动无人秸秆打捆车,主要适用于北方标准化农田,产品集秸秆收集、秸秆打捆、自动行驶为一体,系统地解决了秸秆收集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秸秆打捆的效率且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车身侧面拥有7个激光雷达传...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全自动无人秸秆打捆车,主要适用于北方标准化农田,产品集秸秆收集、秸秆打捆、自动行驶为一体,系统地解决了秸秆收集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秸秆打捆的效率且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车身侧面拥有7个激光雷达传感器与网络深测雷达进行避障,可以使车辆更加精准的沿设定路线执行预设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扎机 设计说明 秸秆打捆 人工成本 秸秆收集 自动行驶 标准化 农田
下载PDF
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百良 王许涛 杨世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6-300,共5页
秸秆成型燃料(strawdensificationbriquettingfuel,SDBF)的研究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中国SDBF现有的年产量仅有十多万吨,是中国原料年产量的万分之一,是世界年产量的2.5%,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直没有... 秸秆成型燃料(strawdensificationbriquettingfuel,SDBF)的研究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中国SDBF现有的年产量仅有十多万吨,是中国原料年产量的万分之一,是世界年产量的2.5%,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通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作者认为:要在中国实现SDBF规模化生产,必须认真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资源收集和储运的高成本问题;二是成型机快速磨损问题;三是燃烧设备中受热面飞灰沉积和腐蚀问题;四是原材料脱水问题。该文在分析SDBF成型机理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基础上,对四个问题的影响因素和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办法和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成型燃料(SDBF) 秸秆收集 磨损 沉积 腐蚀
下载PDF
河北省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的估算
9
作者 孟燕辉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10期47-48,共2页
正确分析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以及各种利用模式,有利于合理研究利用玉米秸秆,将其“变废为宝”,充分提高其作为生物质能源所能带来的效益。本文利用河北省2018年玉米产量,按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系数估算得出2018年河北省玉米秸秆... 正确分析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以及各种利用模式,有利于合理研究利用玉米秸秆,将其“变废为宝”,充分提高其作为生物质能源所能带来的效益。本文利用河北省2018年玉米产量,按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系数估算得出2018年河北省玉米秸秆实际可收集量为1852.83万t,2009—2018年河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整体趋于上升,玉来秸秆资源也随之增加,相较于2009年的玉米秸秆产量1685万t,2018年玉采产量增长幅度为3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收集资源量 秸秆系数
下载PDF
秸秆焚烧发电燃料系统成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洪 包立炯 《发电设备》 2013年第4期293-295,299,共4页
针对秸秆焚烧发电厂燃料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合理的秸秆收集方案,以及秸秆预处理和输送系统、炉前给料系统的改进措施,可以为国内秸秆焚烧发电厂的燃料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秸秆焚烧发电 秸秆收集 秸秆预处理 秸秆给料系统
下载PDF
关于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发电的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那贵森 《华电技术》 CAS 2006年第12期45-49,共5页
玉米秸秆属优质生物质能资源,在开发生物质能直燃发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东北地区开发玉米秸秆发电大有可为。通过对集中秸秆收集场缺点的分析,指出了建设分散小型收储站的必要性。设计了小型秸秆收储站(标准站)的建设方案,提出了设备... 玉米秸秆属优质生物质能资源,在开发生物质能直燃发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东北地区开发玉米秸秆发电大有可为。通过对集中秸秆收集场缺点的分析,指出了建设分散小型收储站的必要性。设计了小型秸秆收储站(标准站)的建设方案,提出了设备选型设想,并对秸秆燃料进行了成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发电 秸秆收集 收储站 经济分析
下载PDF
小麦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测定试验
12
作者 何兰兰 葛红根 宋明梅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为河南省西华县及周边地区科学测算小麦秸秆资源量、合理规划利用小麦秸秆提供参考,以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泛麦8号,并搭配种植泛育麦20、泛育麦18、郑麦1860为研究对...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完善秸秆资源台账,为河南省西华县及周边地区科学测算小麦秸秆资源量、合理规划利用小麦秸秆提供参考,以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泛麦8号,并搭配种植泛育麦20、泛育麦18、郑麦1860为研究对象,在小麦成熟收割前1~2 d,选择分布于不同乡镇的5个农业分场,每个农业分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个典型地块进行5点取样,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样本制备,开展小麦草谷比及机械收割率达100%时秸秆可收集系数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实测小麦草谷比为1.07~1.29,平均值为1.15;小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为62.20%~70.02%,平均值为64.92%。当地小麦草谷比与秸秆可收集系数分别受种植品种、收割质量等影响较大,建议在估算小麦秸秆量时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草谷比 秸秆收集系数 留茬高 黄泛区农场
原文传递
Status Quo of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ice and Wheat Straw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13
作者 张斯梅 杨四军 +1 位作者 石祖梁 常志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2014-2019,共6页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was condu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survey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ice and wheat straw of the province. Problems in collecting the stra...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was conducted using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survey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ice and wheat straw of the province. Problems in collecting the straw were analyzed taking into account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rice and wheat harvesting seasons in the region. Results show:(1) Currently, the main handling way of rice and wheat straw was directly returning to field. The peasant households of straw returning from investigated townships A and B respectively occupied 22.01% and 28.75% of investigation households, and both of the two townships had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the straw wasted or improperly disposed. In township B, over 50% of the farmer households surveyed failed to make sure of any of the straw, and as high as over55% of the straw was discarded or burnt.(2) During the rice and wheat harvesting seasons, the ten-day precipitation was among 7.21-87.28 mm, and the ten-day precipitation days were among 1.53-5.00 d. Such weather not only affected timely harvesting of rice and wheat, but also seriously impeded bal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straw.(3) As the crops must be harvest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and concentrated time period, large volumes of straw were turned out within a few days.Moreover, harvesting of the first crop often coincided with sowing, leaving little time available for straw collection.(4) Straw collection was very low in economic benefit.A farmer can only get 60-90 RMB per day from straw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what they can get by working as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ity.(5) Machines designed for straw collection were rare and those now used in the operation were low in efficiency and needed to be improved technically,which directly affected the efficiency of straw collection. The above-listed findings indicates that time shortage, negative weather condition, low benefit and low mechanization level wer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straw colle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the following proposals were brought forth, that i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straw collection as a driving force, accelerat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wheat sheaf-binding reaping machine, and setting up a long-term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straw recovery, in the hope that this study may provide some useful ideas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and wheat straw COLLECTION MECHANIZATION BENEFI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