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情说的历史经纬及其美育内涵
1
作者 李大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移情说诞生与发展虽然更多显现于文艺和审美活动阐释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心理学问题。如何建构现代主体及其基础之上的共同体,才是移情说最深切而普遍的问题意识所在。移情说的伦理内涵在审美心理上支持着审美教... 移情说诞生与发展虽然更多显现于文艺和审美活动阐释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文艺心理学问题。如何建构现代主体及其基础之上的共同体,才是移情说最深切而普遍的问题意识所在。移情说的伦理内涵在审美心理上支持着审美教育本有的伦理维度,在普遍性的移情机制还原中重建了美感与道德、感性判断与实践理性等价值的内在关联。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及其镜像神经元的发现,揭开了移情说的某种审美机制,从脑科学角度上,给审美教育提供了认知、方法和实施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共通感 伦理 美育
下载PDF
移情说"的主客体关系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燕 苏玉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移情说的核心、同时也构成其突出贡献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移情说理论深化了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认识,注意到"同情"中深层的心理活动,避免了把审美移情看成单纯的表层直觉活动而流于... 移情说的核心、同时也构成其突出贡献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移情说理论深化了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的认识,注意到"同情"中深层的心理活动,避免了把审美移情看成单纯的表层直觉活动而流于肤浅,推进了心理学美学的纵深发展,探索并强调了人在审美移情中所获得的彻底解脱和完全自由。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移情说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经验及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表现论和形式论这种二元对立的局限,把美学研究向着精确化、科学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主客体关系 物我融合 自由
下载PDF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被引量:12
3
作者 岳介先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立普斯 移情说美学 作用 审美欣赏 审美活动 审美观照 审美经验 现代西方美学 自我价值感 主体
下载PDF
“移情说”中西比较的哲学理据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水明 李更春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98-101,共4页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对于“外射”的探讨,而中国古典“移情”理论更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这种差别的产生是中国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此对中西移情理论进行对比,探寻这些差别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深层根源,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移情的发生机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外射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移情说看汽车前脸造型艺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祥文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这个比设计、比创意的时代,全世界都在用智慧的设计在商场角逐,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采。因此,对设计理论的探讨,设计手段的研究,都将是这个栏目的内容。
关键词 造型艺术 移情说 汽车 设计理论 设计手段 智慧
下载PDF
中国移情说的特色及美学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健云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中国移情说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言志"和"缘情"为其理论主张;二、移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对主体的刺激;三、移情的结果是"物我两忘"。而这三个特点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移情说 美学价值 中国古典美学 民族特色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浅论移情说的“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
7
作者 周冬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移情理论认为,事物本身没有情感,之所以看上去有情感是人对对象的人格化观照,是人的情感的外射,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对移情理论的解释,观念联想说偏重于移情作用"由我及物"的一面,内模仿说侧重于"由物及我"的... 移情理论认为,事物本身没有情感,之所以看上去有情感是人对对象的人格化观照,是人的情感的外射,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对移情理论的解释,观念联想说偏重于移情作用"由我及物"的一面,内模仿说侧重于"由物及我"的一面。虽然二者侧重点不同,但其结果都是物我同一,情景交融,最终达到物我两忘,进入愉悦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由我及物 由物及我
下载PDF
“情景说”与“移情说”比较管窥——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例
8
作者 王立群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7-19,共3页
王国维的情景说和李普斯的移情说所谈的都是情感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对相类似的概念,但是从他们对主、客体的界定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来看,情景说主要是创作论,而移情说主要是审美欣赏理论,二者貌似而有本质区别。
关键词 移情说 审美主体 创作主体 认知模式
下载PDF
“移情说”对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的启示
9
作者 余烈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移情说"作为审美认知范式,揭示审美心理经验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其中,审美主客体关系这一范畴,对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和语言形式的关系有启示作用。如果把审美范式中的"移情说"引入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从审美... "移情说"作为审美认知范式,揭示审美心理经验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其中,审美主客体关系这一范畴,对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和语言形式的关系有启示作用。如果把审美范式中的"移情说"引入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从审美认知角度探讨"移情说"与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的互动,即"移情"与"注意力分配"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指导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真正实现美育教育对智力教育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 注意力分配
下载PDF
从“移情说”探析《变形记》震撼心灵的内在秘密
10
作者 孙少佩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4-75,共2页
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讨《变形记》这部作品震撼心灵的内在秘密。
关键词 《变形记》 移情说 异化
下载PDF
翻译移情说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灿 张景华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4-45,129,共3页
将移情说引入翻译学领域,分析探讨移情说翻译的内涵以及移情说在翻译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移情说美学心理学的意义,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并阐述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翻译 移情说 翻译策略 翻译伦理
下载PDF
朱光潜凝神物我的“移情说”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朱光潜将西方审美移情说与内摹仿说相结合,使审美的理性观照与物我交流相结合,从而将“移情说”作了中国化的、物我之间双向交流、双向沟通、互为交感的阐释和发挥,具有创新意义,但其对美感经验结合审美“距离”说的阐释,有令人难... 朱光潜将西方审美移情说与内摹仿说相结合,使审美的理性观照与物我交流相结合,从而将“移情说”作了中国化的、物我之间双向交流、双向沟通、互为交感的阐释和发挥,具有创新意义,但其对美感经验结合审美“距离”说的阐释,有令人难以信服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摹仿 凝神观照 物我交流
下载PDF
中西移情说论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76,共4页
移情是人的情感外射、移注于客观事物而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过程,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性、创造性反映。中西文艺美学寓含着丰富的移情理论,但具有明显差异。西方移情说将移情作用归因于人的生物本能,由人及物,凸现主体,扩... 移情是人的情感外射、移注于客观事物而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过程,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性、创造性反映。中西文艺美学寓含着丰富的移情理论,但具有明显差异。西方移情说将移情作用归因于人的生物本能,由人及物,凸现主体,扩张自我,强调对物的感性把握而疏离理性,否认移情作用的审美认识本质。中国移情理论强调由物及人,情以物兴,以理节情,主客体和谐统一。显得较为辩证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西方 移情说 感外射 审美活动
下载PDF
“移情说”、“距离说”与“出入说”——中西美学理论研究札记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顺庆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1期46-50,共5页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的共同规律,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理论,尽管属于两种不同的体系、各有各的特点,然而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共通的东西。这是美学理论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本文试图将西方名噪一时的“移情说”、“距离说”与中国古代的“出入...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的共同规律,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理论,尽管属于两种不同的体系、各有各的特点,然而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共通的东西。这是美学理论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本文试图将西方名噪一时的“移情说”、“距离说”与中国古代的“出入说”作一比较,以期从中发现某种带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我们的审美欣赏与美学研究,想来不无裨益。什么叫做“出入说”呢?徐中玉先生曾详细论述过。他认为:“明白提出‘出入法’的,是南宋人陈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距离 美学理论 中西美学 审美欣赏 美学研究 作用 立普斯 现象 物我
下载PDF
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方“移情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体现和审美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紫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移情说"理论在中西方的美学及文学发展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中西方都认为是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西方的移情说,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将审美主体的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 "移情说"理论在中西方的美学及文学发展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中西方都认为是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西方的移情说,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将审美主体的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照,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中国的"移情"在审美观照下有其独特的内在共感体验。由于东西方思想根源的不同,审美观点、立场的差异,两者在对心与物、情与景的关系上也产生了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审美差异 移情说 中西方 审美观照 文学发展 审美关系 欣赏活动
下载PDF
艺术创造是一种移情活动——对立普斯的审美移情说的一点补充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广新 《新余高专学报》 2002年第1期38-39,共2页
以立普斯的审美移情说为切入口,分析了艺术创作中移情发生的原因、特点、指出移情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立普斯 审美移情说 艺术创作与欣赏
下载PDF
中西“移情说”试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移情说”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点,而中西方在此论题上存在着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然而,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文将讨论西方“移情说”理论和中国古典“移情说”的代表“兴”的思想,以及对比中西文化传统... “移情说”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点,而中西方在此论题上存在着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然而,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文将讨论西方“移情说”理论和中国古典“移情说”的代表“兴”的思想,以及对比中西文化传统,找出中西“移情说”的差别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中国古典
下载PDF
试析“移情说”
18
作者 万雯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117-119,共3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国古代《诗三百》中象这样具有比兴特点的诗句俯拾皆是,而这种比兴手法正反映了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移情现象。蒹葭、白露、杨柳和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国古代《诗三百》中象这样具有比兴特点的诗句俯拾皆是,而这种比兴手法正反映了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移情现象。蒹葭、白露、杨柳和雪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没有情感、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由于人寄寓在它们身上的离别的感喟哀伤,思念的缠绵向往,使得它们染上了一层情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现象 立普斯 试析 审美活动 蒹葭 杨柳 作用 审美反映 石柱
下载PDF
从“移情说”的角度分析《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19
作者 沈玲 孔蓓蓓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0期30-31,共2页
马克·吐温先生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历来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在很多方面这本书都被证实绝对是马克·吐温先生的一部杰作.本文主要从移情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移情理论的阐释,以及对... 马克·吐温先生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历来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在很多方面这本书都被证实绝对是马克·吐温先生的一部杰作.本文主要从移情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本书的艺术价值.通过对移情理论的阐释,以及对文中某些情节描写的分析,可以看出<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这部小说从移情的角度看仍然不失一部优秀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下载PDF
“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兆源 《美术大观》 2006年第7期74-75,共2页
  艺术世界更多需要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投入和哲学沉思.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说过:"一切审美的喜悦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同情感."他主张审美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观情...   艺术世界更多需要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投入和哲学沉思.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说过:"一切审美的喜悦都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同情感."他主张审美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观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说 物我两忘 艺术创作 艺术创造 文艺创作 对象 万物 人类 象征性 石头 儒学 画家 美术家 自然之物 立普斯 异质同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