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肾丢失病因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顺良 陶小琴 +1 位作者 高霞 谭建明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9期30-32,54,共4页
肾脏移植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提高长期存活率。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已使人们从本质上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后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从哲学角度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受到时间、空间、思维能力、客观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对移植肾丢失... 肾脏移植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提高长期存活率。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已使人们从本质上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后期移植肾丢失的原因。从哲学角度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受到时间、空间、思维能力、客观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对移植肾丢失病因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与探索,肾移植受者治疗方案的确立应自觉地将系统思维方法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整体性、动态性、最优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移植肾丢失 病因 系统论
下载PDF
DCD供肾移植术后1年内受者移植肾丢失原因分析(附50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超 柏宏伟 +5 位作者 石炳毅 李钢 解俊杰 谢晓媚 张杉杉 刘炎忠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年以内)受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DCD供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丢失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受者移植肾丢失50例,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包括排...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年以内)受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DCD供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丢失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受者移植肾丢失50例,移植肾丢失的原因包括排斥反应19例(38.0%)、受者带移植肾功能死亡17例(34.0%)、移植肾血管并发症5例(10.0%)、供体来源泛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rmoniae,CRKP)感染4例(8.0%)、原发性无功能肾4例(8.0%)、旧肾原发病(膜性肾病)复发1例(2.0%)。DCD供肾移植术后1年内受者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次要原因为受者带功能死亡、移植肾血管并发症、原发性无功能肾、耐药菌感染,旧肾原发病复发少见。结论总结DCD供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丢失的原因,为器官移植医师提供临床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治,进一步提高DCD供肾移植1年成功率,减少因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移植肾丢失
下载PDF
慢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陆一凡 刘一霆 +5 位作者 陈忠宝 马枭雄 张龙 邹寄林 周江桥 邱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究肾移植术后受体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受体因慢性排斥反应而发生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所有肾移植受体的预后情况。选取14例因慢性排斥... 目的探究肾移植术后受体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可能导致受体因慢性排斥反应而发生移植肾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所有肾移植受体的预后情况。选取14例因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移植肾失功的受体作为病例组,28例同时期供肾无丢失的供体对应56例受体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体和对应供体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中心8年来移植肾丢失共计147例,其中移植肾失功67例,移植患者死亡80例。移植肾失功原因的前3位分别为慢性排斥反应、血管栓塞和肾病复发。移植患者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肺部感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供体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本中心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失功最主要的原因,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供体年龄是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丢失 感染 慢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135例肾移植受者移植物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炎忠 柏宏伟 +3 位作者 钱叶勇 李超 肖璐 朱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发生丢失的135例受者临床资料。结果 受者移植肾丢失135例,移植肾丢失原因包括排斥反应70例(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肾丢失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发生丢失的135例受者临床资料。结果 受者移植肾丢失135例,移植肾丢失原因包括排斥反应70例(51.8%)、受者带功能死亡37例(27.4%)、外科并发症12例(8.9%)、药物毒性4例(3.0%)、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4例(3.0%)、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3例(2.2%)、原发性无功能肾2例(1.5%)、原发病复发2例(1.5%)、肾前性急性肾衰1例(0.7%)。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移植物丢失原因主要原因是排斥反应,次要原因是受者带功能死亡,其他原因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移植肾丢失 排斥反应 受者带功能死亡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巨噬细胞M1亚型相关基因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博清 李杨 +6 位作者 石玉婷 张静 冯新顺 郑瑾 李潇 丁小明 薛武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目的鉴定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巨噬细胞M1亚型表达的相关基因并构建风险模型预测移植肾存活。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肾移植术后的GSE36059及GSE21374数据集。GSE36059包括发生排斥反应和稳定移植物的样本,使用该数据集进行... 目的鉴定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巨噬细胞M1亚型表达的相关基因并构建风险模型预测移植肾存活。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肾移植术后的GSE36059及GSE21374数据集。GSE36059包括发生排斥反应和稳定移植物的样本,使用该数据集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巨噬细胞M1亚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M1-DEG)。随后将GSE21374数据集(包含了移植物丢失的随访数据)按照7∶3拆分为训练集以及验证集,在训练集中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变量构建多因素Cox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移植物存活的能力。使用CIBERSORT分析高、低风险组浸润的免疫细胞的差异,并分析两组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基因的分布,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用于进一步明确高风险组中富集的生物学过程以及通路。最后使用数据库预测与预后基因互作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结果在GSE36059数据集中,筛选得到14个M1-DEG。在GSE21374数据集中,使用LASSO-Cox回归筛选出Toll样受体8(TLR8)、Fcγ受体1B(FCGR1B)、BCL2相关蛋白A1(BCL2A1)、组织蛋白酶S(CTSS)、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招募域家族成员16(CARD16),基于这6个M1-DEG构建多因素Cox模型。风险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1年及3年移植物存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和0.877,在验证集中预测1年及3年移植物存活的AUC分别为0.765及0.736。免疫浸润分析表明,高风险组静息及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γδT细胞、巨噬细胞M1亚型浸润增多(均为P<0.05)。高风险组HLAⅠ类基因表达上调。GSEA分析表明,高风险组免疫反应及移植物排斥反应富集。CTSS与8个miRNA相互作用、BCL2A1和GBP2与3个miRNA相互作用、FCGR1B与1个miRNA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基于6个M1-DEG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对于预测移植肾存活具有良好的表现,可为早期对高风险受者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肾丢失 巨噬细胞 M1亚型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免疫反应 微小核糖核酸
下载PDF
移植肾丢失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丽萍 王晶晶 +4 位作者 郭锋 卫德鹏 宿宇坤 康彦 武丽芳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21-28,共8页
目的 探讨移植肾丢失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3年5月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6例慢性移植肾丢失患者作为移植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及透析维持时间相匹配的26例普通透析患者... 目的 探讨移植肾丢失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13年5月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6例慢性移植肾丢失患者作为移植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及透析维持时间相匹配的26例普通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原发病均以不明原因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记录移植组患者移植肾状况,记录两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切概率法.结果 移植组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位时间为39个月(1~186个月),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位时间为37个月(1 ~192个月).移植组患者留存1个移植肾者20例,留存2个移植肾者2例,完全移植肾切除4例.留存移植肾的22例患者中,6例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16例维持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移植组患者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或“爬行肌酐”、重度水肿,血浆白蛋白平均值为(34 ±6) g/L,与对照组比较低蛋白血症程度更严重(t=-2.420,P <0.05);平均血清肌酐(654±272) μmol/L,低于对照组(t=-3.979,P<0.05);用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对照组(t=2.656,P <0.05),但用血清胱抑素C计算的GF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5,P>0.05).至2013年5月,移植组和对照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0.1±2.3)kg/m2和(22.6±4.2)kg/m2,血浆白蛋白分别为(41 ±6) g/L和(45 ±4) 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5和-2.512,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和EPO抵抗指数(ERI)较高.移植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分别为(100±17) g/L和(115 ±18) g/L,血红蛋白达标的患者分别为9例和17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8,x2=4.923,P均<0.05);平均每周EPO用量分别为(162 ±60)U/kg和(126±57) U/kg,ERI分别为17 ±9和12 ±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8和2.207,P均<0.05).移植组和对照组血清磷达标的患者分别为12例和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1,P<0.05).结论 慢性移植肾丢失患者再次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比自体肾衰竭患者面临更大的临床风险,应重视进入透析前的肾功能评估.移植肾丢失患者存在EPO抵抗,常规进行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评估对及时纠正EPO抵抗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丢失 血液透析 贫血 免疫抑制 移植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