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肾移植动脉套叠吻合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12
1
作者 尚攀峰 赵彦宗 +1 位作者 岳中瑾 秦大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肾移植动脉吻合技术。 方法 Wistar大鼠72只,分别以36只作为供、受体。采用三线( 1根导引线和2根固定线)套叠吻合技术,将供体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左肾动脉端端吻合;导引线将受体左肾动脉残端套入供体肠...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大鼠肾移植动脉吻合技术。 方法 Wistar大鼠72只,分别以36只作为供、受体。采用三线( 1根导引线和2根固定线)套叠吻合技术,将供体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左肾动脉端端吻合;导引线将受体左肾动脉残端套入供体肠系膜上动脉( 2 mm) ,2根固定线呈180°对称缝合;所有缝线均穿过供体血管全层,而受体血管仅达外膜,并在吻合过程中适量缩小肠系膜上动脉腔,使套入后两血管相互紧贴、平伏,避免套入血管壁间渗漏出血。 结果 36只大鼠动脉吻合均在6~8min内完成,血流开放后肾脏充盈良好。失败2只,其中吻合口出血1只,血栓形成1只,其余34只术后6~30 d病理检查示移植肾动脉通畅,无缺血性损伤。 结论 改良的动脉套叠吻合技术简便、易行,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技术 移植动脉 套叠 改良 肠系膜上动脉 Wistar大鼠 左肾动脉 吻合口出血 缺血性损伤 端端吻合 受体血管 动脉吻合 血栓形成 病理检查 供体 套入 移植 实验室 引线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防治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国超 陈知水 +2 位作者 董冲 郭晖 陈必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294-2297,共4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移植动脉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Brown-Norway至Lewis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将受体鼠随机分为四组:1组)、(n=8):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20mg/kg·d);2组(n=8):高低剂量结合的染料木黄酮...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移植动脉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Brown-Norway至Lewis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将受体鼠随机分为四组:1组)、(n=8):高剂量染料木黄酮组(20mg/kg·d);2组(n=8):高低剂量结合的染料木黄酮组[20mg/(kg·d)14d+2mg/(kg·d)46d]腹腔注射60d染料木黄酮(GEN);3组(n=5):溶剂对照组,腹腔注射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60d;4组(n=5):异系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移植后60d取移植血管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利用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两实验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内膜增厚不明显(P<0.001)且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织学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减少(P<0.01);两对照组血清中VEGF表达显著高于实验1组即高剂量组(P<0.01),但与实验2组即高低剂量结合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染料木黄酮对移植动脉硬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了淋巴细胞的浸润,影响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但其主要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移植动脉硬化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植物雌激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粉防己碱治疗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振萍 刘忠民 +1 位作者 沈文律 关兆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粉防已碱(Tet)对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和Wistar大鼠各1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腹主动脉移植后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Tet 20mg/kg·d治疗8周)、B组(对照组),术后8周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行光镜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粉防已碱(Tet)对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和Wistar大鼠各1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腹主动脉移植后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Tet 20mg/kg·d治疗8周)、B组(对照组),术后8周切取植入的腹主动脉行光镜检查。结果:Tet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术后均有动脉内膜增生,较之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Tet治疗组的内膜增生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其动脉外膜的细胞浸润减少。结论:20mg/kg的Tet可以减轻但不能防止移植动脉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治疗 大鼠 移植动脉硬化 TET 移植器官
下载PDF
大剂量阿司匹林减轻大鼠移植动脉血管病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文伟 孙贤斌 +3 位作者 杨亦荣 夏鹏 陈必成 宫念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司匹林在移植动脉血管病(TA)发展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Brown-Norway(BN)至Lewis大鼠、Lewis至Lewis大鼠的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受体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n=7,术后给予阿司匹林80mg.kg-1.d-1)、空白对照组(n=7,不...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司匹林在移植动脉血管病(TA)发展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Brown-Norway(BN)至Lewis大鼠、Lewis至Lewis大鼠的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受体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n=7,术后给予阿司匹林80mg.kg-1.d-1)、空白对照组(n=7,不给予阿司匹林)和同系对照组(n=6,供受体均为Lewis大鼠,不给予阿司匹林)。术后8周取移植动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内膜厚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动脉壁环氧化酶2(COX-2)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PDGF-B)的表达。结果同系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空白对照组新生内膜厚度分别为3.86±0.61、37.99±9.99、73.10±11.56μm,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白对照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OX-2、PDGF-B在同系对照组几乎不表达,在空白对照组高表达,而在阿司匹林组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减轻大鼠TA病情,其机制可能与COX-2、PDGF-B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移植动脉血管病 环氧化酶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下载PDF
紫杉醇防治移植动脉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兆华 洪涛 +4 位作者 王春生 宋凯 郑佳予 朱仕杰 刘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采用大鼠胸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探讨紫杉醇防治移植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SD大鼠16只,按供、受鼠不同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同品系移植(Wistar to Wistar)组;C组为单纯异品系移植(Wistar to SD)组;D组为异品系移... 目的采用大鼠胸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探讨紫杉醇防治移植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SD大鼠16只,按供、受鼠不同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同品系移植(Wistar to Wistar)组;C组为单纯异品系移植(Wistar to SD)组;D组为异品系移植(Wistar to SD)紫杉醇干预组。移植术后30天切取移植动脉,采用光镜和电镜定性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观测紫杉醇对移植动脉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术后30天B组动脉壁无增厚、血管内膜未见明显增生;C组内膜增生明显,内外膜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紫杉醇则显著抑制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并减轻移植动脉内外膜炎症细胞浸润,防止管腔狭窄。结论紫杉醇可明显抑制异品系大鼠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防治移植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动脉移植 移植动脉硬化
下载PDF
成人原位肝移植动脉重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方峰 林洪峰 李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关键词 移植·动脉
下载PDF
短疗程CsA治疗对移植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万云乐 沈文律 +2 位作者 李幼平 罗义刚 李波 《华西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294-296,共3页
在异品系大鼠 (SDtowistar)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 ,设计DsA处理组 ,结果发现 ,短疗程CsA治疗剂量(CsA10mg·d-1× 10d ,ip)可有效抑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但不影响后期TA进程 ,说明移植物动脉硬化不是简单地急性排斥反... 在异品系大鼠 (SDtowistar)腹主动脉移植硬化模型上 ,设计DsA处理组 ,结果发现 ,短疗程CsA治疗剂量(CsA10mg·d-1× 10d ,ip)可有效抑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但不影响后期TA进程 ,说明移植物动脉硬化不是简单地急性排斥反应的直接后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动脉硬化 急性排斥反应 大鼠 CSA 短疗程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移植动脉硬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兴军 郑启昌 +3 位作者 宋自芳 张磊 左克强 柯文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动物分为3组:(1)异系移植对照组;(2)异系移植实验组;(3)同系移植对照组。6 0 d后对移植动脉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观察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程度...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动物分为3组:(1)异系移植对照组;(2)异系移植实验组;(3)同系移植对照组。6 0 d后对移植动脉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观察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移植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异系移植实验组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显著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1),(2),(3)组移植动脉内膜增厚面积比分别为(3 5.2 0±6.3 5)%,(1 2.4 0±2.6 5)%,(1.2±1.1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异系移植实验组表达明显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和高于同系移植对照组,(1),(2),(3)组分别为(1 7.2 0±1.6 5)%,(5.4 0±0.8 0)%,(1.1 0±0.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大鼠移植动脉硬化,PCNA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移植动脉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移植 阿托伐他汀/治疗应用 基因表达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改良“cuff”法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动脉化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永志 葛建军 +2 位作者 林敏 赵智伟 周正春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cuff"技术,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到同侧颈总动脉模型50例。结果手术无死亡,14 d静脉桥通畅率96%,大体观静脉桥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病理示内膜不同程度增生...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cuff"技术,建立大鼠颈外静脉移植到同侧颈总动脉模型50例。结果手术无死亡,14 d静脉桥通畅率96%,大体观静脉桥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病理示内膜不同程度增生。结论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静脉桥 再狭窄 静脉移植 动脉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来源于受体骨髓细胞的实验依据
10
作者 宋自芳 李伟 +3 位作者 郑启昌 管思明 尚丹 郭兴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Sry基因表达,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来源。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骨髓细胞移植到雌性大鼠体内,制备嵌合体大鼠;4周后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4组:雌性同系...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Sry基因表达,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来源。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骨髓细胞移植到雌性大鼠体内,制备嵌合体大鼠;4周后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4组:雌性同系移植组、雌性异系移植组、雄性异系移植组、嵌合体异系移植组。移植术后8周,取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及新生内膜细胞α-SMA的表达;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收集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用PCR扩增方法检测细胞Sry基因表达,分析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与受体骨髓细胞的关系。结果: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中α-SMA表达阳性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动脉壁新生内膜面积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均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P<0.01)。PCR分析显示,嵌合体异系移植组和雄性异系移植组一致,在约225bp处均有1条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雌性异系移植组则无相应的核酸扩增条带。结论:受体骨髓细胞作为移植物血管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来源,参与移植物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移植 新生内膜增生 平滑肌细胞 骨髓细胞
下载PDF
移植动脉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李黔生 靳风烁 +7 位作者 乔着意 江军 徐序广 朱方强 聂志林 靳文生 罗军 颜加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 PCNA及 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 目的 建立慢性排斥反应的简化动物模型,观察移植体动脉硬化发展规律。方法 采用病理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移植后3、7、14、20、30、60 d移植动脉硬化情况,结合 PCNA及 C-myc免疫组化了解细胞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①术后14 d内膜层明显增生,术后 60 d持续增厚,细胞数术后 30 d达高峰,术后 20 d内膜层出现大量合成型平滑肌细胞;②术后 14 d中层细胞变性坏死,向内层迁移,α-actin阳性细胞数下降,而内膜层α-actin阳性细胞数却迅速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③术后3 d外膜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①移植动脉硬化具有内膜增生,中层细胞坏死、迁移、炎细胞浸润三大特点;②内膜增生在术后早期以细胞增生为主,后期则为细胞外基质增生,且伴随平滑肌形态改变;③PCNA表达反映出细胞增殖进程,而C-myc还可能与非增殖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动脉硬化 移植 PCNA C-MYC 慢性排斥反应 动物实验 动脉移植
下载PDF
强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动脉的影响
12
作者 陈卫国 王庆堂 +1 位作者 邓超雄 周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 探讨强化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对移植动脉的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的腹主动脉分别冷缺血 1h、2 4h行SD→SD及SD→Wistar的原位腹主动脉移植 ,观察术后不同时期植入段血管病理改变、TGF β1表达及手术前后过氧化脂质... 目的 探讨强化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对移植动脉的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的腹主动脉分别冷缺血 1h、2 4h行SD→SD及SD→Wistar的原位腹主动脉移植 ,观察术后不同时期植入段血管病理改变、TGF β1表达及手术前后过氧化脂质的变化。结果 SD→SD及SD→Wistar缺血 1h组分别于术后 10周及 6周见内膜明显增厚 ,而缺血 2 4h组只需 2周 ;各组移植后 2h过氧化脂质均明显高于术前 ,术后 4h、2 4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缺血 2 4h组TGF β1的表达不论是SD→SD还是SD→Wistar均于术后 1周即出现高表达。结论 强化I/R损伤可加重早期的急性炎性反应 ,进而增强TGF β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腹主动脉移植 动脉硬化
下载PDF
桡动脉桥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
13
作者 韩增强 范桄溥 +2 位作者 赵舟 史艺 陈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 目的:分析桡动脉桥的不同使用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桥血流及早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使用桡动脉桥行CABG的9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例(92.9%),平均年龄(57.2±8.7)岁。按桡动脉桥近端吻合部位不同分为升主动脉组(n=79,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复合桥组(n=20,吻合在其他桥血管上)。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桥血流各项参数,围术期及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行微创CABG比例更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更高(P均<0.05)。围术期冠状动脉CTA显示桡动脉桥失败24例(24.2%);与升主动脉组比,复合桥组桡动脉桥失败率更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10.0%,P=0.096)。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改善至16例(16.1%)。与桡动脉桥通畅患者比,围术期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平均血流量较低(P均<0.05);术后1年桡动脉桥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P均<0.05)。结论:桡动脉桥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或其他桥血管上并不影响其围术期通畅性。围术期失败的桡动脉桥术后1年有再通现象。术后1年失败患者术中桡动脉桥搏动指数较高,桡动脉桥远端吻合在右冠状动脉患者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
下载PDF
夏橘化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张立平 刘晓川 +3 位作者 李杰 王霞 许军 张华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夏橘化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夏橘化瘀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夏橘化瘀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病频率、持续时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病频率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绞痛发病频率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T-pro BNP、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橘化瘀胶囊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夏橘化瘀胶囊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下载PDF
经内窥镜大隐静脉获取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学习曲线
15
作者 张伟华 张俭 +5 位作者 孙晓柯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张新 乔晨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学习曲线,重点关注初学者易发生的问题及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学习曲线,重点关注初学者易发生的问题及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使用内窥镜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初学组20例)、B组(熟悉组20例)、C组(进步组20例)、D组(成熟组23例),分析各组之间患者围术期及随访结果差异,明确学习曲线周期。【结果】该组患者年龄为(60.22±8.06)岁,体质量为(69.77±11.66)kg,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26例、亚急性脑梗14例。A组相对于后三组获取大隐静脉长度与时间比值明显较小(P<0.001),静脉主干损伤数量明显较多(P=0.006),并且随访1年时静脉桥通畅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之前技术操作培训是必要的,能有效规避初学者造成的血管损伤,实际获取的过程中大概需要亲自操作20例,并认真总结技术技巧就可以较为熟练地进行相关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内窥镜 微创 大隐静脉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慧杰 丁鲜 李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术后谵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术后谵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发生术后谵妄38例,发生率为29.23%。术后谵妄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激越(92.11%)、睡眠-觉醒周期紊乱(81.58%)、情感易变性(76.32%)、定向力障碍(63.16%),多合并数种临床表现;谵妄多发生在术后24 h,术后6~24 h为谵妄的高发期。术后谵妄持续时间为2~7 d,其中持续4 d(28.95%)和3 d(26.32%)占比较高,持续7 d(2.63%)占比最低。年龄≥6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时间≥240 min、主动脉闭阻时间≥60 min、低氧血症、拔管时间20:00~次日7:00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术后谵妄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常见并发症,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7
作者 张俊伟 马俊贤 王永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 目的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B组患者接受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进行3 a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分级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左侧乳内动脉流量、左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右侧乳内动脉流量、右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于A组,I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止时,B组患者高等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量、ICU停留时间以及高等级心绞痛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优于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乳内动脉 带蒂法 骨骼化法 胸廓内动脉 安全性
下载PDF
年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18
作者 朱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9例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 目的:探讨年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9例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39例年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全部痊愈并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3d,术后心绞痛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结论:在年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苏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59-161,165,共4页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护理依从率,护理前后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CABG患者护理依从率、自护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改善应对方式评分,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知信行健康教育 护理 依从率 应对方式 自护能力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胡霄竹 韩晴 +2 位作者 屈丽楠 董然 李雪梅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谵妄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067例患者中谵妄组133例,谵妄发生率为12.5%,年龄(62±10)岁,男性97例;非谵妄组934例,年龄(62±9)岁,男性704例。使用SPSS 22.0软件随机抽取7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剩余320例患者作为内部验证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以下学历、术前睡眠障碍、糖尿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体外循环以及呼吸机使用≥48 h是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ROC验证显示试验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置信区间:0.682~0.73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拟合度,P=0.748。经内部验证该评分预警系统AUC为0.754(95%置信区间:0.690~0.81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同样显示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P=0.808。结论谵妄是CABG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学历、术前睡眠障碍、体外循环及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等都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