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青年群体道德赋能的目的、机制与核心 被引量:6
1
作者 卢俊豪 王泽宇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2,共8页
区别于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赋能要旨在于让行动主体通过移情性反思获得规范性理由,进而使行动主体自觉、自主地激发内在的道德潜能,在实践中接受规范性理由的驱使和约束,形成个体的道德规范。必须以“理由逻辑”理解道德的规范性,以提... 区别于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赋能要旨在于让行动主体通过移情性反思获得规范性理由,进而使行动主体自觉、自主地激发内在的道德潜能,在实践中接受规范性理由的驱使和约束,形成个体的道德规范。必须以“理由逻辑”理解道德的规范性,以提供规范性理由作为道德赋能的实践机制,以集体实践作为道德赋能的实践途径,为行动主体创造推理的条件和环境,进而激发、引导、影响行动主体回应规范性理由的道德能力。道德赋能机制的核心在于个体的移情性反思。当青年群体在集体实践中充分发挥移情能力,在“情感传染”与“情感再现”的反复过程中反思具体场景中的情感与理由,即能在道德判断与道德行动的两个层面培养道德规范,完成道德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道德赋能 移情性反思 规范性理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