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的移动App用户个人信息授权意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杰 张彬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12,共12页
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提出了隐私边界管理模型,研究结果详细解释了App用户如何制定和管理其隐私边界,分析了代理隐私保障机制对隐私边界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模型分析表明:宏观层面的政府监管比行业自律更能促进隐私边界的形成,企业提... 基于沟通隐私管理理论提出了隐私边界管理模型,研究结果详细解释了App用户如何制定和管理其隐私边界,分析了代理隐私保障机制对隐私边界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模型分析表明:宏观层面的政府监管比行业自律更能促进隐私边界的形成,企业提供的隐私保护政策和隐私保护技术也是影响用户风险控制感知的重要因素;隐私的风险控制感知是显著影响用户授权意愿的两个关键因素;信息的敏感性和相关性对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在信息敏感性的调节下,感知隐私政策有效性对感知隐私风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隐私管理 代理隐私保障 信息特征 个人信息授权意愿 移动app用户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下移动App个性化用户报告技术特征的维度探索与量表开发
2
作者 臧维 崔宇晴 +1 位作者 徐磊 郭婧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1551,共11页
基于需求-示能性-特征理论,厘清移动App个性化用户报告情境下用户与品牌间产生情感联结的心理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扎根理论对技术特征的结构维度展开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并检验了测量量表,还实证检验了技... 基于需求-示能性-特征理论,厘清移动App个性化用户报告情境下用户与品牌间产生情感联结的心理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扎根理论对技术特征的结构维度展开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并检验了测量量表,还实证检验了技术特征对用户心理的预测效用。研究表明:该情境的技术特征包括镜像性、客观性、社会性、趣味性、安全性5个维度;技术特征的测量量表由5个因子、21个题项构成,且信度和效度均达到理想水平;技术特征能够通过自我展示示能性对心理所有权进行正向预测,满足用户心理需求并促进用户与品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移动app个性化用户报告 技术特征 维度探索 量表开发
下载PDF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田波 郑羽莎 +1 位作者 刘鹏远 李春好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1-110,共10页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pp用户 隐私信息 信息泄露 风险评价 网络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原文传递
近年来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7期268-269,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研究提供...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移动端APP用户黏性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些许思路和可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pp用户黏性 影响因素 研究梳理 反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