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钮心毅 李萌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移动定位大数据包括手机信令数据、移动互联网LBS数据等类型,是表示个体活动时空特征的轨迹数据。在移动定位大数据中依据轨迹点的时空特征规律能识别出个体活动的居住、工作、游憩等特征点,计算上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获得居住、... 移动定位大数据包括手机信令数据、移动互联网LBS数据等类型,是表示个体活动时空特征的轨迹数据。在移动定位大数据中依据轨迹点的时空特征规律能识别出个体活动的居住、工作、游憩等特征点,计算上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获得居住、工作、游憩等功能之间联系的流向和流量特征,获得传统数据无法反映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以及城市功能联系的时空特征。由此,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建成环境规划设计有密度出发和联系出发两种应用途径。联系出发的途径能支持区域城市关联、职住空间关系、城市中心体系、设施服务水平等方向;密度出发的应用途径能支持城市人口规模、街道活力分析等方向。移动定位大数据测算居民活动特征还只是一种推测,在应用方法上要避免"黑箱"方式,对移动定位大数据测算结果一定要结合传统数据进行校核,提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定位大数据 个体活动 城市功能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进展、困难和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钮心毅 岳雨峰 《城乡规划》 2020年第2期67-75,共9页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已取得了进展,但还存在技术障碍和困境。移动定位大数据能从个体行为出发,通过测算乡村活动支持乡村规划。移动定位大数据应用于乡村规划有两个适用场合:第一个适用场合是乡村聚落体系研究,量化测度村镇...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已取得了进展,但还存在技术障碍和困境。移动定位大数据能从个体行为出发,通过测算乡村活动支持乡村规划。移动定位大数据应用于乡村规划有两个适用场合:第一个适用场合是乡村聚落体系研究,量化测度村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第二个适用场合是认识乡村地域职住空间关系,评估设施服务水平。从技术途径来看,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乡村规划研究有从活动轨迹出发、从活动强度出发两种途径,但仍存在时空分辨率、设备普及率两个技术阻碍。时空分辨率阻碍了对乡村地区个体移动轨迹定位的连续性测算,会影响活动轨迹出发途径的可行性;乡村地域内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会影响活动强度出发途径的可行性。如果能较好地突破这两个应用困境,那么移动定位大数据在乡村规划研究和实践中的适用场合还将会有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移动定位大数据 适用场合 应用困境
下载PDF
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城市人口规模监测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7
3
作者 钮心毅 林诗佳 +1 位作者 秦思娴 岳雨峰 《当代建筑》 2020年第12期39-43,共5页
本文总结了移动定位大数据估算、监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和途径。首先,阐述了应用大数据监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其次,重点讨论了移动定位大数据反映的"人口规模"与通常城市人口规模概念的差异,对四个层次扩样的逻辑、测算... 本文总结了移动定位大数据估算、监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和途径。首先,阐述了应用大数据监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必要性;其次,重点讨论了移动定位大数据反映的"人口规模"与通常城市人口规模概念的差异,对四个层次扩样的逻辑、测算结果进行检验的必要性;最后,以武汉市为案例,提出了通过多源大数据校核进行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认为,移动定位大数据监测城市人口规模的优势在于短周期内监测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变化,但必须特别关注定义、扩样、检验三个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监测 移动定位大数据 多源数据校核 人口统计
下载PDF
移动定位大数据视角下的人群移动模式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喜平 方志祥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0-889,共10页
了解城市人群移动行为和空间结构对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应急响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采集大规模、长时间序列的人群移动定位大数据变得容易,为人群移动行为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 了解城市人群移动行为和空间结构对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应急响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采集大规模、长时间序列的人群移动定位大数据变得容易,为人群移动行为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用于城市人群移动行为和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并分别从人群移动行为、城市空间结构2个方面对近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目前的研究主要从移动定位大数据中挖掘人群移动模式,理解人群移动时空规律,进一步透视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而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人群移动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未来可通过融合多源时空数据,综合研究人群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大规模群体移动行为时空分析理论和模型,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群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定位大数据 人群移动行为 城市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出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钮心毅 岳雨峰 李凯克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使用移动定位大数据,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识别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与其他城市的跨城通勤、一日往返、高频两地往返3类城际出行,分别计算紧密联系范围。使用互联网地图API接口,测算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与3类... 使用移动定位大数据,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识别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与其他城市的跨城通勤、一日往返、高频两地往返3类城际出行,分别计算紧密联系范围。使用互联网地图API接口,测算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与3类城际出行紧密联系范围进行对比。上海、杭州、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圈均出现"圈层+飞地"形态。高铁等快速交通体系已经改变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时空关系。3个城市的紧密通勤范围、紧密一日往返范围、紧密高频两地往返范围各有特征,部分紧密联系范围也出现明显的"圈层+飞地"形态。交通等时圈反映的上海、杭州、南京的交通支持能力相对接近,但3种城际高频出行的紧密联系范围差异明显。3种城际高频出行反映了不同的跨城功能联系。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跨城功能联系紧密程度不以空间距离为依据,也不与交通等时圈一致。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规划必须认识到上述差异,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出行 交通等时圈 功能联系 长三角城市群 移动定位大数据
下载PDF
跨城功能联系视角下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钮心毅 李凯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0-389,共10页
移动定位大数据可在都市圈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流空间理论下,都市圈功能一体化表现为同城化"跨城功能联系"。"居住—工作"和"工作—工作"这两种跨城功能联系是都市圈功能一体化形... 移动定位大数据可在都市圈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流空间理论下,都市圈功能一体化表现为同城化"跨城功能联系"。"居住—工作"和"工作—工作"这两种跨城功能联系是都市圈功能一体化形成的标志,也是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关注重点。本文以上海都市圈为例,提出了以移动定位大数据支持都市圈功能一体化规划实施监测的方法。首先,移动定位大数据可以从城际出行有效地量化测度跨城功能联系。其次,移动定位大数据在都市圈规划实施监测中有3个适用领域:(1)使用跨城功能联系界定都市圈紧密联系范围;(2)监测都市圈产业分工带来的人力资源要素流动;(3)监测都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绩效。最后,研究认为以功能一体化为目标,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以支持跨城功能联系的空间体系为主导,跨城功能联系为主的"流动空间体系"应作为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国土空间规划 跨城功能联系 移动定位大数据 实施监测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