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污染场地国家优先名录部分移出规则建设的启示
1
作者 李奇伟 但玉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71,共7页
作为新型环境管理工具,污染场地名录管理机制会随着实践的展开而作适应性调整。从美国经验看,由整体移出规定向允许部分移出规定的转换即是如此。1995年以后,美国逐步确立了场地部分移出规则,并通过出台政策文件明确了移出的申请主体、... 作为新型环境管理工具,污染场地名录管理机制会随着实践的展开而作适应性调整。从美国经验看,由整体移出规定向允许部分移出规定的转换即是如此。1995年以后,美国逐步确立了场地部分移出规则,并通过出台政策文件明确了移出的申请主体、对象、移出标准、程序和移出后管理等规则,有力地提升了名录管理实效。就我国而言,应借鉴这些经验,在安全和发展利益平衡中制定部分移出规则,基于程序规范、过程透明原则细化相关政策,并遵循全过程管理、程序简化要求健全名录移出后管理机制,以完善污染场地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名录制度 部分移出规则 移出后管理机制
下载PDF
面向动力电池热安全的准被动式热移出系统
2
作者 邓均锐 李泽宇 陈嘉衍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79-4687,F0002,共10页
发展非主动式动力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技术对解决电动汽车在静置状态下的自燃事故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非主动式技术是基于热阻隔机制,但由此形成的大热阻将严重影响日常的电池热管理性能。本文提出基于泵驱冷却与热电转换的准被动式动... 发展非主动式动力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技术对解决电动汽车在静置状态下的自燃事故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非主动式技术是基于热阻隔机制,但由此形成的大热阻将严重影响日常的电池热管理性能。本文提出基于泵驱冷却与热电转换的准被动式动力电池热移出系统,将电池系统部分产热量转换为电能以实现准被动式的热移出,在此基础上与热阻隔相结合以减小阻断热失控蔓延所需的热阻。本文研制试验样机,通过实验分析不同电池系统发热功率工况下的热移出过程,探究发热功率分布的影响。当发热功率减少33%时,泵驱冷却过程散热量、热电转换过程吸热量及产生电能的稳态值分别降低30%、27%和15%。本文研究有助于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热安全 准被动式 移出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 动态学
下载PDF
淡水水体渔业碳移出之估算 被引量:30
3
作者 解绶启 刘家寿 李钟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9,共8页
鱼类和甲壳类等水产品是淡水生态系统碳移出的主要方式。2009年,全国淡水鲢产量348万t,鳙产量243万t,草鱼408万t,鲫206万t,鲤246万t。鲢、鳙的食物主要是天然饵料,鳜鱼摄食鱼类,其饵料鱼则摄食天然饵料,假设草鱼、鲫鱼、鲤鱼、团头鲂等... 鱼类和甲壳类等水产品是淡水生态系统碳移出的主要方式。2009年,全国淡水鲢产量348万t,鳙产量243万t,草鱼408万t,鲫206万t,鲤246万t。鲢、鳙的食物主要是天然饵料,鳜鱼摄食鱼类,其饵料鱼则摄食天然饵料,假设草鱼、鲫鱼、鲤鱼、团头鲂等产量的20%来自天然饵料(如不计算施肥等碳输入),通过计算,淡水水产每年总的碳移出约155万t,另外通过粪便等形式沉积的碳约186万t。如按淡水捕捞产量214万t计算,则移出碳27.8万t/yr。比较了不同湖泊的碳移出和沉积力,鄱阳湖为大型浅水湖泊,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其通过渔业移出的碳为11.8~27.6kg/hm2.yr,总移出碳为3890~9061t/yr,总固定的碳为8558~19935t/yr。梁子湖为中型浅水湖泊,渔业碳移出为24~38t/hm2.yr,总移出碳约700~1100t/yr。武汉东湖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其渔业的碳移出约为78kg/hm2.yr,通过渔业输出的碳约260t/yr,总固定碳约600t/yr。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1971年为1.67万km2,2000年为1.3万km2,如果平均碳移出按10~30kg/hm2.yr计算,总碳移出分别为1.67~1.3万t/yr和5.01~3.9万t/yr。淡水渔业不仅可以移出水体的碳,而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优质食物。各种计算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渔业 移出
下载PDF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中层环流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郁淑华 高文良 彭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40-1555,共16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普查和分析1998-2012年持续强影响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与持续强盛时的500 hPa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持续强影响高原低涡在移出高原与...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普查和分析1998-2012年持续强影响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与持续强盛时的500 hPa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持续强影响高原低涡在移出高原与持续强盛时的物理场进行了合成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强影响高原低涡以两高切变东阻型对中国降水影响最大,主要影响河套地区,切变线类、热带低压影响型、低槽前部类主要影响地区分别是黄淮流域、西南地区、长江流域;持续强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对40°N以北环流形势依赖性不强,主要是受高原低涡周边对流层中层西风带天气系统、副热带天气系统与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造成的。研究分析还揭示了各类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中层共同的大尺度条件及其主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低涡 移出高原 持续 对流层中层 环流特征
下载PDF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观测事实分析 被引量:91
5
作者 郁淑华 高文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9,共8页
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结合TRMM资料,分析了1998—2004年5—9月移出高原的低涡的活动特征。结果指出:6—8月是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中国东部天气的主要时段,它与高原低涡在高原上的活动特征及西南低涡移出高原特征均不同;移出高原的... 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结合TRMM资料,分析了1998—2004年5—9月移出高原的低涡的活动特征。结果指出:6—8月是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中国东部天气的主要时段,它与高原低涡在高原上的活动特征及西南低涡移出高原特征均不同;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的涡源主要在曲麻莱附近、德格附近,这与高原上产生低涡的涡源不同;移出高原的高原低涡的移动路径多数是随低槽的活动而向东、向东南移动,这与高原低涡在高原上多数是沿切变线移向东北不同,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不仅影响中国的范围广,还可能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涡的强度、性质会有变化,在高原以东活动时间长(≥36 h)的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前多数为暖性低涡,移出高原后多数为斜压性低涡,低涡加强、多数可产生暴雨、大暴雨;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移到海洋上,往往因下垫面不同而变化,出海后都有降水加强、多数位势高度下降的现象;移出高原后的高原低涡因东面海上热带气旋活动而少动,与其南面热带气旋活动相向而行,因季风低压少动而少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移出高原 观测事实
下载PDF
东极海洋牧场厚壳贻贝筏式养殖区可移出碳汇能力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君 王伟定 +1 位作者 虞宝存 毕远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大规模贝类养殖对近海的碳循环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个"可移出的碳汇"。根据2013年4月-2014年2月对东极海洋牧场厚壳贻贝筏式养殖区Ⅰ龄个体跟踪调查数据,评估了厚壳贻贝和附着生物的固碳量,并进行了固碳速率的标准化... 大规模贝类养殖对近海的碳循环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个"可移出的碳汇"。根据2013年4月-2014年2月对东极海洋牧场厚壳贻贝筏式养殖区Ⅰ龄个体跟踪调查数据,评估了厚壳贻贝和附着生物的固碳量,并进行了固碳速率的标准化处理。研究显示,一个养殖周期内筏式养殖区厚壳贻贝和附着生物固碳量分别为102.24 t和4.88 t,其固碳速率分别为5.43 tC/(hm^2.a)和0.26 tC/(hm^2·a);筏式养殖区减排CO_2的生态服务价值量为37.17万元;贝壳和软组织的湿重比、含水率和碳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能使核算养殖贝类碳汇能力的程序简单化,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可用于评估其他海域养殖厚壳贻贝的固碳量;东极海洋牧场附着生物移出碳量为厚壳贻贝的4.77%,在筏式养殖区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极 海洋牧场 厚壳贻贝 固碳量 移出碳汇 生态服务价值
下载PDF
近30年夏季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楚惠 李国平 +3 位作者 牛金龙 赵福虎 张虹 何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7-838,共12页
利用近30年(1981—2010年)历史天气图、MICAPS资料以及台站降雨资料,对6—8月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不同路径移出型高原低涡的环流形势及降雨分布。结果表明:近30年来平均每年有9个... 利用近30年(1981—2010年)历史天气图、MICAPS资料以及台站降雨资料,对6—8月移出型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我国降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不同路径移出型高原低涡的环流形势及降雨分布。结果表明:近30年来平均每年有9个高原低涡能够移出高原而发展,移出型高原低涡涡源主要在西藏改则、安多和青海沱沱河以北以及曲麻莱附近,并以东移为主,占移出型高原低涡的58.2%,而东北移和东南移的分别占25.5%和13.8%,其它路径占2.5%。东移路径移出型高原低涡频次与长江流域中上游、黄河流域上游及江淮地区的降雨有较好的正相关;东北移路径移出型低涡频次与长江流域上游、黄河流域以及东北降雨相关较好;东南移路径移出型低涡频次与高原东南侧及长江流域的降雨有较好正相关。各路径移出型低涡的降雨合成分析距平异常大值区分布与各路径正相关分布一致,且降雨异常大值中心与正相关大值中心相对应。利于高原低涡移出并发生降雨的500 h Pa异常环流形势为:东移路径,中高纬异常环流型为"西高东低"分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强度偏弱且位置偏东、偏南,低涡降雨带维持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东北移路径,中高纬异常环流型仍为"西高东低"型,西太副高强度偏强且位置偏北、偏东,雨带维持在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东南移路径,为"两高夹一低"异常型环流,西太副高强度较强且位置偏西、偏南,降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出型高原低涡 降雨 环流特征 西太副高指数
下载PDF
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高层环流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郁淑华 高文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1455,共15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继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中层环流特征分析基础上,依据持续强影响高原涡的分类,对1998-2012年持续强影响高原涡不同类型在生成、移出高原、持续强盛与将减弱消失...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历史天气图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继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中层环流特征分析基础上,依据持续强影响高原涡的分类,对1998-2012年持续强影响高原涡不同类型在生成、移出高原、持续强盛与将减弱消失时的对流层上部多种物理场进行了合成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强影响高原涡持续的对流层高层共同的环流特征是,南亚高压脊线在25°N-28°N,东伸到100°E以东;低涡附近或以北的200 h Pa上空有≥32 m·s-1急流核区的西风急流,和300 h Pa上空有≥20 m·s-1中心区的较强偏西风气流,影响低涡活动的500 h Pa天气系统与低涡的上空200 h Pa有辐散区。反映了高空辐散、高空锋区分别对低涡起了利于低涡辐合加强、高位涡下传引起低涡涡度增加的作用。研究分析还揭示了各类高原涡移出高原后持续的对流层高层的环流特征的主要差异和物理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涡 移出高原 对流层高层 环流特征
下载PDF
考虑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来军 吴盼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经典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中,谣言传播率和移出率通常被视为常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在均匀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分别研究了传播率和移出率随时间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建立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在Matlab中... 经典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中,谣言传播率和移出率通常被视为常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在均匀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分别研究了传播率和移出率随时间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建立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在Matlab中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中,传播阈值依然存在,谣言最终的影响力较传播率和移出率不变的情况更为显著.此外,通过均匀网络与无标度网络谣言传播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传播率和移出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网络拓扑结构对谣言传播也有很大影响,并且均匀网络中谣言最终的影响力较无标度网络中谣言的最终影响力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模型 均匀网络 无标度网络 传播率函数 移出率函数
下载PDF
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柳草 李跃清 李德俊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利用ECMWF资料对2001年6月1~5日东移出高原的低涡个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东移过程中,闭合等高线或者闭合气旋式环流的垂直厚度随时间呈加厚趋势;(2)高原低涡在东移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几乎都是正涡度,5... 利用ECMWF资料对2001年6月1~5日东移出高原的低涡个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东移过程中,闭合等高线或者闭合气旋式环流的垂直厚度随时间呈加厚趋势;(2)高原低涡在东移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几乎都是正涡度,500hPa上正涡度随时间呈增强趋势;(3)在高原上时涡区明显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移出高原后表现为微弱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甚至低层辐散、中层辐合、高层辐散。(4)处于高原上时涡区整层都为上升运动,移出高原以后上升运动微弱,中低空经常为下沉运动。(5)低涡处于高原上时,涡区在边界层始终有水汽辐合,移出高原以后在低空只有微弱的水汽辐合甚至辐散。涡区外围东南侧的槽前脊后区存在低空急流,是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的大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移出 动力结构
下载PDF
捕获再捕获与捕获移出模型的概念、方法和新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力平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7-539,共13页
捕获再捕获与捕获移出研究是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如何利用随机样本估计有限群体的总体数目.本文对捕获再捕获与捕获移出模型的历史、基本统计思想、方法及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一个简要而又较系统的回顾.
关键词 捕获再捕获 捕获移出 异质性 条件似然函数 危险率
下载PDF
载脂蛋白与细胞胆固醇移出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燕华 傅明德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载脂蛋白 细胞胆固醇移出 胆固醇
下载PDF
边界策略下的最优移出移民(英文)
13
作者 张学清 邢永胜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8,共7页
考虑了最多移民数量策略,证明了边界策略为最优移民策略,并且给出了边界策略下最优的移民数量.
关键词 两性分枝过程 移出移民 边界策略
下载PDF
重型移出式流涂机的开发应用
14
作者 李华栋 张国靖 古元军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1-3,共3页
重型移出式流涂机应用于大件铸造设备的造型生产刷涂料单元中,适合的最大砂箱外形尺寸4200mm×2400mm×800mm。本文介绍了重型移出式流涂机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 移出式流涂机 开发与应用
下载PDF
一种针对机动目标的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
15
作者 蒋涛 芮力 《鱼雷技术》 2013年第6期464-468,共5页
针对反潜鱼雷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至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移出了一定的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了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解算... 针对反潜鱼雷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至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移出了一定的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了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鱼雷 机动目标 移出点射击法
下载PDF
典型纺织基人工韧带及其移出物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明洁 林婧 +3 位作者 关国平 BROCHUG GUIDOINR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72,共7页
针对目前临床上人工韧带产品需求量大但淘汰率高的问题,从几何特征、织造方式、表面形态等方面对当前11种典型纺织基人工韧带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比分析了典型产品Stryker■-Meadox的移出样和原样的力学性能、纤维形貌、降解性能等,... 针对目前临床上人工韧带产品需求量大但淘汰率高的问题,从几何特征、织造方式、表面形态等方面对当前11种典型纺织基人工韧带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比分析了典型产品Stryker■-Meadox的移出样和原样的力学性能、纤维形貌、降解性能等,并对其体内失效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人工韧带产品结构多样且形态各异,主要与其临床适应症有关;长期植入后材料与骨组织之间的磨损及体内复杂环境下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优化现有人工韧带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其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纺织品 人工韧带 前交叉韧带 移出 失效机制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基/硅树脂复合腹壁疝修复补片移出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亚琼 李绍杰 +6 位作者 毛迎 乔燕莎 李彦 Guidoin Robert 劳继红 唐健雄 王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该文以一种腹壁疝修复补片移出物植入前后的理化性能变化,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探究补片与人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疝复发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人体组织大部分长在聚丙烯纤维面,硅树脂面引流孔处有组织长入,产生部分粘连。长入人体组织的补... 该文以一种腹壁疝修复补片移出物植入前后的理化性能变化,结合组织病理学分析,探究补片与人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疝复发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人体组织大部分长在聚丙烯纤维面,硅树脂面引流孔处有组织长入,产生部分粘连。长入人体组织的补片皱缩率达49.89%。当人体组织去除后,通过SEM观察可知,聚丙烯纤维表面出现较多不规则横向裂缝,硅树脂面表面完整。DSC和TGA测试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热稳定性能降低。ATR-FTIR测试结果中没有出现代表聚丙烯纤维被氧化的羰基峰,硅树脂化学稳定性较好。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聚丙烯纤维周围有部分炎性细胞存在,但整体炎症反应不大。综上所述,聚丙烯纤维降解、硅树脂面引流孔处的粘连,补片结构的明显皱缩,都可能是引起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该文还为补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即要适当增大纤维间孔隙和减少引流孔分布和其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复补片 疝补片移出 聚丙烯 硅树脂 理化性能
下载PDF
移出型西南涡与我国中东部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瑞姣 罗艳 余金龙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826,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日降水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统计2007—2017年5—7月西南涡共计199例,其中110例移出源地发展。在移出型西南涡中有66例沿偏东路径移动,占比60%;东北路径西南涡约占28.2%;东南路径西南涡仅占10.9%。移出型西南涡与我...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日降水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统计2007—2017年5—7月西南涡共计199例,其中110例移出源地发展。在移出型西南涡中有66例沿偏东路径移动,占比60%;东北路径西南涡约占28.2%;东南路径西南涡仅占10.9%。移出型西南涡与我国中东部降水具有密切关系:偏东型有利于沿江地区降水增多;东北型使江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东南型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增加。偏东型和东北型西南涡中心路径与雨带走向近乎平行,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移,造成偏移差异的直接原因在于低涡北侧是否有降水。研究表明:当高空无干冷侵入时,低涡南侧偏南风越强,北侧空气湿度越大,北侧低空有偏东气流将有利于北侧空气抬升产生降水;当高空存在干冷侵入时,若北侧低层有一支湿润的偏东气流,二者叠加形成对流不稳定,也有利于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出型西南涡 雨带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单雷射击条件下反潜鱼雷移出点射击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冬科 徐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针对单雷射击条件下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问题,提出反潜自导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到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偏移了一定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单雷射击时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移出点与移... 针对单雷射击条件下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问题,提出反潜自导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到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偏移了一定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单雷射击时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移出点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鱼雷 单雷射击 移出点射击法
下载PDF
不同路径移出型西南涡对中国中东部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程燕 马依依 +4 位作者 孙杭媛 郑倩 龚理卿 季丹 王健疆 《干旱气象》 2022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提供的降水反演产品3B42RT、全球降雨观测(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搭载的双频降雨雷达(dual-fr...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热带降雨测量(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提供的降水反演产品3B42RT、全球降雨观测(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搭载的双频降雨雷达(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DPR)观测数据、FY-2F云类型和云顶亮温等资料,对2010—2020年4—10月(暖季)影响中国中东部降水的西南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暖季移出型西南涡共计108例,东移型、东北移型和东南移型占比分别为58.3%、27.8%、12.0%。其中东移型西南涡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雨带呈东西向分布;东北移型西南涡雨带主要位于黄淮到华北一带;东南移型西南涡降水则主要集中在华南及沿海海域。另外,3类暖季移出型西南涡降水云系特征有明显差异,东移型西南涡30°N以北为层状云降水,以南为对流云降水,东北移型为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共同影响(即混合性降水),而东南移型则以对流云降水为主;暖季移出型西南涡降水云分类均以积雨云和密卷云为主,且伸展高度高、云顶亮温低,其中东移型和东北移型西南涡云系影响范围更广,而东南移型西南涡云系则呈块状、更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GPM FY-2F 移出型西南涡 雨带 云系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