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2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个性化正畸装置对单根牙垂直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曹怡琳 王心彧 +5 位作者 庄妍 王亚茹 姜至秀 刘丹瑜 门九旭 丁元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60-3368,共9页
背景:基于牙齿垂直移动原理,通过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制作个性化正畸装置,可使个性化正畸装置与单个切牙形成支抗系统。借助微种植体绝对支抗作用可对单根牙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精准控制。目的: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牙位11、12、21、22... 背景:基于牙齿垂直移动原理,通过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制作个性化正畸装置,可使个性化正畸装置与单个切牙形成支抗系统。借助微种植体绝对支抗作用可对单根牙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精准控制。目的: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牙位11、12、21、22压低移动与伸长移动的个性化正畸装置,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个性化正畸装置的安全性与其对牙齿的移动作用。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分别建立了上颌前牙区(牙位11、12、21、22)牙槽骨-牙周膜-上颌切牙-个性化悬臂微种植体-连接板-个性化托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每个牙位分别设置个性化压低移动与伸长移动正畸装置,加载300 g拉力或推力,分析个性化正畸装置各部件应力水平,计算牙齿位移与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个性化压低移动正畸装置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62.90 MPa,个性化伸长移动正畸装置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239.57 MPa,二者的最大等效应力均位于个性化托槽加力附件的垂直部分,个性化正畸装置各部件所受等效应力均在屈服强度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②在个性化正畸装置作用下,牙齿初始位移呈现整体压低或伸长移动的趋势,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远远超过在水平方向和矢状方向上的位移;牙周膜根尖或颈部位置出现等效应力峰值,在根尖区牙周膜出现等效应力集中区域;③结果显示,个性化正畸装置可以使牙位11、12、21、22近似达到压低移动或伸长移动的目的,初步证实了个性化垂直移动正畸装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正畸装置 单根牙 压低移动 伸长移动 三维有限元分析 支抗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一种多模式轮腿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李晋馥 于泽 连宾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勘探与侦察的自动化装备,在航天探测、抢险救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与越障能力而受到青睐.然而现有轮腿式移动机器人机身大多不可变形,导致机器人运动模式较少,地形适应性一... 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勘探与侦察的自动化装备,在航天探测、抢险救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与越障能力而受到青睐.然而现有轮腿式移动机器人机身大多不可变形,导致机器人运动模式较少,地形适应性一般.且机身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无法在具备良好的爬坡能力的同时保证跨越障碍物的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连杆可变形机构作为机身的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在设计机器人轮腿及可变形机身的基础上,建立机器人整体运动学模型,据此规划机器人3种运动模式:同步步态、翻滚步态和蜷曲-伸展步态.开展机器人在典型地形(平坦地面、松软地形、上升坡度、下降坡度、障碍物)下的运动性能分析,揭示机器人结构参数与地形特征(爬坡角度、障碍物高度)映射关系.最后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搭建物理样机并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多模式轮腿移动机器人的最大爬坡角度和越障高度分别为44°和28 mm,具有良好的爬坡能力与越障性能.此外,得益于多模式运动特点,机器人在包含平坦地面及松软地形在内的多地形下均具有良好的通过性,验证了机器人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为多模式轮腿运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移动机器人 轮腿式移动机器人 运动学建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实践
3
作者 程浩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51-55,共5页
为适应移动政务新场景、新要求,将GB/T 35282—2023《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要求,在某省级百万级“政务通”移动办公平台中进行应用,在平台系统设计建设中参照标准设计系统整体安全框架,落实标准中移... 为适应移动政务新场景、新要求,将GB/T 35282—2023《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要求,在某省级百万级“政务通”移动办公平台中进行应用,在平台系统设计建设中参照标准设计系统整体安全框架,落实标准中移动终端、通信、接入和服务端安全方面安全要求,推动网络安全法规、等级保护2.0等要求在移动政务领域的落地,强化了移动政务终端、应用、数据、个人信息的系统化安全保护,发挥国家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安全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安全 移动通信安全 移动接入安全 移动服务端安全 系统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F-QRRT^(*)策略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4
作者 刘文浩 余胜东 +4 位作者 吴鸿源 胡文科 李小鹏 蔡博凡 马金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33,共7页
针对Q-RRT^(*)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无法兼顾可达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PF-QRRT^(*)(IAPF-QRRT^(*))路径规划策略。IAPF-QRRT^(*)策略通过Q-RRT^(*)算法获得一组连接起点到终点的离散关键路径点,较传统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RT^(... 针对Q-RRT^(*)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无法兼顾可达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PF-QRRT^(*)(IAPF-QRRT^(*))路径规划策略。IAPF-QRRT^(*)策略通过Q-RRT^(*)算法获得一组连接起点到终点的离散关键路径点,较传统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具备更好的初始解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改进传统人工势场(APF)方法获得一种新的无势正交向量场,在一定条件下使整体排斥向量场与吸引向量场正交,并将其作用于关键路径点,从而提高路径的安全性。将IAPF-QRRT^(*)策略与其他算法比较,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证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Q-RRT^(*)算法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研究
5
作者 梁鹏涛 夏佳毅 纪冬华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化,结合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级测算,通过构建养老机构空间自相关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区域配置差异明显;主城区和副中心城区的可达性高,城乡结合部和边缘农村区域可达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供需比
下载PDF
移动充放电设施技术及其规划与运营研究综述
6
作者 黄小庆 于慎仟 +3 位作者 朱彬 段建焱 胡晓锐 黄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254,共9页
目前,充放电需求区域性、时段性短缺,固定充电设施存在总量不足、扩容难、利用率低等问题,移动充电设施因其移动便捷性,受到广泛关注。阐明移动充放电设施的8种典型应用场景,阐述了“智能插座+移动充电桩”、不带储能装置的移动充电车... 目前,充放电需求区域性、时段性短缺,固定充电设施存在总量不足、扩容难、利用率低等问题,移动充电设施因其移动便捷性,受到广泛关注。阐明移动充放电设施的8种典型应用场景,阐述了“智能插座+移动充电桩”、不带储能装置的移动充电车、带储能装置的移动充放电车3种移动充放电设施类型。分析规划布局、调度运行、运营模式与价格机制、关键组件以及安全等关键技术。针对移动模式选取等7个关键方面对移动充放电设施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移动充电桩 移动放电 智能插座 移动充放电车 调度 运营
下载PDF
改进Informed-R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7
作者 葛超 张鑫源 +1 位作者 王红 伦志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Informed-RRT^(*)算法初始路径形成缓慢、失败率高及路径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势场法的选点策略。首先,筛选出优质采样点,同时,引入双向直连的贪心策略和动态步长策略,快速获得初始路径并尽快进入遍历寻优阶段;其次,通过新的... 针对Informed-RRT^(*)算法初始路径形成缓慢、失败率高及路径质量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势场法的选点策略。首先,筛选出优质采样点,同时,引入双向直连的贪心策略和动态步长策略,快速获得初始路径并尽快进入遍历寻优阶段;其次,通过新的采样策略及评价函数,保证规划路径更优;最后,对路径优化处理,所得路径更适合移动机器人的行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于Informed-RRT^(*)算法性能更优,其中,改进算法在不同环境中的成功率均为100%,同时也证明了在限定采样次数下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路径质量均优于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动态步长 路径优化处理 Informed-RRT^(*)
下载PDF
发展我国3G移动系统的策略研究
8
作者 李进良 《邮电商情》 2001年第Z1期7-15,共9页
中国移动通信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如何发展第三代?急需海内外爱国人士共同探讨发展战略,各抒己见,以引起政府的重视,激励业界的奋起。 在国家关系中,竞争能力是合作的基础。没有起码竞争力的国家,不可能得到别国真正意义上的平... 中国移动通信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如何发展第三代?急需海内外爱国人士共同探讨发展战略,各抒己见,以引起政府的重视,激励业界的奋起。 在国家关系中,竞争能力是合作的基础。没有起码竞争力的国家,不可能得到别国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构成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关键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产业 移动无线因特网 3G移动 移动电话用户 软件无线电技术 自主知识产权 cdma 移动数据业务
下载PDF
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TD-SCDMA——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方案建议
9
作者 李世鹤 《邮电商情》 2000年第6期15-18,共4页
我国现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又在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发展。两年之内将建设相当规模的IS—95 CDMA网,而这两个移动通信网都面临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提出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方案。... 我国现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又在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发展。两年之内将建设相当规模的IS—95 CDMA网,而这两个移动通信网都面临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提出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方案。在使用以我国建议为主融合形成的CDMA TDD模式的技术和设备的前提下,用本文建议方案实现过渡,在顺利演进到IMT2000.建成包括TDD和FDD方式在内的第三代系统时,至2005年所需投入比直接用GSM系统扩容的费用还低。而且,还避免了背上沉重的第二代设备包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TD-SCDMA 移动通信网络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 移动数据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 GSM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GSM网络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用卡营销创新研究
10
作者 姜路可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明显增强,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并深刻影响着人民日常生活的环境条件下,很多民众为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往往会向商业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以此达到短暂缓解消费压力的... 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明显增强,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并深刻影响着人民日常生活的环境条件下,很多民众为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往往会向商业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以此达到短暂缓解消费压力的目的。由于信用卡业务可以给银行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使得信用卡业务领域逐渐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业务营销的“兵家必争之地”。做好信用卡营销创新,可以提升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水平与市场核心竞争力,在规避潜在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同时,为银行带来丰厚、持续的经济效益。为此,文章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为背景,简要分析了信用卡营销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商业银行 信用卡 市场营销 营销创新
下载PDF
移动激光扫描在地铁车站限界测量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志强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173-176,186,共5页
为满足限界要求,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地铁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但可能发生乘客踏空风险。现需对车站区段的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现状进行快速普查,为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数据。文章利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车站段全断面点云,通... 为满足限界要求,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地铁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但可能发生乘客踏空风险。现需对车站区段的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现状进行快速普查,为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数据。文章利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车站段全断面点云,通过点云数据处理提取关键特征点,实现了对空间距离的非接触测量,经传统方法对比复核,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扫描 地铁车站 站台特征点 限界测量
下载PDF
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移动边缘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守义 陈怡航 +3 位作者 张双玲 韩昊锦 李光远 郝万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9,共11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移动终端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卸载到边缘网格,满足复杂通信场景下的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已经成为面向未来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通过阐述从云计算、雾计算到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EC技...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移动终端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卸载到边缘网格,满足复杂通信场景下的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已经成为面向未来通信的关键性技术之一。通过阐述从云计算、雾计算到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介绍了MEC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从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管理和安全防护4个方面讨论了MEC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综述。其次,以物联网、MEC结合区块链、AI辅助MEC系统、通感一体化和云边协同等边缘计算的几个典型应用场景为例,归纳了移动边缘计算在6G中的潜在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构成智能、高效、安全的通信网络方面的潜在益处。最后,从互操作性、安全风险、移动性管理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指出了MEC研究在融合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在超可靠低时延通信、通感算一体化和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等方向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公有云桌面在学校移动办公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罗志强 《办公自动化》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随着移动办公的普及,教育行业面临适应新技术的需求,以满足师生及家长对灵活、高效办公环境的期望。公有云桌面通过提供可随时随地访问的虚拟工作环境,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增强数据安全和协作效率。该技术支持多种终端接入,保障学校信... 随着移动办公的普及,教育行业面临适应新技术的需求,以满足师生及家长对灵活、高效办公环境的期望。公有云桌面通过提供可随时随地访问的虚拟工作环境,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增强数据安全和协作效率。该技术支持多种终端接入,保障学校信息系统的持续可用性和教育资源的均等性。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公有云桌面在学校移动办公中的应用效果,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云桌面 移动办公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移动数据业务讲座 第一讲 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概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伟章 《电信技术》 2005年第1期86-88,共3页
在移动话音业务市场已日趋饱和的今日,移动通信市场却风采依旧,从1G、2G发展到2.5G乃至3G、4G,是什么让它永葆青春?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它犹如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中,使得移动运营商、系... 在移动话音业务市场已日趋饱和的今日,移动通信市场却风采依旧,从1G、2G发展到2.5G乃至3G、4G,是什么让它永葆青春?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业务,它犹如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中,使得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制造商和手机制造商仍然保持其勃勃生机。当前,移动通信业界关心的焦点是3G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创新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正是3G的前途所在。本刊今年将在【培训园地】栏开辟“移动数据业务讲座”,计划编写10讲,分12期在年内连续刊登。希望通过本讲座使读者对移动数据业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数据业务 移动通信市场 手机制造商 移动运营商 移动通信业 发展 话音业务 移动数据通信 移动数据增值业务 注入
下载PDF
基于动物移动的空间记忆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郭晓艺 王巍 +1 位作者 顾佳音 姜广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许多动物类群在家域范围内迁移或长距离季节性迁徙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它们可以整合显著的空间线索进行目的地识别、导航,并记忆栖息地内可获得的食物种类、食物斑块的分布以及食物成熟的季节等信息,并构建空间认知地图... 许多动物类群在家域范围内迁移或长距离季节性迁徙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它们可以整合显著的空间线索进行目的地识别、导航,并记忆栖息地内可获得的食物种类、食物斑块的分布以及食物成熟的季节等信息,并构建空间认知地图,表现出空间记忆能力。本文全面梳理了圈养实验、自然环境下的野外实验、自然状态移动轨迹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数字虚拟实验环境下探索动物空间记忆研究,归纳了上述研究中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针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多学科交叉,多场景应用以及动物空间记忆生态模型的研发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动物空间记忆的研究可以从新的视角深入探讨动物栖息地利用机制、移动的内在驱动因素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此外,该研究领域还可为保护濒危物种、缓解人兽冲突及增加圈养动物福利等野生动物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记忆 空间认知 移动轨迹 移动生态学 移动模型
下载PDF
一种全向移动操作机器人建模与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晓军 马琴 +2 位作者 赵涛 刘锋 虎鑫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全向移动操作机器人(Omni-directional Mobile Manipulating Robots,OMMR)是由全向移动平台以及在平台上加装一个或多个操作臂组成的具有主动作业能力的新型机器人系统。在移动平台上加装操作臂后,整个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复杂性将会因为... 全向移动操作机器人(Omni-directional Mobile Manipulating Robots,OMMR)是由全向移动平台以及在平台上加装一个或多个操作臂组成的具有主动作业能力的新型机器人系统。在移动平台上加装操作臂后,整个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复杂性将会因为移动平台与操作臂之间的耦合效应而大大增加,涉及地面-移动平台、移动平台-操作臂、操作臂-操作环境的动态交互,给系统的建模带来极大困难。在建立OMMR运动学、静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的OMMR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该动力学模型,建立车-臂交互作用模型并对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车-臂交互作用模型的正确性,间接证明了所提OMMR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机器人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提供了模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移动操作机器人 移动平台 操作臂 系统建模 交互作用分析
下载PDF
移动翻转课堂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施与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寒冰 周云成 +1 位作者 苗腾 金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开展教学工作。程序设计类课程除了理论内容外,对动手能力也要求很高,而受限于各种因素,实际的编程实践效果大大弱化。讨论利...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开展教学工作。程序设计类课程除了理论内容外,对动手能力也要求很高,而受限于各种因素,实际的编程实践效果大大弱化。讨论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施翻转课堂,在无法满足线下教学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个性化的翻转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编程实践的积极性和对编程类课程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翻转课堂 移动互联技术 程序设计
下载PDF
移动通信向第三代发展
18
作者 王翔 《邮电商情》 2001年第12期21-22,共2页
移动通信的惊人增长与国际互联网需求的增长可以说是并驾齐驱。这两种增长趋势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通信的面貌,将通信带入一个电信新世界。 一、世界移动通信发展最新动态 今天,全球有近4亿国际互联网用户和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估计2... 移动通信的惊人增长与国际互联网需求的增长可以说是并驾齐驱。这两种增长趋势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通信的面貌,将通信带入一个电信新世界。 一、世界移动通信发展最新动态 今天,全球有近4亿国际互联网用户和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估计2003年可望突破10亿。“智能”电话和手持式国际互联网设备将超过3.5亿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互联网协议 移动 多媒体通信 移动通信业务 移动电话用户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多媒体业务 移动通信发展 通用移动电话系统
下载PDF
医院安全移动应用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19
作者 郭幽燕 韩向非 +3 位作者 赵宇 陈洁 王琮琤 杜渐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目的:降低医院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安全泄露风险。方法:基于虚拟手机技术,将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App实际安装和运行在医院内网的虚拟手机服务器上,而用户手持的移动终端只作为虚拟手机的显示和输入设备,同时部署数据安全网关... 目的:降低医院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安全泄露风险。方法:基于虚拟手机技术,将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App实际安装和运行在医院内网的虚拟手机服务器上,而用户手持的移动终端只作为虚拟手机的显示和输入设备,同时部署数据安全网关,实现虚拟手机与移动终端的网络隔离,防止内部数据泄露到外部。结果: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虚拟手机中的移动应用,所有的应用数据都只在虚拟手机中被处理和存储,从而避免数据从移动终端泄露。结论:建设安全移动应用平台可以降低医院移动办公和移动业务场景中的数据安全风险,减少医院对移动终端进行安全管控的要求,有助于推动移动业务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虚拟手机 移动终端 ANDROID 移动应用
下载PDF
浅谈移动通信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千 《继续教育》 1995年第3期25-25,共1页
移动通信是移动无线电通信的简称,它是一种沟通移动体(车辆、飞机、船舶、行人等)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体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频段使用广泛。移动通信必须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传播,它使用的频段遍及... 移动通信是移动无线电通信的简称,它是一种沟通移动体(车辆、飞机、船舶、行人等)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体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频段使用广泛。移动通信必须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传播,它使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和微波。地空之间的航空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108—139兆赫频段;岸站与船站的海上移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150兆赫频段;我国陆地移动电话通信系统通常采用160、450、800及900兆赫;国际上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1500~1600兆赫的L频段等。二是通信形式多样。按业务性质分有电话业务和非电话业务,相应的有移动电话、移动教据、移动传真、无线寻呼等;按服务对象分成公用移动通信,专用移动通信;按移动台活动范围分,有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空中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有单工、半双工、全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 基地台 移动无线电通信 专用移动通信 电话通信系统 电话业务 移动通信网 移动用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