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有为
刘福春
+2 位作者
张军
雷显权
刘恩彦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探明在不同采场倾角和进路间距条件下,无底柱平底结构出矿方式狭长受限空间内的矿石流动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模型,开展了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矿法回采分层上行,矿堆表面...
为了探明在不同采场倾角和进路间距条件下,无底柱平底结构出矿方式狭长受限空间内的矿石流动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模型,开展了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矿法回采分层上行,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逐渐减小,更有利于机械化设备在采场矿堆表面通行作业;采场倾角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多;出矿进路间距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采场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放矿角度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狭长受限空间放矿模拟试验,以矿堆表面凹陷坡面角和底部矿石残留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符合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要求的出矿进路最佳间距为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留矿采矿法
出矿
进路间距
移动漏斗坡面角
原文传递
题名
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有为
刘福春
张军
雷显权
刘恩彦
机构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904700)。
文摘
为了探明在不同采场倾角和进路间距条件下,无底柱平底结构出矿方式狭长受限空间内的矿石流动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模型,开展了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矿法回采分层上行,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逐渐减小,更有利于机械化设备在采场矿堆表面通行作业;采场倾角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多;出矿进路间距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采场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放矿角度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狭长受限空间放矿模拟试验,以矿堆表面凹陷坡面角和底部矿石残留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符合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要求的出矿进路最佳间距为8 m。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留矿采矿法
出矿
进路间距
移动漏斗坡面角
Keywords
Steeply inclined and extremely thin ore vein
Shrinkage stoping
Ore removal
Drift interval
Slope angle of mobile funnel
分类号
TD853.3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
熊有为
刘福春
张军
雷显权
刘恩彦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